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带状疱疹 第6页

带状疱疹 第6页

  • 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中医特色疗法

    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中医特色疗法

    陕西中医药大学 阎晓梅 关键词 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针灸;理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的水疱,多呈带 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之 为“蛇串疮”“蜘蛛疮”“缠腰火丹”等 [1] 。中医 [2] 多 认为是因情志不舒、饮食不调致脾运失常,湿浊内停, 郁而化火,复感邪毒,伏邪湿毒感而后发。本病常发 生于春秋季节,发病率多见于成年人,并且随年龄的 增大呈显著上升。其临床表现为皮损出现前,常先有 皮肤扎痛或烧灼感...

  • 春困郁火易生带状疱疹

    春困郁火易生带状疱疹

    近几天来阴雨蒙蒙,四处潮湿,不知不觉又到了春天。每到“春困”的季节,皮肤科的病人又会增多,其中不乏带状疱疹者,即俗称的“生蛇”。到底为什么春天刚到就被“蛇”缠身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林国华教授介绍,在中医看来,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收藏了一冬的阳气,到了春天渐渐生发。古人所谓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实就是根据人体四季节气的变化而确立的养生观念。在秋冬阳气收藏的时候,就应该为春天阳气的生发做好...

  • 带状疱疹,湿疹,处方五皮五藤饮

    带状疱疹,湿疹,处方五皮五藤饮

    处方组成:丹皮、白鲜皮、海桐皮、地骨皮、桑白皮、海风藤、天仙藤、双钩藤、青风藤、夜交藤。 方解:五皮五藤饮中,丹皮性寒清热解毒,白鲜皮味辛散风止痒,地骨皮常用来清虚热,桑白皮利水消肿,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止痛。青风藤、海风藤、天仙藤辛散、苦燥、温通,既可祛风止痒燥湿,又可温通经络气血;夜交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专止夜间皮肤瘙痒;钩藤清肝与心包之火,即清血分之热,解血分之毒,轻清透热,达邪外出,以杜疹原;更妙的是,以皮达皮,皮属肺,能利水消肿,给邪以出路。以藤达络,络通风祛止痒,血行疹消,皮、藤和臻其妙。...

  • 带状疱疹“缠腰龙”传染吗

    带状疱疹“缠腰龙”传染吗

    蛇串疮,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缠腰龙”、“缠腰火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对于蛇串疮,我们听起来并不陌生,许多老年人中亦是多有染患,它带给了患者巨大痛苦。 过去的观点认为,带状疱疹是不传染的。但今年来我们越来越发现,与蛇串疮患者接触后自己也罹患此病。那么我们到底可以接触蛇串疮患者吗?蛇串疮具有传染性吗? 首先,蛇串疮是有一定传染性的。它是由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的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两种看似毫不相关的疾病,实际上却是一对孪生兄弟。顾名思义,带状疱疹与...

  • 三法合用治带状疱疹

    三法合用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又称为蛇丹、蛇串疮、缠腰火丹等,是由于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 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多与肝郁化火、过食辛辣厚味、感受火热时毒有关。情志不畅,肝经郁火;或过食辛辣厚味,脾经湿热内蕴;又复感火热时毒,以致引动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经络而发为疱疹。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施以灸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施以灸法

    当急性带状疱疹接受治疗后,皮损基本恢复,但受损皮肤节段遗留下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样痛,严重者影响患者休息(睡眠)、情致、精神状态等,且持续超过一个月者,即可定义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常见、最为严重的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究其原因与受损皮肤的神经轴突外露,出现生物电流短路;或疱疹发病早期治疗方法不当(不及时),致病毒残余作怪有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当属于中医“蛇丹愈后痛”范畴。由于患者平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停滞、蕴化湿热搏结肌肤,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化火循...

  • 带状疱疹后遗痛雄黄蒜泥疗 胆汁治斑秃

    带状疱疹后遗痛雄黄蒜泥疗 胆汁治斑秃

    雄黄蒜泥疗 带状疱疹后遗痛 雄黄30克,独蒜60克,雄黄粉研成细末, 蒜捣烂如泥,二药拌匀,甩白纸包裹搓成条状, 阴干备用。使用时,将其用少量纯净水磨成浆 汁,外敷患处,每天两次。连用数次后疼痛会明 显减轻。 本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收疮止痛;大蒜 有解毒杀菌、消肿止痒作用。二味合用具有更强 的消肿止痛、解毒敛疮功效。此方对疱疹初期、 水疱未破溃者最为适宜。如能配合内服抗病毒 药、营养神经的药物,疗效更佳。 (张蕾) 猪 胆 汁 外 涂 治 斑 秃 斑秃是以头发突然成片脱落 为特征的常见病。 轻拉...

  • 带状疱疹腰部疼痛伴大面积大水泡 中医方药

    带状疱疹腰部疼痛伴大面积大水泡 中医方药

    带状疱疹 刘某,女,64岁,于2016年8月29日初诊。主诉:右腰部疼痛伴大面积大水泡10天。患者10天前不明原因腰疼,渐出现红点、小水泡,在家治疗,症状渐加重,水泡由小水泡融合成大水泡,疼痛加重,到卫生室输液4天无效而来诊。 刻下:患者从腰部至少腹大面积皮肤红斑,大、小水泡有的融合,疼痛剧烈,伴寒热往来,疼痛如刺,昼轻夜重,舌红苔薄黄,脉弦。证属热毒郁于少阳而发。给以黄连茯苓汤加味治之。 方药:黄连9克,黄芩10克,茯苓30克,炒车前子10克,通草6克,清半夏9克,麦冬10克,远志6克,柴胡...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从气滞血瘀论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从气滞血瘀论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外,还常伴情感、睡眠及生活质量的障碍。迄今为止,西医治疗方面仍未找到一种长期控制的方法。 国医大师禤国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皮肤病临床工作。在临床上,禤国维辨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屡获奇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从气滞血瘀论治 禤国维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本虚标实为主,主要是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心、肝、肺、脾,日久耗伤气血,或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导致经络瘀阻...

  • 带状疱疹外用麝香效果好

    带状疱疹外用麝香效果好

    冬春多发带状疱疹,疱疹发作突然,进展迅速,常伴有灼热刺痛,给患者带来痛苦。早期外用麝香,消肿止痛效果很好。 方法:麝香0.5克,研极细末,用医用凡士林50克调和成药膏,每次取药膏少许外敷疱疹处,每日3次。适用于疱疹初期红肿刺痛。 点评: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王世彪主任医师介绍,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蜘蛛痣”“火带疮”“蛇串疮”等。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病程一般为半个月左右。好发...

  • 韩正光介绍中成药巧治带状疱疹

    韩正光介绍中成药巧治带状疱疹

    特约专家、河南辉县市省百泉疗养院主管药师韩正光 带状疱疹,中医谓之“缠腰火丹”、 “蛇串疮”等。认为其主要病因是湿热火毒侵犯皮肤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局部皮肤成簇水疱,痛如火燎为特点,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和止痛。近年米,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以下中成药有较好疗效,且经济简便。 六神丸。六神丸10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取六神丸适量研成粉末贮瓶密封,用时以碘酒将药末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随用随配,每...

  • 带状疱疹局部红肿糜烂 处方加减用法

    带状疱疹局部红肿糜烂 处方加减用法

    带状疱疹神经痛 处方:当归15克,赤芍、生地、枳壳、 元胡、桃仁、红花、川芎、柴胡各10克,丹 参30克,甘草3克。 加减:气滞加川楝子、郁金、香附各 10克;血热加丹皮、栀子、黄芩各10克; 气虚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黄芪20 克;疼痛严重加乌梢蛇3克(焙干研为细 粉冲服),全蝎3克(焙干研为细粉冲 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服。 主治带状疱疹神经痛。 林卫志 带状疱疹,中医 称“缠腰火丹”,又叫 “缠腰蛇疮”。近年来用...

  • 外抹自制药水治带状疱疹

    外抹自制药水治带状疱疹

    案一:谢某,女,27岁。患带状疱疹。疱疹面积不大,发病2~3天。颜色鲜红疼痛,口干口苦心中烦热。 辨证:肝经湿热。 方用:龙胆泻肝汤。 药用:黄芩15g,龙胆草15g,木通10g,栀子15g,当归10g,生地20g,泽泻15g, 柴胡10g, 甘草10g,淡竹叶15g,丹皮10g。(车前子15g,滑石15g,另包煎)。5剂水煎服,愈。 案二:某老太,72岁。患带状疱疹。右前胸至后背疱疹颜色鲜红。 治法:外抹自制药水。配内服中药5剂:瓜蒌籽15g,瓜蒌皮15g,甘草9...

  • 风池穴临证治带状疱疹 斑秃背痛

    风池穴临证治带状疱疹 斑秃背痛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头部髓海之下,与阳维脉相连,既可以疏风解表,清头明目,又可充溢髓海,和解少阳。在临证过程中,根据配伍变化,应用风池定治疗不同的疾病,其操作手法不尽相同,但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选取临证治疗中颈椎病、头痛、煤气中毒、斑秃、腰痛五则验案,对于病因病机、治法特点加以剖析。 2 病案举例 2.2带状疱疹后遗症 赵某,女,50岁,2005年2月23日初诊。诉带状疱疹6月余,遗留鼻尖部,额部痛3月余,头顶痛,寐差,脉沉弱,少苔。经辨证后,选穴风池、四神聪、神庭、印堂、四白...

  • 带状疱疹常见医治误区 临证以祛邪为主

    带状疱疹常见医治误区 临证以祛邪为主

    中医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缠腰龙”“蛇丹”“蜘蛛疮”“蛇串疮”等,其病位在表,病因在里,病变在皮,症结在脏腑。 病因病机与症状 历代医家均以为带状疱疹由炽热所形成的。《医宗金鉴》将其归结为风、湿、热病,与肝、心、脾、肺相关。临床最常见是以肝胆郁热者为主,或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或为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致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或为起居反常,劳倦过度,正气缺乏,邪客肌表;或为肺失...

  • 中医亨特氏综合征辨治 带状疱疹辨治

    中医亨特氏综合征辨治 带状疱疹辨治

    王庆其,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来,他将中医学经典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教学查房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兹介绍其教学查房的案例如下。 【病史概要】   郭某,男,40岁。入院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主诉:左侧头部带状疱疹7天,伴左侧面部口角歪斜1天。   现病史:7天前,患者出游劳累后左侧外耳道内出现肿块,压痛明显,时大时小,未予重视。后出现左侧颈部及枕部疼痛,仅可触及散在肿块,并可触及左侧淋巴结...

  •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之脉案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之脉案

    该患者前曾因下肢疼痛、行走不便来诊,就诊期间出现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在当地医院治疗一月后疱疹结痂,再来门诊就诊。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在发病72小时内及时治疗,疼痛程度会明显减轻,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概率也会大幅下降。兹摘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之脉案。 何某,女,73岁。2013年4月2日初诊。 患者主诉带状疱疹一月余,已结痂,现遗留疼痛。大便干。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全瓜蒌60克,红花15克,清半夏15克,忍冬藤60克,黄柏10克,生甘草10克。7剂,水煎服。 按 病位在...

  • 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

    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又称“蛇串疮”“缠腰火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的一类皮肤病;部分患病的年老体弱者皮疹消退后可出现后遗神经痛,病势缠绵,日久不愈。本病常骤然发生,春秋季多发,发病以既往感染过水痘患者多见,劳累或情绪激动易诱发。 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甑带疮范畴。中医认为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有关。其病因病机主要由于肝气...

  • 带状疱疹 宋鲁成教授一套特色疗法

    带状疱疹 宋鲁成教授一套特色疗法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疾病,宋鲁成教授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拔罐等进行治疗,形成了一套特色疗法:初期采用烧棉法,急性发作期运用中药与刺血拔罐,后遗症期内服中药与针灸相结合。此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 宋鲁成教授擅长分期治疗带状疱疹:初期选用烧棉法使毒邪排出;急性发作期运用中药和刺血拔罐疏泄肝胆、活血化瘀;后遗症期内服中药与针灸相结合缓解疼痛。此外,宋教授选用适量马钱子内服及浮针等辅助治疗带状疱疹,既加快了疱疹的恢复,又能快速解决其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范畴,临床主要表现...

  • 雄黄蜈蚣膏治带状疱疹

    雄黄蜈蚣膏治带状疱疹

    处方组成:雄黄9g,蜈蚣3条(瓦焙)。 用法用量:分别研为细末,混合均匀,香油调敷患处,每日3次。 功效:清火解毒。 主治:带状疱疹。 病例验证:洪某,女,68岁。右季肋至背部起带状红色而高出皮肤之如粟米粒大小密集的丘疹,火燎样疼痛,伴发热,体温39.8℃,咽轻度充血,曾用青霉素5次而不效。给以“雄黄蜈蚣膏”治疗,涂1次痛止,3次而体温降,1天后疹即消失大半,2天后痊愈。(韦良渠)...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首经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首经方

    仲景方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在带状疱疹的并发症中最为常见。带状疱疹后1个月仍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痛称为PHN[1]。中医古文献中无PHN明确病名记载,部分医家称其为“蛇丹痛”[2]。PHN好发于年老体弱者及免疫功能失调者,三叉神经受累时比较常见,且多疼痛剧烈[1]。罹患该病的患者常因剧烈疼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显著,被众多医家广泛运用于皮肤病临床治疗中。笔者查阅文献,整理出5...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

    孔红兵副主任医师, 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脑病六科副主任, 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继承人,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科带头人培 养对象。孔主任从事针灸临床、 科研和教学近 30 年, 擅长 “中西医结合、 综合疗法” 治疗神经系统及消化系 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将孔主任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一、 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属祖国医学“缠腰火丹” 、 “蛇串疮” 、 “蜘蛛疮&rdquo...

  • 带状疱疹 疱疹发作突然消肿镇痛外用麝香

    带状疱疹 疱疹发作突然消肿镇痛外用麝香

    冬春多发带状疱疹,疱疹发作突然,进展迅速,常伴有灼热刺痛,给患者带来痛苦。早期给予中医小技术,消肿止痛效果很好:消肿镇痛外用麝香。做法:取0.5克,研极细末,用医用凡士林50克调和成药膏,每次取药膏少许外敷疱疹处,每日3次。适用于疱疹初期红肿刺痛。 点评:带状疱疹中医传统称为“缠腰火丹”“蜘蛛痣”“火带疮”“蛇串疮”等。好发年龄中老年居多。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病程一般为半个月左右。好发部位...

  • 带状疱疹 热毒阻络外干皮肤案 湿热毒瘀阻滞络脉案

    带状疱疹 热毒阻络外干皮肤案 湿热毒瘀阻滞络脉案

    带状疱疹多由肝经热毒或湿热火毒循经外溢引起,应尽早给予准确的辨证治疗。笔者治疗此病,立法清肝解毒或清肝除湿,以祛除病邪,减少对机体的刺激和损伤,并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选择应用活血通络止痛药,如延胡索、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蜈蚣、全虫等,根据病情适当加入补虚扶正之品,如太子参、沙参、当归、甘草等,并辨病选用一些有抗病毒效能的中药,如板蓝根、连翘、金银花、忍冬藤、蒲公英、生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等。 总之,临床治疗该病要注意扶正祛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 热毒阻络...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刘云霞教授运用腹针穴位疗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刘云霞教授运用腹针穴位疗法

    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治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皮疹消失后遗留的持续性神经痛,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1],其易患因素有高龄、前驱症状重、皮疹重、疼痛重和免疫力低下[2]。由于疼痛剧烈,患者极易出现精神紧张、烦躁、失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本文主要介绍刘云霞教授运用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治愈PHN 1例。 1 病案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左侧前胸、后背及腋下疼痛半年余&r...

  • 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

    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带状疱疹多了起来,仅把我治此病的点滴经验写出来,供大家临床参考。题目是沿用了王渭川老中医临床经验集里的题目,并非我自己故弄玄虚,明者鉴之。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至今尚无特效疗法。 中医外科书中介绍的治法很多,但有特效者也并不多见,内服方多倡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来治疗,我刚学医时也曾数次应用过,效果也并不理想。 后来见王渭川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试用几例,效果确实很好,一般三天--七...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针灸祛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针灸祛痛

    带状疱疹病毒是天生的潜伏高手,而且渗透得很深——它隐藏在脊髓后根或脑神经节内,当人体防备松懈(免疫功能低下)时就出来兴风作浪。被激活的带状疱疹病毒沿着感觉神经通路到达皮肤,招兵买马(大量复制),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皮疹,也就是带状疱疹,中医叫“缠腰火龙”、“缠腰火丹”。 别以为它只是在皮肤上弄出几个水疱,其实它直接威胁到人体的神经细胞。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引起神经细胞发炎和坏死,从而导致剧烈的神经痛。即使皮肤的问题解决了,约30%~50...

  • 张鸿谋治疗带状疱疹经验

    张鸿谋治疗带状疱疹经验

    张鸿谋,男,1939年出生。1966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现兰州大学医学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名中医,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胆囊胆管结石、胆囊炎、胃炎、肾结石、阑尾炎、风湿病关节炎、肿瘤、肠梗阻等疾病。 带状疱疹,中医学又称“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蜘蛛疮”等,是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张鸿谋认为,本病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导致脾失健运、湿蕴化热、毒邪易感,湿热火毒蕴积肌肤发病;...

  • 芒硝青黛调水涂擦治带状疱疹

    芒硝青黛调水涂擦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本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失调、肝胆不和、湿郁化火等,导致热火毒郁阻经络,外攻皮肤所成。选用芒硝、青黛调水涂擦,对带状疱疹有较好的解毒、止痛作用。 办法:芒硝100g,青黛20g,用蒸馏水(或温开水)400ml谐和,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每日数次,使患处坚持湿润。 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能软坚泻下、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等。芒硝外用清火消肿力强,有很好的清凉、消肿、止痛作用。如皮肤疮肿、疮疹赤热、痒痛等,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改;口疮、咽痛,也可硼砂、龙脑合用外...

  • 带状疱疹 赵炳南称之“串腰龙”治方详解大全

    带状疱疹 赵炳南称之“串腰龙”治方详解大全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腰部、胸胁,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相类似,已故著名皮肤病专家赵炳南先生称之为“串腰龙”。 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缠腰火丹记载: “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