首页 腹胀 第50页

腹胀 第50页

  • 泡椒治腹胀便秘

    泡椒治腹胀便秘

    有一种便秘困扰着许多中老年人,它常伴随着胸闷、腹胀,入厕时大便难以排出、排尽.便后似虚脱了一般。中医认为,这是人体之气运行不畅所致,吃泡椒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泡椒味道辛辣,发散之力强,能帮助人体之气输布全身,消除胸闷、腹胀而通大便。由于泡椒被醋的酸性收敛,其口感较好。泡椒川菜馆或菜场有售,也可自制:取朝天椒或尖椒300克洗净晾干,用针扎眼,加醋50毫升、盐约3克,装入瓶中浸泡,密封5天后食用,每次2—3个即可。...

  • 莱菔子治手术后腹胀

    莱菔子治手术后腹胀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症状。以往多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的传统方法治疗,近来,临床上许多中医大夫采用中药莱菔子(即萝卜籽)配合热敷脐腹部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将生莱菔子250克,放人家用微波炉中,用高火加热2 分钟。取出待温度适宜,装入自置小布袋内,扎紧袋口,患者采取仰卧位,置于患者脐部及脐周腹部多点热敷,每处可敷3~5分钟,应避开手术切口以免引起疼痛。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天1次。对腹胀未消失者,可重复治疗。热敷过程中应注意保暖,不要过度暴露躯体,避免吹风,防止受凉。 中药莱菔子具有增强小肠运动、消食除胀的作...

  • 便秘伴腹胀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

    便秘伴腹胀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

    陈某,女,35岁,长沙人。2009年09月25日初诊:便秘,2天1次,约5个月,伴腹胀,痔疮下血,口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肠胃积热。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麻仁2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4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槐花15克,甘草6克。15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10月10日):大便已通,血止,口疮减轻,轻度腹胀,舌红,苔薄黄,脉细略数。...

  • 腹胀腹泻伴黏液便 吴焕淦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腹胀腹泻伴黏液便 吴焕淦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吴焕淦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一直从事针灸尤其是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等肠腑病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灸法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成绩卓著。经过数十年的临证实践,在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开创了独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在此做一简要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泻、腹痛、黏液或脓血便为主症...

  • 腹胀便秘 益气养阴治之

    腹胀便秘 益气养阴治之

      马某,男,77岁。2011年10月31日初诊。便秘7天,伴全身乏力3天。患者10天前受凉发烧,经西医抗生素治疗7天后发烧已退,现腹胀满,大便干结,7天未解;伴全身乏力3天。头胀不适,口唇干燥,口苦,夜间入睡困难,2小时即醒,纳差,小便色黄,舌红苔剥,脉弦细数。证属燥实内结兼气阴两伤。拟增液承气汤加减以滋阴增液,通腑泄热。处方: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0g,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冲服),厚朴20g,枳实15g,炒枣仁15g,柏子仁10g,桑叶10g,菊花10g,薏苡仁20g。3剂,大便通,燥结...

  • 骨折后腹胀中药敷肚脐

    骨折后腹胀中药敷肚脐

    骨科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所致的神经损 伤、术中神经阻滞,加之术后长时间卧床 及体位固定而致胃肠蠕动减弱,即中医之 血瘀阻滞经络,阳气不振,气机升降失 常。传统方法以泄为主,但易伤阴劫液, 或灌肠因体位活动受限而不方便护理。采 用中药敷脐治疗骨科患者术后腹胀,有活 血化瘀,行气止痛,培元固本、和胃理肠 之功效。 方法:大黄、肉桂各40克,枳实、 元胡各30克。诸药共研为细粉,瓶装密 封备用。使用时先洗净脐部,取药粉20 克用热醋调和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5 厘米×5厘米麝香止痛膏封贴,24小时更 换1次,连...

  • 秋季长期便秘或腹胀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食疗

    秋季长期便秘或腹胀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食疗

      秋季,长期便秘或腹胀不仅痛苦,也很容易引起一些健康和皮肤问题。对付秋季肠燥,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食疗。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聂斌。   指导专家   聂斌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硕士导师   秋季便秘多是肠燥   聂斌指出,进入秋天以来,很多老年人就一直被便秘困扰,早上起床要在卫生间待上十几、二十分钟,往往还是“无功而返”。其实,这种便秘症状跟秋天干燥的天气有关。干燥的秋季,除了大便干结以外,...

  • 便秘伴腹胀半年验案

    便秘伴腹胀半年验案

      魏某,女,20岁。2011年9月25日初诊。便秘伴腹胀半年。述平素大便不规律,1~2天一行,时干时稀。近半年大便秘结,5~6日一行,质干。食欲一般,饭后胀气。寐差梦多,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少色淡,舌苔薄白,脉弦细。辨为血虚气滞,肠失濡运。治宜养血润肠,理气通便。处方:当归15g,胡麻仁15g,肉苁蓉15g,虎杖15g,枳壳15g,厚朴20g,炒白术15g,广木香6g,砂仁3g,陈皮10g,法半夏10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山楂、神曲各15g,香附15g。7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大便较前明显好转,...

  • 数天未排大便腹胀 食积便秘案

    数天未排大便腹胀 食积便秘案

    吴某,男,65岁,2008年1月6日首诊。患者连续3天六餐参加宴会,4天未排大便,腹胀2天未敢进食。现面部红赤,腹部涨痛,有压痛,尤以左下腹明显,欲呕,发热,口苦口臭口干,连续2夜烦躁不安,唇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处方: ①番泻叶10克,加水150毫升,煎至水沸即停火,待温服下。 ②大黄(后下)10克,黄连10克,神曲15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麦冬12克,山楂10克,石膏30克,水煎服。 嘱先服①方,一小时后服②方。四小时后来电,患者服①方一小时后连泻大便3次,服②...

  • 治各种肝病性腹胀验方【印会河】

    治各种肝病性腹胀验方【印会河】

    印会河简介: 1923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现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印氏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善抓主症,疗效卓著,尤其对一些疑难病证的诊治有独到之处。 通讯地址: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邮码:10029 舒肝开肺汤【印会河】 【主治】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所致的肝性腹胀。 【组成】柴胡10克 赤芍30克 当归15克 丹参30克 生牡蛎30克(先下)广郁金10克 桃仁10克 土元虫10克 紫菀10克 桔梗10克 川楝子12克 【功能】舒肝开肺,通利三焦,活血消胀。 【用法】水...

  • 胆囊炎腹胀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

    胆囊炎腹胀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

    龚某,男,56岁。2005年7月12日初诊,主诉上腹部胀满不适20天,呃逆,肠鸣腹泻,大便不规则,胃纳可,舌红苔微黄,脉细数。外院B超示:胆囊炎,胆囊缩小。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腹胀(脾失健运,兼湿热阻滞)。治法以行气健脾,清热利湿,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药物有:厚朴10g,枳实10g,法夏10g,陈皮10g,茯苓10g,茵陈蒿20g,鸡骨草10g,白茅根20g,竹茹10g,内金10g,白术10g,大腹皮,10g,甘草10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定期来门...

  • 慢性乙型肝炎腹胀 中药处方逐渐缓解

    慢性乙型肝炎腹胀 中药处方逐渐缓解

    臌 胀 王某,男,51岁。2011年12月20日就诊。患慢性乙型肝炎1年余,腹胀2月余。患者自诉因腹胀于上月曾在某三甲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治无明显疗效,因费用太高,故出院回家,经人介绍延余诊治。检测患者AST:73U/L,GGT:91 U/L,腹水最深处11.8 cm,血小板减少,胆囊壁厚,腹胀,疼痛,纳后腹胀,寐欠安,小便黄,乏力,胁痛,舌淡暗、水滑苔黄腻,脉弦滑。嘱多休息,多半卧位;饮食清淡,勿食燥热之品,低盐,限入液;勿乱服药;定期监测病情。 服水飞蓟素片(益肝灵),2片/次...

  • 五苓散治腹胀尿频 淋病合并睾丸炎

    五苓散治腹胀尿频 淋病合并睾丸炎

    处方源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此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功效。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五苓散临床应用举隅如下: 1.腹胀尿频钱某,女,32岁。初诊自诉5天前因乘长途汽车,途中忍尿,之后出现尿频、尿少,小腹坠胀,小便1日解20 余次,脉细,苔薄腻,质淡红。小便常规检查正常。症属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治宜化气利水,以缓其急。方用:桂枝6克,猪苓、茯苓各15克,泽泻、冬葵子各12克,知母、黄柏、白术各10克,肉桂末3克(分吞)。水煎服,每日1齐U。服药3齐0 后,复诊:尿...

  • 治中风后腹胀方

    治中风后腹胀方

    治中风后腹胀方 处方:莱菔子(萝卜籽)适量,小火炒黄,取3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另取10克研为粉末,以米酒调匀制饼,将药饼外贴于脐部,包扎固定,并时时以热水袋热熨,每12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2天后腹胀即可减轻,肠呜音增强,矢气,随之腹胀消失。主治:中风后腹胀。 方 诚 治疮疡方 处方:取白及粉适量加少许白糖调匀,涂于伤口处,并以白及12克,黄芪 24克煎汤,分3次服,每日l剂,连服 10~15日。主治: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 刘 倩 治老年尿潴留方 处方:白矾60克研成粉末...

  • 腹胀消化不良 蛋黄油茶叶

    腹胀消化不良 蛋黄油茶叶

      方药蛋黄油。   用法将煮熟的鸡蛋去白留黄,研碎,置铜锅内加热,熬出蛋黄油。每天5~10毫升,分2次服,4~5天为1疗程。一般服药1~2天后,大便次数及性状即明显好转,用药4~5天可愈。   说明《长沙药解》中说:“鸡子黄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温润淳浓,滋脾胃之精液,泽中脘之枯槁,降浊阴而止呕吐,生清阳而断泄利,补中之良药也。”消化不良多因脾胃虚弱所致,蛋黄油善补脾胃,故能生清降浊,恢复消化功能。   方药茶叶。   用法用10%...

  • 老人嗳气腹胀 茉莉花普洱茶

    老人嗳气腹胀 茉莉花普洱茶

    冬季,很多老人出现嗳气、腹胀,可取茉莉花、石菖蒲各6 克,熟普洱茶3克,冲入沸水,盖闷10分钟后饮用,每日1剂。 茉莉花具有理气开郁、芳香醒脾的功效;石菖蒲可以辟秽、和中、化湿;熟普洱茶具有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的作用。三药合用,可以疏通中焦,消除暖气、腹胀。现代药理学证实,茉莉花和石菖蒲的主要成分为苯甲醇、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具有舒缓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中医硕士 苏全新)...

  • 老人腹胀 三法缓解

    老人腹胀 三法缓解

    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弱,经常会出 现腹部胀气,从而引起腹胀、腹痛、频繁放 屁、打嗝等现象,甚至使人坐卧不安,既难 受又尴尬。 专家指出,“胀气是万病之因”,对老人 身体健康极为有害。气滞留体内.会阻碍各 种津液循环,使内脏活力受损,造成各部位 的酸痛与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 各种疾病。因此,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首先吃东西时,速度不要过快,最好细嚼慢咽。不要一边吃饭,一边说话,以免使空气随之下肚。吃完饭后,忌坐着不动,从而使气闷在肚里。 其次,不用嘴巴呼吸,以...

  • 莱菔子治中风腹胀

    莱菔子治中风腹胀

    老年人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卒中)后,患者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慢,可引起肠胀气;另外,为了减轻脑水肿而使用脱水药,使尿量增多,也容易引起低钾、肠麻痹而导致腹胀。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莱菔子内服外用对卒中(中风)后腹胀有明显疗效。 将莱菔子适量文火炒黄,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取10克研为细末,以米酒调匀制饼,脐部常规消毒后,将药饼外贴于脐部,包扎固定,并时时以热水袋热熨,每12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2天后腹胀即可减轻,肠鸣音增强,排气,随之腹胀消失。 中医认为,中风(脑卒中)是由于肝脾肾亏虚、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 腹胀病因多 用药细斟酌

    腹胀病因多 用药细斟酌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腹胀不是什么大病,大多挺一挺,自行买些药来用。不过,自行用药对付腹胀有许多学问,要选用合适的药物,就应该对腹胀的治疗药物有更多的了解。 两肋发胀、胃区饱满(即上腹部发胀):可选择促上消化道动力药。如吗丁啉(多潘立酮),它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的张力,防止胃一食道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有效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不良反应小。要注意的是,孕妇及一岁以.下儿童慎用,不宜与阿托品、颠茄合用。 以中下腹胀为主、虚功多(屁多)、...

  • 失眠刮眉 腹胀六招

    失眠刮眉 腹胀六招

    心烦失眠刮眉握拳 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甚至头痛眩晕时,可抽出少许时间刮刮眉、握握拳。这两个小动作可以按摩到攒竹与劳宫这两个穴位,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烦躁情绪。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眉头处,临床上通过按摩此穴位可以治疗头痛、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眼睛疲劳等常见疾病。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按摩劳宫穴有助于清心火、安心神,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采用揉擦方式按压,每穴按压5分钟,每天2~3次。位于手掌心的劳宫穴,也可借助笔帽等钝性物体进行按摩,左右手交叉...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失眠腹胀
  • 槟榔蜜饮治慢性胃炎胃腹胀痛

    槟榔蜜饮治慢性胃炎胃腹胀痛

    槟榔8克,蜂蜜10克。将槟榔(药店有售)在清水300毫升中浸泡2小时左右;将槟榔片和所浸泡的水人锅,煮沸后打去浮沫,再小火煎煮30 分钟,去榔片,取滤液调入蜂蜜即成。每日空腹时饮用,早晚各饮1次,每次饮100毫升,连饮4周以上。 适用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人曾用本方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32例,饮用2周后,治愈21例,好转10例;饮用4周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62,5%。 用本方治疗“气滞”型慢性胃炎,以胃腹胀痛为主要表现者,连服3剂即胃胀...

  • 冬寒腹胀 莱菔子消除

    冬寒腹胀 莱菔子消除

    冬季外界寒冷,许多老人受寒后出现腹胀等不适,此时可以用莱菔子热敷来缓解,效果甚好。 莱菔子即萝卜子(中药店有售),具有理气消胀的功效。将莱菔子250克装入自置小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微波炉中,用高火加热2分钟。取出待温度适宜,患者采取仰卧位,置于患者腹部热敷,每次热敷20-30分钟。若1次治疗后腹胀未消失者,可重复治疗。热敷过程中应注意保暖,不要过度暴露躯体,避免吹风,防止受凉。 中药莱菔子具有增强小肠运动、消食除胀的作用,热敷可刺激局部体表及深处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给。本法借助温热之药力,通过腧穴、经络...

  • 腹胀冷痛喝点陈皮姜枣汤

    腹胀冷痛喝点陈皮姜枣汤

    秋冬季节,气候寒凉.老年人及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容易腹胀。一般表现为脘腹胀满、 隐痛不适,重则不思饮食、辗转难安。遇此情况,不妨喝点陈皮姜枣汤。 方法:陈皮10克,生姜50克剁成碎末,大枣数枚。加水500毫升煮沸后改文火,煎3—5分钟即可。趁热饮用效果最好。如嫌苦辣.可加点红糖调味。 方中陈皮可理气降逆,大枣可补脾益胃,姜是暖胃驱寒的食疗佳品。这3种食物一般家庭都有,随手可取,无毒副作用,但阴虚火旺者不可多饮。...

  • 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纳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饭,也吃不多、吃不香,这是脾胃功能减退最明显的特征;“腹胀”的特点是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腹泻”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在一起叫做“便溏”。 如果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怀疑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尽快就医。 王鸿谟...

  • 杨玉环患脘腹胀满 消食山楂

    杨玉环患脘腹胀满 消食山楂

    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患了腹胀病,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等症状,见贵妃整日蹙眉叹息,唐玄宗很着急,御医虽为皇妃诊治,但无奈名贵药用了不少,就是不见疗效。唐玄宗只得张榜招名医。 一天,有位道士路过皇宫看到皇榜,表示可以为贵妃治病。道士入宫仔细为贵妃诊脉后,写下一处方:“棠棣子十枚,红糖半两,熬汁饮服,日三次。”随后便不辞而别。唐玄宗虽将信将疑,但此刻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命御医照方遣药。谁知,杨贵妃按此方服药不到半月,病状果然好了。 棠棣子,即山楂,是消食良药,对...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朴20克,炒枳实12克,生大黄8克,火麻仁30克,甘草5克。1剂,水煎服。   上方服第一煎,当天夜晚则腹胀痛已,早起如厕泻出大量黑便,神清气爽。   按:对于腹部病变,笔者认为一定要腹诊,如按压腹部无明显不适,甚至按压觉舒,则为虚证;如果按压腹部则胀痛加重,此为阳明腑实证,当下之。笔者腹胀痛按压痛甚当为...

  • 陈皮姜枣汤治腹胀冷痛

    陈皮姜枣汤治腹胀冷痛

    陈皮10克,生姜50克剁成碎末,大枣数枚。加水500毫升煮沸后改文火,煎3—5分钟即可。趁热饮用效果最好。 汤苦辣,可以加点红糖调味。药方中陈皮理气降逆,大枣补脾益胃,姜暖胃驱寒。此法无毒副作用,但阴虚火旺者不可多饮。...

  • 临床治腹胀 辨别虚实

    临床治腹胀 辨别虚实

      1997年,乡邻李姓妇人,患腰部胀满而数次到余处诊治。观其腹胀如鼓,下午尤甚,大便溏薄,口干口苦纳差,脉弦细,苔薄白。余认为患腹胀者多腑气不通,当理气除胀以通之。故首以平胃散加枳壳、青皮、木香、乌药、佛手之品。药后胀满未除,又加大腹皮、甘松、炒莱菔子。药后胀更甚,余无策,请家父诊疗。   父诊后说:腹胀当辨虚实,细观患者,口干口苦,午后胀甚,大便也溏,可视为脾虚不运之象。即处方健脾益气为治。   处方:党参15克,焦术15克,苏梗6克,云苓10克,香附6克,炮扁豆9克,炒山药18克,炒薏仁12克,砂...

  • 经常腹胀不适用青皮外敷

    经常腹胀不适用青皮外敷

      对部分老年人因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经常腹胀不适,采用青皮外敷有很好的疗效。   取青皮10克,研为细末,以凉开水调成稀糊,清洁脐部后进行外敷,上盖纱布,并用胶布固定,并以热水袋热熨30分钟,每8小时换药1次。(胡佑志) 治子宫肌瘤验方 丹参15~25克,桃仁10~15克,赤芍、橘核、山豆根各10~20克,三棱8~10克,桂枝6克,香附6~12克,荔枝核15~20克。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 腹胀自疗有方 节日保“胃”战

    腹胀自疗有方 节日保“胃”战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但却有将近一半的人在胃不舒服时选择忍着,或者仍然恣意放纵,海吃海喝。   随着又一个春节的来临,人们好吃好喝的机会增多,加上节日期间走亲访友难得好好休息,我们的“胃”又要增加“饱胀”的折磨,若再有大量饮酒的刺激,无胃病者也许也会生出胃病来,有胃病者更会“雪上加霜”。那么,我们如何打好这场节日保“胃”战呢?   腹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