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 第6页
-
采用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87例
乳腺增生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发 病比例位居乳腺疾病之首,好发于青春 期以后的任何年龄,不同人群其发病比 例不同。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5~45岁, 3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达90%以上。乳 腺增生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 为是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随着生 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及女性承担的 工作及家庭压力的增大,乳腺增生呈现 出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也呈年 轻化趋势,已成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不 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往往 不理想,中医药是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 手段。采用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8...
-
中医从本治疗乳房增生辨证求因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临床以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为主症,且多与月经周期、情绪变化、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或伴乳头痒、痛、溢液等。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乳腺增生明显增加了癌变的危险。因此,当引起重视。 中医治疗乳房增生性疾病,本着辨证求因、从本治疗的原则。 补肾助阳、调补冲任肾气、天癸、冲任构成一个性轴,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而肾为性轴的核心。若肾气不足,天癸不充,冲任二脉不盛,胞宫与乳房必同时受累而发病。临证可出现月经经期紊乱、经量减少或淋漓不尽、闭经、不孕等征候,也可出现乳房结块胀痛等...
-
开怀大笑可防乳腺增生
春天是万物复苏、百病易发的季节,人体在这个季节肝阳上亢,最容易情绪波动,从而影响乳房的健康。 开怀大笑只是每天保持良好心情的一种形式而已,不是机械地每天笑,而是开怀地笑上几次,目的是要达到身体畅快,心情舒展的感觉。有了这种效果,即使不对着镜子,不大声笑也是一样。关键是女性朋友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迅速摆脱糟糕的情绪,就是对乳房最及时的挽救。 紧张的情绪会导致出现乳房疼痛及乳腺增生,本来性格内向、长期郁闷的女性,就容易招来乳腺疾病,如果再因为患病使情绪更加不好,只会造成疾病与坏情绪的恶性循环。而且由于...
-
郭诚杰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主穴选用方案
我的中国梦,是希望中医能够更好地发展,中医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现在一些中医学子不重视西医的学习,一部分原因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当然学生重视程度也需要提高。在学习上,不应该厚此薄彼。 我的梦想是中国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学子投身中医事业。同时,有潜力的学生也应该被挖掘出来。现在教育体制也有一些问题,偏重学生的成绩分数,而忽略了悟性、兴趣、坚持。我觉得一个好的中医苗子,一定是有悟性的,热爱中医的,持之以恒愿意去探索研究的,只有这样,中医的发展才能取得进展,才能获得发展。学校在招生模式上、教育教学上,还应...
-
乳腺小叶增生的中医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义叫乳房纤维囊性增生症,一般发生于中年妇女。症见乳房中肿块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质硬而光滑,活动好,经X线拍片等检查可确诊。由于此病属慢性疾患,中医对症治疗取效良好。 一、痰湿型:患者形体多肥胖,或多疾,或倦怠嗜睡,有的患者皮肤油垢较多,体味明显,或白带多且略偏黄,便粘稠而不畅顺,或常咯痰,舌质红,舌苔略黄厚,月经来潮时乳房隐隐作痛。 治则:化痰湿、散乳结。方药:半夏、陈皮各12克,制胆南星10克,郁金、浙贝母各15克,鹿角霜20克,橘核、生牡蛎(先煎)各30克,海藻18克,蜜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
-
验方治疗乳腺增生
西安市黄河机械厂的周女士希望我们推荐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的方子,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的中医专家。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又称“乳癖”,临床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走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现在有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的经典验方,推荐如下: 验方配伍: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薄荷6克,郁金9克,夏枯草12克,鹿角霜20克...
-
乳腺增生症验方 有效率92%
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为“乳癖”。有关本病的描述最早见于《中藏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均有详尽的阐述。清高锦庭的《疡科心得集》中有这样的描述:“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 外治:取蒲公英、香附、白芷、薄荷各15 克;紫花地丁、瓜蒌、丹参各9克,研成细末混匀,贮瓶备用,敷贴时取上药末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两天换药1次,8次为一疗程。适用于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表现为胸。闷嗳气、乳房胀痛,或结节随喜怒...
-
调和冲任治乳腺增生 乳腺炎经验方
治急性乳腺炎经验 方法:取白鲜皮适量,研成粉末,鸡蛋清调敷患处,纱布包覆固定,每日换药 2次。 主治:急性乳腺炎初起,红肿疼痛,局部硬结,乳汁不通。对已化脓者无效。 高文继 赤芍甘草治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症见乳房肿胀,跳痛,乳房包块,边界清楚,质硬,压痛,无波动感,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用赤芍、甘草治疗,有良好效果。 方法:取赤芍30克,甘‘草20 克,加水500毫升,煎取150毫升,稍温服下,间隔3小时后,原药同法煎取第2煎服下,再隔3小时服第3 煎。每日1剂,煎3次,2~3剂可愈。如见...
-
乳腺增生试试按摩疗法
得了乳腺增生可以吃逍遥丸之类的中成药,还可以自己试试按摩。 首先按摩脚上的太冲穴(第一趾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和行间穴(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这两个穴位是疏解郁闷情绪的开关。泡脚的时候可以按压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铅笔(用带橡皮的那头)按揉,在趾骨之间寻找穴位很顺手,按揉力度以可以承受为佳。 疏通了脚上的渠道后,胸部的渠道也得疏通,首推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可以用拇指旋转按揉膻中穴,具体操作可按个人习惯进行。再就是对包块部位的按摩,按揉、点压均可。每天坚持就会有回报。 桂云...
-
乳腺小叶增生消核汤处方及用法
乳腺小叶增生是一种乳腺组织异常增生 性疾病,属中医“乳癖”的范畴.是妇女的常见 病,多友于30~50岁妇女。其核小者如梅,人 者如李,按之坚硬,不移不动,核随喜怒消长, 时时隐痛或不痛,皮色如常。乳腺小叶增生多 因肝气不舒,痰气交凝,冲任失调而致。如服 用消核汤,往往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消核汤处方及用法:僵蚕12克,蜂房9 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 克,陈皮6克,甘草3克。水煎取液,分早晚 饭后温服,每日l剂。一般连服5~10剂即可 奏效。 方中主药僵蚕有散风定痉,化痰软...
-
中老年女性乳腺增生症 介绍几则外冶方
乳腺增生症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症状为 乳房疼痛、乳房肿块。 在中医里.该病属“乳 癖”、“乳核”范围,多 因思虑伤脾或恼怒伤 肝等所致。临床发现, 采用中药局部外治. 可使药物直达病所. 促使病灶消失。现介绍几则外冶方.供中老年人选用。 方法一取中成 药如意金黄散10克. 用凡士林或香油10 克调匀.外敷于乳腺 增生处。2日换药1 次.连续2~4周。可起 到活血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 方法二 取芒硝60克,天南星、蜂房各20克。上筠JL 研为细末,每次...
-
乳腺小叶增生 舒肝软坚散结
乳房囊性增生,又称乳腺小叶增生,多发于30~45岁之间,中医谓之“乳癖”。乳房的四个象限均可发生,包块为樱桃至核核大小,触之坚韧有囊性感,推之能活动,与皮肤周围组织无粘连,时常有较为明显的胀痛感,属非炎症性病变。临床观察本病贯发于平日心情不畅、忧思多虑或性情急躁、肝气不舒、胸胁胀满之人,乳房包块常随情绪变化而消失。肝郁气滞,日久可致乳络阻滞,聚而成结。临床验之,治疗此病用舒肝软坚散结之法,获效较好。 方药:当归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青皮10克,枳壳6克,赤芍15克,半夏...
-
乳腺增生宜重用牡蛎
牡蛎,咸、涩,微寒。入肝、胆、肾经,有软坚散结之效。笔者近年来重用本品治疗乳腺增生多例,收效颇佳。 患者丁某,女,32岁。患者自述1年前顺产一女婴,在哺乳期间因家庭琐事与人争吵,遂觉胸闷气短,乳房胀痛。因在哺乳期间怕服药对孩子有影响未予理会。2月前停止哺乳,近因遇烦心之事,症状加重,特来求诊。刻下症见:双侧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触诊发现双侧乳腺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明显、2~3厘米的肿块。乳透提示:双侧乳腺良性增生。证属肝气郁滞,痰瘀内阻。治疗应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处方:牡蛎40克,柴...
-
乳腺增生病“乳癖”病因病机继发病因
乳腺增生病,中医学称之为“乳癖”,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而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意识的增强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社会经济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初潮早、低胎产状况、大龄初孕和绝经迟的妇女为本病高发人群。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结块,并多随月经周期或情志改变而变化。 病因病机 1.原发病因...
-
治乳腺增生方
处方:柴胡、青皮、郁金、丹参、鹿角霜各10克,山慈菇、半枝莲各6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2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心烦易怒口苦加丹皮、栀子各10克;肿块明显加玄参12克;失眠多梦加炒枣仁15克,远志3克;月经少血块多加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6克;头昏乏力心悸者加茯苓、龙眼肉各10克;腰膝酸软,少腹冷痛者加杜仲10克。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气滞型。 疗效:治疗80例,治愈34例(肿块消失,疼痛消失。停药3个月不复发);显效43例(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房疼痛消失);无效3例。总有效率97%。...
-
治疗乳腺增生组方
【简介】乳腺增生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组成】药用丝瓜络、生牡蛎(先煎)各30克,当归、瓜蒌、丹参(后下)、夏枯草各15克,赤芍、山茨菇、香附、穿山甲(先煎)各12克,柴胡、玄胡(研冲)各9克。病程较长加王不留行、牛膝、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土鳖虫、水蛭;硬结难消加皂角刺、桃仁、浙贝母、玄参。 【制法】每天1剂,水煎3次,分早中晚服。 【用法】月经期停服,经后续服。3周为1个疗程,至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