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 第5页
-
自制桃仁枣泥饼——养血活血疗贫血
许多老年人患有贫血,常感觉疲乏、困倦、浑身无力、头晕眼花、耳鸣、皮肤毛发干枯等。长期贫血会导致一些更为严重的疾病发生,所以需要及时补血。但是,治疗贫血并不能一味地只用阿胶、大枣等补血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的滋腻之性会损伤脾胃,造成脾胃功能减退,脾胃虚弱长期摄入营养不足,更会加重贫血,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治疗贫血的时候,不仅要用补血的药物或食物,还要配合一些理气活血的药物,使得身体内的血液运行通畅,才能达到治疗贫血的目的。 自制的桃仁枣泥饼既可补血,又可活血,是贫血患者的食疗佳品,可以长期食用。具体的做法为:枣泥2...
-
中医方剂中的四物汤是中医补血 养血的经典方药
孙中山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医学家。曾在澳门行医,受聘镜湖医院任外科医师,由于医术高明,甚得群众信仰。他不仅擅长西医,而且对中医学及饮食营养等方面都有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四物汤”,就是他对饮食营养研究的成果。 中医方剂中的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药,方用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四味药组成。而孙中山的“四物汤”并不是由上述四味药组成,而是集四种素食之精而成,即用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这四种食物。 此“四物汤”中的黄花菜又名金针,它的花有健胃、通乳、补血的功效;根有利尿、消...
-
党参灿鸡汤补中养血
党参灿鸡是一款很有名的滋补约膳,不过这款药膳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油腻,不适合身体肥胖或患有血脂异常、血黏度高的人食用。其实,在做这款药膳时在其中加一些杂粮,就可起到降低汤中脂肪含量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加这款药膳的营养,提升其口感。 做法:取童子鸡1只,党参30克,红枣8枚,枸杞子15克,薏米、糯米、黑米各50克,姜丝5克,精盐适量。将童子鸡杀死后去除毛杂、内脏、鸡头和鸡尖,放人凉水中浸泡1个小时。将薏米、糯米和黑米混合在一起清洗厂净,放人冷水中浸泡1个小时。将红枣和枸杞子洗净。将泡好的童子鸡和杂粮取出,沥去水分。将杂粮...
-
幻视“见鬼”以八珍汤加味养血安神
2010年夏天某日,有位姓孙的女居士,夫妻都是上海大学的老师,有过数面之缘,突然打电话找到我,让我帮助治疗她姐姐的疾病。据说其姐“见鬼”,老是胡说八道,说哪里有光,哪里有东西,胆怯易惊,已经好几天了。 但是我又不是道士,不会驱鬼,怎么办呢?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用鬼箭羽、朱砂之类驱鬼安神。可是据寺庙的师父讲这种处理并不能解决根本。一筹莫展之际,我忽然想到《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这样几句话:“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七八...
-
冬季补气养血用大枣
大枣有养血补气、安宁心神之功效,适合于中老年入冬季补益养生之用。 1.病后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脾虚泄泻:大枣 10枚,人参5克 {或党参15克),煎汤服用。 2.虚劳烦闷、畏寒:大枣10枚、葱白50克,共煎,去渣,顿服。 3.表虚自汗:大枣10枚,乌梅肉9克,桑叶12 克,浮小麦15克,水煎服。 4.妇女更年期贫血: ①大枣8枚,龙眼肉 15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趁热温服。 ②大枣15枚,薏苡仁 100克,同煮成粥,加糖温月艮。 5.心脾两虚失眠:大枣10枚,石菖蒲9克,同煮,食枣喝汤。 (叶常生)...
-
保养血液少得病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血液,然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道吸人等途径污染人们的血液,“非健康血液”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最直接杀手。 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营养结构及环境卫生变化等,一系列的生理代谢紊乱引发的血脂、血糖、血压异常等,致使血液各项生理指标超过(或低于)正常值,最终导致人们患上各种疾病,危害生命健康,这种血液称为“非健康血液”。为了防止血液进入非健康状态,就需要好好对其进行保养。 防“黏” 血液变“黏”非常危险,黏滞的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很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形成,就会...
-
皮肤瘙痒症:养血滋阴治方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据了解,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皮肤瘙痒症患病率达10%以上。特别是秋冬季节,不少老年人夜晚脱衣上床时,身上的皮肤就会痒起来,且越挠越痒,越痒越挠,如此恶性循环,直至皮肤被抓破或掐痛,才能稍稍止痒。 皮肤瘙痒症食疗方:胡萝卜100g、白芨10g、杞子20g、海参20g、肉皮100g、粳米100g,煮粥。或者可用熟地当归粳米粥:熟地黄30g.当归20g,粳米40g。陈皮末少许。每日服2次,中晚各1次。 该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
-
养血祛风治老年肤痒
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属中医“血风疮”范畴。其特点有四:一是多为老年人,年龄一般在50-60岁以上;二是以秋冬发病为多;三是病程较久;四是周身皮肤瘙痒,剧痒,痒无定处。占质偏红,苔薄黄腻,脉象多见细数或细滑数。该病虽全身瘙痒,但多无原发性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皮肤粗糙少泽,搔时有白屑纷落等继发皮损。究其原委,现代医学认为是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或萎缩,分泌减少,脱水,皮肤干燥所致。 中医学认为,年老体虚,肝肾不足,精血亏损,而致血虚生热化毒,生风化燥,热毒风燥阻于皮肤之间,肤失濡养,久病及...
-
皮肤瘙痒用什么药 补气养血为本
隆冬季节许多中老年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中医认为,中老年人由于本身就气血虚弱、皮肤衰老、腠理不固,加之外出后,又感受风邪的侵袭,所以就会出现皮肤瘙痒、千燥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中医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治疗风证应以补气养血为本,祛风止痒为标,标本同治,从根本上消除瘙痒。下面介绍几则药膳以供选扦。 黄芪血藤肉汤 黄芪25 克,鸡血藤15克,猪瘦肉150 充(切片备用)。黄芪、鸡血藤择净,放入药锅加入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后,水煎去渣取汁,加叨女/的猪瘦肉片煮,快熟时加入食盐少许,熟后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