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疝气 第13页

疝气 第13页

  • 疝气三年 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治疗 疝气方治验

    疝气三年 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治疗 疝气方治验

    疝气方 原方:川楝子、小茴香、青木香、橘核仁、荔枝核、山楂核、元胡、大黄、附子。经过数十年之临床实验,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气之药中,速收特效,此治外疝之经验谈也。 治验:左某,男,62岁,炊事员,于1978年夏初诊。 罹患疝气3年,因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治疗。言退休后常被乡亲们请去做饭做菜,每因站立劳作而致睾丸胀痛偏坠,伴少腹作痛,此时必须休息后才能继续劳作。在当地也服用过中药,多是理气疏肝之味,效果甚微。笔者诊其脉象为弦细无力,舌苔白腻,其他无痛苦。遂予罗氏治疝方,方药:大黄5克,炮...

  • 治疝气玉米茎心代茶饮用

    治疝气玉米茎心代茶饮用

      方剂:玉米茎心(玉米茎内之白色柔软绵状物质)10条。   制用法:加水煮汤。代茶饮用。   成效:清热利尿。用治疝气、尿道刺痛、溺白等。...

  • 治疝气 局部无名肿胀方

    治疝气 局部无名肿胀方

    治疝气方 处方:玉米茎心(玉米茎内之白色柔软绵状物质)10 条。用法:加水煮汤。代茶饮用。功效:清热利尿。主治疝气、尿道刺痛、溺白等。 杨海萍 治局部无名肿胀方 处方:蚕沙50克,醋适量。用法:蚕沙碾碎,用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3—4次;或将蚕沙用布包着蒸热,热敷患处多次。功效:敞肿去瘀。主治无名肿胀。 潘国发...

  • 荔枝核治气滞胃痛疝气痛

    荔枝核治气滞胃痛疝气痛

      治气滞胃痛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治疝气痛荔枝核10克,小茴香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柴胡10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7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   治睾丸肿痛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栀子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苦参30克,蒲公英3...

  • 中药方治鼻衄为主 兼以治疗疝气

    中药方治鼻衄为主 兼以治疗疝气

    刘某,男,8岁,1985年7月22日初诊。 主诉:鼻衄2年,再发5日。患儿来诊时,手扶左腹部弯腰缓慢而行,其母在后大声喊:慢点、慢点。待询问方知,患儿于同年5月4日行睾丸鞘膜积液手术,7月4日因活动量大,出现刀口疝。此后经常脱出,曾到几家医院求治,都无好的保守办法,最后建议用疝气带,故一直用疝气带固定。但仍经常脱出,其母让其走路用手托住,故出现就诊所见一幕。 患儿鼻衄已2年余,此次鼻衄5日,出血6次,量多、止不住;西药治疗无效,故来中医求治。除上症外,患儿伴面黄无华,易烦躁,晚上睡眠不安,大便量少不利,腹压...

  • 《理瀹骈文》外治思想在腹股沟疝气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理瀹骈文》外治思想在腹股沟疝气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是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腹股沟区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腹壁缺损突出体表[1],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物,可伴局部重坠感和慢性便秘,患者直立时腹股沟区可见一肿物,平卧时可全部回纳或部分回纳。该病发病率为0.1%~0.5%[2],手术是唯一治疗方式,但术后存在并发症,如疼痛、便秘、血清肿等。 中医称腹股沟疝为“狐疝”。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平卧或用手推时肿物可缩入腹腔,站立时又坠入阴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名“狐疝”,又称为“...

  • 中医治疗疝气 附子大黄汤治之

    中医治疗疝气 附子大黄汤治之

    现代医学认为疝是人体腹部肌肉薄弱或开裂的区域,导致脂肪组织或肠等人体器官通过这个位置向外,在皮下形成明显突出,伴有不适感和疼痛。特别长时间站立、大小便或举重物时症状会更加明显。大部分疝是由于人体内有长期存在的薄弱区。通常腹壁的薄弱区域是与生俱来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遭受创伤或手术切口变得更薄。举重物或干重体力活会加剧疝的严重程度。疝的常见类型有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中医统称为疝气。其基本症状是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时出现,平卧或用手...

  • 主治男子疝气 女子下焦杂症 方药组成

    主治男子疝气 女子下焦杂症 方药组成

    方药组成 组成:大黄5克,炮附子5克,川楝子10克,淡干姜10克,山楂核15克,元胡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橘核仁10克,青皮1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小腹胀满加炒乌药、炒香附;伴有泌尿感染者加桉树叶、瞿麦;大便秘结者加生白术、火麻仁。 功效:寒热互济,开结散郁,行气消胀。 主治:男子疝气、女子下焦杂症。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煎取2次,分2~3次服用。不得冷服。 方解:本方的整体组成来源于罗止园《止园医话》,原出处没有方名。原文为“中医治疝之药,...

  • 疝气(秘方数:5)

    疝气(秘方数:5)

    疝气: 疝气:疝气俗称“小肠气”,一般泛指腔体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可因部位不同而分多种类型,常见有腹股沟疝、股疝和小儿脐疝等。其发病多与肝经有关,故有“诸疝皆属于肝”之说。本病多以气痛为至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局部隆起或阴囊坠胀,连及小腹,有囊状肿物,或脐部凸起,站立或咳嗽时可触及肿物有冲击感,平卧即缩小或消失等。 方 名...

  • 荔枝核治疝气

    荔枝核治疝气

    炎夏的一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诗稿,忽一南方友人来看望他,还带来了一些新鲜荔枝。于是,两人边谈诗,边吃荔枝。白居易对美味的荔枝赞不绝口,当即挥笔写了一首荔枝诗:“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吃过荔枝,其妻春兰进来收拾核、壳,无意中将核包起来置于抽屉中。一个月后,白居易因过累而疝气发作。妻听人说,荔枝核煮水喝可治疝气,便如法炮制,果然灵验。白居易大为感慨,逢人便说“荔枝核治疝气”有特效。 中医学认为,荔枝核入肝肾,有舒肝、散结、止...

  • 疝气食疗方三则

    疝气食疗方三则

    疝气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中医认为,疝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采用食疗的方法安全有效。 1.小茴香6克,食盐2克,青皮鸭蛋2个。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末,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7天为1疗程。可行气止痛,消肿散结。 2.柚子皮50克,柚子核1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1个月。柚子皮、核.均有理气除湿、化痰止痛之效,治疗疝气疼痛有一定效果。 3.荔枝核10克、小茴香3克,水煎服,每日2次。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核“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痛&...

  • 疝气手术后避免增腹压

    疝气手术后避免增腹压

    疝气多是因为咳嗽、打喷嚏、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的。有的孩子出生时就有疝气,最好1岁多就手术,拖延越久引起肠坏死风险越大。 疝气手术前6—8小时就应禁食。如有便秘、泌尿系统疾病、感冒等,应尽量提前诊治,消除症状。手术后要平卧1—2天,不能半坐卧式应将膝盖弯曲,以免造成腹压增加;避免过度用力,大小便最好不要下床;术后四天内,伤口应清洁、干燥;五天后可洗澡;六天后小心撕去透明膜并拆除纱布即可。术后一个半月内不宜过度活动,甚至长时间站立,避免便秘...

  • 治疝气食疗8便方

    治疝气食疗8便方

    1.小茴香15克,食盐3克,青皮鸭蛋2个。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末,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5日为 1个疗程。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治疝气的功效。 2.小茴香15克,煎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每天分2次食用。有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小肠疝气者。 3.荔枝核30克,煎后取汁,加入粳米50克,同煮成粥,每日服食1次。有理气止痛治疝气的功效, 4.小茴香9克,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2次,有温中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寒疝的患者。 5.茄子50克,水煎取汁,饭前温服,每日2...

  • 孩子疝气要注意啥

    孩子疝气要注意啥

    小儿疝气最大的危险是当孩子剧烈哭闹或突然用力时,腹内压突然增加,腹腔肠管突出过多,或有些患儿长期应用疝带,使疝囊颈经常受到磨擦,变得肥厚坚韧,使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此时,应立即到医院诊治。因此,你的孩子平时要注意避免上述的行为。 一般来说,疝气还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患有疝气,应及早手术,如果拖延至上学以后,体育活动增多,患儿活动量日益加大,会导致疝气病情加重。 目前要彻底治愈小儿疝气,手术是惟一方法,其他的方法,如药物治疗、疝托、疝带等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 除了传统的手术外,微创手术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治老人疝气 敷药戴肚兜 灸脚脚趾

    治老人疝气 敷药戴肚兜 灸脚脚趾

    疝气是老人常见病症。我国60岁以个人群中疝气的发病率约6%,以老年男性居多,并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导致老人疝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人腹壁肌肉逐渐萎缩、腹壁变薄,再加上经常有咳嗽、打喷嚏、前列腺增生、便秘等问题,导致腹压增高,使腹内器官不正常突出腹壁,外表看起来像一个肿包(医学上称疝气袋),并且伴有压痛等症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包块大小也不同。 老人最常见的疝气发生于下腹部与大腿之间的腹股沟区域,医药上称为腹股沟疝。另外,小腹以及阴囊部也可发生疝气。中医认为,疝气的发生与足厥阴肝经密切相关。从发病原因来...

  • 常抬腿防疝气

    常抬腿防疝气

    中老年疝气发.病率之所以高,主要是因腹壁肌肉、肌腱退化,强度降低,加上肥胖或长期患病卧床等因素,致腹壁肌肉萎缩,进而造成小肠或大网膜容易从腹壁薄弱处突出。因此,老年人应有意识地加强腹肌锻炼,增加肌肉力量,以避免疝气的发生。练练抬腿运动就是不错的选择。具体做法是: 躺在床上,双臂平放在躯体两侧,两腿并拢缓缓上抬30-90度,再放乎,反复做30次。继而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做仰卧起坐8—10次。...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疝气
  • 为何疝气偏爱老年人

    为何疝气偏爱老年人

    疝气在医学上称为“疝”,是外科常见多发病,即人们常说的“小肠疝气”。疝指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或者向体表突出。疝气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以腹股沟疝为例,该病60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高达1.2%。为什么疝气偏爱老年人呢? 由于老年人常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等疾病,长期的咳嗽、排尿困难、排便费力,致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排挤、压迫腹内脏器向腹壁 薄弱的区域移动。另外,因心肺疾病、肝脏疾病引起的腹水,也会引起腹...

  • 老人防疝气晨好常抬腿

    老人防疝气晨好常抬腿

    中老年疝气发病率之所以高,主要是因腹壁肌肉、肌腱退化,强度降低,加上肥胖或长期患病卧床等因素,致腹壁肌肉萎缩,进而造成小肠或大网膜容易从腹壁薄弱处突出。因此,老年人应有意识地加强腹肌锻炼,增加肌肉力量,以避免疝气的发生。练练抬腿运动就是不错的选择。具体做法是: 躺在床上,双臂平放在躯体两侧, 两腿并拢缓缓上抬30~90度,再放平,反复做30次。继而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做仰卧起坐8—10次。...

  • 疝气“小肠气”防治方法

    疝气“小肠气”防治方法

    上趟厕所“上出”疝气 53岁的王先生患有便秘。一次,王先生便秘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想用劲儿解大便,没想到大便没出来,肠子倒是出来了。他隐约感觉到自己阴囊的右侧开始膨胀,于是连忙到附近医院就诊,结果诊断为疝气,医生建议他尽快手术。 疝气不治引发嵌顿 张大爷今年70岁了,他的右侧大腿根部长了个包块,有三四年了,大便、咳嗽、活动的时候,它就会出现,休息、平躺着的时候包块就会消失。别人劝他去看看,他说不痛不痒,等等再看。最近,张大爷感冒咳嗽得厉害,一次咳时,他感觉那个包块又出来了,且疼痛剧烈,张大爷想...

  • 医师手记:老年疝气误治危害大

    医师手记:老年疝气误治危害大

    特约专家、东南大学中大医院外科主治医师 胡浩霖 老张今年60岁,不久前老张发现自己的左侧腹股沟区域有一个蚕豆大小的包块。站起来时和运动过后明显突出,躺着的时候又没有了,也没有什么明显不适感,不过老张还是到医院看了一下。医师告诉老张,这是腹股沟疝,要做个小手术,没什么后遗症,而且手术越早做越好,否则疝口会越撕越大,会比较危险。 老张一听要开刀,心里就泛起了嘀咕。开刀痛苦不说,还要花不少钱,又耽误时间,现在反正也不疼不痒的,过阵子再说吧。于是老张就回家去了。后来老张看报纸的时候看到l『南京某门诊部的广告,宣称什么&...

  • 防流感 治疝气

    防流感 治疝气

    冬季是感冒、流感的高发季节。专家指出,其实流感症状有轻重之分,如果健康人群出现轻微流感症状,无须过于惊慌。 流感是传播性高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人群普遍易感。但大部分人得了流感以后的症状较为轻微,如发热、体温在38℃或以上、干咳、肌肉酸痛等。除非是高危人群,如孕妇、小孩、老人、有基础病患者外,健康人群患上轻症流感时,可先居家隔离治疗。轻症流感患者如盲目到医院扎堆,一方面可能把流感传染给他人,另一方面有可能出现聚集性感染,使病情加重。 健康人群患上轻症流感时,如何居家治疗呢?首先,需要适当...

  • 食疗辅治老人疝气

    食疗辅治老人疝气

    老人疝气是因人体 组织器官一部分离开了 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 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 进入另一部位。该病多 与肝经有关,肝郁气气 滞、寒滞肝脉皆可致疝。 选用温补肝肾、散寒之 药膳,具有较好辅助治 疗作用。以下三款食疗 方,供患者参考。 荔枝粳米粥 荔 枝核30克,粳米50克。 荔枝核水煎取液,放入 粳米一同煮粥,煮至粥 熟即可,随意食用,每 日1剂,连服1~2周。 此粥具有温中理气、止痛之功 效。适用于寒疝气痛、小腹冷痛 等患者。 无花果茴香饮无花果5 个,小茴香9克。水煎取液,分2 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连服...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