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验 第5页

验 第5页

  • 清宫医案 脾胃病治验

    清宫医案 脾胃病治验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清宫御医也颇为重视,潜心研究脾胃理论,透过众多医案,可以发现其学术思想在此方面的诸多体现。   清宫之中,皇家养尊处优,恣食肥甘厚味,加之受饮食习惯影响,患脾胃病者较多;其中,慈禧医案的记载可谓现存最全者。慈禧一生,常患气滞、食积、泄泻等症。笔者以慈禧医案为例,浅述对宫廷脾胃病遣方用药理论之理解。   重调脾胃 气机升...

  • 刘丽坤治疗肺癌经验

    刘丽坤治疗肺癌经验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年上升,且均居癌症首位。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有研究证明,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加用中药能显著减轻药物毒性,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增强其总有效率[1]。   刘丽坤,教授,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6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第2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西名中医,山西省优秀专家。其从事中医药治疗肿瘤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 彭涛治疗肺癌验案2例

    彭涛治疗肺癌验案2例

    彭涛教授现任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名中医工作室科主任,师从首届全国百位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绍宏教授,以及中医大师李可教授,熟读中医各家经典,在临床中能够灵活应用,效果显著。目前主要从事研究太湖医学和吴门验方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在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彭涛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验案2例整理如下。   (1)患者,男,63岁。2019年4月11日初诊。外院诊断为:右肺中央型小细胞癌,右肺门、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右侧胸腔积液,T2N3M0 ⅢB期。刻下症:患者神志情,咳嗽...

  • 单兆伟从瘀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撷菁

    单兆伟从瘀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撷菁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根据Correa级联学说,胃黏膜癌变是多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通常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胃癌前病变阶段,此阶段是胃癌转变的重要节点,具有双向转化的特点[1]。临床上常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前期病变,伴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肠型化生则称为胃癌前病变。而中医药对逆转胃癌前病变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具有较好的疗效[2]。胃癌前病变无特定的中医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如胃脘部疼痛、痞闷等,可归于中医“痞满”“...

  • 消化道肿瘤术后辨治经验

    消化道肿瘤术后辨治经验

    消化道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胃癌 的死亡率为 23. 03% [1 ] 。手术治疗是消化道肿瘤的 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如疼痛、发 热、泄泻 [2 ] 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 康复。中医药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诸症较有特色, 如大承气汤在促进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方面效果良好 [3 ] 。我们采用芳化轻宣法辨治消化 道肿瘤术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气血怫郁持续,当取芳化轻宣 健康机体气血处在一种和畅流转的系统之中, 气血一旦受阻,就会引发疾病 。“人之所有者,血...

  • 李佃贵辨治胃癌经验

    李佃贵辨治胃癌经验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居全球肿瘤发病率第四位,癌症死亡率第二位。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球水平。胃癌当属中医的“积聚”“胃脘痛”“噎嗝”“反胃”的范畴,本病预后差,进展期胃癌自然病程一般不到1年。中医药在胃癌的治疗上发挥了独特优势。多数学者认为胃癌的发生与“邪毒”有关。“邪毒”又称“癌毒”,包括了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转移、浸润,也包括肿瘤所在部位炎症性反应。国医大师李佃贵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对当代人们生活起居、饮食规律的观察,创造性地提出“浊毒理论”认为胃癌的发生是因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

  • 单兆伟治脾胃病经验

    单兆伟治脾胃病经验

    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长期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研究工作,曾师从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以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术上首先提出了“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及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诊疗体系,完善和丰富了传统的中医脾胃理论。今就单兆伟的主要学术思想做一简述。 融汇古今思路 辨证辨病相参 五诊合参 重视舌诊 传统医学“望、闻、问、切”概括了诊察疾病的4种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互相取代,因此在...

  • 刘嘉湘治疗胃癌经验

    刘嘉湘治疗胃癌经验

    国医大师刘嘉湘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多为忧思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所致。病久常可因气机郁滞,血行失畅,而致瘀血内结;脾胃损伤,宿谷不化,积而化热,耗伤胃阴,亦可因气郁日久,化火伤阴;脾虚日久则可耗气伤阳,以致脾胃阳气虚,日久损伤肾阳,故产生噎嗝反胃之证,有气结、瘀血、热结、食积及脾胃虚寒之证。但气滞可出现在胃癌的任何阶段,痰气交阻大多出现在胃癌的中晚期。热结伤阴多见于胃癌晚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胃癌分为6个证型。   分型论治...

  • 高启龙运用风药辨治肺癌经验

    高启龙运用风药辨治肺癌经验

    肺癌指原发于支气管的肺恶性肿瘤,现代医学治疗肺癌的方法包括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及近期流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恶性肿瘤之首,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中医药参与肺癌的治疗与预防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与现实意义。风药首见于张元素的五运六气学说,提出“药类法象”理论,将药物性能分析并归纳为“风升生……寒沉藏”。李东垣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风药”理论,认为风药主要包括具有升发外散、透达阳气作用,且气味轻薄、性轻清灵动的药物[2]。   高启龙主任系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科中西医结合病区主任,临证多年,...

  • 食管平滑肌瘤验案偶拾

    食管平滑肌瘤验案偶拾

    杨某,男,76岁。工 人。患者素有胃脘痛病史 10年,经常反复发作。近 一月来自觉吞咽受阻.且 日趋加重.只能进食半流 质.伴咳嗽气喘痰多。x光 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 伴感染。胃镜检查。食道中 段见一范围约62.5Px× 75Px的黏膜下隆起。外院 行超声胃镜检查提示:食 管平滑肌瘤。患者因年事 已高.又惧怕手术或内镜 下治疗.故择中医诊治。 刻诊:精神萎摩.面色 欠华.形体消瘦.端坐呼吸 张口抬肩、动辄加剧.胸膈 痞闷。舌紫暗。苔白腻,脉 细涩。辨证为痰血互结,胸 膈血行受阻。清代徐灵胎评 《临证指南医案噎膈》...

  • 《医学启源》祛湿经验浅析

    《医学启源》祛湿经验浅析

    探讨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的祛湿思想及用药经验。分析《医学启源》有关治湿方药后认为,张元素祛湿以健运脾胃为要义,善用白术配伍,倡导分型、分部、分病论治。《医学启源》丰富与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与实践,对后世湿浊的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 李振华脾胃病辨治经验

    李振华脾胃病辨治经验

    我跟随李振华教授学习,最大的收获是老师缜密的中医临床思维和脾胃病学术思想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内经对脾胃均有虚、实的记载,《灵枢·本神论》:“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李振华教授在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研究中并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发现,脾胃病据统计90%以上都为脾胃气虚,创新性地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之论点。   “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其运化食物精微之功能赖于脾气,甚则脾阳。如脾失健运,饮食入胃,则不能及时和降,食物停留在胃,故胃多实证。其他如肝气郁滞横逆于胃,使其疏泄条达失常,胃气不能下降;或暴饮暴食...

  • 辛智科治脾胃病经验

    辛智科治脾胃病经验

    陕西省中医医院辛智科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有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人有幸跟随老师学习,现将辛智科教授对脾胃病的认识及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对脾胃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食物入胃,胃主受纳腐化,脾主吸收输布,脾胃是人体运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脾气主升,主运化,胃主受纳水谷、腐熟消化,主降浊。辛智科教授认为脾胃并居人体之中央,为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升降出入的运行状态全赖气化。脾气升则肝肾之气皆升,胃气降则心肺之...

  • 脾胃湿热证验案举隅 脾胃湿热的病因病机

    脾胃湿热证验案举隅 脾胃湿热的病因病机

    脾胃湿热是临床常见的脾胃实证。它是“脾湿脏”与“胃燥腑”相济共营烂谷、运化、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失调,导致“脾湿与胃热交蒸”的病理变化。随着地球气候的转暖、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药物的滥用,本病证已呈上升趋势,不仅东南之地罹患者众,西北之域也渐增多。它可出现于各个系统的许多疾病,而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不少难治性、恶性的疾病也多有呈现。治疗难于速愈,且易反复。   笔者带领团队,开展了脾胃湿热理论及其相关疾病治疗的研究,从临床和文献入手,用传统和现代的科学方法,组织协作、学术讨论等,创新了认识和...

  •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胃癌经验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胃癌经验

    李济仁教授简介 李济仁。1931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歙县。皖南医学院附 属弋矾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师从新安名 医张根桂。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遴选 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 长。安徽省医史学会名誉会长。出版《济仁医录》等专著10 余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行医50 余载。在内、妇、儿科众多疑难杂病的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 富...

  • 戒烟验方

    戒烟验方

      戒烟汤   方一:鱼腥草30克,地龙、远志各15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0克,人参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4~5次服用。可以消除戒烟产生的各种身体不适、情绪烦躁。   方二:炙紫菀、炙款冬花各15克,补骨脂、清半夏、枇杷叶、前胡、茯苓、橘红、桔梗各12克,川贝、射干、罂粟壳各10克,干姜9克,肉桂6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6~9剂,能使有10年以上烟龄或烟瘾较大者将烟戒掉。   戒烟酒   取鱼腥草60克,远志、甘草各20克,地龙、广藿香、薄荷各15克,60度高粱白酒100...

  • 解煤气中毒经验

    解煤气中毒经验

    方法:取浓茶、好醋各1碗,混合分3 次服用,每次间隔半小时。 主治: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较轻的患者。 黄将翔...

  • 独头蒜治蜈蚣咬伤经验

    独头蒜治蜈蚣咬伤经验

    经验方:新鲜独头蒜1枚。 用法:剥去蒜衣,切开并以其截面反复擦伤口及其周围2~3厘米处…~15分钟,每小时1次, 疗效:本方治疗蜈蚣咬伤患者10例,经擦治3~10次后均治愈。...

  • 治毒虫蛰伤验方

    治毒虫蛰伤验方

      1. 鲜扁豆叶适量,捣烂,搽涂患处。   2. 取公鸡口内唾液适量,涂抹于咬伤部位。   3. 鲜马齿苋适量,揉碎,再被叮咬处反复搽涂。   4. 生姜一小块,茶油适量。先将生姜用刀划出汁液涂洗咬伤部位,至感觉发热为止,再用茶油涂抹患处,连涂数次。   5. 鱼腥草30克,洗净,沥干切碎,捣烂如泥,涂敷于咬伤处。   6. 五灵脂18克,研为细粉,用冷开水调和成糊状,敷于蛰伤处。   7. 活地龙两条,洗净,捣成烂泥状,涂抹于蛰咬部位。   8.鲜薄荷叶、大蒜、醋各适量,洗净,捣成烂泥,做成饼状,敷于患处,用胶...

  • 连建伟治疗脾胃病验案6则

    连建伟治疗脾胃病验案6则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 生命之本。 脾胃若病, 常 可导致各种疾病。 吾师连建伟教授, 治疗脾胃诸种疾 患,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从整体出发, 灵活运用各 种方剂加减治疗。 今总结6则验案与同道共享。 小柴胡汤治不欲饮食案 患者某, 女, 67岁。 2007年4月6日初诊。 不欲饮食 1月余, 畏寒发热, 口苦, 心烦欲呕, 小溲少, 左关弦, 右脉缓, 舌苔薄黄边有白涎。 西医诊断: 消化不良。 中医诊断: 不欲食。 中医证型: 少阳病。 治以调和少 阳、 理气和胃, 拟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 柴胡10g, 黄...

  • 百合养生小验方

    百合养生小验方

      中医学认为,百合为滋阴佳品,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肺虚劳嗽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及热病后期虚烦失眠等。百合味甘而性微寒,味甘能补虚,微寒能清热,故属滋养清热之品,入心经则清心安神而能益智,入肺经则清肺润肺而补肺,被古人誉为“渗利和中之美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百合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效果更佳,并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百合还有提高机体耐受能力,镇咳,祛痰,平喘及安眠等作用。   介绍几个百合的小验方:   1.神经衰弱症患者,神疲乏力,心神恍惚...

  • 养阴三验方

    养阴三验方

      野菊蜂蜜饮   取野菊花5~10克,蜂蜜适量,开水泡服代茶饮。野菊花性味辛、苦、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以及疮疔等皮肤病。蜂蜜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润燥止咳、解毒止痛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秋季防燥滋补的首选天然食品。两者冲饮,清热解毒、养阴润燥有良效。   川贝炖秋梨   取秋梨1只,挖去核后,填入川贝母粉5克,加冰糖1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吃梨喝汤。秋梨性凉、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此炖梨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

  • 治中老年虚证经验

    治中老年虚证经验

    经验方:制首乌、枸把子、胡桃仁、黑芝麻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炒熟,混匀研成细末。每次服3克,温开水冲服,每日服2-3次。 疗效:本方治疗中老年虚证(症见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头昏眼花、心悸气短、耳鸣、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等)患者114例,显效96例,有效18例。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 白长川从“滞”论治儿童脾胃病经验

    白长川从“滞”论治儿童脾胃病经验

    白长川是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潜心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形成以“滞伤脾胃”和“三纲二化四期辨治热病”为代表的学术观点,对脾胃病、急危重症、疑难杂病的辨治见解独到,经验丰富。脾胃病是儿童临床常见的病种,因五脏生理病理特点不同于成人,其症状表现上以“滞”伤脾胃多见。白长川教授立足当代脾胃病特点,创新提出“滞伤脾胃”学术观点,制定运脾和胃基本治则,采用运脾七法进行辨证治疗。   “滞”是儿童脾胃病的主要病机   脾胃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种。滞与脾胃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

  • 廖志峰治疗脾胃病经验

    廖志峰治疗脾胃病经验

    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是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曾得到董建华、焦树德、祝谌予等全国著名老中医的传授与教导,并跟随甘肃省名医窦伯清、席良辰学习,无论是对窦伯清的益气消瘀理论还是席良辰的平补脾胃理论,都触类旁通,择善而从,逐步形成自己思辨虚实、以衡为治的辨证用方体系。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廖志峰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临证经验   治中焦如衡   廖志峰在临床诊疗中也非常重视脾胃功能的平衡,廖志峰认为:“治中焦如衡”这一治则具体体现于升脾气与降胃气、养胃阴与运脾气、疏肝气与调脾胃等...

  • 中药戒酒验方

    中药戒酒验方

      1.葛根20克,龙骨40克,牡蛎4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黄芪40克,全蝎5克,天麻5克,牛膝15克,桂枝15克,钩藤5克,羌活15克,地龙1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每日一剂,水煎至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一般服药7剂即可见效。   2.葛根30克,党参、茯苓、白术、枳椇子各12克,泽泻、猪苓各10克,白豆蔻、砂仁各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情况服药5剂后,即可在停止饮酒的情况下,有比较充沛的精神与体力。(郭旭光)...

  • 西洋参养生经验方

    西洋参养生经验方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入心、肺、肾经,能滋阴补气、清热生津,被视为补药之上品,主要用于气虚阴亏所致的心悸怔忡,心烦内热,肺虚久咳,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咽干口渴等,如现代医学所谓的心功能不全、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亚健康状态及病后或化疗放疗后体力不支等。张锡纯说:“西洋参能补助气分,兼能补助血分。因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常用量为3~10克,大剂量可用10~30克。   西洋参药膳   西洋参的服食方法有含化法、冲粉法、炖服法、蒸蛋法、茶汤法、煮粥法、...

  • 实用解酒验方小汇

    实用解酒验方小汇

    雪梨解酒 取雪梨2至3个洗净切片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 大白菜解酒 将大白菜帮洗净,切成细丝,加些食醋、白糖、拌匀后腌渍10分钟后食用,清凉、酸甜又解酒。 甘蔗解酒 将洗净除皮的甘蔗,切成小段榨汁饮用,有解酒作用。 马蹄解酒 取马蹄即荸荠110多只洗净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f此法最适宜于饮高粱酒等烈性酒醉患者。 芹菜解酒 取芹菜适量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可解酒醉后头痛脑胀,颜面潮红等症)。 中药解酒 中药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服,解酒效果尤佳。 豆类解酒 用绿豆、红小豆...

  • 酒醉推荐验方

    酒醉推荐验方

    白茅根可解酒毒   宿醉后,人会感觉头昏脑涨,十分难受。如何快速解酒防止酒伤身呢?中医养生专家推荐用白茅根水煎服解酒毒。   推荐验方:醉酒时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如果用鲜品宜加倍用。   评:酒毒是指饮酒过量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轻者出现面红耳赤、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痛、心慌、目眩等宿醉症状,重者会出现“急性酒精中毒”现象,甚至昏迷及危及生命。如果养成酗酒的习惯,可致脂肪肝、肝硬化及肝癌。所以,提醒大家,尽量不喝酒,或少量饮酒。如果出现宿醉的现象,可选用消除酒毒的食物。  ...

  • 羊肾补肾方:民间验方

    羊肾补肾方:民间验方

    配料:取羊肾2 只,杜仲5克,五味子6 克,料酒、葱、姜、味精、盐各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羊肾洗净,去掉臊腺,切片;杜仲、五味子用纱布包好,与羊肾同人沙锅内,加水适量及葱、姜、料酒。炖至熟透后,加入盐、味精调味。佐餐食用,每周 1—2次。 功效:温阳固精,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伴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症。 (梁占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