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验方 第47页

验方 第47页

  • 虚人感冒 贵州名医谭绍尧的经验方

    虚人感冒 贵州名医谭绍尧的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柴胡12克,郁金12克,法半夏9克, 黄芩9克,生姜9克,枳壳9克,甘草9克,陈皮6克,竹茹6克,川贝6克,泡参15克,茯苓1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虚人感冒,痰热郁滞少阳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谭绍尧(1899~1981)的经验方。谭绍尧早年羸弱,矢志医学。1940年与友人合资开办中医联合诊所。1959年调贵州省中医研究所从事中医临床及西学中班、函授班教学工作。谭氏业医,虽宗《伤寒论》论治,而于温病又颇多研究。凭脉辨证,多有精到之处。其用成方,诸如逍遥散、小...

  • 主治风热感冒 贵州名医程云深的经验方

    主治风热感冒 贵州名医程云深的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薄荷3克(后下),牛蒡子6克,荆芥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荷叶15克,杭菊15克,竹叶10克,芦根25克,甘草6克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风热感冒。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程云深的经验方。程云深(1900年~1980年),其高祖、曾祖均以医为业。程氏自幼继承家业,随父亲习医,1930年领取湖北省中医执照,公余行医,1937年始在贵州领取中医执照行医。程氏诊治疾病以内科见长,妇、儿科次之,虽师法叶、薛、吴、王、何诸家,却无门户之见,临证处方以轻清灵动为主旨...

  • 几则治感冒行之有效的验方

    几则治感冒行之有效的验方

      感冒分为伤风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伤风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由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易造成流行,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中医认为主要由风邪所致。现将几则行之有效的验方介绍如下。   1.葱白(连须)3~5根,生姜5片,红糖适量。水煎300毫升,顿服,每日1剂。主治风寒感冒初起。   2.紫苏10克,荆芥6克,甘草3克。水煎300毫升,顿服,每日1剂。主治风寒感冒。   3.板蓝根...

  • 贫血发热临床辨证中医验方

    贫血发热临床辨证中医验方

      患者安某某,男,55岁。2011年3月28日初诊。患者弓背而行,面色萎黄,眼睑、爪甲及牙龈苍白,衣着厚重。舌淡苔黄腻,舌下脉络(+)。患者自诉近一月来,时常发热,体温最高达41℃。遂至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入院治疗,入院已一周有余,但疗效欠佳,现患者仍痰多,且咳痰不利,重度乏力,动则气喘,心慌、心悸,舌色淡,苔黄厚,舌下脉络迂曲,脉数。   理化检查:X线胸片示:右肺间质性纤维化;双肺弥漫性肺气肿。血象、骨髓象示贫血伴血小板减少性骨髓象。   分析:患者贫血貌,一月来,反复发热,痰多,咳吐不利,咳痰后...

  • 中虚发热中医验方

    中虚发热中医验方

    发热一症是指体温高于正常标准或体温虽未上升而自觉身热不适者。中医认为发热的病因可归于外感或内伤,病位涉及表、里、半表半里。究其病机,外感发热当属肌腠失和,内伤发热当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一般来说,外感发热多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热势较高,病性属实者居多。内伤发热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多为低热,病性属虚者居多。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临床50年,擅用经方、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多取得满意疗效。现选取其治疗中虚低热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王某,女,73岁,2018年11月初诊。自诉因腹部脂肪...

  • 脓性指头炎验方精读

    脓性指头炎验方精读

    脓性指头炎是手部常见病痛,因手部神经、血管丰富,故疼痛剧烈,病情发展迅速,治疗失当易引起骨髓炎。笔者采用自拟方剂治疗脓性指头炎,疗效显著。 取木鳖子、乳香各6g,加至麻油100g中浸泡1d,然后文火熬枯,过滤残渣,加入蜂蜡3g,融化后放入无菌容器中备用。使用时文火加热,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患指浸泡约10min。每日治疗1次,一般5~7次即愈。 方中木鳖子攻毒疗疮,消肿散结;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麻油、蜂蜡收膏,既消指头之“炎”,又解木鳖子之“毒”。 本方...

  • 各种发热疾病 中医验方

    各种发热疾病 中医验方

    李氏清暑益气汤临床应用探微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 作为补土派代表, 提出 “内 伤脾胃, 百病由生” 的论点, 以此为指导思想, 创制了补 中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及升阳益胃汤等诸多名方。其 中, 李氏清暑益气汤由黄芪、 苍术、 升麻、 人参、 泽泻、 神 曲、 橘皮、 白术、 麦冬、 当归身、 炙甘草、 青皮、 黄柏、 葛根、 五味子、 生姜、 大枣共 17 味药组成。该方以补中益气汤 去柴胡易葛根, 合生脉散, 两补气阴, 用二妙散加泽泻、 青皮、 神曲治其湿热, 主要发挥补中益气、...

  • 冻疮,慢性荨麻疹,腰腿痛,肛裂,小验方

    冻疮,慢性荨麻疹,腰腿痛,肛裂,小验方

    冻疮 生姜、当归、川芎各10g,同浸于500ml白酒中,1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ml,每天2~3次,直至治愈。 慢性荨麻疹 红枣250g,猪胰1个,食盐适量。加水炖熟,饮汤,吃猪胰、红枣,每天1次,2个月为1个疗程,适治慢性荨麻疹气血不足者。 窦性心动过速 炙甘草6g,五味子6g,麦冬9g,党参12g,淮小麦15g,牡蛎30g,红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2~3个疗程,效果显著。 腰腿痛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20g,白芍6g,茯苓15g,杜仲15g,...

  • 厚朴水除口臭 罗汉果验方 烂眼边外洗方

    厚朴水除口臭 罗汉果验方 烂眼边外洗方

    甘草厚朴水除口腔异味 没有胃病的人也会有口臭,是因为口腔内的微生物对舌苔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进行了分解。治疗这种口臭可尝试试用以下偏方:甘草10g,厚朴10g,加入300ml热水,泡5分钟,用浸泡的药水漱口3分钟。每天早上及睡前各漱口1次。如不适应甘草厚朴水的味道,也可用浓盐水或浓茶水代替,或嚼鲜橘子皮也可。(韦良渠) 丁香酚药液立止牙痛 牙痛病人用冷开水漱口,以清洁牙齿,然后取绿豆大小的消毒棉球,蘸上丁香酚药液适量,对准龋齿洞(蛀牙洞)位置放入,并将上下牙齿咬紧,牙痛立止。如若再痛,可再换一小...

  • 莪术治病验方

    莪术治病验方

    小肠胀气,非时痛不可忍:蓬莪术研末,空心葱酒服一钱(3g)。 妇人血积血块,经闭:莪术、三棱各一两(30g),熟大黄一两(30g)。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汤下。 产后心腹有宿冷疼痛:蓬莪术一两(30g),五灵脂三两(90g),醋约60ml。上捣罗为末,以醋熬为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怀香汤或热酒下十丸。 跌仆疼痛:莪术、白僵蚕、苏木各一两(30g),没药半两(15g),为末。每服二钱(6g),水煎服,日三五服。 漆疮:以蓬莪术、贯众煎汤洗之。 (魏忠义)...

  • 当归甘草治胎位不正 两头尖验方

    当归甘草治胎位不正 两头尖验方

    当归甘草治胎位不正 处方组成:当归10g,川芎6g,白芍、熟地黄、党参、白术、黄芪各10g,炙甘草6g,续断10g,枳壳6g。 用法用量: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3剂为1疗程。 功效主治:养血活血,理气安胎。主治胎位异常。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胎位不正患者138例,治愈126例,其中臀位119例,横位7例;无效12例(全是臀位)。 (魏全意) 两头尖验方 两头尖味辛,性热。归脾经。可祛风湿,消痈肿。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 郁金治病验方

    郁金治病验方

    治呃逆:郁金15g,柴胡10g,枳壳10g,赭石30g,旋覆花10g,甘草3g。水煎,每日1剂,3剂即可治愈。 治癫痫抽搐:郁金15g,明矾2g,全蝎5g,石菖蒲、半夏、橘红、茯神、钩藤各10g。水煎,每日1剂,连用14天。 治肾结石:郁金4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车前子20g,滑石30g,鸡内金25g,大黄15g。水煎,每日1剂,7天即可显效。 治慢性咽炎:郁金15g,当归10g,桔梗10g,浙贝母10g,胖大海10g。水煎代茶频频饮服。 治瘀血肿胀:郁金15g,...

  • 常用博落回验方

    常用博落回验方

    恶疮,瘿根,赘瘤,息肉,白癜风,蛊毒,溪毒,已生疮瘘者:博落回、百丈青、鸡桑灰等份。为末敷。 指疔:1.博落回根皮、倒地拱根等分。加食盐少许,同浓茶汁捣烂,敷患处。2.桐树(连梗带叶)一把,水煎熏洗约15分钟,再将煎过的叶子贴患指,日2~3次。早期发炎者,如此反复熏洗,外贴3~6次愈。如已化脓,则须切开排脓,不适宜本药。 臁疮:博落回全草,烧存性,研极细末,撒于疮口内,或用麻油凋搽,或同生猪油捣和成膏敷贴。 中耳炎:博落回同白酒研末,澄清后用灯芯洒滴耳内。 黄癣(癞痢):先剃...

  • 母亲的中医小验方

    母亲的中医小验方

    母亲生在农家,长在乡村,天天与土坷垃打交道,与草木稼禾为伴,积累了不少生活小窍门,她那些保健养生、防病祛病的小验方还真不少,现在回味起来颇有情趣,蕴含着朴素的中医知识、中医文化。 小时候,我出疹子,高烧不退,疹毒不出,请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来也没有好法子,开了药吃完也不见好。母亲从太姥姥那儿讨来了药方,到小河边铲来芦根,在山坡上采来野菊花,还到埝东那片涝洼地挖了半篮荸荠,老荷塘里掏来几节白莲藕。母亲将这几样鲜物儿凑齐了,冲洗干净,煮水给我喝,还用药水给我泡脚。连饮服加泡脚,不消几日,疹子出齐了,高烧也退了,我...

  • 耳病之耳闭证 耳胀耳痛治验方

    耳病之耳闭证 耳胀耳痛治验方

    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50年。临床上擅用经方、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多取得满意疗效。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聆听教诲,获益良多,现谨以管窥所得,选取治疗耳闭验案一则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汪某,女,54岁,2016年,9月4日初诊。主诉双耳闭半年。伴见头痛,大便干结、呈羊屎状,颈项部拘急不舒,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杭菊10克,桑叶10克,白蒺藜15克,炙僵蚕10克,蝉衣6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蔓荆子10克,酒大黄5克,当...

  • 黄斑变性初期有效验方

    黄斑变性初期有效验方

    黄斑病变是老年人常见眼病,也是造成老人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黄斑变性无有效方药,现介绍一个对黄斑变性初期有效验方,以供参考。 制法及服法:菠菜500g,鸡蛋3~4个,干瑶柱10g,生姜3片。菠菜洗净,切段;干瑶柱稍浸泡,撕丝。锅中加清水1500ml左右,放干瑶柱和姜,用武火滚沸后下菠菜,改中火煮至刚熟,再将鸡蛋破壳下入,煮熟后加适量食盐、即可食用,1日分2~3次服完,连服10天1疗程。 菠菜性味甘凉,有养血润燥、敛阴泻热之功。菠菜因富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等成分,被称为&ldqu...

  • 垂盆草 经验方集锦

    垂盆草 经验方集锦

    垂盆草性凉,味甘、淡,归肝、胆、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等功效。《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消痈肿,治湿热,利水和血。治肠痈,痔漏,蛇咬,疔疽,便毒,风痹,跌仆,黄疸。擦汗斑尤妙。”《四川中药志》中记载:“清热解毒。治热病,吐血,衄血,下血,红崩及疮毒红肿。” 笔者所在地区是垂盆草生产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上世纪80年代,笔者便认识了垂盆草,常见到村民们运用垂盆草治病或食用。行医20多年来,笔者常运用垂盆草治病,总结了一些运用垂盆草经验方,以兹同行参效。...

  •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经验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经验方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党参18g,白术12g,云苓15g,柴胡9g佛手片5g,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g,甘草5g。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g。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

  • 牛筋草治常见病验方

    牛筋草治常见病验方

    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四两(120g),水三碗,炖一碗,食盐少许,十二小时内服尽。 湿热黄疸:鲜牛筋草二两(60g),山芝麻一两(30g),水煎服。 下痢:牛筋草一至二两(30~60g),煎汤调乌糖服,日2次。 伤暑发热:鲜牛筋草二两(60g),水煎服。 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筋草根二两(60g),酌加水煎成1碗,分3次,饭前服。 淋浊:鲜牛筋草二两(60g)。水煎服。 腰部挫闪疼痛:牛筋草、丝瓜络各一两(30g),炖酒服。 疝气:...

  • 两头尖验方

    两头尖验方

    两头尖味辛,性热。归脾经。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瘫痪顽疾(百节疼痛,下元虚冷,一切风疮):用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9g,硫黄、麝香、丁香各3g,木鳖子5个,共研为末,再以熟艾揉软,合在一起,用草纸包裹。烧熏痛处。 内痔不出:用两头尖50g,巴豆4个,捣烂贴患处,疔自拔出。(韦良渠)...

  • 验方七则

    验方七则

    治鼻出血:丹皮9g,仙鹤草12g,香附12g,阿胶9g(烊化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5天为1个疗程。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均有较好疗效。 治胃火牙痛:细辛3g,石膏10g,熟地15g。加水1500ml,浓煎至15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一般服药1剂见效,2剂可愈。 治胃炎:乌贼骨15g,浙贝母12g,元胡12g,大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1周为1个疗程。 治毛囊炎:地肤子25g,蛇床子25g。加水煎至2000ml,待温使用。嘱患者先将头发...

    精品偏方 2024-03-08 13 0 验方
  • 萝藦治病验方

    萝藦治病验方

    吐血虚损:萝藦、地骨皮、柏子仁、 五味子各三两(90g)。上为细末, 空腹,米汤送服。 阳痿:萝藦根、淫羊藿根、 仙茅根各三钱(9g)。水煎服,每日1剂。 肾炎水肿:萝藦根一两(30g),水煎服。每日1剂。 痨伤:萝藦藤根,炖鸡服。 瘰疬:萝藦根七钱至一两(21~30g)。水煎服,甜酒为引,每日1剂。 下乳:萝藦藤三至五钱(9~15g),水煎服;炖肉服可用1~2两(30~60g)。 小儿疳积:萝藦茎叶适量,研末。每服一至二钱(3~6g),白糖调服。...

  • 海金沙治病验方

    海金沙治病验方

    小便不通,脐下满闷 海金沙一两(30g),腊面茶半两(15g)。二味捣研令细。每服三钱(9g),生姜、甘草汤调下。 膏淋 海金沙、滑石各一两(30g)(为末),甘草二钱半(7.5g)(为末)。上研匀。每服二钱(6g),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 尿酸结石症 海金沙、滑石共研为末。以车前子、麦冬、木通煎水调药末,并加蜜少许,温服。 小便出血 海金沙为末,以新汲水调下。一方用砂糖水调下。 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 牵牛一两(30g)(半生半炒),甘遂、海金沙...

  • 藿香叶石菖蒲治疗口臭验方

    藿香叶石菖蒲治疗口臭验方

    治疗口臭验方 刘彬彬 ( 海军青岛第二疗养院, 山东 青岛 2 6 6 0 7 1 ) 药物组成: 藿香叶 9g , 石菖蒲 3g 。水煎, 分两次含 服, 每日 1 剂, 7d 可愈。 分析: 藿香叶性温, 味辛, 有止呕消嗳、 止泄、 治疗头 痛头晕、 明目、 化脾湿、 理气和胃、 发汗解表等功效; 叶及 茎均富含挥发性芳香油。 石菖蒲, 味苦、 微辛, 入心、 胃 经, 有豁痰理气、 活血、 散风去湿、 化湿开胃、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等功效。用于脘痞不饥、 噤口下痢、 神昏癫痫、 健忘耳聋等症。二者...

  • 过敏性鼻炎选用国医大师经验方 冬病夏治效果好

    过敏性鼻炎选用国医大师经验方 冬病夏治效果好

    进入炎炎夏季,空调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消暑纳凉神器。然而,有不少人却对空调“望而止步”,一吹空调就狂打喷嚏,流涕不止,卫生纸用了一箩筐……有人说这就是感冒而已,吃点药就好了。其实未必,很有可能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最近,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张阿姨出门时,总要随身带着口罩。即便这样,一到有空调的场所,还不时地打喷嚏,流鼻涕。刚开始以为是感冒,吃了一个星期的药都不见好,结果到医院看了才知道是过敏性鼻炎。 像张阿姨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

  • 喘证水饮凌心 验方用加减

    喘证水饮凌心 验方用加减

    喘证是中医肺病科常见病证,多种原因皆可导致喘证。历代医家对喘证的治疗经验论述较多,均认为喘证的治疗方向是辨明病因,分清虚实,辨证施治。以下为笔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喘证验案一则,以供同道参考。 顾某,女,63岁,2023年4月9日初诊。主诉:气喘伴心悸3个月余。患者自今年1月份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气喘伴心悸,动则加重,周身乏力,面目浮肿,每至傍晚双脚亦肿,未予重视,近来因加重而入院治疗。纳食如常,大便正常,小便色黄,睡眠一般,舌红苔白,脉弦。 辨证:水饮凌心。 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桂枝1...

  • 口腔溃疡 治则滋阴温阳益气养血验方

    口腔溃疡 治则滋阴温阳益气养血验方

    王某,女,76岁。2011年3月2日初诊。自述患口腔溃疡六七年,口内布满溃疡点,辛辣不敢食用,连咸味都感觉刺激舌头,西药中药治疗多年,基本没有效果。伴见手足发凉、畏寒、失眠、耳鸣等。 脉诊:脉虚弱无力,轻取浮缓而显迟象,重按时有小数杂其中。看舌象光剥无苔如猪腰,红色,舌面又水滑甚。脉虚弱是气血不足,浮缓而迟乃是外寒,中有小数乃是阴虚。舌象光剥乃是阴虚,而水滑苔又是外寒之证。病人手足发凉,印证了阳虚外寒,而失眠、耳鸣又印证了阴虚。综合起来看,病人阴虚阳虚齐备,气血均为不足。治疗需要阴阳双补,气血同治。...

  • 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经验方药

    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经验方药

    •正气未复,余邪未尽,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是“长新冠”的核心病机,其影响脏腑主要在肺脾,并波及其他脏腑。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心悸、咳嗽、咽痒、失眠、耳鸣、听力下降、食欲不振,味觉、嗅觉减退或丧失,甚或长时间低烧不退等。经方不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效果良好,对“长新冠”同样具有显著的疗效。 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过后,多数人可恢复如初,但仍有部分患者会有一些症状长期存在,迁延难愈而成“长新冠”。“长新冠”可...

  • 治疗鼻腔干燥验方

    治疗鼻腔干燥验方

    适应证:鼻腔干燥。 治疗方法: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后,取无色润唇膏少许(如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效果更佳),用手或棉签涂抹于鼻前庭区,可减轻干燥感并能保持较长时间。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王超 张吉仲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 伤寒厥阴病经验方 当归四逆汤 乌梅丸 四逆散

    伤寒厥阴病经验方 当归四逆汤 乌梅丸 四逆散

    厥阴病是伤寒发展过程中出现阴阳消长、寒热错杂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余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厥阴病四方经验整理如下。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辨证要点:手足厥寒,麻木,甚至青紫,脉细欲绝。证属血虚寒厥。 药用:当归9g,桂枝9g,芍药9g,细辛9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25枚。上七...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