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125页
-
中风后遗症配合药膳调理 促康复
中风,即脑卒中,为突发性的急性脑血管病,多为高血压或脑血栓所引发。患者经救治后虽存活下来,但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这些统称为中风后遗症。对中风后遗症,除采用药物、针灸、推拿、功能锻炼等方法外,要强调饮食清淡、合理搭配、营养丰富。主食以大米、面粉、小麦、玉米等为主,多吃豆制品及瓜果蔬菜,蛋白质以鱼类为最佳 (鲤鱼除外),如黑鱼、黄鱼、鲫鱼等;少吃猪、牛等畜肉及其内脏;少吃盐、糖及辛辣刺激之品。若同时配合药膳调理,可进一步促进康复。 一、气虚血瘀型。表现为气短乏力、...
-
李燕梅治中风用药经验总结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燕梅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中风、失语、痴呆、头痛、颤证、失眠等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临床用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李燕梅认为,中风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虚及心、肺、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暴饮暴食、房事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至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上扰,阳化动风,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髓,蒙蔽清窍,从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证侯。总之,中风多为风、火、气、血、痰、瘀六者互为因果,标本转化。现将李燕梅治中风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能否服中药治疗
我今年50岁,春节后发现下肢麻木,脚趾痛,行走不便。上医院检查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请问这病能否服中药治疗? 江苏南京赵宏 赵宏读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占本病患者的80%以上。病变多发于四肢末端,并以下肢为多见。本病病变多在中小动脉的粘膜层、粘膜下层及肌层。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推测与性激素紊乱、自身免疫功能减弱有关。吸烟、寒冻、外伤等也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本病初起有肢冷、麻木、走路不能耐久、间隙性跛行,后期可有趾指溃烂、疼痛剧烈等证候。中医一般...
-
治疗眩晕症的药用方
张某,男,63岁,2010年2月12日初诊。患者6年前出现胸闷胸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经治疗其功效不明显,胸闷胸痛时作,遇寒即发。近一个月来天气寒冷,加之劳累出现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伴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而迟。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低钝,心律整齐,心率74次/分,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少量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标Ⅱ、AVF、V3的T波低平或倒置。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阳亏虚,心脉痹阻...
-
防治高血压 每天泡一壶中药茶
偏方名 杭菊钩藤决明茶 【食材】杭菊5克,钩藤15克,决明子5克 【做法】先将钩藤、决明子加水煎煮5-10分钟,随后放入杭菊,焖盖30分钟,即可调味饮用。 【外公问诊记】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范先生今年才42岁,但患高血压已经3年了,一直服用降压药,饮食也格外注意,以前最喜欢吃的鸡皮、鸭皮、烤鸭都不怎么吃了,但尽管如此,血压始终控制得不理想,有时还会觉得有头晕头痛,在妻子的建议下,范先生找到了外公。 外公看了范先生的舌脉后,判断范先生属于阴虚火旺的...
-
巧选中成药治失眠
根据中医辨证施冶理论,失眠可分心火旺、心阴虚、心脾两虚、肾虚等多种类型。病因不同,选扦约物也不一样,必须对症用药,才能收到助眠效果。 心火旺型失眠:表现为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渴、心悸不安。可选用朱砂安神丸,每次1丸,午后及睡前各服用1次。 心阴虚型失眠:表现为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健忘,口干,舌红少苔。可选用补心丹,每次1丸,午后及睡前各服1次。 肾虚型失眠:表现为 失眠健忘、头晕耳呜、腰 膝酸软、肾亏遗精。可选用健脑补肾丸,每次15粒,或脑灵素,每次5片,午后及临睡前各服1次。 若其他症状不...
-
高血压常用药膳食疗方
为了降低患者的血压,除上述之辨证施膳外,平时患者和家庭成员为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也可经常食用药膳,在这里作一介绍,以便读者制作。 能制作这类药膳的药物有:山楂、黄芪、何首乌、玉米须、菊花、银耳、燕窝、白花蛇、杜仲、草决明、蒜等。 能制作药膳的食物有:十贝、海螺、墨鱼、鲍鱼、淡菜、海蜇、海带、紫菜、鳝鱼、龟肉、鸡、鸭、鸽、菠菜、红萝卜、香菇、洋葱、黄瓜、两红柿、橘子、苹果、豌豆、猪肉、牛肉、火腿,此外还有奶粉、大豆、豆腐、黑芝麻、芋头等。 首乌粥 【配方】制首乌30克,红枣5颗,粳米100克。 【...
-
常用中成药治胃炎
这里介绍一下中成药治疗胃炎的方法,以供大家采用。 温胃舒胶囊:主要成分为党参、附子(炙)、黄芪(炙)、肉桂、山药、肉苁蓉等,能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痛。尤适宜脾胃虚寒所引起的慢性胃炎。成人每次3粒,每日2次。 养胃舒胶囊:主要成分为党参、陈皮、山药、玄参、北沙参、干姜等,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者。 胃舒冲剂:主要成分为苏梗、 香附、香橼、佛手等。肝气 犯胃引起的慢性胃炎,症见胃部胀痛、痛窜后背、气怒时痛甚,喜嗳气、大便不畅者,最适宜用本品治疗。成人每次15克,每日 3次,15天为‘疗程,可连...
-
中成药止泻效果佳
伤食泻:主要因饮食不节,贪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症见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并伴有泛酸水、嗳气等。可服加味保和丸与和中理脾丸。 脾虚泻:常因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弱所致。表现为面色萎黄,身倦无力,食欲差,食后腹胀、时溏时泻,伴有肠鸣、隐痛、放屁等。可服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或开胃健脾丸等。 寒泻:多因贪凉喜冷,过食生冷食品,症见腹痛,肠鸣,大便清稀,热敷腹部则痛减。可服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也可贴暧脐膏等治疗。 热泻:多见于酷暑之时,因贪辛辣食物而致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肠鸣...
-
腹痛泄泻中药治方
脾虚湿滞之泄泻 金某,男,56岁,5 月16日就诊。诉2年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腹痛泄泻,经西药治疗好转。此后常迁延反复,每进油腻食物则甚,时而大便粘滞不爽伴里急后重,周身乏力,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辨其证为脾虚湿滞之泄泻。治以健脾益气,祛湿止泻。方用黄芪25克,升麻5克,炒白术、茯苓各15克,砂仁、槟榔、五味子、肉豆蔻各10克。服7剂后腹泻大减,余症均减轻,继以原方加莲子肉10克,又服7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末复发。 按:脾虚不能纳运水谷,湿滞内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方中黄芪配升麻健脾补中升...
-
夏季拉肚子多须辨证用药
夏季腹泻十分常见,可根据舌苔和舌质的变化分辨不同类型的腹泻,对症用药。 湿热型。表现为舌苔黄腻、舌质红,同时伴有腹痛、泻下急迫等症状,大便呈黄褐色、味臭,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这种类型的腹泻应选服黄连素片和香连片,饮食上佐以薏苡仁粥。 寒湿型。多因生冷饮食所致,表现为舌苔白腻,腹泻清稀,甚至呈水样便,有腹痛肠鸣、少食等症状。可选用白术丸和藿香正气丸(片、水、软胶囊)治疗。另外,饮食上佐以山药、薏苡仁粥,可健脾利湿止泻。 脾虚型。表现为舌苔白、微腻、舌质淡,腹泻迁延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就症状加重,常伴有面色萎黄、神...
-
腹泻吃什么药:番石榴叶
急性腹泻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病理产物均可引起腹胀、肠道痉挛性腹痛等不适。有研究发现,在急性腹泻患者中,湿热型(腹痛、腹胀、发热、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占较高比例,腹泻吃什么药 临床采用单药番石榴叶治疗效果较佳,其价格低廉、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具体方法是:番石榴叶30克,水煎服,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 点评:番石榴叶味甘、涩,性平,无毒,归脾、胃、大肠、肝经,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功效,能迅速止泻、止腹痛,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番石榴叶可抑制细菌及病毒生长...
-
中药治老年性痴呆疗效满意好
和谐社会人们寿命增长,老龄人口明显增加,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用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2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26例患者,均是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61~70岁者12例,71~80岁者11例,81岁以上者3例。均行头颅cT检查,均显示有脑室扩大,脑沟增多,脑皮质萎缩;其中10例有脑梗死灶,13例为多发腔隙性梗死,3例为广泛脑梗死。 治疗方法 处方:黄芪、鸡血藤各30克,丹参、何首乌各20克,益智仁、制附片、补骨脂、川芎、法半...
-
慢性腹泻吃什么药 中医辨治
临床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慢性 功能性腹泻病人9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 疗效。现总结如下。 慢性功能性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大 便呈糊状或稀水样,但无腹痛症状,起病 缓慢,反复发作。在过去的12个月里,至 少有12周反复出现糊状或水样便,或每 日排便次数增加,在2次以上,粪便偏软 溏。实验室检查未发现生化异常,经肠镜 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临床常见以下四种证型,投以相应方药, 每日1剂,加入清水煎煮,分上下午各温 服1次。服药1月为1个疗程。 一、寒湿困脾型:症见大便清稀或如...
-
芍药甘草汤治胃脘痛
王某,女,53岁,2007年10月20日初诊。患者自诉,有胃病史20余年,时感胃脘部疼痛不适,嗳气、吞酸。近2年来,脘痛时有加重,纳呆,消瘦,去年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下垂及陈旧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曾服中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症状略有好转。近来脘痛又作,胀闷不适。观其舌淡苔薄白久润,脉细弱无力,此乃脾虚,胃阴不足之证,脾胃无力运化,湿阻中焦,气滞肠胃之故。处方:芍药30克,甘草6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12克,香附9克,木香6克,党参12克,神曲12克。7剂,水煎饭后服,每日1剂。 二诊:患者服药一周后,...
-
治偏头痛药粥四款
偏头痛俗称偏头风,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多见于青年女性,头痛多在单侧,往往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以下四款药粥对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患者不妨一试。 一、芹菜粥 原料:连根芹菜100克,粳米O.15 公斤。 制法:芹菜洗净后连根一起切碎。粳米洗净后人锅加适量清水熬粥,米熟后加入切好的芹菜,再煮5分钟左右即成。 功效主治:此方具有清热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偏头痛。症见心烦易怒,面色赤红,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桑菊淡豆豉粥 原料:桑叶lO克,菊花、淡豆豉各 15克,粳米100克。...
-
腹胀病因多 用药细斟酌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腹胀不是什么大病,大多挺一挺,自行买些药来用。不过,自行用药对付腹胀有许多学问,要选用合适的药物,就应该对腹胀的治疗药物有更多的了解。 两肋发胀、胃区饱满(即上腹部发胀):可选择促上消化道动力药。如吗丁啉(多潘立酮),它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的张力,防止胃一食道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有效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不良反应小。要注意的是,孕妇及一岁以.下儿童慎用,不宜与阿托品、颠茄合用。 以中下腹胀为主、虚功多(屁多)、...
-
神阙穴敷药疗法治胃肠功能紊乱
肚脐又名神阙穴,是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与全身经络、五脏六腑密切相关。 敷脐疗法是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敷于患者的肚脐上,使药性循经直达病灶部位,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尤适用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 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一般无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腹胀、呃逆、恶心、呕吐等,还有一些患者有下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排便不畅、便秘、腹泻、排气增多等,且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症状。 在临床上,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采用中药敷脐治疗,效果显著。...
-
用三味中药塞鼻 治偏头痛百例
采用中药塞鼻法治疗偏头痛150例,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50例中,男性61例,女性89例;年 龄18~50岁;病程l~12年。全部患者均经 颅多普勒检查(TCD)确诊,典型偏头痛者 15例,普通型偏头痛者8l例,复合型偏头 痛者54例。 临床表现:头痛呈周期性发作,头痛部 位在一侧颞额部、眼眶,或为双侧交替性头 痛,疼痛性质多为剧烈跳痛、胀痛、刺痛,每 次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伴有恶心、失眠和精 神疲乏等,每因情绪波动、劳累、饮酒等因 素诱发,女性患者多在经期前后发作。 二、治疗方法 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