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草汤 第6页

甘草汤 第6页

  • 学好用活藜芦甘草汤

    学好用活藜芦甘草汤

    解读方药 方歌:藜芦甘草治风痰,化痰息风和筋脉,手指臂肿颤挛急,口眼?斜皆能瘥。 组成:藜芦3g,甘草6g。 方药配伍:藜芦与甘草,属于相反相使配伍,相反者,藜芦泻实涤痰,甘草益气和中;相使者,藜芦使甘草益气祛痰,甘草使藜芦息风涤痰。 权衡用量比例:藜芦与甘草用量比例是1:2,提示药效涤痰与益气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以治风痰。 应用指征 本方以涤痰息风为主,主治风痰证,常见症状有:手指臂肿动,身体瞤瞤,肌肉僵硬。 方证辨病 对于帕金森病,...

  • 四逆散合良附丸,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

    四逆散合良附丸,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

    经方药味少,配伍精,疗效捷,与时方合用可互相补益,增强疗效,扩大用途。 四逆散合良附丸 四逆散合良附丸是余临证四十年来治疗胃脘痛的首选方。四逆散本为《伤寒论》主治木郁土壅而气滞至厥者;良附丸则为《良方集腋》专治肝寒犯胃而气滞作痛者,两方皆能疏肝行气,功效相近。但前者疏气而主升降,后者疏气而重温中。前者疏肝理脾,后者疏肝暖胃。两方合用,不仅增强疏肝之功,而又充实散寒之力。 胃脘痛病位属胃而波及肝者十居其七,胃病治肝是中医辨证的特点。气郁不振则客寒易留,寒邪犯胃则气滞愈甚,病程日久则肝胆脾...

  • 芍药甘草汤 临床主要用方指征

    芍药甘草汤 临床主要用方指征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29条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则伸……”仲景在此明确地指出本方的适应症。继仲景后,历代医家验证本方的疗效的记载实不鲜见,如“治热脚气,不能行步”,去杖汤,“治脚弱无力,步行艰难”,“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治拘挛急迫者”,“...

  •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在伤寒论里治疗“脉结代”,就是心律紊乱,包括早搏、房颤等。很多人把炙甘草汤,当作治疗心律紊乱的专方。其实,炙甘草汤可以治疗多种心脏病,不止是心律紊乱。 上文说到,用炙甘草汤治疗一个小伙子心绞痛,巧的是就在同一天,还有一个老人也来看心脏病,她是心慌,也是用炙甘草汤治的。 2020 9 12 ,某女,61岁,心慌难受半年,做恶梦、或受惊吓、或高兴都会引发心慌,安静下来就好了。白天活动还好,但晚上起来小便走回床上就心慌,纳可,大便偏干,眠可、梦多,血糖高,舌...

  • 炙甘草汤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炙甘草汤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1 条文解读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原文177条:“伤寒,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1]论述了心阴阳两虚的证治。本条冠以“伤寒”, 当知成因为外感病, 若病在太阳, 当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今不见恶寒发热, 脉不浮而结代, 并见心动悸, 说明病始为太阳外感而渐内累于心, 外邪已罢, 仅存里虚之证。心主血脉, 赖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滋养。心之阴阳气血不足, 则心失所养, 故见心动悸;心阳虚鼓动无力, 心阴虚脉道不充, 故脉结代。治宜炙甘...

  • 四逆汤、桂枝甘草汤合方医案

    四逆汤、桂枝甘草汤合方医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衡百川   葶苈大枣泻肺汤、四逆汤、桂枝甘草汤合方医案   宋某,女,58岁。2017年11月25日首诊:患者主诉阵发性胸闷气喘20年,加重1周。近期症状:胸闷气喘,夜间不能平卧,动则加剧,下肢指凹性水肿,怕冷乏力,纳可,纳后上腹胀满不适,无口干口苦,喜热饮,近期夜寐差,舌淡水滑,薄腻苔,脉沉弦弱。既往有风心病20年,曾多次因胸闷心悸气喘入院治疗,近期(2017年01月19日)查心脏彩超提示风湿性心脏病:1.二尖瓣狭窄(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2.三尖瓣反流(大量...

  • 小议炙甘草汤之生地的用量

    小议炙甘草汤之生地的用量

    患者徐某,男,35岁,2015年9月16日初诊。主诉:心慌1月余。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心悸,偶见下午疲乏、恶寒,性急易怒,口唇偏紫,无乏力气短,无胸闷胸痛等表现,纳可,寐欠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涩。既往体健,半年前体检,心电图呈窦性心律失常,未予诊治。即刻血压:146/95mmHg;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非勺形改变,晨峰血压明显升高,全天血压平均值125/80mmHg,白日血压平均值130/90mmHg,夜间血压平均值110/67mmHg。 西医诊断:窦性心律不齐,高血压;中...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疾病总结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疾病总结

    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举隅 炙甘草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并治下》第177条“伤寒,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 且方后悉数列举了方药组成、剂量和煎服方法。原方组成为炙甘草四两, 人参二两, 生地一斤, 麦冬半斤, 桂枝三两, 麻仁半升, 阿胶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1], 广泛应用于各种辨证属阴血不足, 心气虚弱者[2]。现将笔者近5年运用本方加减治疗疾病做一总结, 简述如下。 1 心脏疾病 1.1 心律不齐 患者, 女, 65...

  •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因其能使断脉复续,故又名复脉汤,后世医家称其为“一切滋补之剂,皆自此方而变化之。”(明·李梴)“虚劳中润燥复脉之神方也。”(清·徐彬)仲景治心悸,王焘治肺痿,孙思邈治肺痨,三者皆认为是津耗燥淫之证。当代医家对此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将此方印定为通阳复脉、益气养血之剂,其治疗证候以心悸、气短、胸中烦闷、苔薄、脉不整为主症,凡见于内科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笔者学习并应用炙甘草汤多年,延至近时,或有所悟,特与同道交流。...

  • 炙甘草汤证的应用常有茫然

    炙甘草汤证的应用常有茫然

    •炙甘草汤的应用不必拘于“脉结代,心动悸”,凡符合阴血不足、阳气虚馁,血脉不畅者,诸如月经不调、头晕耳鸣、血不养筋、病后体虚、化疗后心血失养等,皆可用之。 •炙甘草汤的证候可谓虚中夹瘀。此“瘀”由阴血不足引起,与瘀血证有本质不同,因此不用活血化瘀药,而用火麻仁等滑润血脉药。 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曹颖甫对经方应用娴熟,其高足姜佐景整理的《经方实验录》,医案翔实,要点突出,多有启迪。书中关于炙甘草汤的应用值得一读,今就其主要内容叙述如下...

  • 心悸不宁可用炙甘草汤

    心悸不宁可用炙甘草汤

    笔者曾诊一58岁男子,有冠心病史3年,因心悸伴短暂黑朦,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早,短阵室速。当即收住院,给胺碘酮治疗后症状好转,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出院时要求坚持口服胺碘酮半年。3个月后自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遂到医院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医生考虑是胺碘酮副作朋,便立即停用。停药1月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等症减轻,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但心悸胸闷气短加重,伴有一过性头晕黑朦,动态心电图提示病情加重。这一波三折,令患者拒用任何西药,坚持要求中药治疗。辨证属阴阳两虚,心血瘀阻。治宜滋阴养m、通阳复脉...

  • 半夜抽筋食疗 芍药甘草汤

    半夜抽筋食疗 芍药甘草汤

    有句广告词这么说:“腰酸背痛腿抽筋,身体提醒你,缺钙了! ”同时,各种补钙的产品纷纷上市,数不胜数。一些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腰酸了,背痛了,腿抽筋了,就开始吃钙片。但是吃了真那么有效吗?我且不评判。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没有缺钙这种概念。中医认为,不少急性疼痛症(非器质性)、抽搐痉挛常与肝阴不足、津伤血虚有关,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有好长时间不能止痛,且影响睡眠。 这么看来,腿抽筋和缺钙是完全不相干的,至于...

  • 炙甘草汤:阴阳并调 快慢皆治

    炙甘草汤:阴阳并调 快慢皆治

    •炙甘草汤在当下临床多应用于伴心动悸、脉结代的消耗性疾病。这些疾病核心病机多为阴虚阳损、营卫失调、络脉瘀阻。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快慢皆治”的中医药特色。 •炙甘草汤补阴津大于益心气,但心动悸、脉结代之心律失常多伴宗气虚陷、血瘀络阻,可合用升陷祛瘀汤以益气举陷、祛瘀通络,以达更为全面的阴阳、营卫、气血、升降、制化的调整。 心悸在临床较为常见,大多为各类心律失常,目前西医细胞电生理、动作电位、离子通道等有关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研究已相当精细,对应治疗也...

‹‹ 2 3 4 5 6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