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179页

药 第179页

  • 用好中成药小柴胡冲剂

    用好中成药小柴胡冲剂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面最著名的方剂之一,用途非常广泛,疗效也非常的好。 小柴胡冲剂(或小柴胡颗粒)是根据小柴胡汤配制而成的中成药,是广受欢迎的居家常备药品。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少阳病的代表性方剂之一,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只要辩证正确,剂量得当,此方可以治疗很多很多的重大疾病。根据此方配制的中成药,是作为一种感冒药来销售的。服用虽然方便,口感虽然很好,治疗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后期、余热未尽时,效果的确很好。但是由于剂量大大降低,用它来治疗重大疾病,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如果应用得当,此方在家居保健方面,却有...

  • 药中之宝 安宫牛黄丸

    药中之宝 安宫牛黄丸

    近两年,安宫牛黄丸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都知道它是急救药,对中药不能治急病的误会也开始慢慢解除了。可是同时,又有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误导了。比如前段时间就有朋友向我打听安宫牛黄丸,说是想要买来在惊蛰时服用。我感到很奇怪,好端端地,怎么要吃这救命药了?他说是看到有文章介绍,说是在惊蛰、夏至、霜降、冬至四个节气的时候吃安宫牛黄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我查了一下,还真有这样的文章,文中说,安宫牛黄丸,惊蛰吃,有助于阳气振奋,维持天人相应;夏至吃,为阴气萌生扫清障碍,重整阴阳秩序;霜降吃荡涤痰浊阴邪,为冬令...

  • 老药新用2则

    老药新用2则

    济生肾气丸能改善骨质 疏松下肢冷 老年性骨质疏松多以腰 背部疼痛、下肢经常有冷凉 感、麻木等为主要表现。要改 善其下肢冷感,目前西医一 般使用前列腺素制剂、血管 扩张药、钙拮抗药等治疗,但 服用这些药物后易出现颜面 部发热、头晕、头痛等副作 用。现代医学研究探讨了中 成药济生肾气丸对老龄骨质 疏松患者下肢冷感的疗效。 临床观察证明,在给予 济生肾气丸每日5克共两周后,患者 下肢冷感明显减轻,且血液检查未见 异常,无副作用。表明济生肾气丸可 通过扩张血管作用改善外周循环。其 有副作用小、可连续服用...

    秘方方剂 2024-03-07 14 0
  • 也谈真武汤中芍药的意义

    也谈真武汤中芍药的意义

    真武汤是《伤寒论》中治疗阳虚水泛的名方, 一 见于太阳病发汗后, “汗出不解, 其人仍发热, 心下 悸, 头眩, 身瞤动, 振振欲擗地” , 一见于少阴病, “腹 痛, 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 自下利” [1] 。 《方剂 学》认为其病机为脾肾阳虚, 水湿泛溢 [2] , 阳虚为本, 水停为标。 方中仅5味药: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 二两, 生姜三两, 炮附子一枚。 温阳利水方中为何要 配伍阴柔酸敛之芍药, 历代医家认识不一, 可谓众说 纷纭, 莫衷一是。...

  • 六味地黄家族中成药 耳聋左慈丸 七味都气丸 左归丸

    六味地黄家族中成药 耳聋左慈丸 七味都气丸 左归丸

    六味地黄丸是大家熟知的滋阴补肾中成药,在“地黄丸”这个大家族中,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的一员,属于“地黄丸”家族的还有耳聋左慈丸、七味都气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它们都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而来,药物成分略有不同,功效作用也有区别,使用前大家须注意,以免误用。 六味地黄丸来源于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6味药物组成的补阴剂,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而不滞,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肾阴虚导致的头晕...

  • 辨证选用补益类中成药

    辨证选用补益类中成药

    提起补益类中成药, 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六味 地黄丸,有不少人把它 当作“补肾神药”,根本 不知道自己虚在哪儿, 拿来就用,这是典型的 不辨证、盲目使用中成 药的现象。 祖国医学自古有“虚 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 疗原则,遵循辨证施洽的 思想,根据人体气、血、 阴、阳偏颇情况,辨清虚 实真伪,对症选择合适的 补益类中成药进行扶正 治疗。 1.气虚者常有面色 萎黄、舌淡苔黄,少气懒 言、语音低微,肢体倦怠 乏力、动则气促,食少便 溏等症状。当益气补中、 健脾益肺,可对症...

  • 枳实与芍药配伍 产后瘀滞腹痛

    枳实与芍药配伍 产后瘀滞腹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雷辉 成肇仁   枳实与芍药配伍成方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仲景云:“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另外,排脓散,以及《伤寒论》中的麻子仁丸、大柴胡汤、四逆散均有两药的配伍运用,现将其整理如下。   产后瘀滞腹痛   枳实芍药散,理气活血以治产后气血壅结之腹痛。《金匮要略浅述补正》(下简称《补正》)云:“烦满腹痛,虽是气滞,然见于产后,则其滞不在气分,而在血分之中也。故用芍药以利血,用枳实必...

  • ”大青龙汤”方名意思 用药特色 主看病证

    ”大青龙汤”方名意思 用药特色 主看病证

    ”大青龙汤”为仲景《伤寒论》中的一张名方,其方实为麻黄汤倍用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乃医治风寒两伤,营卫俱实的良方。仲师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感寒身痛苦,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浮弱小,汗出恶风者,不行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润,认为逆也。?’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但是,本方延用至今,其功用已被后世医家更多发挥。对其现代临床运用的研讨也有很大深化,本文在此略作赘述。 1 方名意思...

  • 推荐两款克己药酒 丹参酒 养血安神酒

    推荐两款克己药酒 丹参酒 养血安神酒

    春节档喜剧《疯狂外星人》热映,其中外星人来到地球,被人灌醉扔到酒坛里并加上人参后,并说:“此酒大补,定能卖出高价。”尽管电影中这一段剧情喜剧成分居多,但也反映出国人喜爱泡药酒、喝药酒的习气。 从酿酒、喝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我们古人日子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本身独特的酒文化。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医”字从“酉”,“酉”者“酒”也。这大概是由于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

  • 被虫蛀掉的药方

    被虫蛀掉的药方

    据传清代名医叶天士某次给一位病人搭过脉后对病人说:“你患的是不治之症,我无法医治,还是回去吧。”病人听后,满怀忧虑而去。 三年后,有个体魄强健的人来找叶天士,叶天士一眼看去便认出这是三年前那个病人,感到十分惊奇。那人说:“叶先生三年前给我诊断,说是不治之症,而今我已大病痊愈,身强体壮。看来,先生还算不上医术高明呀!”叶天士问明原委,感到十分羞愧,第二天就关闭诊所外出拜师。 这一天,浙江名医陈振东家里来了一位陌生人,四十开外的年纪,谈吐文雅、举止大方...

    秘方方剂 2024-03-07 14 0 药方
  • 风为阳邪风与寒合 临床用药岂可不辨因由

    风为阳邪风与寒合 临床用药岂可不辨因由

    风性主动,善行数变,“动极者镇之以静”,风证医治,为何还有动态之分?盖风邪有二,一曰外风,一曰内风,二风虽特性相同,但来历纷歧,导致疾病发作的机理大异,临床用药岂可不辨来由。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邪风外袭,表疏腠松,故四时邪气伤人,常依风导而入,因而外风为患,终多是邪合为病,如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湿表证、风痹、风水、风疹等等。即便感冒一证,从其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或见喉痒、咳嗽、鼻塞等脉症剖析,也可知实为风寒表证的轻浅体现,正如《景岳全书·感冒》篇所说:&ldq...

  • 越鞠丸 苍术升降消导 总解诸郁当为君药

    越鞠丸 苍术升降消导 总解诸郁当为君药

    越鞠丸组方思路及苍术为君之探讨 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 解气、血、痰、火、食、湿六郁, 由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5味药组成。该方堪比经方, 组方用药可谓精简, 临床应用广泛。一般认为[1,2]: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 气郁则诸郁随之而起, 治疗当行气解郁, 以香附为君治疗气郁, 臣佐川芎行气活血解血郁, 苍术燥湿运脾解湿郁, 栀子清热泻火解火郁, 神曲消食和胃解食郁, 五郁得解则痰郁自消。然而, 通过《丹溪心法》《推求师意》中关于“郁”的论述及其治疗思想, 结合古今苍术之功效...

  • 芍药甘草汤 临床主要用方指征

    芍药甘草汤 临床主要用方指征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29条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则伸……”仲景在此明确地指出本方的适应症。继仲景后,历代医家验证本方的疗效的记载实不鲜见,如“治热脚气,不能行步”,去杖汤,“治脚弱无力,步行艰难”,“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治拘挛急迫者”,“...

  • 国药之宝“片仔癀”

    国药之宝“片仔癀”

    漳州在福建省东南部,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临台湾,又与东南亚有着传统的贸易往来,真是得天独厚的宝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漳州这个文明古城未来大都市的格局已经初露端倪。所以有人描述道:“走在漳州历史街区看到的是唐代的街,宋代的庙,明清的石坊,民国的商铺,影影绰绰,古榕参天,小桥流水,旗幔当风,空中飘着醉人的甜香。入夜后,游人如织,光影盈江,满城灯笼,直上彩虹桥,古寺隔江,也是一片祥光。”此言真切,一点也不夸张。 人杰地灵的漳州还有特有的...

  • 药方取纯最忌杂 小青龙汤原方更好用

    药方取纯最忌杂 小青龙汤原方更好用

    张宗昌为山东督军时,带领杂凑起来的数十万队伍,称霸一方。张氏骄横昏庸,人称“三不将军”——不知有多少兵,不知有多少枪,不知有多少小老婆。某年夏月,因事路过宁波,适值天气酷热,暑湿内陷,张宗昌头脑昏重,神疲乏力,时有低热,遂延范文甫诊视。持脉察舌后,即挥笔书清震汤一方(升麻、苍术、荷叶3味)。张接阅后,嫌范氏案语简短,药味太少,颇为不悦,出言不逊。范闻后毫不畏惧,直言讥笑之:“用药如用兵,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在多,乌合之众,虽多何用?治病亦然,贵在辨证...

  • 薯蓣丸:复方组合 药物分析

    薯蓣丸:复方组合 药物分析

    《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其注解众说纷纭,或从六经八纲,或从脏腑气血,或从标本中气,或从五运六气等,不一而足。门九章曾言:“中医学与其说是一门医学,不如说是学方用方、感受经验的思维与实践。”所以,落实在方证上的学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学好每一张方、用好每一张方,立足于临床,感悟于实践,踏实做临床与学问,不空谈玄论,不做无根之木。 薯蓣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薯...

  • 口干多饮1年余 药用柴胡治验

    口干多饮1年余 药用柴胡治验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147条,原文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主编的《伤寒论讲义》认为:此条文主要阐述“少阳兼水饮内结的证治”,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功在“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所著《伤寒论通俗讲话》指出“此证是为胆热而脾寒,故治应清少阳之热,兼温太阴之寒,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验之于临...

  • 柔肝舒筋缓急止痛 芍药甘草加薏米汤

    柔肝舒筋缓急止痛 芍药甘草加薏米汤

    瘛疭、挛急、转筋、小儿摇头风是临床常见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齐民教授常运用芍药甘草加薏米汤,或者单用薏米煮粥的方法,治疗上述诸症,每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随师所记介绍如下。 方药来源:芍药甘草汤,原载于《伤寒论》太阳篇第29条之下,第30条亦论及。原文是:“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仲景指出,阴虚致筋脉挛急之证,当用芍药甘草汤...

  • 不能言语 药方治失语

    不能言语 药方治失语

    田某,女,36岁。曾因膜性肾病到导师刘清泉教授处就诊经年,主方为补中益气汤合附子理中丸。2013年3月20日以“突发言语不能”再次就诊,刘清泉诊为“癔症性失语”,经言语开导及中药调治而愈,现介绍如下。 患者来诊时不能言语,泪流满面。将生病经过及不适写于纸上。患者发病前曾与家人争吵暴怒,继而出现39℃高热,随即语言不利,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怀疑病毒性脑炎,行头颅MRI检查,进一步欲行腰穿。患者拒绝腰椎穿刺,来导师门诊就诊。导师结合症状和MRI资料,告知...

  • 中成药应用宝典,收藏必备

    中成药应用宝典,收藏必备

    第一节 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 上火 胃火: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 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 腰背痛 散寒活...

  • 腿脚突然行走困难 中药代茶饮方

    腿脚突然行走困难 中药代茶饮方

    偏方名芍药甘草汤加味 【食材】白芍、甘草各20克,伸筋草、木瓜、炮附子各10克,紫苏梗6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用水煎服或代茶饮均可。 【外公问诊记】去年冬天的一个上午,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到外公诊所,老人家的年纪虽然不算大,但走路已经是一步化三步的模样了。 我扶老人坐下后,外公仔细询问起老人的病情来。原来,最近几年,老人不知为什么腿脚突然行走困难,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只得依靠拐杖,中西药吃了不少,可就是不见效。老人还说,自己的脾气很大,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摔东西砸碗不吃饭。...

  • 七鲜育阴汤原方药物寒凉

    七鲜育阴汤原方药物寒凉

    清代名医俞根初的“七鲜育阴汤”由“鲜生地、鲜茅根、鲜石斛、鲜稻穗、鲜梨汁、鲜蔗汁、鲜枇杷叶”组成,能起到养阴和胃的功效。对于中暑后暑热已退、阴伤未复,需要养阴生津,症见口渴欲饮、没有食欲、口咽干、目干涩、唇色红、舌干少津者效果很好。推荐一个食疗方,适合在户外出汗多、平时容易心烦失眠的患者服用。 具体方法:取猪排骨250克、鲜石斛30克、雪梨1个、白茅根15克(鲜品30克)、竹蔗200克、生麦芽15克、陈皮1瓣、生姜3片。雪梨去核切块,猪排骨剁块焯水。锅内加水...

  • 治饮方药 临证举隅

    治饮方药 临证举隅

    清代闻名医家叶天士身世医学世家,幼承庭训,广拜名师,承继前人学术履历,遍采众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创建新说,别开法门。《临证指南医案》为叶天士门人华岫云收集叶氏临证医案加以分类整理撰写而成,是一部反映叶氏临床履历和学术思想的要害作品。“外饮治脾,内饮治肾”学说系叶天士依据张仲景治饮组方的立法履历,依据饮邪病理特征,结合脏腑辨证理论而提出的,在痰饮病的医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次提及这一学说,并以此教训痰饮病的医治。 理论渊源 “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 滚痰丸《泰定养生主论》方药组成

    滚痰丸《泰定养生主论》方药组成

    方药组成:大黄(酒蒸)250g,黄芩(净)250g,沉香15g,礞石(硝火煅金黄色)30g。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如梧子大,每服5~9g,温开水送下。 此方出自《泰定养生主论》,为元代王珪(王隐君)所制,诸多方家载录而略有差异,有加朱砂者;有去黄芩加前胡者;有加元明粉者;有大黄生用者。贵州名医石恩骏认为《医学正传》所载滚痰丸方(即上方)力大功专,可以采用,并认为临床也可随症加减使用,并不拘于上方。然既为丸药,仍相对固定为是。 方中大黄除痰实,泻火毒,荡积滞,行瘀血,推陈致新为本方君药;...

  • 中成药肿节风分散片致病案

    中成药肿节风分散片致病案

    肿节风分散片疑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1例 1 病案介绍 患者,男,24 岁,因 “腹胀、乏力 1 个月, 黄疸 20 天”收住北京协和医院。患者服中成药肿 节风分散片( 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60254) ,每天 4. 8 g,服药 8 天后出现腹胀、 乏力、厌食、皮肤及巩膜黄染,1 周后出现意识丧 失。外院查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 1 255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910 U/L, 总胆红素( TBil) 82 μmol/L,白...

  • 散偏定痛饮 四味芍药汤 三叉汤 川芎止痛汤

    散偏定痛饮 四味芍药汤 三叉汤 川芎止痛汤

    中药处方(一) 【方名】散偏定痛饮。 【出处】靳文清方。 【辨证】气滞血瘀,风痰阻络。 【治法】活血通络,平肝祛风,止痛。 【组成】生地30克,当归15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蒺藜15克,天麻10克,石决明30克,牛子20克,升麻10克,地骨皮30克,白芥子15克,细辛6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止痉散(分冲)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方名】四味芍药...

  • 中药汤剂著名的四神汤、四物汤、四君子汤

    中药汤剂著名的四神汤、四物汤、四君子汤

    古人对于中药汤剂的配伍应用有着深入研究,以四种中药配伍,组成应对常证的汤剂,在中药史书上多有记载。 比较著名的汤剂有四神汤、四物汤、四君子汤等,这些中药汤剂应用广泛、药效显著,至今还普遍受到大众欢迎。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三样汤只闻其名,不知其用。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三种汤剂的用法及区别。 四神汤 【药材组成】茯苓、淮山、莲子、芡实(或薏仁) 【功效】健脾、清火、利尿、养颜、降燥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茯苓、淮山、莲子、芡实...

  • 乌梅作为乌梅丸之灵魂药物 必须重用

    乌梅作为乌梅丸之灵魂药物 必须重用

    临证治疗哮喘,只要具备“哮喘发作或加重时间在‘厥阴病欲解时’”,临床具有“‘喘逆上气’‘烦满’及风木犯肺出现的上热(头面、上胸热或口渴等)下寒(腿脚肤冷、或便溏)之证”两个特点,即可放胆运用乌梅丸。 乌梅作为乌梅丸之灵魂药物,必须重用,方能取效。 笔者跟随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侍诊有年,临床见证了顾师基于“厥阴病欲解时”理论运用乌...

  • 麻黄升麻汤,一首药味超过10味的方剂

    麻黄升麻汤,一首药味超过10味的方剂

    《伤寒论》载方113首,因其组方严谨,配伍规范,药简效廉,历来受到医家推崇。仲景方一般药味在7味左右,但麻黄升麻汤是一首药味超过10味的方剂,且药物剂量配伍比例悬殊,历来颇具争议。 麻黄升麻汤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去心)六铢,桂枝六铢,茯苓六...

  • “中成药无毒”是一种误解

    “中成药无毒”是一种误解

    “中成药无毒”是一种误解。中成药如果运用不当,也与西药一样能引起毒副反应,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下面就以一些家庭常用的中成药为例,谈谈它们的毒副作用。 1 六神丸: 为消肿解毒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痈疽疮疖等症。此药除孕妇禁用外,体质虚弱者也应慎用。 有的人因为咽喉肿痛服用了六神丸,结果出现皮肤痛痒、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嗜睡昏迷,以及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症状,送医院治疗后才转危为安。 有的父母为了预防孩子生扉子和疮疖,给...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