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经 第2页

养生经 第2页

  • 97岁老人的搓身养生经

    97岁老人的搓身养生经

    我岳母今年97岁,她的养生之道非 常简单而有特色:搓身。每天早中晚,她 坚持做三次“搓身操”。完成一次“搓身 操”,常常是出一身汗。 岳母做“搓身操”这个习惯已坚持了 60多年。她年轻时在生产队里务农,劳 动过后,身上总是汗淋淋的,所以常用 温水搓洗身体,去热解暑,消除疲劳。数 年后,这个习惯保留了下来,并且演变 成了“无水搓身”。 中年时,她每天搓一遍身,主要部分 是胸、背和四肢。岳母感觉这种搓身方 法能促进身体的...

  • 灵芝养生经验方

    灵芝养生经验方

      灵芝通称灵芝草,古称瑞草、长寿草,被视为“祥瑞”、“吉祥如意”的象征。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现多为人工培育品种。   灵芝味甘甜,性平和,入于心、肝、脾、肺、肾五脏。补气养血是其主要作用,且有止咳平喘、宁心安神的功效。凡身体虚弱,病后正气未复,或化疗、放疗后体力不支,或产后气血亏虚等,均可考虑用灵芝调补。一般可用煎剂,用量为5~12克;也可研粉冲服,用量为每次3克。   灵芝药理研究   研究表明:1.灵芝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滋补人体器官,并...

  • 103岁全国名老中医的养生经

    103岁全国名老中医的养生经

    “人活百岁不是梦,生活规律要保 证,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药物是时 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是河南中医 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 名老中医,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杨友 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全国名老中医,今年103岁高 龄的杨友鹤,至今仍在河南中医学院一 附院国医堂坐诊,每周两次,风雨无阻。 如今,他仍鹤发童颜,少有疾病侵扰。那 么,他有什么长寿秘诀,活得如此精神 呢? 说到养生,杨老说,中医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饮食有节,起居 有常,不妄劳...

  • 槟榔养生经验方

    槟榔养生经验方

      槟榔是味苦辛而性温的药,主归胃、大肠经,它是常用的消积行气药物。它的杀虫作用比较突出,还有利水和截疟功效。其驱虫谱广,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驱除虫体为其优点。可用于多种寄生虫病,以及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脚气,水肿等。生用药力较强,而炒用药力减弱,鲜者优于陈久者。煎剂用量为10克左右。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慎用,孕妇更应慎用。   槟榔的成熟果皮为大腹皮,具有行气宽中、利水消肿的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行气利水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腹胀、小便不利等。   槟榔药理研究...

  • 9年吃芦荟 吃出养生经

    9年吃芦荟 吃出养生经

      芦荟是一种在南宁市常见的“阳台植物”,在传说中,芦荟有相当多的“养生功效”,比如烧伤时用芦荟叶汁来涂抹伤口,或者作为美容祛斑的天然植物等。不过,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外用,殊不知芦荟也可以做菜养生。68岁的南宁市民庄文卿就种植了10多盆美国芦荟(以下简称芦荟),并且坚持吃了9年,效果还真不错。   养生“秘方”   养生早餐一般人不告诉他   9月10日,记者来到了南宁剧场宿舍区。一进宿舍区大门,记者就看到了几盆醒目的芦荟。这些芦荟都挺显眼的,最...

  • 石学敏潜心研究个人“上中下”养生经验

    石学敏潜心研究个人“上中下”养生经验

    石学敏(1937—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届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开创了现代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先河,救人无数。 个人“上中下”养生经验 石学敏院士认为健康是人生的资本。人体保健最重要的是上、中、下“三位一体”的正常运作: 上 保持灵敏、充沛的脑力 大脑是生命的主导,是指挥一切行...

  • 三位中医大师的养生经

    三位中医大师的养生经

    陆广莘、贺普仁、颜正华等“国医大师”中医大家,他们不仅德高望重、医术 精湛,且大都是长寿老人,有的耄耋之年 依旧坐堂出诊,有的九十高龄还在带徒 授课。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国医大师 们是怎样养生的。 陆广莘 年过八旬没染过头发 每当陆老出现时,他的真实年龄都 会被大家揣测。浓密乌黑的头发、皱纹少 有的面容、底气十足的声音、稳健有力的 步伐,1927年出生的陆广莘,怎么看都 不像是八十多岁的人。“很多人都问我这 黑发是不是染的,其实我从来都没染过 头发。”那么,陆老...

  • 罗有明105岁大医 养生经验

    罗有明105岁大医 养生经验

      ◆罗有明不仅是一位“大医”,还是位健康长寿的老人。她年近百岁仍坚持亲临诊室为患者看病,并有很好的记忆力,常侃侃而谈。罗有明105岁去世,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国家几次为罗有明派送专车,她都再三谢绝了,并将车转送到人民卫生事业最需要的地方。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位骨科专家要用年薪20万元聘老人赴日开办诊所,也被她婉言拒绝。     罗有明,女,1904年出生在河南省夏邑县的罗楼村,“罗氏正骨法”的第五代传人。罗家是个中医正骨世家,有近三百年的历史,&ldq...

  • 健康老人的主动养生经

    健康老人的主动养生经

    所谓主动养生,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动开展科学而又超前的养生活动,以维护健康。杭州市郊区有一位名叫吴益龙的老人,今年 91岁,身体非常健康,被村里人称为“健康老人”。吴老的健康来自于他的主动养生经: 1.主动爬楼梯近年来,杭州市大搞旧城改建,吴老家因搬迁住在6楼。以前,吴老患有腿静脉曲张和冠心病,爬楼梯时腿疼,气喘吁吁,可当时杭州租房非常紧张,根本找不到平房。老人在逼迫无奈之下每天爬楼,半年之后,意外发现腿疼减轻了,气也不喘了。吴老尝到爬楼的甜头,变得愿意爬还坚持自觉爬。就这样...

  • 营养学专家郑集教授的养生经

    营养学专家郑集教授的养生经

    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营养学专家郑集,生于1900年5月6日,卒于2010年7月29日。以111岁高寿,集最老作家、发明家、博客主、志愿者于一身,成了当之无愧、不折不扣的养生达人。其实,郑老年轻时,身体并不很好,经常小疾连连,大病不断。甚至还住过多次医院,动过数回手术。但越是到老,身体反而越健康,论其原因,就不得不归功于其专业独到的养生之道。 营养巧搭配 常言道,病从口入。作为营养学专家,郑老认为,健康的前提,首先必须重视营养的摄入。因为人体离不开糖、脂肪、...

  • 老将军的养生经

    老将军的养生经

    年近七旬的军旅书法家、诗人祁荣祥少将是海军航空兵后勤和装备部原政委。祁将军满面红光、精神矍铄,他的书法在社会颇有影响。鲜为人知的是,祁将军还有一套独特的养生经。 祁老说:“我刚离开工作岗位时,还不习惯,虽一直保持军人的作息和早晚散步的习惯,但更多的时间是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于是就将过去想练而无时间练的书法捡了起来。刚开始也没有信心,但在朋友的指点下,练着练着便有了劲头,精神也好多了!我过去有不少病,但练习书法半年后,到医院检查,许多病都消失了。这是因为,习书法不仅要展纸挥毫泼墨,还要用心、用神、用气。习...

  • 我的“两有两不要”养生经

    我的“两有两不要”养生经

    我属虎,今年是本命年,整整72岁。自我感觉良好,身轻腿健。腰鼓队里抡大鼓,门球场上显风流,河湖池边挥钓竿,爬山队里拔头筹。活得有滋有味。有人间我的养生之道,伸出两个指头:只要做到“两有两不要”,定能一身轻快活到老。 其一是说“有钱不要省”。我的退休金两千多,还有一定的稿酬收入。钱多了,生活水平也要不断提高。比如每年旅游两次,走南闯北;新潮衣服也穿穿;美容院里也跑跑;好吃的东西也尝尝……原来那种“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观...

  • 殷大奎教授谈“养生经”

    殷大奎教授谈“养生经”

    卫生部原副部长、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殷大奎最近在长沙谈了其个人养生体会。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这也是卫生部原副部长、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殷大奎在平日的自我保健中最为强调的指导方针。“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只治不防,花钱心慌;只治不防,痛苦悲伤”,这三个对于重视治病而忽视防病做法的论述,是殷大奎多年思考悟出的道理。 “饮食讲究的是合理,现在有些人连荤都不吃,荤菜还是要吃,但要把握量,肉食还是有营养的,...

  • 平和心态 养生经验

    平和心态 养生经验

    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 中医药大学首批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石仰山出生于1931年,年已八旬,他的 养生经验是“平和心态,讲究心理平衡, 面对盛衰荣辱都能以平常心对待,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平和心态。讲究心理平衡 他是“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在继 承和发展祖国伤科医学方面有多方面 的贡献。他说做医生,首先必须学会做 人。如果人做不好,医生也必然做不好。 他待人诚恳,帮人尽力,不求回报,但求 心安。只要学生肯于学习,他没有任何 保留,一心希望每一个学生都...

  • 丘吉尔的养生经

    丘吉尔的养生经

      丘吉尔曾两任英国首相,并在二战期间以65岁高龄临危受命,成为英国战时首相兼三军最高统帅。他于1874年11月30日诞生于英国牛津,于1965年1月24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高龄。后人对他的评价是战争中的传奇英雄、安邦治国的政治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政治家中的长寿者。   英国医学界长期一直在寻找这位首相长寿的秘密。科学家认为,他的长寿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意志坚强宽宏大度竞选失败,二次大战,他仍然泰然自若,百折不挠。他说:”我想干什么,就一定干成功。”   豁达乐观诙谐幽默丘吉尔被英国...

  • 我的揉腹撞背养生经验

    我的揉腹撞背养生经验

    别看我是个70岁老太太,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现把我的养生经验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在我50岁的时候,身体并不好,加上更年期的症状,更是折磨人。后来学了揉腹撞背的方法,坚持了十多年,身体硬朗了,心情也舒畅了,整个人都精神抖擞,更显年轻。 揉腹是一个十分适合于老年人的保健养生方法。方法,可取仰卧位或坐位,先做数次深呼吸,以放松肌肉,排除杂念。然后将右手掌贴于脐部,左手掌放在右手背上,以脐部为中心,稍稍用力,作顺时针按揉,按摩的范围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连续按摩50次;再更换左右手位置,逆时针按揉50次,如此反复3~5...

  • 我的“五不”养生经

    我的“五不”养生经

    读了一些养生保健方面的文章后,我颇有同感,在此亦将自己在养生方面的体会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不要卧太长 我是“夜猫子”型,早上难起,但是,每天睡眠的时间并不长。对我来说,睡好五六小时的觉就是“满分”,不过中午得稍微休息一下,加在一起,一天能睡7个小时,这与中医专家介绍的养生保健要求相吻合。 不要坐太久 长寿者多数为经常活动的人。除了开会必坐外,我在办公室时常站着看文件等。如有人进来商谈工作,我也站着与其交谈。这样,我就避免“久坐伤血&r...

  • 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

    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多少人吃了亏、上了当。到底什么是“药食同源”,等您看了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庆军对“药食同源”的解析后就能搞明白了。 药分三品 正确服用是关键 几千年前的古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不少食物不仅能提供营养,还能疗疾祛病。医学巨著《神农本草经》就对中草药进行了分级,分别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不过...

  • 96岁老婆婆的养生经

    96岁老婆婆的养生经

    96岁的谭普芳是广东恩平市莲塘村最长寿的老人,别看她只剩半颗门牙,牙龈全部萎缩,已无法戴假牙,但这并不影响她日常生活。老人说话依然口齿伶俐,思路清晰。晚上9点睡觉,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老伴去世30多年来,老人坚持自己煮饭、煮菜。改善伙食谭老有自己的绝招。“没牙齿,我就煲薏米红枣鸭肉汤、焖炖猪脚肉、蒸猪肉饼,用木耳、饭豆熬排骨汤,只要熬烂了我就能吞食。” 谭老的丈夫在世时是开药材铺的,因此她还学会了不少用药物调理养生的秘方。“我喜欢用电热杯焗红枣、党参水喝,这样可以滋补养...

  • 98岁水利专家张光斗养生经

    98岁水利专家张光斗养生经

    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今年已有98岁了,但他在耄耋之年,依旧给学生们讲课。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89岁时,他还到三峡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如此健康的身体,与张老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淡泊名利是张老长寿的主要原因。几个年来,张老全身心地投人自己的工作,且功勋卓著。2000年院士楼建成后,张老说什么也不肯搬进去。问他为什么不搬,他说:我的住房条件很好,新房还是让给年轻的院士吧。 张老是出了名的“工作狂”。70多年来,除了在清华园的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崇山峻岭、急流险滩中度过。从黄...

  • 国医大师养生经:遵循科学泰然自若

    国医大师养生经:遵循科学泰然自若

    国医大师张琪现年九十有五, 虽然鬓已花白,但耳不背,眼不花, 满口牙齿齐整无缺。谈到养生秘诀, 他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人逐 渐衰老是自然规律,谁都不可抗拒, 只需科学对待,泰然处之即可。” 调摄精神乐观豁达 养生最重要的是调摄精神,调 摄精神最主要的是快乐,张琪的快 乐主要源于中医药事业。“当我看到 所施治的病人转归痊愈,所指导的 研究生和年轻医生学业、科研与临 床日益精进时,其中的愉悦无与伦 比。”张琪说,“心中喜悦,觉也睡得 香甜。&rdqu...

  • 养生经验按摩练字种花养草

    养生经验按摩练字种花养草

    “练毛笔字让我活出了精气神!”今年85岁的简家林,家住桂林市七星社区。身体硬朗、思维活跃的她,每天都要坚持练习2个小时的书法。 练字养心 “练字时,一笔一画都要工整,认真仔细,马虎不得。”简家林说,人在写字时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其他想法自然就少了。 简家林每天起床后,都要练2个小时的毛笔字。“练字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人不急躁了,做事情也有条理了。”她说,这几年来,向她讨要“墨宝”的亲戚邻居越来越多,这都...

  • 朴实的养生经验 培养幽默感

    朴实的养生经验 培养幽默感

    湖南省水利厅退休的高级工程 师彭昌达老人现年95岁,仍腰背挺 直、思维清晰、声音洪亮,医生都说 他中气很足。但他带着20多年的心 血管病,仍能如此快活,让人敬佩。 原来,彭老有他朴实的养生经验: 一是少管闲事 不该自己管的事,不要去瞎掺 和。既不了解情况,年岁也大了,管 也管不好。 二是爱清洁 讲究卫生爱干净,勤洗衣被勤 洗澡。衣着虽不奢华,但要干净;吃 的东西,一定洗干净或煮熟才吃。 三要多活动 退休前长期奔波野外,一年 365天可能有200多天在外。现在 吃完饭,还由女儿陪着散步,走累了 才回家休息...

  • 健康高寿 学习养生经验值

    健康高寿 学习养生经验值

    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文怀沙,生于1910年1月,今年104岁。银髯飘拂,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行动矫健,思维敏捷,幽默诙谐,谈笑风生,说到激动处会夹着丰富的肢体语言。 “我是一粒小小的沙子。你可别小看这一粒小小的沙子,沙滩离不开小沙。沙滩离开了沙子,就不复有沙滩;而沙子组成的沙滩足以怀抱海洋啊。”这是文怀沙对自己名字的解释。 先生如此健康高寿,有许多养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早起身,慎寒暑 良好的生活习惯,...

  • 黄永玉独特而有效的养生经

    黄永玉独特而有效的养生经

    我国土家族著名画家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湘西凤凰古城。由于他兄弟众多,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便外出当学徒,自己谋生。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艰苦读书,习文作画。他先攻版画,后攻国画,勇于创新,独具一格,驰名中外。他不仅对美术卓有成就,而且对文学也造诣高深。他的诗文笔调深沉,语言诙谐,寓意深远,使读者爱不释手。由于他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受到国家重视,于1953年就被安排到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后来又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现在,黄永玉已83岁,成为耄耋老人了,但他精神矍铄,身体健康...

  • 记浙江省93岁老人周佐庭的养生经

    记浙江省93岁老人周佐庭的养生经

    瑞安市有位远近闻名的老寿星周佐庭,今年93岁。周老憨厚老实,心平气和,身体健康硬朗,精神矍铄乐观,手脚灵活自如,耳聪目明,从未得过病。周老1918年生于瑞安市山南村,17岁开始在他父亲开设的“周开益药店” 从事中药调剂T作。周老还曾担任户籍警,在本村开办小学;并任教师。退休后,他琢磨并实践出适合自己的一套保健养生法。 爱劳动周老平时热爱劳动,对田园生活情有独钟。他不畏严寒酷暑,按照季节在自家地里种植农作物。夏季芒种时栽种地瓜、番茄,腊月大寒时种植土豆、芋头。周老到了收获季节总是硕果累累。除...

  • 张艺谋:一碗面条的养生经 范伟:养生养出喜剧范儿

    张艺谋:一碗面条的养生经 范伟:养生养出喜剧范儿

    近期,很多人走进电影院观看了《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几乎承包了国庆档期间所有的笑点和泪点。其成功离不开总监制张艺谋与演员范伟。两位影坛常青树虽然驰骋演艺圈几十年,但是精力旺盛,养生有道,很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70岁张艺谋:一碗面条的养生经 1950年出生的张艺谋如今已经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但看工作状态、精神面貌,谁会觉得他像这个年纪的人。张艺谋生于陕西西安,西安的主食中以面食闻名,张艺谋也特别爱吃面,甚至经常自己亲自下厨做面。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主任孙刚介绍,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