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 第5页
-
腹胀怎么办 小茴香食盐热熨
腹胀怎么办 小茴香250克,食盐250~500克,炒热后用棉布包好,供热熨用,可反复使用。每天3~5次,视病情而定。 术后腹胀 因手术麻醉用药、手术等原因,病人的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术后24小时后用小茴香热熨腹部,可预防肠粘连、腹胀,恢复胃肠功能。 肠梗阻腹胀 小茴香能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食盐炒热能增强暖腹之功,配合中西医对症治疗,能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 前列腺增生腹胀 病人因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导致尿潴留而发生腹部胀痛不适,用小茴香加食盐热熨小腹部,可促进排尿。每日3~4次,配合局...
-
婴儿长痱子怎么办 防痱治痱偏方
家长要识痱 痱子是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辨识痱子。临床上痱子分以下三种类型: 红痱最常见。好发于颈部、躯干、腋窝等部位,为圆而尖形似针头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一圈红晕,常成批出现。 白痱较少见。好发于长期卧床极度衰弱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常见于躯干和颈部,为针尖或针头大小、晶莹透亮、密集表浅的小水疱,部位较红痱浅,周围无红晕,疱壁极薄,轻擦易破,无痛痒感。病程较短,一般1-2天内可自行吸收,留有轻度脱屑。 脓痱较少见。好发于皮肤的皱襞部位,如四肢屈侧、腹股沟及小儿的头颈部,痱子多为表浅的粟粒性小脓...
-
口臭怎么办?中药漱口方
口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如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等)、鼻咽部疾病(如萎缩性鼻炎、副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糖尿病等)所具有的症状。有了口臭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引起口臭的原因,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口臭。 中医认为,脏腑积热是口臭的主要原因,患者在有口臭的同时,常会伴有口渴、口干、牙龈红肿、便秘等症状。治疗以清热泻火为主,可选用相应药物汤剂漱口,疗效满意。 藿香佩兰水:藿香、佩兰、金银花、甘草各10克。藿香、佩兰芳香化浊;...
-
头痛怎么办?中医辨治
云南名医治头痛(肝肾阴虚)方 处方:熟地、山药、茯苓各30克,菟丝子、女贞子、山茱萸、丹皮、菊花各15克,枸杞子、天麻、钩藤、炙龟板各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肝滋肾,熄风止痛。用于治疗头痛,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头痛眩晕,时轻时重,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腰酸腿软,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云南名医治头痛(肝阳上亢)方 处方:天麻、钩藤、生地各20克,夏枯草、牛膝、女贞子、丹皮各15克,白芍、石决明各30克,黄芩、栀子、全蝎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
老年人失眠怎么办 验方治疗
失眠是老年人一个常见症状,以下给老年人介绍几个应对失眠的验方,仅供参考: 1.柴胡、木香各9克,白芍、丹参各12克,檀香、五味子各6克,玉竹、熟枣仁各20克,夜交藤、生龙骨、牡蛎各30克。心烦口苦加栀子、黄芩各8克;痰多胸闷者加陈皮、胆南星各9克,去玉竹、五味子;口干便秘加生地黄、玄参各12克;易惊醒加琥珀粉4克冲服。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主治肝气不舒、心神失养所致失眠。 2.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20克,龙齿10克,珍珠母30克...
-
得了急性肠炎怎么办 饮食疗法偏方
急性肠炎 【病因与症状】 急性肠炎是由于饮食不当,进食发酵分解或腐败污染的食物所致肠道的急性炎症,其致病菌多为沙门氏菌属,由于微生物对肠粘膜的侵袭和刺激使天天发作的,在重症中也有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产生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临床上与急性胃炎同时发病者,又称为急性胃肠炎。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泄泻”范畴。 本病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误食不洁食物的病史,有呈...
-
感冒鼻塞怎么办 当表里兼顾
感冒之疾虽小,但不可轻视。感冒虽属轻浅之疾,但因每人体质有别,感邪不一,病程阶段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临证宜详辨寒热、虚实、主证、兼证,结合四时变化而随机应变用药。同时,诸多疾病初发症似感冒,如果失治误治,常会酿成大病。笔者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学习,受益颇多。路老认为,新感当先治,然而对于多数内伤外感兼证者,则不可单纯解表而当表里兼顾。兹举路老3例验案说明。 案一:张某,女,17岁。患者1周前开始出现头痛、咽痛,伴乏力,伴少量黄痰,周身酸痛,食纳尚佳,夜眠可,大便偏干,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 ...
-
感冒了怎么办 治感冒经验方
临床有一治疗感冒的经验方,治疗感冒初起,不论风寒风热,只要症见头重头痛,鼻塞流涕,周身疼痛,喉痛咽干或伴咳嗽,轻度发热者均可应用。三年来临床观察120例,疗效满意。 方药:防风、桔梗、银花、连翘各12 克,板蓝根、蒺藜、菊花各15克,葛根20 克,苍耳子、荆芥各10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儿童可根据年龄大小,适当调整剂量。 疗效:治疗120例,显效98例(用药 1—3天,症状消失,无反复);有效17例 (用药1—3天,主要症状大部分发消失);无效5例(用药3天以上,症状无改...
-
感冒后咳嗽怎么办 中医分治
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的急性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后咳嗽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大部分认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气道损伤、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等是感冒后咳嗽的主要病因。中医认为感冒后咳嗽发病当为外感,但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人本身也一定存在内伤的因素,内伤的因素是引动外邪而发病的重要原因。外感咳嗽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治愈,其迁延不愈多由驱邪不彻,关门留寇,或正气不足,复感外邪所致。笔者按照伤寒六经辨证的理论,将感冒后咳嗽分为3个证型:表邪客肺、邪热恋肺、邪入少阳,临证三者亦相...
-
儿童感冒了怎么办 艾叶泡脚
对于经常感冒的小儿,采用艾叶泡脚治疗,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艾叶适量,加水 1500毫升左右煎煮,水开5分钟后,关火、盖上锅盖,至温度适宜时,将药液倒入盆中。然后将患儿双脚置于盆中浸泡,可边洗边揉搓小儿足底,每次15-20分钟,晚上睡前用为佳,以每周4-5次为宜。 艾叶味苦、性温,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现代药理机制还显示,本品有明显的止咳、平喘、祛痰作用。按照中医原理,人体五脏六腑各组织在足底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域。用艾叶泡水浴脚具有“简便、灵验、价廉”等诸多优点,对预防小儿感冒,尤其是平素体质虚弱...
-
中暑了怎么办 中医方法缓解
中医认为,暑为夏季之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容易耗气伤津。暑热之邪入侵人体后,会导致津液受损,引发中暑症状,轻则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出冷汗、面色苍白等,重者可发生抽搐或突然晕倒,甚至引发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一旦发生中暑,除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外,还可采用以下中医方法缓解。 针灸 对于轻症中暑者,可用药油按摩太阳穴;胸口不适者,可指掐内关穴(前臂正中,腕上横纹2寸),还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温开水、糖开水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解暑。 对于重症中暑晕厥者,可用指...
-
夏天中暑怎么办 预防中暑的妙招
中暑是在高温伴高湿或烈日暴晒过久的环境下,由于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组急性热病。中医认为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发生中暑时,应尽速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中医常分为以下四型辨证论治。 暑入阳明致气阴两伤 症见壮热多汗,口渴引饮,面赤气粗,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洪数,指纹深红,透达气关。 治宜清泻阳明,益气生津。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粳米9粒,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生地黄15克...
-
倒睫毛怎么办 五倍子膏
倒睫(毛)是指眼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为儿童常见的外眼病,采用中药五倍子膏治倒睫有一定疗效。方法如下: 五倍子30克,蜂蜜适量,将五倍子研成细末,加入蜂蜜均匀调拌,直调至稠糊状为度。用时,先以水洗净患侧眼睑皮肤,然后再将适量的膏剂涂布于距睑缘2毫米处.每日 1次,一般连涂3~5次,多则lO余次,可将倒睫矫正。 解析:五倍子是某种蚜虫(倍蚜)在其寄主盐肤木上形成的虫瘿。五倍子涂抹治倒睫可能与其有固涩、收敛有关。五倍子含鞣酸、树脂、脂肪等,其中五倍子鞣酸有强烈的收敛作用,用蜂蜜稠制,可以防止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