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第9页
-
心悸 治法益气健脾养阴安神处方
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导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心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等。笔者跟随南京中医药大学杨进教授学习,现录其运用归脾汤治疗心悸医案一则,其中的辨证论治颇有巧思、遣方用药很具特色。 吴某,女,76岁,2021年10月3日初诊。患者自2021年5月上旬以来出现动则心悸胸闷,纳谷不振,倦怠乏力,伴夜寐不实,口干,齿龈有血,苔薄,舌尖红,脉细弦。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西...
-
心悸 治法温补心阳益气养阴养心安神
田某,女,58岁,2023年7月16日就诊。主诉:心慌不适2年,加重3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现病史:患者近2年来偶有胸闷、心慌不适,曾多次去医院就诊,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结果均正常,发作时治疗。3天前出现心慌、胸闷、乏力,较往明显加重,自行口服复方丹参片未见缓解,遂来诊。刻下:心慌,胸闷,乏力不适,动则汗出,口干欲饮,食欲尚可,夜间睡眠欠佳,多梦易醒,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结代。患者在三伏天还穿两件衣服。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26/65mmHg。 诊断:心悸(心阳不足,气阴两虚,心失所养)。...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汗证 瘾疹 心悸 发热
汪受传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儿科治验举隅 汪受传 ( 1946—) 男,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 究生导师,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 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世界中医 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 分会名誉会长。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50 载,医术精妙,尤善治小儿肺系疾病,见解独到。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 病脉证并治第六》 ,原文载 : &ldqu...
-
心悸不宁可用炙甘草汤
笔者曾诊一58岁男子,有冠心病史3年,因心悸伴短暂黑朦,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早,短阵室速。当即收住院,给胺碘酮治疗后症状好转,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出院时要求坚持口服胺碘酮半年。3个月后自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遂到医院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医生考虑是胺碘酮副作朋,便立即停用。停药1月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等症减轻,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但心悸胸闷气短加重,伴有一过性头晕黑朦,动态心电图提示病情加重。这一波三折,令患者拒用任何西药,坚持要求中药治疗。辨证属阴阳两虚,心血瘀阻。治宜滋阴养m、通阳复脉...
-
心悸时最好自测脉搏
脉搏跳动的正常与否和一些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联系。对于老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至100次/分钟之间,跳动强弱应均匀,节律一致。如有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脉搏可暂时增快。同样跳动太慢也可能是—些心脏疾病发生的征兆。脉搏跳动过快过慢都会出现心悸的感觉,因此,心悸时最好自测一下脉搏。 简单易行的自测脉搏方法是:平躺安静5分钟,伸开手臂(或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搭按在伸开手臂的桡动脉所在部位(手臂与手腕关节外侧连接处),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1分钟。如果脉搏跳...
-
冬寒心悸是何原因
网友问:我这两年一到冬季就经常出现心悸症状。请问,我是不是心脏有了问题?需要做哪些检查?平常要注意些什么? 云南曲靖 张秀芬 专家答:一般而言,视病情做静止心电图、运动心电图或24小时心电图,来确定是否有心脏病变。但由于多数情况下,病人做心电图时心悸未发作,不容易捕捉到异常,所以这些检查很难确定病人心悸的原因。此时,病人心悸发作的模式、时间、伴随的症状、既往史以及是否服用药物、生活习惯(如是否有抽烟、熬夜、失眠等),就成为医师重要的诊断评估资料。 心悸是一种症状,也可能因非心脏疾病引发,焦虑、紧张、运动、贫血、...
-
中老年女性为何容易心悸
人过了50岁,尤其是女性,容易出现心悸症状。所谓心悸,是指自觉心脏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跳动,心跳快而强,每分钟跳动多于100次,并伴有莫名恐惧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年女性容易心悸呢?美国的专家认为,主要病因有以下几个: 1.患有相关的疾病。患有肺气肿、气喘、偏头疼、心脏病、贫血、低血糖、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的女性,更容易心悸。 2.神经因素。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压力、紧张、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调查中,一年内经历过5次以上刺激、生活压力过大的女性,患有严重心悸的比例,要比生活平稳的女性高出7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