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敷 第5页

外敷 第5页

  • 通络活血 外敷治肩周炎

    通络活血 外敷治肩周炎

    药物组成及用法:取三七15克,红花、桂枝、川乌、草乌、牛膝各10克,制马钱子8克,当归、鸡血藤、透骨草各10克,研末。盐750克,将中药和盐一起炒热后装入布袋,选择肩髃、肩贞、曲池、外关等穴位或部位外敷,温度以能忍受为度。 每日一次,每次敷20~30分钟,5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两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此法具有通络活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等作用,对肩周炎有较好疗效。...

  • 中药外敷巧治软组织损伤

    中药外敷巧治软组织损伤

    用中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经多年临床实践,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姜黄、大黄、赤芍、白芷各等份。 用法:上药碾成细粉,以蜂蜜调成膏状,密封于瓶或罐中备用。将调好的药膏外敷患处,厚约0.25—0.50厘米,其范围应尽可能将肿胀痛处全部敷盖,外覆翅料薄膜或油纸,再以纱布包扎网定。药干结后,将药取下,重新敷药膏。一般外敷3~5天即见效。 适应症:凡跌打损伤、皮肤无破损的瘀血肿痛,或痛有定处的局部肿胀者,均可使用。 二、体会 本法组方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用过的药以蜂蜜重新调制可...

  • 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中医认为,痛风以寒、湿邪气为病因,寒湿相结化热、蕴热成痰,导致血运失常,出现关节红肿、灼痛剧烈、入夜更甚、活动不利等症状,且常反复发作。外敷对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缓解关节红肿、疼痛。 取黄柏200克、冰片10克研成粉末,加蜂蜜100毫升混合.搅拌均匀。治疗时,将药膏平摊在油纸上,贴敷于关节肿痛处.用绷带包扎固定,6小时后拆下来,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再次使用时,将药加适量蜂蜜重新调匀,敷到肿痛处。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

  • 中药外敷除疼痛 恢复关节功能

    中药外敷除疼痛 恢复关节功能

    取川乌、草乌、樟脑各90克,白芷50 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使用时根据疼痛部 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与蜂蜜等量调 成糊状外敷于肩部疼痛点,药厚约0.5厘 米,盖上一张油性纸,并用绷带加以固定, 用热水外敷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 疗程。 能消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卢秋...

  • 痛风关节炎冰黛散外敷

    痛风关节炎冰黛散外敷

    痛风性关节炎为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以中年男性多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笔者采用冰黛散局部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将冰片、青黛各20克,研细末,用食醋调匀后外敷于红肿关节处,以外用敷料及绷带固定;每次敷6~8小时,每天1次,治疗10天为1疗程。 福建厦门 钟小娟 点评:冰片有清热止痛之功效,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冰片有明显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局部应用...

  • 外敷鲜小蓟蓖麻子治关节炎

    外敷鲜小蓟蓖麻子治关节炎

    方药:新鲜小蓟10克,蓖麻子 (去皮)5克,捣成膏,均匀敷于关节 上,厚度约五分硬币厚,外用塑料薄膜 包扎,上盖毛巾,4小时后关节处发 热,可见米粒及豆粒大小红色斑疹,微痒。 敷药时间一般夏季4~6小时,秋 冬季节6~8小时,注意不可敷药时间 过长,以免起水泡。 主治:关节炎。 方解:小蓟(别名刺儿菜)甘凉,内服具 有凉血止血,止痛祛瘀,消痈肿,外用 借其祛瘀止痛作用,治疗关节痹痛。蓖 麻子甘辛平有毒,外用能祛风湿,开通关窍经络,止诸疼痛,主治风寒湿痹。两者合用起协同作用,故治疗关节炎效 果显著。 韦春桃...

  • 治褥疮中药外敷方数款

    治褥疮中药外敷方数款

      褥疮多由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药外敷治疗褥疮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红当酒外敷   将红花30克、当归尾30克浸入50%乙醇(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一个月滤取清液备用。   取红花酒少许涂于受压部位,用大小鱼际肌在受压部位由轻至重环形按摩3~5分钟后,擦滑石粉或爽身粉,每日4~6次。   三黄药酒外敷   取黄连10克,黄柏20克,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生大黄20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自然铜10克,75%的酒精500克,浸泡一周...

  • 中药外敷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中药外敷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关节的红、肿、痛、热等,治疗颇为棘手。据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药外敷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   取黄柏、苍术、白芷、大黄各2份,青黛、冰片各1份,共研细末备用。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以上药适量加入蜂蜜搅拌成糊状,外敷患处,外盖油光纸,用纱布绷带包裹,每日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即可获愈。...

  • 软组织损伤 中医外敷疗法

    软组织损伤 中医外敷疗法

    根据民间验方,采用羊蹄大黄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鲜羊蹄大黄根50-100克,洗 净后配用少量生姜,捣烂成泥状,外敷患 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时间不宜过 长,以防皮肤起泡),连用4-6天。 病例:王某,男,28岁。2天前因不慎跌 倒损伤左膝,现左膝关节红肿灼热,局部压 痛,屈伸不利。经X线摄片关节及骨质未 见异常,嘱取鲜羊蹄大黄根50克,加少量 生姜捣烂后外敷患处,每天2次,4天后肿 消痛止而痊愈。 体会:羊蹄大黄,又名羊蹄,土大黄,其 性苦寒,具有凉血止血,杀虫疗癣等功效, 用其...

  • 膝关节疼痛外敷自制蓟麻膏

    膝关节疼痛外敷自制蓟麻膏

    很多中老年人的膝关节成了“天气预报器”,阴雨天气膝关节疼痛就加重,外敷自制蓟麻膏可缓解疼痛。 方法:取小蓟10 克,蓖麻子5克(去皮),共捣成膏,均匀敷于膝关节上,厚度约五分硬币厚。外用塑料薄膜包扎,上盖毛巾,4小时后关节处发热,可见米粒及豆粒大小的红色斑疹、微痒,一般敷药6—8小时可缓解疼痛。 一次敷药时间不可超过10小时,以免起水疱。每天1 次,2天为一疗程(皮肤过敏者慎用)。廖欣...

  • 膝关节肿痛外敷药方

    膝关节肿痛外敷药方

    膝关节肿痛属中医“ 痹证”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阐述,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痹证的成因,不外两端:体虚是致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邪侵袭是致病的外在条件。肿因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痛因气血壅滞,阻塞不通而致。根据“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笔者对本病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湿经通络的方法进行治疗。自拟方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祛风化湿、清热温经之药。由于药物口服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煎煮不当亦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毒...

  • 中药内服外敷治肩周炎

    中药内服外敷治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冻结肩,是肩周肌、肌腱、韧带、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因气血不足、筋失所养、外感风寒湿或劳作过度等所导致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临床以肩关节内、外粘连,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为特征。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女多于男,与动作、姿势有明显的关系,伴肩关节外展、外旋及后伸等活动障碍。临床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外敷的方法治疗,通常可获满意的疗效。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4型:风寒侵袭,寒湿凝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   风寒侵袭   内服方:姜黄10克,羌活12克,当归12克,黄芪1...

  • 内服外敷治痛风性关节炎

    内服外敷治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急性起病的关节炎,表现为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剧痛,且易反复发作。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本病在我国患病率逐年上升。临床报道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5例,取得满意效果。 一般资料:治疗65例均为门诊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小24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年;初次发病10例,复发病史小于1年者28例,1-3 年者22例,3年以上者5例。48例为第一跖趾关节(其中双侧发病8例),10例为第一拇趾关节,5例为踝关节,2例为膝关节。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

  • 治骨质增生中药外敷

    治骨质增生中药外敷

    方1 全当归、白芍各40克,川芎、艾叶(炒)、地龙、炙川乌、五加皮、木通、川花椒、萆薢、防风各30克,生姜汁100毫升,陈醋适量,冰片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后,加入姜汁、陈醋成糊状,贮瓶内备用。用时,以此药糊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1剂药一般可用2~3天。2剂药为1个疗程。 方2 川芎、没药、乳香、红花、白芍各60克,草乌、川乌、防己、杜仲、川续断、牛膝各30克,羌活、白芷、干姜、秦艽各20克,冰片3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陈醋和白酒各半,调药末成糊状,外皮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1周为1疗程。(官立刚)...

  • 中药外敷治骨刺

    中药外敷治骨刺

      苍耳子250克,急性子250克,威灵仙250克,木瓜100克,透骨草100克,炮山甲100克,苦参50克,白鲜皮100克。   将上药烘干,待冷,置粉碎机内打成细末,贮大瓶内备用。   取药粉适量与老陈醋适量拌湿,再与凡士林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2次,外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本方用中药外敷于患处,可起到舒筋活血、软化骨刺、祛瘀止痛的效果。...

  • 中医药外敷内服治疗滑膜炎

    中医药外敷内服治疗滑膜炎

    最近小刘经历了一场虚惊,甚至可以说是陪老婆逛街惹的“祸”。那天,老婆要求逛街,小刘自然只剩下陪同权。这一逛居然就是大半天,小刘突然膝关节就疼了起来,晚上更是疼得不敢动。第二天赶紧去医院,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炎,大夫告诉小刘滑膜炎马虎不得,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逛街怎么会引发滑膜炎? 创伤、创伤史、过量的活动都可能引发滑膜炎。过度运动使得关节面受到多重撞击,关节囊受损,滑膜组织充血水肿,是滑膜炎发作的主要原因。小刘上学时在运动中曾摔伤过,加之长时间行走(逛街...

  • 葱姜外敷治关节痛

    葱姜外敷治关节痛

    葱头、生姜各500克。二,药共捣烂绞汁,将醋烧滚开后,将葱、姜汁放人,再熬成膏状,摊在厚布上,敷于关节冷痛处。一剂药可连续敷用3-5天。 该方有祛寒湿,通血脉,止痛的功效,故治疗关节冷痛有较好效果。...

  • 栀子粉外敷治崴脚效佳

    栀子粉外敷治崴脚效佳

    人冬,老人穿着厚重笨拙,活动时若 不小心,很容易导致下肢脚踝的扭挫伤, 俗称“崴脚”,表现为局部疼痛难忍,不敢 走动。用生栀子粉外敷可有效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为:取50克生栀子打碎成 粉末状,再将白酒与蛋清按1:1的比例 配好,放入栀子粉中搅拌成浆糊状,敷于 肿痛处,敷药厚度约5毫米,边缘超过肿 痛范围1厘米,之后用纱布包扎固定。同 时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尽量制动休息。每 12小时换药1次,一般治疗1次后,疼 痛肿胀明显缓解,2~3天肿胀消退。 栀子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 炎、抗渗出之...

  • 颈椎病外敷法 健脑黄花菜汤

    颈椎病外敷法 健脑黄花菜汤

    颈椎病外敷法 麻黄30克.白菊花 15克,红花15克,当归尾 60克,羌活、防风、秦艽、独活各30克.儿茶15 克,桂枝、桃仁各90克。 将上药混合.研为细末.用食醋调拌使药粉粘在一起。分别装入两个布袋内.放入蒸笼中蒸热。大约60℃时取出.将布袋置于颈、肩部位进行热敷。每日2 次,每次30分钟,1剂连续使用,9日为1个疗程。(佑志) 健身健脑黄花菜汤 取黄花菜50克.鸡肉 10()克,苘蒿菜10克.香菇4 个,鲜姜少许。用冷水或温水泡软黄花菜,切成1厘米,苘蒿菜切成10厘米左右长条.鸡肉切成薄片.添水50...

  • 颈椎病中医疗法:针刺推拿内服外敷

    颈椎病中医疗法:针刺推拿内服外敷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软伤疾病之一,主要是因颈椎间盘退变引起颈椎骨关节、软骨及其周围韧带、肌肉、筋膜等损伤及其继发性改变如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等,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综合征。病理分型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   颈椎病中医病名为“项痹病”。临床证候分以下4型:寒湿痹阻型,症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

  • 外敷法调治静脉曲张

    外敷法调治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由于血液瘀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值得强调的是,静脉曲张本身可能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如腔静脉闭塞等,应积极处理原发病。患者不妨试试用红花透骨草外敷辅助治静咏曲张。 方法为:取红花、透骨草各150克,研成粗粉,用等量陈醋和温水拌潮湿,装入布袋中(布袋大小根据患处大小而定),将药袋敷于患处固定好,用热水袋敷上,保持 一定温度,每次半小时,每天1次。其中,红花性味辛,温和.能通经、活血、止痛、消肿;透骨草辛散温通,入肝经血...

  • 内服外敷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服外敷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脊痛”范畴,多由局部气血淤滞,复感风寒湿邪,使病缠绵难愈。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配合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内服:乌梢蛇12克,蜈蚣10克,全蝎5克,细辛6克。共研极细末后,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日1包。1周为1个疗程。 外敷:川乌、草乌、威灵仙、海风藤各60克,透骨草、稀莶草、羌活、独活、马钱子、桂枝、桑枝、骨碎补、牛膝各20克。共装入布袋,水浸半小时,蒸约40分钟,趁热敷患处,每次0.5~1小时,用至药凉,每日2~3次。每剂用7天,为1个疗程...

  • 颈椎病中药外敷法

    颈椎病中药外敷法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段脊柱慢行性变化,常在中年以后发生,男性多于女性。病人常以颈肩臂痛、头痛、头晕、耳鸣等为主诉而就诊。其主要原因是颈椎、椎间盘退变,椎体间松动,椎体缘骨质增生,压迫和刺激了神经根、颈段脊髓、自主神经、椎动脉及邻近软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休征。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颈部伤筋后,又复感风寒湿邪所致的 “痹证”,治以温 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现介绍三种简单易行的中药外治法,患者不妨试一试。 中药外敷法:当归、川芎、葛根、红花、白芷、羌活、乳香、没药、伸筋草、大腹皮、泽...

  •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佳效。 使用方法:将生栀子打碎成粉末,加入等份发酵好的面粉,再将白酒、蛋清按1:1的比例配好,用以调拌栀子粉至匀浆糊状,敷于肿痛处。敷药厚度约5毫米,边缘超过肿痛范围5毫米,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同时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尽量制动休息。每12~24小时更换药物1次。一般治疗1次后,肿胀疼痛明显缓解,2~3天,肿胀消退。 典型病案 袁某某,女,28岁,2...

  • 南瓜外敷治烫伤

    南瓜外敷治烫伤

    在家做饭、烧开水时不小心被烫伤后,可用南瓜外敷来治疗。《本草纲目》记载,南瓜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化痰排脓、解毒杀虫等功效。现代医学发现,南瓜油(新鲜南瓜渗出的透明液体)中含有果胶,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黏结和消除细菌毒素,发挥消炎止痛作用。南瓜还含有类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可以帮助皮肤组织再生。 先用凉开水冲洗烫伤处,然后将新鲜的南瓜肉捣成糊状,敷伤处。每日换药2次,一般3天内即可痊愈。...

  • 中药外敷治滑囊炎

    中药外敷治滑囊炎

    髌骨前滑膜炎、滑囊炎(鹤膝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稍活动后疼痛减轻,如果活动过多可使疼痛加重,内有积液。大多患者疼痛与天气变化无关,少数患者当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在关节附近可触及一包块,有触痛,浮髌试验阳性。2005年至今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滑囊炎76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治疗方法:首乌粉、川牛膝、蜂蜜各100克,血竭40克,共捣为软硬适中的膏备用。外敷患处,每隔1天换药1次,7次为1疗程。 点评:首乌苦、干、涩,微温;入肝、肾经;补肝、益肾、养血、祛风;可治肝肾阴亏,腰膝软弱,筋骨酸痛。血竭味...

  • 中药外敷巧治“腰突”术后残留痛

    中药外敷巧治“腰突”术后残留痛

    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其他疗法失败后常采用的方法。但该疗法存在着并发症较多的弊端,术后残留痛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对312例经手术后出现腰腿残留痛的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312例,其中男202例,女11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术前病程最短3天,最长92天;术后病程最短16天,最长33天;开窗髓核摘除术307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5例;单侧手术223例,双侧手术89例;单个髓核摘除术79例,2个以上髓核摘除术233例;术后单侧下肢残留痛23...

  • 蚕茧外敷 巧治褥疮

    蚕茧外敷 巧治褥疮

    褥疮在久病卧床患者中较为多见,受压部位初期出现红斑,继而形成溃疡、坏死,甚至累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中医认为,褥疮多因久病体虚,气血已亏,复加长期卧床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失于温煦濡养,造成肌肤腐烂,染毒,初起伤及肌肤,日久则邪毒入里,耗损气血,发为褥疮。用蚕茧外敷治疗本病,效果好。 方法:取蚕茧(桑蚕、柞蚕均可)数枚,剪开,煅烧成灰备用。常规消毒褥疮部位皮肤,取蚕茧灰适量,用芝麻油调成糊状,均匀涂敷患处,外用消毒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 体会:蚕茧是蚕在蛹期的囊性保护层,蚕成熟后,吐丝成茧,含有丰富...

  • 黄柏治痛风 冰片外敷治痛风

    黄柏治痛风 冰片外敷治痛风

    冰片外敷治急性痛风 冰片10克,黄柏200克,均研成细粉,与蜂蜜100毫升混合均匀。将药平摊在油纸上,外敷在关节肿痛处,并用绷带包扎固定,约6小时左右取下,每日1次。连用3-5天,可消肿止痛。 黄柏外敷 可治痛风 痛风以寒湿邪气为病因,多发于 40岁以上的男性,出现关节红肿、灼痛剧烈,活动不利等症状,常反复发作。采用黄柏外敷能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方法:取黄柏200克,冰片10 克。研成粉,加蜂蜜100毫升,混合,搅拌均匀。将药膏平摊在油纸上,外敷于关节肿痛处,用绷带包扎固定,6 小时后拆下...

  • 皮下瘀肿 芒硝外敷

    皮下瘀肿 芒硝外敷

    芒硝,也作硭硝、芒消、马牙硝、盐硝、盆硝,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的俗称。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味咸、苦,性寒。归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作用。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用芒硝外敷可治疗以下外科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皮下瘀血肿痛,以及静脉炎、乳腺炎、回乳等。凡皮肤破溃者禁用。 具体方法:取芒硝适量,用凉水搅拌均匀,敷于患处,用纱布裹之。根据患处的面积大小,以能敷满患处、厚度O.25厘米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