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敷 第2页

外敷 第2页

  • 内服加外敷方治脚垫

    内服加外敷方治脚垫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为脚垫所困扰,笔者据多年临床实践推荐内服、外敷治方,供患者参考使用。   内服方露蜂房研为细末,1日2克,分3次服,连服3日。   外敷方乌梅、鸦胆子各5枚,以陈醋泡乌梅(去核)24小时,鸦胆子去皮,二药捣成泥状。患处用温开水浸泡10分钟,用剪刀剪去过厚之角质层,将药泥敷贴于患处,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4次可愈。   注:用药期间禁走路;减少摩擦和挤压,穿合适而柔软的鞋子;治愈后也应穿合脚的鞋,或在病变部位衬以软垫,以减少摩擦,防止复发。...

  • 中药外敷治灰指甲

    中药外敷治灰指甲

    甲癣俗称“灰指甲”,是由皮肤癣菌感染甲板引起的指(趾)甲病。中医称为“鹅爪风”、“油灰指甲”、“油炸甲”等。初起甲旁发痒,继则指(趾)甲出现高低不平,逐渐增厚或蛀空而残缺不全,最后指(趾)甲变形,失去光泽而呈灰白色。一般无痛痒,但指(趾)甲较厚者也可出现疼痛。其轻者只有1~2个指(趾)甲受损,重者所有的指(趾)甲皆受传染。以下三种外治方法可供选用。 1.取鸦胆子15克,去壳。先将病指(趾)甲用温热盐水浸泡20--30分钟,使其发软,再用小刀将指(趾)甲的萎缩松软部分去掉,并用另一手拇指、食指隔以塑料薄膜捏住鸦胆子仁...

  • 瘢痕疙瘩外敷内服方

    瘢痕疙瘩外敷内服方

    瘢痕疙瘩与中医的蟹足肿、肉龟疮相类似,多因先天因素或外伤余毒未净,复受外邪入侵肌肤致使湿热搏结,血瘀凝滞而成。治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笔者现据临床实践推荐内服、外敷治方,供患者参考。 外敷方:三七适量,研细末,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7天为1疗程。一般连用3~5个疗程可愈。 内服方:当归、生地、赤芍各12克,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苓、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各10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用。...

  • 带状疱疹的外敷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的外敷治疗方法

    外敷治带状疱疹:诃子、川楝子、栀予等量,将三味药物粉碎成粗末备用。 每天3次,每次用 10-20克药粉加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后离火,以药水温度不烫伤皮肤、可以耐受为宜。用消毒纱布浸泡在药水中,快速拿出后用手稍挤出水分,热敷病灶局部,待纱布水分基本干燥时去除。 用药期间,不需要用别的药物。本法治带状疱疹操作简便,治疗中痛苦小、治愈快,而且不会留神经疼痛后遗症。...

  • 旅游归来“腰缠龙”树叶外敷解疼痛

    旅游归来“腰缠龙”树叶外敷解疼痛

      旅游回来莫名长水疱   很多人出去旅游,回来发现腰部皮肤上莫名长了一些小水疱,去医院检查,原来是感染了带状疱疹,民间俗称“腰缠龙”。得了带状疱疹,发病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呈条带状。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发病。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在皮损消退后,易遗留后遗神经痛。   侧柏叶外敷可缓解疼痛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具有清泻肝胆湿...

  • 白药外敷治“串腰龙”

    白药外敷治“串腰龙”

    带状疱疹,老百姓俗称为“串腰龙”、“蛇带疮”。它是由于肝胆火盛、湿热内蕴或外受毒邪而诱发。云南白药外用可改善患处微循环,促使疼痛缓解,促进疱疹愈合。 具体方法是:云南白药药粉适量,与老陈醋调成糊状。使用时先用0.9%的生理盐水擦洗局部,再用消毒棉签将调好的药糊均匀涂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疹为度,涂药后不必包扎,个别易摩擦部位可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涂药2次。一般用药24小时内疼痛减轻,1周左右开始消肿、愈合。...

  • 紫金锭外敷治疗虫咬皮炎

    紫金锭外敷治疗虫咬皮炎

    将紫金锭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6天,可治疗虫咬皮炎。 表现为皮损为黄豆至花生米略呈梭形的红色水肿性斑丘疹,似风团样,中心可有水疱,自觉瘙痒剧烈。...

  • 痈疮 即痈疽恶疮溃疡 黄豆外敷

    痈疮 即痈疽恶疮溃疡 黄豆外敷

    黄豆,又称大豆,属普通食物,一般不直接入药(经过发芽成大豆黄卷后可作药用)。从药效视点看到,大豆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等功效,可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大豆外用能看病多种皮肤病,如《本草经》曰:“生大豆,味甘平,涂痈肿,煮汁饮……止痛。”《随息居饮食谱》也有“治诸痈疮:黄豆,浸胖捣涂”的记载。   研讨标明:大豆主要成分大豆异黄酮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所含大豆皂苷还有改善炎症作用。据古今材料记载:大豆略炒后研末,调生姜汁和蜂蜜为膏可治折伤红肿;煮半熟...

  • 治日光性皮炎内服外敷方

    治日光性皮炎内服外敷方

      内服方生石膏15克,知母6克,薏苡仁20克,甘草3克,太子参10克,大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外敷方马齿苋、苦参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后冷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剂,每剂药可用3~5次,直至痊愈。(郭旭光)...

  • 中药膏外敷治带状疱疹疗效好

    中药膏外敷治带状疱疹疗效好

    采用自制中药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3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6~68岁;病程3~18天,’其中发病后 1~2天内就诊者25例,5天内就诊者7 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疱疹及皮损。 二、治疗方法 处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木芙蓉叶、泽兰各等份。 制法:上药研成细粉,另取4倍量的凡士林,加热至。70%~80%,使之熔化,待温度降至40~C1~j.,将上药加人凡士林中,调成20%软膏,装入消毒密封罐内备用。 用法:使用时先用...

  • 神经性皮炎 [外敷疗法]

    神经性皮炎 [外敷疗法]

    神经性皮炎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外敷疗法] 方法一 取位:患部 操作方法:取土槿皮30克、蛇床子30克、百部根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

  • 脂溢皮炎中药外敷

    脂溢皮炎中药外敷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笔者自 2008年3月-2009年4月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五倍子10克,苍耳子、乌梅各40克,王不留行60 克,明矾、透骨草、川椒、黄柏、侧柏叶、紫花地丁、白鲜皮各30克,生甘草20克,苦参 100克。自行煎煮,大火烧开,小火煮20分钟,离火放凉,凉至20℃左右,先用药液把头发沾湿,后用毛巾蘸药液,拧至半干,外敷头部,刚敷时自觉温凉舒适,一会儿毛巾即被体温蒸热,取下再蘸再敷,每次敷20 分钟,每日敷2次。 河北保定 刘承忠 点...

  • 春季多风荨麻疹外敷疗法

    春季多风荨麻疹外敷疗法

    春季多风,过敏性体质者吹风后特别容易诱发风疹。风疹即荨麻疹,其病理改变是局部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渗出性水肿,皮疹突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病损小时可散在发生。当面积较大时,可合成片,颜色发红或苍白.周围有红晕,压之褪色,皮肤受损部位稍硬,有瘙痒和烧灼感。 中医认为 风疹名是由于感受风邪,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相搏,发于皮肤所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花椒水治疗本病,收到良好的效果,具有止痒和减轻烧灼感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花椒粒20克,置于容器内,加入沸水500毫升,浸泡 24小时,滤去花椒粒,...

  • 山楂蛋清外敷有助消除老年斑

    山楂蛋清外敷有助消除老年斑

    中医认为,老年斑是由于中老年人气虚血瘀,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若经常以山楂蛋清敷面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将生山楂去核后捣碎,每次取10克,以鸡蛋清调成糊状,薄薄地敷于面部,保留1小时后洗净,每天早晚各敷1次。敷上药糊后,可轻轻按摩面部,以助药力渗透。1个月为1个疗程。 山楂味酸甘,入脾胃经和肝经,其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清除局部瘀滞。蛋清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助于消除皮肤色素斑。山楂与蛋清调和后敷面,既可调畅面部气血,又能润肤消斑,故对老年斑有较好...

  • 局部外敷治黄褐斑效果较好

    局部外敷治黄褐斑效果较好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妊娠斑”,是一种成对称性分布的后天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黄褐斑主要发生在面部以颧部、颊部、鼻部、前额及颏部为主,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春夏季加深、秋冬季变浅。其出现多与内分泌不调、月经不调、妊娠、久服避孕药或肝功能不好以及慢性肾病有关。此外日晒和精神因素也会加重本病。局部外敷对该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将鲜胡萝卜捣烂,取汁,于每日早晚用温水洗脸后涂抹患部,留置30分钟后,再用温水洗净。   2.青嫩的柿子树叶若干片,研为...

  • 萝卜辣椒外敷治冻疮

    萝卜辣椒外敷治冻疮

      如患上冻疮,可选用以下一些食物,进行外敷治疗。   一、将一个生萝卜洗净,切成大块,轻轻地涂擦患处,以自己感觉患处变温热为宜。一日可擦几次,直到痊愈。当冻疮表面已产生疮疹或溃疡时,则不宜再用,以免擦破患处,引起感染。   二、将适量食醋放在火上加热,然后取纱布蘸醋,外敷患处。   三、取干辣椒10克,加水适量煎煮,每日早晚用它擦洗患处,直到痊愈。   四、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在50毫升白酒中浸泡,搅拌均匀后外涂患处,每日3次;也可用鲜生姜1块,在炉旁煨热后切成片,擦涂患处。   五、将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

  • 山楂蛋清外敷消除老年班

    山楂蛋清外敷消除老年班

    中医认为,老年斑是由于中老年人气虚血淤,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淤。若经常以山楂蛋清敷面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将生山楂去核后捣碎,每次取10克,以鸡蛋清调成糊状,薄薄地敷于面部,保留1小时后洗净,每天早晚各敷1次。敷上药糊后,可轻轻按摩面部,以助药力渗透。1个月为1个疗程。 山楂味酸甘,入脾胃经和肝经,其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清除局部淤滞。蛋清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助于消除皮肤色素斑。山楂与蛋清调和后敷面,既可调畅面部气血,又能润肤消斑,故对老年斑有较好...

  • 湿疹外敷方

    湿疹外敷方

    湿疹外敷方:马齿苋60g,黄柏20g,地榆15g,苦参10g,苍术15g,上药共加水1200ml,煎3遍混合备用,用4~8层的沙布或口罩垫于患处湿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适用于急性湿疹。...

  • 中药外敷治手湿疹 治白癜风方

    中药外敷治手湿疹 治白癜风方

    中药外敷治手湿疹 手部湿疹临床非常常见,不但发病率 高,而且病因复杂。少数急性发病,大多数为 慢性病程,经久不愈。临J术I:多用皮质类固 醇激素软膏或霜外用,疗效不州想。临床用 自制止痒润肤膏外用治疗手部慢性湿疹35 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硫磺、大黄、白芷各30克,冰 片3克。共研成细粉,用适量凡士林搅拌均 匀,调成油膏。洗净手后将止痒润肤膏均匀 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5天为一 疗程。 体会:该方成分为硫磺、人黄、白芷、冰 片,其中硫磺杀虫止痒,大黄清热解毒,白芷 祛风润肤,冰片散火消...

  • 坐浴加外敷治肛周湿疹

    坐浴加外敷治肛周湿疹

    苦参、防风各30克,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各20克,苍术、花椒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3000毫或左右,浸泡1-2小时,煮沸15分钟后离火,待水温适宜后坐浴20~30分钟,早晚各1次,日1剂。每次坐浴后用青黛散(青黛、黄柏各10克,煅石膏、滑石各20克,研细末,和匀)外敷,日2次。 点评:肛周湿疹是一种无传染性局限性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内生湿热,又兼外受风邪,内外相搏,风、热、湿邪浸淫肌肤;或病久耗血,血虚生风牛燥,风燥相结,肌肤失荣所致。苦参、地肤子、蛇床子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防...

  • 甲沟炎又称沿爪疔 行之有效的外敷疗法

    甲沟炎又称沿爪疔 行之有效的外敷疗法

    甲沟炎又称沿爪疔,是因局 部轻微损伤引起指甲周围组织 的化脓性感染。开始指甲的一侧 或甲根部红肿、剧烈疼痛,以后 逐渐化脓,形成甲下脓肿,破溃 后常因排脓不畅而成慢性炎症。 这里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中医 外敷疗法,供选用。 仙人掌膏:取新鲜仙人掌 45克,除刺后捣为糊状,加入食 盐2~3克、正红花油6~8滴,调 匀盛于容器中备用(当日使用当 日配制)洽疗时取仙人掌膏适 量,外敷于患处,并以纱布包扎, 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夏季可 增加换药1次。一般患者经治疗 1~2日后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3~4。日后炎症消失而获...

  • 外敷治阴囊湿疹 花椒水治阴囊湿疹

    外敷治阴囊湿疹 花椒水治阴囊湿疹

    大黄地榆治阴囊湿疹 生大黄、大黄炭、地榆、地榆炭各30克。将诸药研为粉末,用香油调成稀泥状后平摊于纱布上,再外敷阴囊处,外用胶带固定,卧床休息。每日早、晚各敷1次,每次敷1-2个小时,连用3天可愈。 胡佑志 献方 花椒水治阴囊湿疹 花椒250克,加沸水适量,浸泡24小时后弃花椒取水,涂于患处。用药期间避免过度搔抓和热水浴,避免用碱性过强的肥皂,忌食辛辣食物及酒。 葱段外敷治阴囊湿疹经验 方法...

  • 内服外敷治银屑病

    内服外敷治银屑病

    银屑病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是临床上较难治的皮肤病之一。这里推荐一内服外用验方,经济实用,效果很好。 内服方:乌梅5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外用方:石榴皮500克,炒炭研末,加香油150毫升,调成稀糊状,用时搅匀,外涂患处,每日2次,直至治愈。 注意: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海味及牛羊肉、蒜、韭菜、香菜等食物,戒烟酒。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献方...

  • 治夏季湿疹内服外敷法

    治夏季湿疹内服外敷法

    中医认为,夏季湿疹是由风、湿、热三种邪气侵袭皮肤所致,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内服外敷可治夏季湿疹。 内服法玉米须10克,放入800毫升水中煮沸20分钟后捞出,再放莲子50克(去心)、冰糖15克,用微火炖成羹即可,每日服用2次,每次200毫升。 外敷法将玉米须250克烧成灰,研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10天为1个疗程。 河北省香河县 主治医师马宝山献方...

  • 外敷中药膏 巧治黄褐斑

    外敷中药膏 巧治黄褐斑

    用自制中药膏外敷治疗黄褐斑10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07例均为女性,年龄16~49岁;病程1个月~ 10年。 二、治疗方法 处方:白芍、白芷、白茯苓、白僵蚕、白菊花、丹参、丹皮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同研粉,装入干燥瓶中贮存。用时取药粉15克,加入适量鸡蛋清或黄瓜汁调成膏状,根据皮损面积大小,将药膏均匀涂于患处,保留20~30分钟后,清水洗去,每日治疗l~2次,20日为1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皮损完全消退;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消退不足30%。...

  • 消除老年斑豌豆糊内服配合外敷

    消除老年斑豌豆糊内服配合外敷

    随着年龄增大.许多人面部会长老年斑.用豌豆糊内服配合外敷,可有效减少和消除老年斑,您不妨一试。 取豌豆1000克,分成2等份.其中一份炒熟后研成细面.另一份直接研成细面,分别装瓶备用。每次取熟豌豆面15克冲服.每日上下午各1次。另取生豌豆面适量(根据老年斑面积大小而定),用温水调成稠糊状,涂抹于老年斑处,厚度以完全覆盖老年斑为宜。每次敷 20分钟后洗掉.每日1次。 据《本草纲目》记载,豌豆能“祛除面部黑斑.令面部有光泽”。现代研究发现,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通过内...

  • 黄连膏外敷治甲沟炎

    黄连膏外敷治甲沟炎

    甲沟炎多因手刺伤、撕剥肉刺、剪指(趾)过深,或踢伤、划伤、挤压伤,嵌甲,指(趾)嵌入甲沟组织内,或甲沟软组织不断遭到挤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炎症感染。若医治失宜,会引起敏捷化脓或甲下积脓。采用黄连膏外敷,可取得满意作用。 方药:黄连、黄柏、姜黄、当归、生地各12g。水煎,滤取药液,浓煎至膏状,用适量凡士林混合均匀,装瓶备用。使用时,先清洁患处,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病变部位,取适量黄连膏,均匀涂抹在纱布上,厚度约0.5cm,外敷于患指(脚趾)处,包扎,并用纱带固定。2日外敷1次,6日为1个阶段。...

  • 头发又油又痒怎么办 中医去头油外敷方

    头发又油又痒怎么办 中医去头油外敷方

    头痒怎么办? 哪种因素和经常头痒最相关?个人体质?洗头次数?洗发水? 正确答案:个人体质和经常头痒最相关。 专家观点:头痒就挠治标不治本,挠破皮肤反而有害;可用手指肚轻轻敲打按摩。 止痒洗发方 材料:香附、侧伯叶颗粒剂各20克; 用法:加入200毫升洗发液中搅匀,每周使用2-3次; 作用:消炎、止痒。 专家观点:香附、侧柏有凉血解毒去头屑的作用。香附、侧柏泡酒、煮水擦拭头皮均可止痒。 又油又痒怎么办 中医认为头发又油又痒的原因是...

  • 运用雄黄蒜泥外敷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运用雄黄蒜泥外敷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佑志   带状疱疹多因肝气不舒,郁久导致肝胆火盛;或因湿热内蕴,热毒搏结肌肤而成。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雄黄、蒜泥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治疗效果。   处方:雄黄30克,独头蒜60克。雄黄粉研成细末,独头蒜捣烂如泥,二药混合搅拌均匀,用白纸包裹搓成条状,阴干备用。使用时,取适量雄黄大蒜泥用少量清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早晚各外敷1次,连续敷5日即可止痛。对疱疹初期、水疱未破溃者最为适宜。   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收敛止痛;大蒜则有解毒杀...

  •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 大蒜外敷治疗寻常疣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 大蒜外敷治疗寻常疣

    患者11岁,女,患湿疹4天,于2022年4月23日就诊。家属诉患儿湿疹于每年春季反复发作,每次治疗约一个月后逐渐痊愈。此次患儿湿疹发作,口服氯雷他定片、湿毒清胶囊及外用炉甘石洗剂皆疗效不佳,故家长携患儿来诊,要求中医治疗。 刻诊:患儿四肢及腰、腹部散在红色丘疱疹,呈对称性分部,疮面湿润,双下肢疱疹如花生米大小,疱液清亮,瘙痒难眠,抓破后渗液,纳差,大便3天未排,小便略黄,舌红苔薄黄,脉濡。中医诊断:湿疮(湿热受风)。治宜祛风清热,利湿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内服,外用硫磺软膏外涂,一天两次。内服方药如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