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第24页
-
外台茯苓饮加减治疗脾胃疾病探析
《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言:“饮食五味,常则养人,异则为邪。”“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疾病,受环境、气候、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情志状态等因素影响。笔者在日常诊疗过程中,针对脾胃疾病,以外台茯苓饮为主方,根据辨证加减用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外台茯苓饮加减治疗脾胃疾病的临床运用总结如下。 1 方剂理论源流及扩展 外台茯苓饮(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方证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附方:“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
-
黄豆茯苓粥降脂护肝 香菇海带汁减将军肚
黄豆茯苓粥降脂护肝 节日期间,过食油腻食物易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害.喝黄豆茯苓粥可降脂护肝。取泡好的黄豆30克、茯苓 (中药店有售)10克,与粳米 150克煮粥食用。每天1次,每周2~3次。黄豆所含的大豆皂甙具有防止体内过氧化脂质生成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并可抑制体内脂肪的吸收.促进脂肪的分解。黄豆中的亚油酸也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对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有预防作用。茯苓中的茯苓多糖能保护肝脏.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中医博士杨晓娜) 香菇海带汁减将军肚...
-
土茯苓验方 可治多种皮肤病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光叶拔葜的块茎。味甘、淡,性平,除具清热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外,亦有止痒痛之功,以本品为主外治某些皮肤病变,获效颇佳。 汗疱疹:土茯苓60克,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一剂。至皮疹消退。 急性湿疹:据皮损大小,取土茯苓、白鲜皮,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每日2~3次。若丘疱疹破溃渗液多,以土茯苓煎液待凉湿敷,待渗出消退后,再用土茯苓、炉甘石细粉撒扑,清湿热止痒效佳。 足癣:土茯苓60克,金银花30克,穿心莲30克,水煎适量,...
-
土茯苓外治皮肤病变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光叶拔葜的块茎。味甘、淡,性平,除具清热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外,笔者认为亦有止痒痛之功,以本品为主外治某些皮肤病变,获效颇佳。 汗疱疹:土茯苓60克,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一剂。至皮疹消退。 急性湿疹:据皮损大小,取土茯苓、白鲜皮,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每日2~3次。若丘疱疹破溃渗液多,以土茯苓煎液待凉湿敷,待渗出消退后,再用土茯苓、炉甘石细粉撒扑,清湿热止痒效佳。 足癣:土茯苓60克,金银花30克,穿心莲30克,水...
-
湿疹婴儿的家长 可用土茯苓山药
孙子出生3个月时出湿疹,用药治疗未还能缓解。后经亲友传授,用苹果、胡萝卜各200克,不削皮,切成薄片加水煮开,用小火煮10分钟,倒出果汁,分2次给孩子喝。如要增加甜度,可在煮时稍加冰糖。20天后,孙子的湿疹痊愈。其后又继续喝了半个月,以巩固疗效,此后湿疹未有再发。(茂名罗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查旭山指出,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其病因较复杂,可由食物过敏、衣物纤维过敏等引起。若过多使用碱性较强的肥皂,也可引起本病。 苹果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协助人...
-
全身皮疹伴瘙痒 予黄连茯苓汤一试
赵某,男,3.5岁。2016年2月19日初诊。 患儿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余。患儿自2013年9月起全身散在皮疹,随年龄增加,不轻反重。两年多来,去过多家西医院求治,反复住院治疗,效果不显。目前除外涂各种药膏暂时可缓解剧烈瘙痒外,即使激素冲击治疗亦无法控制病情发展。患儿家长哭诉,患儿自皮疹后几未进食过任何蛋白质,肉蛋奶等对此患儿皆属奢望。因多方求治西医无效,似已无处寻药,今首次就诊中医,虽对中医中药将信将疑,但见患儿每日之痛苦,实属无奈,只得一试。 刻诊患儿面色萎黄,身形瘦小,全身散发大小红斑、丘疹...
-
银屑病久治不愈 用桂枝茯苓丸
成某某,男,13岁。银屑病病史5年,现皮损以头顶、四肢为主,呈斑块状。初发于春季,久经治疗,效果不显。2010年夏季停所有口服药,以“广汗法”锻炼。2010年12月26日始,先后服用越婢汤、四物汤、温经汤、防风通圣丸、升降散等方,除过年期间停药30余日外一直坚持服用中药,辅以中药外洗。全身状况改善,皮肤变润,出汗变匀、变易,素有鼻塞基本已通,口干唇干大为减轻,但四肢斑块状皮损变化不显。2011年3月6日诊,以舌质淡,舌下暗略青,皮损为斑块状,小腿为重。 处方以桂枝茯苓丸方为主:桂枝1...
-
主治尖锐湿疣 土茯苓内服方苦参外洗方
内服方 土茯苓30克,黄连10克,黄柏15克,山慈菇15克,虎杖15克,败酱草20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赤白芍各15克,穿山甲10克,赤小豆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穿山甲水煎30分钟,入余药再煎20分钟,去渣内服。 外洗方 苦参30克,银花藤30克,川椒20克,马齿苋20克,五倍子30克,乌梅20克,白僵蚕20克,黄柏30克,白鲜皮30克,明矾15克。煎汤每日早晚熏洗1次。 主治:尖锐湿疣。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彭显光的经验方。尖锐湿疣乃发于肛周表浅皮肤之...
-
日光性皮炎案给以黄连茯苓汤加味治之
日光性皮炎案 魏某,女,58岁,于2016年5月30日初诊。主诉:四肢皮肤灼热,红肿一周。患者一周前中午在地里干农活后,开始出现上肢皮肤发红,灼热,轻度瘙痒,双下肢较轻。在本地服药未见效而来诊。刻下:除上症外,扪之皮肤发热,怕热,心烦,坐立不安,舌红,苔薄黄,脉沉细数。证属火郁肌肤。给以黄连茯苓汤加味治之。 方药:黄连18克,茯苓30克,麦冬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9克,炒车前子10克,远志6克,通草12克,甘草3克,薄荷6克,荆芥10克,蝉蜕6克。以上为配方颗粒,3剂,水冲服,日1剂,分2次,食...
-
女性淋病症状案 土茯苓治方
患者王某,女,35岁,保洁员,5个月前出现尿急、尿频、尿痛,阴道多分泌物。西医诊断为淋病,先后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等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故求助于中医。笔者给予茯苓双花黄柏汤治疗:土茯苓25克,金银花20克,车前子20克,板蓝根20克,泽泻15克,通草15克,黄柏15克,萹蓄15克,甘草10克。水煎,分3次服用,每日一剂,15剂为一疗程。患者使用两剂后,症状明显减轻,3剂痊愈。 淋病是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西医以抗感染药物治疗为主,但随着近年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对...
-
血管痣黄褐斑案 用黄连茯苓汤治疗体会汇报
黄连茯苓汤是宋代医家陈无择根据六丙年运气特点“寒盛火郁”所创制的方剂。2016年4月,笔者有幸师从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运用运气理论和方药,临证时力求辨天、辨人、辨病证相结合,在治疗常见病及疑难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笔者就2016年运用黄连茯苓汤治疗皮肤病的体会汇报如下。 【验案举隅】 血管痣、黄褐斑案 蒲某,女,39岁,于2016年5月24日初诊。主诉:皮肤有红色点状痣,面部黄褐斑近5个月。患者近5个月来全身散在较多的...
-
治前列腺肥大 桂枝茯苓丸
李某,男,68岁,2009年10月7日初诊。小便不畅,时有尿闭五天,曾在医院外科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前医治以补肾、利水通淋之品,罔效。诊见:小腹急痛,小便滴沥不畅,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眩。患者前列腺肥大,肥大者即癥块也,当以活血化瘀为治。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9克,茯苓12克,桃仁12克,丹皮9克,赤芍9克,肉苁蓉10克,川牛膝10克,红花9克,益母草18克,泽兰叶9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小便可自行排出,仍欠畅通,前方加黄芪30克,以助气行瘀。再进5剂,药后小便通畅,...
-
遗精早泄秘方的宠儿茯苓
茯苓,又名云苓、松苓、玉灵等,为多孔菌科植物。据《滇海虞衡志》记载:“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曰云苓。”云茯苓质量最佳,特别是野生云茯苓,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药材,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茯苓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说它“主胸胁逆气,利小便,久服安魂宁神,不饥延年。”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记载:茯苓“治头风虚眩,暧腰膝,主五劳七伤。”历代医家均肯定茯苓味甘淡,性平,既有滋补强身作用,又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茯苓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
-
睾丸肿痛 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孙自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首届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与男科诊疗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中医男科学的研究,临证善以经方合方治疗各类男科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分享其运用桂枝茯苓丸合方治疗男科疾病的两则验案,以飨同道。 案一:刘某,男, 43岁。患者诉左侧睾丸肿痛3月余。刻诊:左侧睾丸坠胀疼痛,胀痛连及腹股沟内,久站加剧,夜晚痛甚,舌暗红,边有瘀点,脉弦涩。查体: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Ⅱ度,双侧睾丸、附睾未见明显异常。彩超:左侧精素静脉曲张,瓦氏实验左侧最宽处2.2毫米。诊断:筋瘤;证型...
-
治疗子宫肌瘤余常用加味桂枝茯苓丸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属于中医的癥瘕范畴,其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并发症。有的肌瘤小、生长缓慢,无症状终生未被发现。由于近年来B超的广泛应用,许多患者在正常查体发现,本人无任何症状。多数患者的症状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不规则出血,失去正常周期,腹部出现包块,下腹部或腰骶部坠胀不适,白带增多,一旦感染坏死可有大量脓性白带,如溃烂坏死,出血时有血性白带,有恶臭,且有阴道排液。肌瘤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潴留、尿失禁。压迫直肠,可出现大便不畅,阔韧带或巨型宫颈肌瘤压迫输尿管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