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 第65页
-
哈医药浴止疼痛
干百年来,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着熏蒸、药浴等外治方法,用来防治当地常见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皮肤病等。哈医常用的治病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药浴 用侧柏叶、麻黄枝、青蒿、丁香等药物加水煎煮,取药汁倒人盆中洗浴,以能够促进发汗而不造成烫伤为宜。可治疗感受风寒所引发的头痛、发热、身体酸痛等症状。树叶浴 取白桦树叶和白鲜皮装在一个大袋子中压紧,浇上热水,放在阳光下使其发热腐烂,待袋内温度上升到45 度左右,打开袋口,让病人身体包裹在里面。每次治疗30分钟。可用于防治阳痿、风湿疼痛、月经过多等病症。木炭浴...
-
姜汤治空调引起的胃寒伤风关节疼痛
对空调病大家都不陌生了,由空调病引起的胃寒胃痛、肢体关节冷痛、伤风感冒等一系列的症状,可以喝些生姜汤来缓解。 胃寒疼痛:长时间吹空调,空调的冷气会由口咽进入胃部,寒滞胃脘而疼痛,有时会伴有胀满、呃逆、嗳气、便溏等症状。生姜性味辛、温,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可用生姜5片(大约15克),剁碎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0分钟,趁热饮服,可以有效缓解长期在空调屋内导致的胃痛、腹胀、泄泻等。 肢体关节疼痛:长时间开空调,肢体关节最容易感受风寒的侵袭,再加上长时间的坐卧不动,血液循环较慢,四肢关节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寒滞血瘀,极易导...
-
速效治牙痛(牙周炎牙根肿疼)
【主治】风火牙痛,牙根肿疼,牙周炎,牙龈出血以及龋齿引起的牙龈红肿化脓等症。 【治法】清胃火,解热毒,祛风热,凉血消炎。 【组成】生地30克,丹皮12克,石膏30克,青皮12克,荆芥9克,防风9克。 【制法】水煎两次,两次煎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儿童酌减。每日1剂。 【禁忌】服药期间禁食油荤、燥热、辛辣食物。 【加减】上牙疼痛者加黄连6克,麦冬12克;下牙疼痛者加知母12克,黄柏12克;上两边牙疼痛加白术9克,白芍9克;右上方牙疼痛,加大黄lO克(后下),枳壳9克;右下方牙疼痛者,加黄芩9克,桔梗9克;左上方牙疼痛...
-
毛巾热敷可缓解10种身体疼痛
毛巾热敷可缓解10种身体疼痛:缓解眼疲劳、颈椎、腰椎疼痛、治疗痛经等。热敷时,应选择洁净的毛巾,在40~45摄氏度中的热水中浸泡,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接触皮肤时应没有灼痛感。最好在患处盖一层干净的布或棉垫。一般每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最好交替使用。每次热敷时间15~20分钟,每天敷3~4次。毛巾热敷的常见保健方法有以下10种: 1、缓解眼疲劳 用毛巾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干眼症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功效。 2、预防耳聋 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轻轻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预防因缺血引...
-
治眩晕 头颈疼痛方
眩晕,江某某,女,52岁。2010年4月2日初诊。 患者1月前受凉感冒,发热,头颈疼痛,眩晕,多次肌注退热针剂,出汗较多,头痛发热虽消失,但不时感到眩晕,恶心,颈部疼痛,不能转侧,曾去某医院诊为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症,输液并口服不少药物,疗效不明显,近1周来,眩晕发作次数增多,颈部疼痛且强硬不适。刻下症见:精神差,头晕,动辄加重,伴恶心,每次眩晕即大汗出,颈部强硬疼痛,不敢左右顾盼,乏力,口苦,咽干,心烦,纳可,寐差,舌质暗、嫩,舌苔微黄腻水滑,脉弦细。辨为太阳、少阳合病,枢机不利,营卫不和兼挟瘀饮,方拟柴胡桂枝...
-
扶正祛邪通络治群发性神经疼
宋某,女,52岁,环卫工人,2015年3月7日初诊。胸胁、后背、腰膝等部位,电击样、针刺样疼痛半年,腰部有多个皮下结节,一触即疼,诸药不解,纳食差,舌尖红苔薄,脉略弦浮。证由外感邪气,瘀滞脉络所致,治宜扶正祛邪通络。 处方:当归15克,丹参30克,红花5克,忍冬藤30克,黄芪15克,刺蒺藜10克,防风10克,神曲10克,生麦芽20克,陈皮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皂刺10克,生甘草5克。3剂,水煎服 ,嘱忌食辛辣、油、生冷,多喝水,多休息。 二诊:药后纳食略好,其余无明显好转,病...
-
治疗头疼应注重整体与局部
钱某,女,36岁,产后26天,2011年9月7日初诊。自述数日前受风寒后忽感头疼,经服西药无效,头疼日益加重。胃纳减少,头疼剧烈时卧床抱头碾转不已,时有呻吟,痛苦难忍。 详问病情,患者头疼以左侧及巅顶为甚。若遇风寒则疼痛加剧,故常以布裹头。右上肢麻木,口干欲饮,时有恶心欲吐,大便干结不爽。语声低微,面容苍白憔悴。双目呆滞,体型瘦长,舌红苔薄白,脉弦细。经辨证属气血亏虚、风邪袭络所致,治宜益气养血、祛风通络止痛,予方药如下:当归15克,炒白芍12克,党参15克,防风6克,荆芥6克,蔓荆子6克,藁本6克,薄荷5克,川...
-
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
顾某,女,51岁,2014年5月31日初诊:壶腹部低分化性腺癌2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化疗8次,化疗时及食刺激性食物后右上腹部痉挛性疼痛难以忍受,体虚乏力,纳差,稍畏冷,多汗,便干,常以开塞露通便,苔稍厚腻,脉偏沉弦。 气象脉象症象三象结合,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承气汤化裁:北柴胡30克,川桂枝20克,淡干姜20克,炙甘草15克,天花粉15克,左牡蛎20克,淡黄芩15克,生川军(后下)12克,炒枳实20克,川厚朴15克,熟附片(先煎2小时)60 克,生晒参10 克。14剂,每日1剂,以水180...
-
胃脘偏左痞胀疼痛 7剂症状减轻
万某,女,42岁,2012年12月9日初诊。 患者胃脘偏左痞胀疼痛3年,多与饮食有关,伴嗳气,胃镜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舌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滑。处方:北沙参20克,白术、延胡索各12克,法半夏、厚朴、陈皮、煨莪术、苏梗各10克,茯苓、丹参、白芍、八月札、焦三仙、鹿角霜各15克,砂仁、广木香、炙甘草各6克,蒲公英、炒薏米各30克。7剂症状减轻,后以此方进退,疗效满意。 此例患者胃疾已久,久病入络,痛处固定,必有瘀血,患者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证属气虚血瘀,处方用六君子汤加味益气健脾,丹参、煨莪术...
-
间断胃脘部疼痛 化瘀和胃法
案3 化瘀和胃法 赵某,男,56岁,2010年8月23日诊。 患者主由间断胃脘部疼痛不适1年来诊。1年前患者因情绪急躁后出现胃脘部胀痛不适,之后1年来以胃脘部疼痛为主,偶有泛酸,胸闷。舌暗,苔白,脉稍弦。查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既往冠心病病史2年。 证属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川楝子10克,白及15克,枳壳10克,檀香10克,川芎10克,葛根20克,茯苓15克,佛手10克,香橼10克,海螵蛸1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每...
-
胃脘疼痛 急性胃脘痛穴位临证心得
杨某,女,42岁,农民,2008年11月14日初诊。 胃脘疼痛2天。2天来,因饮食不节,活动不协调,胃脘疼痛,饭前饭后均有疼痛不适。来诊时,仍有胀满、咳嗽、喘气,饮食尚可,两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此为胃脘气滞血瘀作痛,选内关穴针刺。 令患者坐位,前臂平放在桌面,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1寸半不锈钢毫针,直刺内关穴,得气后,用泻法捻转,约30秒后,胃脘疼痛即可消失,每15分钟捻转1次,留针60分钟,针后随访,仅针刺1次,一直未反复。 临证心得 急性胃脘痛,为常见病,多发...
-
感冒嗓子疼 中成药
感冒不妨根据嗓子疼不疼来选药。若嗓子疼、流鼻涕、咳黄痰,可选用带解毒字样的感冒药,如银翘解毒颗粒等;而嗓子不疼、流鼻涕、咳白痰、怕冷,则可选用带有清热字样的感冒药,如感冒清热冲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感冒尽量只吃一种药,选择合理的复方制剂很重要,不要几种药物一起服用,常见的药物及用法如下。 感冒清热冲剂: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次,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感冒软胶囊:口服,每次2~4粒,每日2次,具有散风解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银翘解毒颗粒:温开水冲服,...
-
关节肌肉疼痛 用布条捆绑方法自治
四川读者刘中祥:我退休后常感觉关节、肌肉疼痛,用布条捆绑的方法自治,能立刻缓解。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一科主任张洪美: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年龄、性别、发作部位、症状特征,一般可以归纳为软组织性、软骨性、骨性和炎症性等原因。任何原因导致的关节炎,如能及时就医,一般都能治愈或缓解。而在病症发作初期,或是症状较轻时,自行在家用布条捆绑的方式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捆绑后,一方面是制动,即减轻了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磨擦,这与让病人静养的道理是一样的,减少活动能够缓解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