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第1896页
-
精选防治动脉硬化数方
乌龙茶防治动脉硬化 取乌龙茶3克,槐角、冬瓜皮各18克,山楂肉15克,何首乌30克。先将槐角、何首乌、冬瓜皮、山楂肉4味,用清水煎沸20分钟左右,去药渣,取沸烫药汁冲泡乌龙茶即可。温热饮服,每日1剂。 黑木耳加葱蒜防治动脉硬化 将黑木耳用温水泡洗。葱、蒜各适量,洗净后放入油锅内翻炒,再加黑木耳,调以盐少许,随量佐餐而食。 芹菜红枣汤防治动脉硬化 取芹菜300克,大枣10枚,一同放入水中煎煮,食枣喝汤,常服有效。芹菜煮水当茶饮用,有安眠降压的功效,对血管硬化、神经衰弱、高血压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山楂茶...
-
顽固性反复解黏液便 治验方
笔者曾治一位60岁老年妇女,患者自述反复解黏液便2年,病程中服用过大量中西药物,但效果不明显。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色白如鱼脑,日大便7~10次,伴有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腹部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大便化验及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从其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来讲,当属肝郁脾虚、水湿内困的痛泻,治当疏肝健脾、渗湿止泻,属痛泻要方的主治范围。从其症见脘腹痞满、神...
-
滑胎 用南瓜蒂治疗二方
滑胎,现代医学称之为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以上者。南瓜蒂有安胎功能;民阅用治滑胎颇有疗效。 1.南瓜蒂5-10个,洗净切片,置新瓦上焙干研末。粳米30克加水煮粥;加入南瓜蒂粉 5克调服。自受孕第2 个月起,每周服1次,盘剥:超过以往流产爵期两个月以上才停服。 2.南瓜蒂3个,洗净后,水煎代茶饮。从怀孕半个丹开始服用;每月1次,涟服5个月。 (刘光泉) 滑胎主要因先天不足、房劳过度、孕后纵欲损伤肾气,胎失所系;或素体气血不足,大病久病失血耗气,胎失所养;或素体阴虚内热,胞络不固等引起。常见证型有...
-
治疗慢性鼻窦炎13个验方
鼻窦炎系指鼻窦发生化脓性炎症,以慢性居多,临床常表现为鼻腔多量脓性分泌物、鼻塞、嗅觉失灵、头闷头痛、记忆力减退、耳鸣、听力减退等。现将其验方介绍如下: 1、葱白去皮洗净,捣烂取汁,加等量甘油及1滴薄荷油,滴鼻每日3次。 2、玉米须、归尾各等量,制成烟丝,取适量装入烟斗吸入,每次吸1~2烟斗,每日5次。 3、新鲜白萝卜、大蒜头各等份,共捣烂取汁,每次1毫升,分早晚2次滴入鼻孔内,7天为1疗程,连用2~3疗程。 4、葱白捣烂绞汁,以棉球醮汁塞入鼻腔患处。 5、鹅不食草研成细末粉25克,凡士林75...
-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方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肝郁痰凝)方: 处方:柴胡、赤芍、白芍各12克,青皮、玫瑰花、陈皮各6克,香附、川芎各10克,郁金、茯苓、瓜蒌、益母草、丹参、八月札、海藻、昆布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舒肝理气,化痰散结。本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本方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中医辨证属肝郁痰凝型。症见双乳胀痛伴结块,结块多为条索状或颗粒状,多在月经前加重,痛至腋下,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月经色鲜红、量少,舌淡红,苔薄,脉弦。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
-
治妇女血晕验方三则
妇女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泛恶欲吐,甚至昏厥不省人事者,称为产后血晕。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平素气血亏虚,加之产时失血过多,精血不能上荣于脑所致。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1.参芪糯米粥:人参末3 克,黄芪10克,糯米50克,红糖及牛乳各适量。将黄芪水煎取汁,加糯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参末、红糖、牛乳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早、晚各1剂。可大补元气,益气回阳。 2.黄芪枣汁粥:黄芪15克,大枣10枚,大米50克,鸡汁及调料各适量。将黄芪、大枣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鸡汁及调料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早晚1次。可...
-
苇茎汤治甲流合并肺炎
苇茎汤出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治肺痈咳嗽脓血,臭痰,胸痛。王孟英所著的《温热经纬》收载此方,加以阐释并推广其用。他说:“苇茎形如肺管,甘凉清肺。且有节之物生于水中,能不为津液阂隔者,于津液阂隔而生患者,尤能使之通行。薏苡仁色白味淡,气凉性降,秉秋金全体,养肺气以清肃,凡湿热之邪客于肺者,非此不为功也。瓜瓣即冬瓜子,冬瓜子依于瓤内,瓤易溃烂,子不能浥,则其能于腐败之中自全生气,即善于气血凝败之中,全人生气。故善治腹中结败诸痈,而涤脓血浊痰也。桃仁入血分而通气。合而成剂,不仅为治肺痈妙药,竟可瘳肺痹之危...
-
肛乳头瘤中药治方
肛乳头瘤是指肛乳头因粪便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增大变硬,是肛门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本病起病隐匿,病性进展缓慢,为良性肿瘤,治疗愈后效果好。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大于男性。临床上除肛乳头瘤脱出外,时有便后出血,排便不净的感觉,肛门搔痒,为主要表现。 肛乳头瘤的治疗,应根据病变不同时期及变化过程,针对不同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正确用药,对于缓解症状,提高疗效,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药验方: 1.葱硝汤坐浴:大葱3根,芒硝45克,煎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2.马莲花煎剂;马齿苋30克,黄连15克,金银花3...
-
妊娠皮疹宜早治精护
妊娠皮疹是临床上妇科常见皮肤病并发症之一,皮疹发生在妊娠期间,发病时间为妊娠全程;所发病种如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疥疮、神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不适,皮肤瘙痒,多形皮疹等。由于妊娠期间大部分患者不能或不愿意服药,往往使皮疹加重,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休息、饮食,严重时可间接影响到胎儿,因此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而临床医生认为,只有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有效地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 一般采用抗过敏药膏外用,如效果不好或皮疹加重,医生会给患者加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体位护理 妊娠...
-
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证。因其多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 本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关系。一般多集中在每年的6、7、8三个月,而南方各省,因夏季炎热时间较长,故发病时间亦相应较长。秋凉之后,症状自然消退。部分患儿可连续发病几年,但再发病时症状较轻,病程亦较短。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功能未发育完善,炎夏暑气侵袭,故而发病。入夏之后,注意小儿饮食和营养,增强体质,保持住房空气流通与凉爽,适当服食一些健脾益气、养阴清热药物等...
-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多数自婴儿时期即显症状,如兴奋、睡眠差,不易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等,而学龄期最为显著,多数病儿年龄增长后症状逐渐减轻乃至自然消失,可以说是儿童期特别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多发的行为问题。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5%~10%,在我国,其发病率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男性患儿约为女性患儿的4~9倍,多发于6~14岁。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行为障碍,如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与年龄不相称...
-
咽喉肿痛治疗36种秘方
1.山豆根噙在口中,咽津自愈。 2.棘针烧灰,水服1.5克。 3.治喉口肿痛,不能进水,鼓捶草捣汁去渣,后倒入乳汁搅匀,将其灌人鼻中,立愈。 4.烧盐,枯矾各等分研细和匀,以筋头点之即消。 5.野荞麦鲜叶捣汁,入醋1匙,以棉或鸡羽蘸扫,涎出即愈。 6.生黑豆8毫升,蜀葵心8毫升,入少许盐同捣为膏,敷肿上,日三两度瘥。 7.龙胆草,擂水服之。 8.白面和醋,涂喉外肿处。 9.治喉痹肿痛不可下药,蛇床子烧烟于瓶中,口含瓶嘴,吸烟吞之。 10.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1怀,饮之。 11.治喉痛,以手掣...
-
中医痹症治疗验方十则
痹。本义:痹症。中医指风﹑寒﹑湿侵袭肌体导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 1.生石膏、金银花各60克,防已、萆藓各 20克,秦艽15克,薏苡仁30克,桂枝20克,黄柏、苍术、木通各15克。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祛湿。主治:风湿热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灼热红肿;肌肤红斑或伴发热,出汗,口渴,心烦,尿黄赤等,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滑或数。加减: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加麻黄10克;小便短赤,加滑石、泽泻、竹叶各15克;有红斑结节,加牡丹皮、赤芍各15 克,生地20克;关节积液较多,加茯苓25克,猪苓15克。...
-
多汗症的治疗方(手足多汗症)
【简介】多汗症是指皮肤出汗过多。大多数与精神紧张、恐惧、焦虑、愤怒等精神因素有关。好发于手掌、脚底、前额、腋部、外阴等处。轻微的多汗症只是皮肤湿润 【治法】多汗症中医方 【组成】熟附片30克(先煎),肉苁蓉、生地、山萸肉、巴戟天、五味子各12克,党参、黄芪、桂圆肉各60克,鸡血藤18克,桂枝3克,生白芍9克,金樱子24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疾病】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