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 第6页
-
小儿鼻窦炎怎么办 药膳方
合饮食疗法,有相得益彰之功,患儿家长不妨一试。 肺气虚寒型 常见症状:鼻塞、多黏脓性涕、嗅觉减退,稍遇风寒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并有疲倦、气短、头晕或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缓。 1、参苓粥 党参20克,白茯苓20克(捣碎),生姜10克,白芷6克,粳米100克。先将党参、茯苓、生姜、白芷浸泡30分钟后,水煎去渣取药汁,用药汁煮粳米,粥熟时服用。 2、黄芪炖乳鸽 黄芪20克,山药15克,红枣8枚(去核),生姜3片。将乳鸽去毛与内脏,与上述药物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小火炖3小时,调味吃肉饮汤。...
-
鼻子干燥出血怎么办?
钟女士:近来每天晚上睡觉时都会觉得鼻子疼痛,有时还会流出少量鼻血,请问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好办法呢? 答:每年进入秋冬季节,各种鼻子不适的病人特别多,譬如鼻干、鼻痒、鼻子疼痛、出鼻血等,这些症状绝大多数都与天气干燥导致鼻粘膜干燥有关。也有不少的全身性疾病如血管硬化、高血压、维生素不足、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等等也会引起鼻出血。最好请耳鼻喉科医生观察一下鼻腔,就大体可以判定是否存在上述严重疾病。 鼻子出血的紧急止血措施有:将棉花卷从鼻孔向后上方向多送入一些,再用指头在鼻翼外边压一会儿,血就可以止住。如果有麻黄素液、云南白...
-
小孩流鼻血怎么办 止鼻血简单方法
自去年冬天以来,西宁地区因缺少降雪而空气干燥,春风一起,更是风沙扬尘,加上室内暖气偏热,孩子们娇嫩的鼻粘膜毛细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当遇到孩子们流鼻血时,家长教师千万要避免一些错误的止血方法,如仰头,举手等做法。当头往后仰时,从表面上看,血并没有流到鼻腔外面,但实际上血还是继续在向内流,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关系向后流到喉部,不仅没有收到止血效果,还会将血液吞咽到食道和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入气管及肺内,堵塞气道,导致危险的发生。因此,当孩子流鼻血时,千万别让他仰头。另外...
-
宝宝秋季鼻出血怎么办
小儿鼻出血是小儿耳鼻喉科的常见 病,特别是在春天和秋冬季节发病率特别 高。有的孩子偶尔出几次,有的孩子反复 多次出血,且量很多,引起孩子的恐慌和 家长的担心。小儿的鼻腔黏膜特别薄,只 有成年人的1/10,而且孩子喜欢挖鼻,揉 鼻子,所以较成人更容易出血。 小儿鼻出血,首先必须排除ⅡIL液系统 和全身的疾病(如高热,尿毒症,正在长期 服用抗凝药物的等);其次,对于反复的鼻 出血、出血量多的小儿要作鼻内镜检查,排 除鼻咽部、鼻腔内的出血性肿瘤;再者,长 期的慢性鼻炎、鼻窦炎也会引起鼻腔黏膜 的炎症,毛细血管扩张,黏膜...
-
感冒后咽喉肿痛怎么办?穴位按摩
通过穴位按摩,经络推拿可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使新陈代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揉腹: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捏脊:须家人帮忙。俯卧,背部棵露,涂抹适量滑石粉,按摩者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推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异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捏3~5遍,对调理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 搓脊柱:家属每天用掌心...
-
口腔溃疡怎么办 乌梅丸治疗
杜某,男,30岁,2010年8月13号初诊。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散在口腔溃疡,缠绵难愈,夏秋季节最易复发,重则影响进食与睡眠,发病期间常服用三黄片、黄连上清片,以及中药汤剂等治疗,效果欠佳。诊见:两侧口腔黏膜溃疡3处,呈椭圆形,中央凹陷,边界清楚,溃面嫩红,中间发白,周围黏膜轻微充血,口干,大便干,饮食则痛,伴有咽部不适,似有异物,大便偏干,二日一行,时有心烦失眠,精神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口疮(肝热阳郁证),治宜养肝清热,通阳达郁。处以乌梅丸方加减:乌梅15克,附子3克,桂枝3克,干姜6克,细...
-
发生面瘫怎么办
北京市东城区读者杭勇问: 周围性面瘫是怎么回事?该如何诊治? 答:据临床统计,周围性面瘫以中青年居多。而老年人面瘫常因脑血管疾病所敛,如脑出血、脑梗死后出现的而瘫,属于中枢性面瘫,一般伴有四肢的运动或感觉障碍。 周围性面瘫患者自然恢复过程中会表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患者中有近80%能够白愈,另有1 5%的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后能得到大部分恢复,但却有5%左右的患者,无论采用哪种保守治疗都不能恢复,而且容貌的变化给患者带来的精神痛苦远大于其他疾病。对于这些少数患者,只有积极地采取手术减压的方法,才能挽救神经坏死的命...
-
消化不良了怎么办?消食开胃用这些中药配对
转眼间,就到进补时节啦,天气渐冷,面对众多的补品,很多人不知如何选择,尤其在饮食上,但很多人一不留神又会吃太多,消化不良了,怎么办?消食开胃,就用这些药对! 上一期我们谈了不少药对,大家反响很不错,这次把这些药对补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啦! 11.山楂、麦芽 用量:山楂6~10g,麦芽6~10g。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健脾。 主治:饮食不节所致食积不消,腹痛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 按语:山楂与麦芽均味甘,入脾、胃经。山楂酸甘,微温不热,善于消食化积,能治各...
-
基础肺功能差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疫情下怎么办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多基础肺功能差,属中医“正气不足,易感邪气”的体质,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肺纤维化的患者,多为50岁以上或高龄患者,即便是感染普通流感,也是导致慢性呼吸基础疾病急性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成为危重病人。所以具有慢性呼吸系统基础病的患者,更应提高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远离人流密集场所等。需要强调的有以下几个内容: 1.长期服用(或吸入)的药不可随意停用。有的患者没...
-
贫血怎么办 中医辨证
气血亏虚型:症见面色无华或萎黄,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眠差,神疲乏力,手足发麻,女子月经量少或推后,舌淡,脉细弱。多见于久病、失血及妇女产后或月经过多者。治宜益气养血,健脾养肝。可选四物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味,常用方药:黄芪20克,当归、熟地黄、白芍、制首乌、枸杞各15克,川芎、白术各10克,炙甘草6克。成药有四物颗粒、当归补血丸、归脾丸等。 脾胃虚弱型:症见体质羸弱,面色萎黄,口唇色淡,爪甲无华,纳差,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腻,脉沉细。多见于慢性胃肠病患者及妇女、儿童。治宜健脾和胃,益气养血。可选香砂养胃...
-
风寒怎么办 紫苏生姜汤
感受了风寒怎么办?现在大家都有了这样的意识,不要动不动就吃药,特别是感冒药,剂量吃大了甚至有肾损伤的风险。其实不妨利用厨房中常用的食材,煲一碗热气腾腾的紫苏生姜汤,趁热喝下去,就好了大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易美容中药师介绍,紫苏全身都是宝,苏梗(茎)偏于行气宽中,亦可安胎。苏子(果实)则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不过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还是紫苏叶,广东人最爱的菜肴之一紫苏焖鸭是很有讲究的。紫苏性温,鸭子性凉,两者搭配,鸭子则不会太过寒凉而伤人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