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第6页
-
使用归脾汤治疗心悸不寐 水肿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虚损等杂病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由人参、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大枣、生姜组成,本方为养心与益脾并进之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能。方中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可补气生血、养心益脾;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益气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补益心脾;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诸药合用有益气健脾、补血养心、安神定志、摄血止血之功,主治心脾两虚之眩晕、心悸、失眠、虚劳、健忘以及脾不统血等各种血证。临床以心悸失眠、食少...
-
心悸的中医经络疗法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下面介绍一种治疗功能性心悸的中医经络疗法,即按压腋窝,其方法简便、疗效独特。 具体方法是:清晨起床前平卧在床上,左右臂交叉,手臂靠着鼻尖,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以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不要用指尖)稍用力,有节奏地按压腋窝各50次,约1-2分钟。 腋窝是人体五大保健区之一,具有调气和血、清心宁神的功效,主治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症。 按压腋窝治疗功能性早搏,一般1-2个月可见效。另外,对器质性早搏也可收到不同的效果。若症状消失,仍坚持按压腋窝,可起...
-
转动眼球颈部缓解心悸
中老年人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加速、心悸,甚至晕厥,常常突然发作,这些症状与情绪紧张、受刺激有关。要想快速缓解心悸,不妨试试以下两个动作。 转动眼球 取坐位,上身正直头颈部不动,将眼球先尽量向左看,然后再尽量往右看,转换要迅速,每分钟可转动30次以上。其次,眼球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转动30次,动作也要快。最后,双目凝视自己的鼻尖1分钟,如无效可重复2~3次。此法主要以刺激迷走神经来达到缓解心动过速的目的。 转动颈部 取坐位,两臂平放在椅子扶手上。先将头向左侧偏转,然后再向右偏转,要尽量转向侧后方,转动速度...
-
治疗心悸的偏方验方
心悸指的是自觉心跳快或心慌,并伴有左胸部心前区非常不适的感觉;比较轻的心悸,可能影响不大,或者只限制病人参加重体力劳动;比较重的心悸,病人还会伴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可能会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 心脏在本身有病的情况下,必须加快收缩才能完成任务,以致产生心悸。比较有效的治疗心悸的秘方、偏方如下。 方一:茯苓细粉、米粉、白糖各等份,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早、晚分作主食吃。 方二:桑葚15克。用桑葚煮水,代茶饮。 方三:龙眼肉、炒枣仁山萸肉各10克,芡实12克,白糖少许。将枣仁、芡实洗净,与龙眼...
-
治心悸健脾补心 温阳化饮法
杨某,女,70岁,2008年11月15日诊。 主因心悸伴下肢水肿半月来诊。患者素有胸闷气短、畏寒病史,服药物尚可维持日常生活。半月前患者心悸发作,伴有下肢水肿,当时未予重视。半月来心悸及下肢水肿越发严重,遂来诊治。患者现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喘促,下肢水肿,畏寒,便溏,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 证属:心肾阳虚,水饮凌心。 治以:健脾补心,温阳化饮。 处方:党参15克,桂枝10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黑附子10克,白术15克,薤白10克,枳实6克,...
-
心悸心烦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
唐某,女,27岁,2012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心悸不适2月余。患者2月前自觉心悸、心慌,时作时止,休息时不减,伴恶听声音,易惊。患者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史。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曾服用疏肝理气,重镇安神的中药,效果不明显。 刻诊:心悸、心烦,胸闷气短,口苦,夜寐不安,偶有腹痛腹泻,小便尚可。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左关尤甚。时值中秋,笔者发现患者已穿羽绒服、毛衣等,故问之畏寒否?答曰:十分怕冷。 脉证相参,六经辨证当属少阳、太阴同病,拟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
-
心悸用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加减
患者2013年5月14日初诊,自述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心悸、抑郁症。服药四月余,效果不佳,故来求诊。 阅其原来的处方,皆是疏肝解郁安神为主的方剂。其主诉凌晨3~5点会自觉心悸不安,晨起时,满口黏腻的感觉,白腻苔布满全舌,食欲不佳,上午9~11点会自觉四肢酸懒无力,咽喉部有痰,咳之不爽,大便不成形,小便不利,自觉怕冷,性欲淡漠。因久病求医效果不佳,所以精神萎靡,不欲与人交流。诊其脉弦滑不齐有间歇,舌质淡白,白腻苔,舌下静脉稍长。 此为水饮痰湿内蕴,阳气失于温化。治以健脾利湿,温阳益气。用五苓散、...
-
心悸多梦失眠易怒 辨证食疗
痰火内扰型症见头目晕眩,心悸多梦,失眠易怒,胸闷痰多,神不安宁,口干眼红,或恶心呕吐,厌食嗳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火化痰,健脾镇惊。食疗方1:梨枣百麦汤。原料:梨、大枣各50克,百合、麦冬、冰糖各30克,食醋30毫升。制法:将梨、枣、百合、麦冬加水煮熟后,加入冰糖、食醋即可,于睡前服食,每日l剂。食疗方2:连夏苓茹粥。原料:黄连、半夏各lO 克,茯苓、竹茹、陈皮各15克,冰糖30克,大米100克,食醋30 毫升。制法:将5味中药水煎20 分钟后,去渣取汁,加入大米煮粥。粥熟后加入食醋、冰糖即可,于睡前服食...
-
治冠心病心悸病案
治心悸病案:纪某某,男,64岁。胸闷、心悸反复5年,近1月来加重。外院诊断为冠心病,时有房早、房颤,近一月频发房颤,服用多种药物无效,神情焦虑,烦躁失眠,自汗盗汗,神疲乏力,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整日愁眉不展,时胸闷如窒,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细偶结。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诊断:心悸。病因病机:肝失疏泄,气滞心络,兼有痰浊。 治疗原则:调理气机,活血和络,清心化痰。投以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甘草、黄连各6克,白芍、枳壳、姜半夏各12克,陈皮9克,丹参15克,檀香3克,小麦30克。服14剂后,已有兴趣看报及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