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止泻 第3页

止泻 第3页

  • 麸皮敷肚子止泻

    麸皮敷肚子止泻

    受凉后容易出现胃冷痛、腹泻的情况,可以用小麦麸皮敷在肚子上来止泻。 麸皮敷肚子属于食熨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麸皮加热后来熨烫—些特殊的部位或者患处,透过皮肤毛孔传人经络而到达脏腑,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取小麦麸皮 500克,放人锅内炒至极热,加黄酒少许略炒,用布袋包好,熨烫肚子,可以消除腹泻。 (徐蕾)...

  • 胡椒能有效止泻

    胡椒能有效止泻

    腹泻是夏秋季常见疾病,多因饮食不洁或腹部受寒引起,除了用些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外,家里常备的一种调料——胡椒,也能有效止泻。 胡椒有黑胡椒和白胡椒两种,白胡椒的药用价值稍高一些,在腹泻高发的季节,做菜煮粥的时候适当放一些白胡椒,可预防腹泻,若用来治疗,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 成人:取10-20粒胡椒口嚼后,用开水服下,也可取胡椒3-6克,研末后,开水冲服; ② 小儿:取白胡椒1克,研粉,加葡萄糖粉9克配成散剂,1岁以下每次0.3-0.5克,1-3岁每次0.5-1.5...

  • 腹泻 渗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腹泻 渗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中医认为,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如果脾胃气虚就会导致饮食运化失常,水湿内生,从而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肠鸣腹泻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可以用来治疗脾虚湿盛导致的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肠鸣腹泻等症状。现在除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胃肠道疾病之外,其他慢性病临床表现属中医脾虚夹湿证者,也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服用参苓白术散时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者(表现为舌红、少苔)慎用;感冒时忌用。高血压患者慎用;忌生冷、油腻。 田栓磊...

  • 五更泻 以三味止泻散治之

    五更泻 以三味止泻散治之

      1980年前后笔者回家探亲时,邻居一位30岁上下的男患者前来求治。他面色蜡黄,骨瘦如柴,形寒肢冷,浑身乏力,舌苔淡白,脉象沉细。1米70的个头儿,体重尚不足100斤,难以胜任农活之重,只能在家中坐吃山空。询之,则曰患五更泻已十多年,每天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已经四处投医,花了上万元,痼疾依然如故。   诊之为五更泻,处以三味止泻散治之。用石榴皮、茯苓、白术各50克,共研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服10克。患者连服10天,脐腹已不作痛,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0天,大便正常,饮食增加,体力渐...

  • 止泻小妙方

    止泻小妙方

    夏季容易发生腹泻,会引起脱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急性腹泻还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下面介绍两个止泻的小妙方。 蒜瓣茶 大蒜有杀菌作用,茶叶有收敛功效,二者搭配可有效止泻。方法:取3-4瓣大蒜去皮后切片,3~5克茶叶,同放入小锅中,加水煎煮,水开后再煮1~2分钟即可,趁热喝,每天喝1-2杯。 煮橘子 橘子内含有鞣酸和果胶,鞣酸可减少 肠道分泌而使大便水 分减少,果胶加热后 具有收敛、止泻的功 效。方法:取1个橘子,洗净后,连皮切块儿,放在小锅中加适量水煮 3-5分钟,放温后食用即可,每天2-3...

    精品偏方 2024-03-08 13 0 止泻
  • 慢性肠炎止泻方

    慢性肠炎止泻方

      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谷欠馨,怕冷乏力。形瘦,面色萎黄,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迟而弱。辨为太阴阳明合病,属水寒土湿,中轴失运,治以扶阳燠土,温脾止泻。方宗附子理中汤、四逆汤、香砂六君子汤合方损益。处方:川白附子10克,淡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炒白术15克,台党参20克,云茯苓20克,广木香10克,春砂仁10克,姜半夏10克,陈皮...

  • 抗热敷盲肠穴止泻

    抗热敷盲肠穴止泻

    慢性腹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有时饮食稍有不适即可引发腹泻的症状,平时在家可以尝试隔姜热敷穴位来治疗。 蒙医认为,慢性腹泻是由于素体虚弱。复加饮食、行为和药物治疗不当等因素使胃的消化功能下降,向下影响肠道,而引起肠道功能失调的病症。治疗以调理消化功能和改善肠道运化为主。蒙医 “盲肠穴”位于肚脐左右各2寸处,具有消大肠痞塞、除腹胀肠鸣、止泄泻、解饮食不消等功效,经常热敷该穴位可以改善腹泻。 将姜片在蜡烛火上稍烘至热,快速贴敷于左右盲肠穴,并用热毛巾在这两处热敷约10 分钟,1目2次,10天为...

    精品偏方 2024-03-08 12 0 止泻
  • 自制止泻面糊

    自制止泻面糊

    将一小碗面粉放入炒锅中,用微火不断地翻炒,直到面粉变得有些发黄,可以闻到炒熟的面香味儿,关掉火,加入3克左右盐和10克左右的糖(糖尿病患者不要加白糖,或者糖减半)。 一次取出大约3茶勺的炒面,先用少量凉白开调稀,再用沸水调成稀糊状服用,一天可以服用5—6次。对于急性腹泻患者有止泻。补充能量、电解质和水分的作用。...

  • 巧用清凉油止泻又止咳

    巧用清凉油止泻又止咳

    清凉油,俗称万金油,它是头痛瘙痒的良药,其实,清凉油对于一些小毛病也有着很好的疗效。 1.缓解咳嗽:感冒咳嗽不止时,可在后背上涂些清凉油,5分钟后咳嗽症状即可缓解,过?小时再涂1次。 2.止腹泻:清凉油对于因外感风寒引发的单纯性腹泻疗效甚佳。取适量清凉油在尾骨,与肛门之间沟槽内涂抹,并来回搓擦,直到皮肤感到微热为止。 3.去鸡眼:鸡眼一般长于脚上,主要因摩擦挤压而形成的小圆硬块,可每天将清凉油涂在鸡眼上数次,再用点燃的艾条熏。如此一段时间,鸡眼自动脱落。 4.治痔疮:清凉油有消肿抗炎、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可用于...

  • 健脾止泻 治老年食欲不振芒果核治

    健脾止泻 治老年食欲不振芒果核治

    治老年食欲不振方 处方:山药20克,沙参、玉竹各15克, 石斛、茯苓各10克,乌梅、白芍各8克,甘 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养胃育阴。 主治:老年食欲不振,辨证属胃阴不足 型。症见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 缺乏光泽,心烦不安,自汗盗汗,大便干结, 舌质偏红,舌苔光剥或少津,脉细。陈子涵 食欲不振芒果核治 芒果核性平,味酸,涩,入胃,小肠经, 有健脾开胃、行气消食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所 致的食欲不振有疗效。 方法:芒果核15克,麦芽10克,蜜枣6 克。加...

  • 大便多呈溏泻 治法健脾渗湿止泻

    大便多呈溏泻 治法健脾渗湿止泻

    王某,男,48岁,长沙人。2009年11月5日初诊患者自诉腹泻、腹痛3个月,大便多呈溏泻,有时完谷不化、腹胀、肠鸣,神疲乏力,面色淡黄,舌淡,苔薄黄腻,脉细。 辨证:脾虚夹湿。 治法:健脾渗湿止泻。 主方:七味白术散合连朴饮。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广木香6克,藿香8克,葛根15克,黄连10克,厚朴10克,泽泻10克,砂仁10克。7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11月12日):药后泄泻基本控制,仍疲乏,纳少,面黄少华,舌淡,苔薄黄腻,...

  • 自制止泻药:煳米汤

    自制止泻药:煳米汤

    老年人脾胃虚弱,在感受寒邪或是饮食不慎引起腹泻时,要是没有止泻药,可以自制煳米汤来治疗。 将小米200克倒人铁锅中摊匀,微火烘烤,不翻动,至贴近锅底的下半部小米焦黄发黑的,加水1000 毫升煎沸。将红糖100 克放入碗内,把煎沸的小米水倒入碗内,搅匀,趁热饮服。一般 3剂即愈。 本方具有助消化、暖脾胃、止泄泻之功,非常适宜因消化不良、感受寒邪或脾胃虚寒等所引起的泄泻。 (梁绍辉) ·治疗腹泻 ·腹泻专题 ·腹泻及分类 ·治疗腹泻-穴道刺激疗法 ·...

  • “凉”出来的腹泻 止泻也要辨症

    “凉”出来的腹泻 止泻也要辨症

      52岁的王阿姨是个“西瓜控”,每到夏天总会时刻在冰箱准备一个大西瓜,每次外出回家就会美美地吃上几口,让身体降降温。孰知,最近一次,王阿姨在吃完西瓜后就开始腹泻,不到一天就拉了4、5次,让王阿姨苦不堪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佘世锋表示,夏天炎热,人们喜欢吃冷冻食物,而这些食物也容易滋生细菌,就会增加腹泻的风险。   指导专家   佘世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主任医师   “凉”出来的腹泻   在炎热的...

  • 腹泻就按“止泻穴”

    腹泻就按“止泻穴”

    拉肚子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吃止泻药,其实在肚脐的两旁,有两个“止泻穴”,也就是天枢穴。拉肚子的时候可自我按摩。 具体方法是:排便后,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 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对于经常大便不成形的人,比如有慢性腹泻的人,可以隔日按压一次。...

    精品偏方 2024-03-08 13 0 腹泻止泻
  • 晨泻 鸡鸣泻 以固涩止泻为主

    晨泻 鸡鸣泻 以固涩止泻为主

    “五更泻”又叫晨泻、鸡鸣泻,主要表现为黎明泄泻,泻后痛减,同时伴有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表现,多发于秋凉季节。中医认为,五更泻多属脾肾阳虚,或不暖土所致,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尤易发作。治疗当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为主。 四神丸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等六味药组成,可制丸服用,也可做汤剂用水煎服。方中补骨脂是主药,善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阳,辅以肉豆蔻暖脾涩肠,佐以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五味子酸敛固涩,另加大枣健脾养胃,诸药合用,成为温...

  • 泄泻 温阳除湿升阳止泻法

    泄泻 温阳除湿升阳止泻法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类病证,本证四季皆有,但以夏秋多见。其病因多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脾肾阳虚有关。感受外邪者以寒湿、湿热、暑湿较多;饮食所伤者,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引起;情志所伤者,主要与肝克脾有关;内伤脏腑者,主要由食伤脾胃,或脾胃素虚,或脾肾阳虚形成。其中,脾胃虚弱是慢性泄泻的根本病机,而湿邪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须在此基础上才可导致慢性泄泻。在其治疗上,感受外邪者,或温或清;饮食所伤者,健脾消食;情志所致者,抑肝扶脾;内伤脏腑者...

  • 健运止泻治慢性腹泻方选验案加味

    健运止泻治慢性腹泻方选验案加味

    病案:刘某,男,36岁。患者常年 在外跑业务,饮食时冷时热,时饱时 饥,并有饮酒之习,致使大便稀薄3 年有余。刻诊时见精神疲惫,面色萎 黄,大便每日3~5次,色黄稀薄,并 有隐隐腹痛,常自购黄连素、氟哌 酸、泻立停、香连丸等治疗,症状未 见明显好转。,在家属劝说下前来诊 治。其舌苔白腻而滑,脉象弦细无 力,扪之寸口尺肤寒凉。综合分析, 为脾肾虚寒,阳气失煦之象。法当温 补脾肾,健运止泻,方选十神汤加 味。 处方:党参、茯苓各15克,炒山 楂、炒山药、炒扁豆各20克,炒白 术、补骨脂、肉豆蔻各10克,吴茱 萸、五味...

  • 食蒜治拉肚子 洋葱糖浆止泻

    食蒜治拉肚子 洋葱糖浆止泻

    食蒜治拉肚子 如果饮食不当引起拉肚子或肚子疼时,可食用烤大蒜治疗。具体的做法是:取两三头大蒜,最好是紫皮的,把蒜头掰开,不用去皮,放在烤箱里烤。待烤到蒜瓣内软外皮微黄时取出,去皮吃掉,很快病就好了。 常食烤蒜,还可以健胃,改善胃肠功能。 洋葱糖浆止泻 将洋葱100克捣烂,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取汁加糖制成洋葱浆。用法:每天服3-4次,每次10-15毫升。此方有杀菌止痢功效,适用于肠炎、腹泻、菌痢诸症。...

  • 慢性肠炎 治当以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慢性肠炎 治当以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慢性肠炎 患者,女,74 岁。2004 年 1 月 14 日初诊。患者大便水泄 20 余年,尤在饮食稍有不慎,或受寒风冷诱发。每日腹泻于凌晨即起,泻下水样完谷之物,大便日行四五次。怕冷畏风,面部潮红,面额烘热感,口干但不欲饮或饮水不多。 此证属下元虚冷,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日久滑脱冷泄。治当以温肾暖脾,固肠止泻,并引火归原而温下焦之寒。处方: 白术 15 g,山药 15 g,炙黄芪 15 g,厚朴6 g,姜半夏 10 g,苍术 10 g,防风 10 g,肉桂 6 g,艾叶 6 g,吴茱萸 6 g...

  • 久治不愈的各种慢性腹泻 固肠止泻中药组成方解

    久治不愈的各种慢性腹泻 固肠止泻中药组成方解

    王仁强,男,1953年生,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委,重庆市中医院原消化内科主任,重庆市卫生计生委高级职称评审专家,重庆市干部保健顾问组顾问。 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30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炒枳壳15克,补骨脂15克,巴戟天15克,诃子10克,肉豆蔻10克,玫瑰花15克,金樱子15克,木香10克,合欢皮10克,白豆蔻10克(后下)。...

  • 泄泻病 肠鸣泄泻用 渗湿止泻方

    泄泻病 肠鸣泄泻用 渗湿止泻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王道坤,男,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决生死秘要》及《新脾胃论》等。   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5~30克...

  • 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增多 升阳止泻汤

    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增多 升阳止泻汤

    沈炳章,1943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脾胃病及疑难杂病。 组成:炙升麻6g,炒柴胡6g,煨葛根9g,防风炭9g,炒党参12g,炒白术12g,干姜5g,炙甘草3g,云茯苓12g,乌梅9g,炒枳壳9g,陈皮6g,砂仁3g(后下)。 功能:升阳健脾,除湿止泻。 主治:慢性泄泻属脾气下陷、湿阻中焦者。 用法:每日1剂,分煎...

  • 腹泻,拉肚子 不能单纯止泻

    腹泻,拉肚子 不能单纯止泻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脾胃病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腹泻发病人数达14亿人次之多。 很多人认为拉肚子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是天气变冷人体受寒所导致的,喝点姜汤水可能就没事了。的确,以上两种情况是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但是除此之外,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亦均可引发腹泻。还有,若腹泻症状超过2个月就被称为慢性腹泻,肠道的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小肠吸收不良、肿瘤、功能性疾病等均可引发慢性腹泻。所以腹泻不是单纯的拉肚子,其病因复杂、病机错杂,需得到大家的重视。出现腹泻...

  • 治腹泻 温阳止泻处方 资生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治腹泻 温阳止泻处方 资生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张某某,男,33岁。诉大便溏薄2年,加重1周。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溏薄,饮酒后尤甚。平素大便不规律,服用止泻药及肠道菌群调节制剂均效果不明显(具体用药不详),此后泄泻反复发作。兼见饭后咽中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吞咽唾液时感觉明显。小便正常,胃纳一般,夜寐安。刻下症见大便溏薄,2~3次/日,矢气频,肢寒怕冷,乏力明显。兼见咽部有梗塞感,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 诊断:①(脾阳虚衰型)泄泻(西医叫腹泻)。②(痰气郁结型)梅核气。 治法:温阳止泻,行气化痰。 处方:资生丸合...

  • 地黄补肾填精 重用生地止泻案

    地黄补肾填精 重用生地止泻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新鲜者称为鲜地黄,干燥或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者称为干地黄,二者统称生地黄,均有清热凉血养阴的功效。但鲜地黄其气大寒,清热凉血作用较为突出,而干地黄较鲜地黄苦寒之性有所减轻,以甘寒为主,益阴养血清热功效较佳。生地黄味甘苦,性凉;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补肾填精   《内经》言: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仲景以肾气丸补肾之阳,钱乙以六味地黄丸补肾之阴。张景岳基于...

  • 防冬春感冒 苹果“敛肠止泻”

    防冬春感冒 苹果“敛肠止泻”

    冬春时节,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很容易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紊乱,病毒乘虚而入,引发感冒。特别是工作、生活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迅速传播,老人、小孩免疫力相对较弱,更是易感人群。 感冒虽然不是大病,但由于起病急、症状明显,诸如头痛、鼻塞、流鼻涕、咳嗽、痰多、发高烧种种症状也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肺炎等疾病。感冒由病毒引起,而目前对治疗病毒感染尚缺乏疗效确实、副作用又很小的药物,并且感冒的病程具有自限性,所以感冒的治疗应以缓解症状,预防继发感染为主。 预防感冒首先应注意适量运动,增...

  • 春季按揉止泻防感冒

    春季按揉止泻防感冒

    春季,是舒发的季节,也更应该是保养的季节。和他淡淡了一个冬季后,是不是打算在这个春季补回来呢?那么你就要瞧瞧你的爱人,是不是有肾虚?是不是需要给他补补呢? 其实,身为男人们也应该小心养肾,一但肾出了问题,雄风什么的一切免谈。正可谓滋补调理胜于治疗,肾虚这事得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你已经出现夜尿频多、精力不济、性能力下降、腰酸腿软、失眠多梦、胸闷气短、耳鸣耳聋、发落齿摇、易患感冒、四肢畏寒怕冷等症状,就说明你已经肾虚,快点去调理吧! 初春天气多变,中医认为此时为阴阳交替的季节,容易生病。如果出现流...

  • 泄泻如水 排便次数增多 香砂二术止泻汤

    泄泻如水 排便次数增多 香砂二术止泻汤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达然,临证擅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 组成:煨木香5g,砂仁5g(后下),炒苍术10g,炒白术10g,炒白扁豆10g,建曲10g,山药10g,陈皮10g,茯苓10g,败酱草15g,炒薏苡仁15g,车前子10g(布包)。 功效:健脾化湿,实肠止泻。...

  • 主治胃源性腹泻,固脱止泻

    主治胃源性腹泻,固脱止泻

    功效:固脱止泻,主治胃源性腹泻,症见进食后半小时左右胃脘部疼痛,痛则泻下不消化食物及黏液,甚至夜间也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呈黑褐色,伴耳鸣、头晕、腰酸等,舌淡,脉沉细无力等。 处方与用法: 赤石脂、禹余粮各60克(均先捣碎),煅瓦楞子、海螵蛸各30克,车前子20克(包),水煎,每日1剂,分4次温服。5天为1个疗程。待控制症状后,以肾气丸、香砂六君子丸巩固,防止复发。...

  • 健脾止泻 莲子粳米粥

    健脾止泻 莲子粳米粥

      用料莲子肉50克(去皮、心),粳米50克~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莲子肉与粳米同煮成粥,再加冰糖稍煮即可,每日晨起当早餐服食,或不拘时限当点心食之。   功能养心益气、健脾止泻。   主治由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多汗、不思饮食、体倦虚惫、泄泻的患者。   小提示本方虽然简单,效果却不错。但对因湿热蕴结所致泄泻频作,或阴虚火旺之心悸失眠则不宜多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