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 第7页
-
治疗足部多汗症验方
药物组成:枯矾25 克,轻粉10克,滑石粉30 克。 使用方法:将枯矾、轻粉分别研成细粉,与滑石粉混匀,装瓶备用。晚临睡前以温开水洗脚,擦干,取适量药粉用手反复搓擦整个脚部,脚心、脚趾缝都要搓到,每晚1次。同时更换新鞋垫(旧鞋垫洗净再穿亦可),也可取适量药粉撒进鞋垫内白天穿着行走。一般用药2—3次脚汗即可轻减,重症者适当多用几次,建议以脚汗显著减少为度,以防过分干燥。 方解:足部多汗症,系小汗腺分泌汗液过多所致。方中枯矾具有消炎、收敛、防腐作用,轻粉有杀菌、解毒和收湿功效,据现代研究,滑石有保护皮...
-
治肺结核多汗症(阴虚火旺)方
处方:当归、生地、熟地、黄芩、黄柏、黄连各10克,黄芪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敛阴止汗。用于治疗肺结核多汗症,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型。症见夜寐盗汗,心烦口渴,咳嗽少痰,失眠多梦,骨蒸潮热,形瘦颧红,舌质红绛少津,脉细数。 专家点评:多汗症是指因阴阳失调,营养不和,腠理开合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症,据临床表现分为自汗、盗汗、脱汗等。肺结核病临床上多伴有盗汗或自汗症状,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还经常因汗出不止,感受外邪,引来其他并发症,给结核病化疗带来困难,影响疗效,成为临床上较为...
-
湖南名医治肺结核多汗症
湖南名医治肺结核多汗症(肺气虚损)方: 处方:防风10克,生黄芪20克,白术15克。 加减:汗多者加麻黄根8克,浮小麦15克,煅牡蛎30克,以止汗敛阴。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固表,收敛止汗。用于治疗肺结核多汗症,中医辨证属肺气虚损型。症见久病体弱,汗出畏寒,动则益甚,面色苍白,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专家点评:本型系久病体虚,伤及肺气,皮毛不固,气不摄汗所致。治宜益气固表,收敛止汗,方用玉屏风散加减。方中黄芪生用,补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化湿以实表;少佐防风助黄芪固表之力。 湖南名...
-
治手足心多汗症验案
病案:郭某,女,20岁。手足心出汗, 手心汗像流水,紧张则汗出更甚,心烦, 食纳减少,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入睡困 难,梦多,便秘,月经量少,有块色紫,舌 淡苔白,脉沉细。曾患夜游症。辨证属心 脾两虚之手足心汗症,方用归脾汤加减。 处方:黄芪、浮小麦、磁石(先煎)各20克, 白术、香附、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 煎)各15克,当归、龙眼肉各10克,白 芍、陈皮、炒酸枣仁、石菖蒲各12克.甘 草6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 服..服药后手心‘汗明显减轻,夜游症有所 好转,但便秘较重,上方加火麻仁...
-
黄芪水治糖尿病多汗
夏季,糖尿病患者会有出汗过多症状,容易造成血液浓缩、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多汗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所致,也与血糖代谢率增高有关现代研究证明.人体内有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其含量及活性增加是引发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黄芪中含有一种黄芪多糖,具有抑制该酶活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糖并改善糖尿病并发症。 此外,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多汗与气阴两伤、肺气不固有关,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止汗的作用,可治疗气虚乏力,表虚自汗,内热消渴等。 夏天喝黄芪水对缓解糖尿病多汗症状大有帮助,取生黄芪15克,冷水100...
-
四川名医辨治糖尿病多汗症经验
糖尿病汗出异常是糖尿病临 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二,表现为汗 出过多或减少,多见上半身多汗, 下半身皮肤干凉、少汗,无特异性 理化检查指标。临床所见,有时糖 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也无明显 神经血管并发症,仍汗出过多,此 时中医治疗更显优势。四川名医、 硕士研究生导师亓鲁光教授临床 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30 余年,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介绍如下。 亓鲁光教授认为,消渴多汗的 主要病机与消渴的病机同出一源, 以阴虚燥热为本j饮食无节,嗜食 肥甘,耗伤脾胃,内生痰浊水湿,郁 积生热,或五志过极化火,煎熬脏 腑...
-
百合固金口服液治咽喉痛 口疮 多汗症 泌尿系感染
【百合固金处方】 百合 100g 地黄 200g 熟地黄 300g 麦冬 150g 玄参 80g 川贝母 100g 当归 100g 白芍 100g 桔梗 80g 甘草 100g 【功能与主治】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喉痛。 秋季常用的中成药百合固金口服液,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传统应用于秋燥久咳、咽燥口干,痰中带血等症。 近年来研究发现,该药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对下列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咽喉痛 内服百合固金口服液,每次1支,先含10分钟后再咽下,日服3次,5天为1个疗程...
-
自汗多汗2年 桂枝汤加味治疗
王某某,男,40岁。2007年5月初诊。患者自汗、多汗2年。经深圳多家医院体检、化验正常。B超报告轻度脂肪肝。先后服中西药皆不能止汗。刻诊:面白体胖,动则汗出,额头及颈皆见汗出,口渴欲饮,心烦气燥;神倦思卧,喜饮凉茶,大便干结。舌肿苔薄,有齿痕,脉象浮缓。辨证为气虚肺卫不固,腠理疏松而自汗。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黄芪30克,炒枣仁20克,煅牡蛎30克,龙骨30克,浮小麦20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服。 二诊:汗出减少,心烦平,神倦乏力有好转,守原方再...
-
五苓散新用 高脂血症+多汗症
五苓散来源于汉·《伤寒论》一书。现代临床已把它制成丸剂、片剂(各地大中型药店一般均有售),是一种价格便宜的常用中成药。 它传统应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或水湿停聚所致水肿等病症。近年来发现,五苓散对下列疾病也有较好疗效。高脂血症 方法是内服五苓散丸剂,每次6-9克,每日3次。服药后可使血脂降低,体重逐渐减轻。其治疗机理是配方中白术有降低血糖,利尿,促进胃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桂枝能扩张血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机能;茯苓、猪苓均有利尿,提高免疫力作用;泽泻...
-
背热如焚,上身多汗,上热下寒,附子泻心汤
韩某,男,28岁,未婚。患者背热如焚,上身多汗,齿衄,烦躁不安。但自小腹以下发凉,如浴水中,阴缩囊抽,大便溏薄,尿急尿频,每周梦遗2~3次。在当地数医医治无效,特地来京请治。视其舌质偏红,舌苔根部白腻,切其脉滑而缓。此为上热下寒之证,治当清上温下。然观患者所服之方,皆补肾固涩之品,故难取效。 处方:附子泻心汤:黄芩6g,黄连6g,大黄3g(沸水浸泡10分钟去渣),炮附子12g(文火煎40分钟,然后兑“三黄”药汤。加温后合服)。药服3剂,大便即已成形,背热减轻,汗出止,小腹转暖,阴囊抽搐...
-
多汗症(秘方数:5)
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主要表现为对称地见于身体两侧比较局限的部位,如手、脚或面红等,在受热、精神紧张、情绪兴奋或睡眠。手术后更为显著。多汗症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出汗中枢的反射作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神经系统的其他功能则完全正常。全年性的如代谢年增高(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毒素(如发热疾病)、某些反应(如体克、恶心等)、情绪波动(如恐惧、惊骇等)均可引起多汗症。局限性的如汗腺机能失调、刺激交感神经(如动脉瘤等)、神经损害(如脊髓痨等)也可引起多汗症。多汗症可根据其伴随症状的表现以及检查,作出病因诊断。现代医学对...
-
多汗症的治疗方(手足多汗症)
【简介】多汗症是指皮肤出汗过多。大多数与精神紧张、恐惧、焦虑、愤怒等精神因素有关。好发于手掌、脚底、前额、腋部、外阴等处。轻微的多汗症只是皮肤湿润 【治法】多汗症中医方 【组成】熟附片30克(先煎),肉苁蓉、生地、山萸肉、巴戟天、五味子各12克,党参、黄芪、桂圆肉各60克,鸡血藤18克,桂枝3克,生白芍9克,金樱子24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疾病】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
-
更年期多汗怎么办
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多汗症往往继皮肤发红潮热之后.发生,亦有单独发生的。多汗可表现为面部、胸部等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易发生。多汗发生的机理与皮肤发红潮热症状一样,是由于更年期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更年期多汗一般对健康没有影响,但若出汗过多,可引起体液耗损。当您感到汗水涔涔而下时,不妨试试下面几种办法。 1.当潮热多汗出现时,不要过分紧张和在意,否则出汗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此时最好能保持情绪稳定,可采用放松和默想方式,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有潺潺溪水的凉快的地方;也可以倒一杯凉开水喝...
-
汗斑是多汗引起的吗?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由糠秕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表真菌病。其皮肤病损表现多呈汗渍干燥后的斑点状,因而得名汗斑,以颈、胸、背等皮肤汗腺丰富活跃处多见,亦可蔓延到下肢或全身。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病损在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时间较久的呈浅色斑。皮疹无炎性反应,偶有轻度瘙痒感,皮损好发生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面、腋、腹、肩及上臂等处,一般以青壮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