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 第2页
-
主治原发性痛经桂辛香草汤
组成桂枝10克,细辛6~20克,香附10~20克,乳香10克,小茴香10克,益母草2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泽兰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 功能温经通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原发性痛经。 用法于经前7日开始服药,每日1剂,连服7日。 方解痛经临床极为多见,其病位在胞宫,变化在气血,主要是由气血瘀滞,寒湿凝滞,或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胞脉失养所致。据笔者临床观察,以气血瘀滞和寒湿凝滞两型最多见,病机的关键在于瘀滞和寒凝,瘀血阻止胞脉,冲任不调,经血不能顺利排出,不通则...
-
张志远治疗女性原发性痛经经验
张志远教授生于1920年,业医70余年,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现为山东中医学会顾问、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全国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会顾问,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迄今为止,张老师共发表论文400多篇,主编、主审、著述医籍18部,曾荣获国际医学会议奖。张老师治疗女性原发性痛经经验丰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在临床上更为常见,通常认为凡是在行经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出现周期性腹...
-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疼痛引腰骶,甚至剧痛至昏厥者。临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从月经初潮开始就发生腹痛,每次月经期都会发作。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作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女性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多是由疾病造成,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目前治疗以西药止痛药物或通经活血止痛的中成药为主,笔者应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以疏肝健脾、...
-
基于玄府-天癸学说论治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 ( primary dysmenorrhea,PD) 即 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严重 者可伴随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则昏 厥 [1 ]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前列腺素和白细胞 介素增高所引起的子宫平滑肌收缩、痉挛,子宫血 流量减少,外周神经对疼痛的高敏性是其发病的主 要机制 [2 ] 。本病好发于 15 ~ 25 岁及初潮后 6 个月 至两年内女性,是女性青春期常见疾病之一,发病 率为 42% ~90%,其中重度 PD 约占 18%。PD 属 于中医学 “经行腹痛...
-
标本兼辨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发生于女性绝经之后和老 年人的骨质疏松症统称之为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中医的骨 痿、骨痹的范畴,临床上通常表 现为腰背和关节酸痛,下肢乏 力,驼背,轻微外力就可致骨断 筋伤。中医分型辨治,可标本兼治,疗效颇佳的好作用。 肝肾阴虚型:证见腰膝酸 软,腰背疼痛,眩晕,形体消瘦, 肌肉抽筋,患部痿软,微热,伴男 子遗精,妇女崩漏,急躁易怒,虚 烦,口渴咽干,胁痛,目干涩,失 眠健忘,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尿 黄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治 宜滋阴壮骨,补益肝肾。方用:熟 地黄、黄精、枸杞子、桑椹、山茱 萸、山药、茯苓、牡...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辨证治法处方
李恩宽是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老年专家,湖北省知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胃肠疾病及疑难杂症。 现将李恩宽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验案,30余年来无明显复发症状。整理如下: 许某,女,76岁。该患者从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至今,已有37年。1980年9月12日因高热(39℃~40℃),右腰及右肩胀痛,黄染,由外院以“中毒性肝炎”“急...
-
人参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
原发性低血压病又称体质性低血压,常见于体质较瘦弱的人,女性较多见,多数人无自觉症状,体检中偶然发现低血压,少数人有头晕、精神疲倦,头痛、心悸、心前区重压感,甚至晕厥。采用单味人参浸酒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方法:生晒参150克,切片放入500毫升的白酒内,浸泡一个月后每次饮用10毫升—20毫升,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经服用20天,血压、自觉症状可完全消失。 人参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一味难得的天然绿色补品。中医认为,人参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吓、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延...
-
名医时国臣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名医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火型) 处方:川芎18克,生石膏30克,菊花15克,水牛角20克,胆南星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活络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三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风火型。症见疼痛畏惧风热刺激,疼痛呈现火烧或电激样,多有明显板击点。可伴有面红目赤,心胸烦热,手足心热,口燥唇裂,心烦易怒,人便秘结,小便黄,舌红少津,苔黄腻,脉弦滑或略数。 专家点评:此型临床多见,其临床特点为三叉神经痛加火的症状。无论外感火热之邪或内伤七情所致,均属实火。本方寒热并...
-
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瘀型)方
处方:川芎15克,地龙、僵蚕、炙水蛭各10克,蜈蚣3条,全蝎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一支疼痛偏热者加蔓荆子15克,偏寒者加荜茇25克;二支疼痛偏热者加薄荷15克,偏寒者加高良姜15克;三支疼痛偏热者加黄连5克,偏寒者加藁本15克;联合疼痛偏热者加柴胡15克,偏寒者加白芷18克。舌有瘀斑加穿山甲15克;舌苔薄黄加胆南星10丸;兼气郁加姜黄18克;兼气虚加黄芪30克。 功效主治: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血瘀型。症见疼痛部位固定,疼痛的性质呈刀割样或针刺样,疼痛的时...
-
银杏叶茶治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佳
临床报道,采用银杏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00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治疗男67例,女33例;年龄45-75岁,平均56.5岁。适用于收缩压为140-16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0-100毫米汞柱患者。 方法:摘取新鲜银杏叶,洗净,干蒸,晾晒,每日6-9克,代茶饮。 疗效:所有患者均无副反应,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血压降至正常为有效,共33例;血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为好转,共44例;血压无明显变化或者增高为无效,共23例。总有.效率为77%。治疗6个月疗效,正常为63例,好转为26例,无效为11例,总有效...
-
原发性低血压穴位灸疗
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低于10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伴有头晕、头痛、疲劳、面色苍白、消化不良;甚至四肢发冷、心悸、呼吸困难、直立性眩晕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使用灸法治疗常可取得良效。 治法:在升清阳气,气血双补的原则下穴取气海,膈俞,足三里等穴。先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体位将气海、足三里处充分暴露,术者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施灸,以患者觉局部温热、术者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施温和灸15分钟;然后患者改为舒适俯卧位将膈俞穴处暴露如前法施温和灸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
-
足浴疗方治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可选用下列足药浴方。 ■桑叶芹菜方组方: 桑叶、桑枝各30克,芹菜50克。 用法:将上列药物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足后浸足,每日一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清肝降压。本方适用于各类高血压患者。 ■钩藤桑叶方组方: 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夏枯草30克。 用法:上药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
-
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Meta分析
高血压病是现代流行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1] 。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它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 存, 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可损伤重要脏 器, 如心、 脑、 肾的结构和功能, 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 功能衰竭 [2-3] 。近几年,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原发 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发性高血压致 病因素是多方面的, 大多与遗传、 膳食结构及肥胖相关。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方法, 临床主要采取西药 疗法, 但远期疗效不理想、 且副作用多。近几年研究...
-
高血压病治疗重视辨证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机概览
吴春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撷英 近年来,中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原发性高血压是不继发于其他疾病,且难以找到确切病因,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由于血压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长期高于正常压力,血管及心、脑、肾、眼等靶器官负荷过重,可形成各种损害[1]。根据心血管综合风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可分为低、中、高及很高危4个层次[1],其中低危和中危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可于早期观察评估,或改善生活方式,及时给予纠正治疗,可明显改善血压,甚至可以逆转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情况。 吴春平教授...
-
韩冠先运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原发性震颤经验
原发性震颤又称为特发性震颤,是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生活状态、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相关[1]。临床可出现运动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运动症状包括姿势性震颤、动作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常见于一侧上肢或双上肢,头部也常累及,下肢较少累及,震颤频率为6~12 Hz;非运动性症状包括认知障碍、个性改变等[2]。部分患者饮酒后震颤可暂时减轻,情绪激动或紧张、疲劳、寒冷时可使震颤加重。 原发性震颤属于中医“颤证”范畴。吾师韩冠先教授为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脑病科大主任,从医3...
-
崔向宁从肝治疗原发性头痛经验
原发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又称为功能性头痛、慢性头痛,主要包括紧张型头痛、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1]。经调查中国头痛的年患病率约为28.5%,而原发性头痛患者比例最高,年患病率为23.8%[2]。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甚至疼痛难忍等是其主要特点,许多患者都伴随着严重的情绪障碍和睡眠问题[3,4]。有研究显示41%~47%头痛患者存在抑郁状态,而非偏头痛人群抑郁的比率仅17%[5],早期识别焦虑抑郁与头痛共病,并予以处理,能很好的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头痛”主要分为外感...
-
正天丸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头痛在我国18~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8.5%[1], 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以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最为多见。目前, 西医主要采用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物、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选择性5-羟色胺1B/1D受体激动剂等治疗, 但这些药物作用靶点多, 有肝肾功能损伤、心律失常、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 甚至会产生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2]。原发性头痛属于中医“头风”“头痛”范畴, 认为病因病机以血瘀[3]、肝阳上亢等为主。正天丸功善疏...
-
原发性高血压化痰祛湿法 补益肝肾法 镇肝熄风法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严重损伤心、脑、肾、眼睛、血管等脏器的结构和功能,给生命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威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合理降压,最大程度降低高血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预后是防治高血压的重点及难点。 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冼绍祥师从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欧明教授,临床长期运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多年,学研俱丰。结合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病理演变及预后转归,冼绍祥临床上治疗此病的大法主要...
-
治小儿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统血消癍汤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国医名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继承人。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余年,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组成:党参10~15克,炙...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秘方数:1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老多见于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和粘膜的自发性紫癜或出血。急性型在发病前1一3周内常有上呼吸道或病毒(如麻疹、风疹、水疲等)感染史,起病急骤,多有畏寒、发热、突然发生广泛的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大量瘀点、瘀斑、甚至血肿;紫癜通常先出现于四肢;粘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及舌面;颅内出血虽不多见。一且出现常危及生命。80%患者于6个月内自行恢复,少数患者转为慢性。慢性型发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主要为反复发作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