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 第8页
-
治顽固性遗尿 小儿遗尿偏方
治顽固性遗尿方 处方与用法;丁香 2克,小茴香5克,黄精 10克;伏龙肝10克,川木瓜10克,钩藤5克,紫苹5克。水煎服,日1 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补肾阳,调和阴阳,治小儿顽固性遗尿症,先天阳气不足,面色苍白,肢冷尿清,遭尿频频,舌淡者。 (胡斌) 治小儿遗尿偏方 处方与用法:蝉蜕5 克,姜黄5克,僵蚕5克,大黄2克,柴胡5克,川楝予5克。水煎服,日1 剂,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消积导滞,治小儿遗尿属于肝胆郁热者,症见遗尿频频,心烦急躁,夜寐梦多,食欲不振,经常腹痛,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而臭秽...
-
尿频尿急尿不畅 补脾温肾缩泉止遗治方
葛友庆,1946年出生,江苏省苏州市名中西结合医师,江苏省太仓市名中医,太仓市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曾任江苏省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市中医学会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太仓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擅长治疗肾病、内分泌疾病等内科杂病。 组成:党参10g,黄芪15g,炒白术10g,陈皮10g,升麻5g,柴胡5g,炒白芍15g,炒山药20g,乌药10g,益智仁10g,炙甘草5g。 功效:补脾温肾,缩泉止遗。 主治:神经性尿频,症见尿频、尿急、尿不畅,平时小便如常...
-
中风后遗症 中药洗浴
持久、有效的康复治疗是降低中风后遗症患者致残率的关键。采用中药药浴的方法治疗该病,既可降低患者治疗成本,又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可以用桂枝、川椒、寻骨风、桑枝、槐枝、桃枝、椿枝、茄根组方,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取药汁,兑热水至适宜温度后浸泡,每天2次,5天为1疗程。具有温经通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 药浴治疗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药物和水疗的双重作用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本方所选中草药多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作用。患者体表毛孔在温热药液的作用下会充分舒张,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渗入、吸收。同时,患者在擦洗过程中,...
-
中风后遗症中药验方
叶泉,男,1950年出生。四川省德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理疗等方法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风湿病、骨质增生症、周围神经性面瘫及中老年其他内伤疑难杂病。独著、主编、参编医著15部(本),发表学术文章70余篇,获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成果奖2项。 组成地龙60克,全蝎60克,炮山甲60克,黄芪90克,水蛭60克,土鳖虫30克,蜈蚣30克,蝉蜕30克,白花蛇30克,川红花30克,丹参90克,赤芍60克,三七粉60克...
-
中风后遗症调治须对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病经过急性期的中西医救治之后,所遗留的程度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中医药对中风后遗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可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甚至能完全康复。临床上可根据中风后遗症中不同主症进行选方用药。 1.半身不遂为主症:在硬瘫期属风瘫瘀血,脉络痹阻型者。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天麻10 克,钩藤、白芍、丹参、桑寄生各15 克,石决明18克,茯苓、熟地各12 克,红花、清半夏各9克,陈皮、栀子各6克,生甘草3克,水煎分3次内服。...
-
中药散剂治中风偏瘫后遗症疗效好
偏瘫是脑血管意外(即中风)所致的后遗症,又名半身不遂。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在治疗上中医疗法比较优秀,包括汤药、针灸等治疗方法。涤栓散治疗偏瘫,方简效宏,值得推广使用。 处方:地龙30克,蜈蚣l 条,白芷10克。 加减:脑出血者加三七10 克,可以止血活血;脑栓塞者加水蛭10克,可以化瘀通络;血压高者重用地龙50克,可以收到降压之效: 用法:将药物研成粉,每次服8克,温开水送服,每日服3 次,10天为1个疗程。 病例: 1.姚某,60岁,清晨起床感觉左半身麻木不仁,手足酸软无、力,不能独立行走,口眼略...
-
中风后遗症 试试中成药
中风后遗症为突发性的急性脑血管病,多为高血压或脑血栓所引起,不少患者经救治虽存活下来,但却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虽然近几年来研发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新药品种很多,但传统中成药治疗本病毫不逊色,现将几种常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介绍如下,供患者选用。 大活络丹:由白花蛇、乌梢蛇、黄连、天麻、虎骨、全蝎、人参、龟板、麝香、犀角、牛黄、朱砂、安息香等50余味中药组成,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痰厥而致的瘫痪、足瘘痹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
-
专家点评 治脑出血后遗症方
我亲戚患有脑出血后遗症,瘫痪1年多,左侧肢体活动受限。最近,朋友推荐了1个偏方,具体方法是:取地龙360克,蜈蚣12克,水蛭60克,白芷108克,将其打成粉末,混合均匀,每次15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据说效果很好,不知可否一试? 黑龙江通河王占海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瘫痪(偏瘫)、失语是脑出血后遗症的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脑出血后遗症多因大脑气血逆乱、经络痹阻所致,临床常采用活血化淤、通络止痉等方法进行治疗。 地龙(蚯蚓)味咸性寒,具有定惊、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
-
治疗中风后遗症特色疗法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而对于中风后遗症者,目前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治疗中风后遗症特色疗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辨证论治 1、肝风上扰突发半身不遂,肢体僵硬拘挛,口舌?斜,舌强言蹇,伴头痛眩晕,耳鸣腰酸,面红烦躁,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育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红花、僵蚕各10克,钩藤20克,石决明30克,桑枝、豨莶草、山楂各15克,杜仲25克,丹参、葛根各30克。肢体麻木...
-
中医几种方法应对中风后遗症
对于中风后遗症,中医常用的的几种方法简介如下: 益气活血 中风后遗症见气短乏力、偏身麻木、肢体瘫痪等,可选用以下药膳调养。黄芪桂枝粥:黄芪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生姜3片,4味水煎取汁,与大米100克、大枣5枚同煮为稀粥。益气养血、温经通络。 补养肝肾 中风后遗症见偏瘫日久、短气乏力、耳鸣目糊、腰酸膝软、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等,可采用以下食疗方法。栗子桂圆粥:栗子10个(去壳、切碎),与粳米50克一同熬粥,将熟时放桂圆肉20克再熬10分钟,即可。 健脾化痰 中风后遗症见头昏眩晕、神志恍惚、肢体麻木、运动不...
-
治遗尿 便秘 尿失禁 3方
治习惯性便秘方 黑芝麻50克入锅炒熟,然后盛入碗中,用香蕉蘸黑芝麻食用。每天食用蘸过黑芝麻的香蕉5~6根,坚持食用一段时间,能缓解便秘的症状。 治老年女性尿失禁方 枸杞子9克,葡萄干12克,杏干2枚,桂圆2枚,核桃仁2枚,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加盖,20分钟后即可代茶饮,反复冲泡后,将所有药品吃下,每天1剂。 治小儿遗尿症方 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先用开水泡两次,去水)、益智仁各6克,五味子5克,以上药物用纱布包好,与洗净切成块的猪膀胱1具一起煎煮,待猪膀胱熟烂时,吃肉饮汤,每日1剂,连服5天。...
-
中风后遗症针灸有良效
70岁的王大爷上个月因气温骤降诱发脑梗塞被送往医院急救,由于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是左侧肢体完全偏瘫,上肢和下肢毫无知觉无法屈伸,急性抢救期过后,医生又为其安排针灸康复治疗。 医生用银针在王大爷的极泉、少海等穴位进针,以达到开窍醒神、刺激神经的目的,同时又配合电针在上肢曲池、合谷,下肢环跳、委中取穴,以增强肌肉的收缩力,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此外,医生还对偏瘫肢体进行搓揉按摩,以舒筋通络、滑利关节,配合针灸理疗康复,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治疗十余天,王大爷的上肢可以微微屈伸,休...
-
中药足浴治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出现半身不遂的患者采用中药足浴并配合手法按摩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中药选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药物为主:川芎、当归、木通、穿山甲各100 克。加水5000毫升,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后倒入盆中,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并按摩足趾和足底。为保持热度,可分次加入热水。每次浸泡30分钟,每天1次。 浸泡双足后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站于患者右侧,从臀部依次向下按摩双下肢。重点按摩穴位有环跳(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委中 (咽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承...
-
治脑梗死后遗抑郁症有方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往往留有一定后遗症。脑梗死后伴抑郁症是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临床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临床资料:治疗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61—71岁,平均67岁;多发性脑梗死14例,单发性脑死10例。 治疗方法:在扩张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疗法。同时给予加味逍遥散口服:柴胡6克,白术、郁金各12克,茯苓、当归、赤芍、薄荷、橘叶、青皮、栀子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治愈14例,有效6例,无效4例。...
-
中医治中风后遗症有妙方
中风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危急 重症。虽经抢救治疗,仍有相对一部分患者 留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自拟中 药方治疗中风后遗症57例,取得了较满意 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7例中,男性39例,女性18例;年龄 39岁~73岁;病程6个月一5年;全部患者均 有一侧肢体偏瘫;其中伴有肢体麻木者36 例,口眼歪斜者2例,语言不利者9例;并 发高血压者15例,冠心病者9例,高脂血 症者12例;25例经头颅CT扫描诊为脑梗 塞;偏瘫肢体肌力在3~4级者19例;2~3级 者35例;肌力0~1级者3例。...
-
木耳姜茶辅治中风后遗症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高。而有80%的存活者会有中风后遗症,一般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长期坚持喝木耳姜茶对中风后遗症有限好的食疗效果。 取黑木耳10克,生姜5片。每天早晨先用清水将黑木耳浸泡1小时,洗净去蒂,然后和切好的生姜片同放于杯中,用开水沏,待水温后饮用。饮完后,可续水再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定时、不定量饮用,最后将泡完水的黑木耳吃掉。每天坚持,效果甚好。 中医认为,木耳性味甘、平,具有补中...
-
治脑萎缩 脑梗塞后遗症方
治脑梗塞后遗症方 处方: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各24克,龟版、地龙、川芎各12克,麦冬、夜交藤各10克,玄参、茯神、白芍、白僵蚕、桃仁、红花、胆南星、瓜蒌各8克,川楝子5 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平肝熄风,豁痰通络。 主治:脑梗塞后遗症,中医辨证为肝风内动型,症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失眠多梦,突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足麻木甚至半身不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闫翠君 治脑萎缩方 处方:黄芪20克,川牛膝、郁金、 芡实、山药、赤芍各12克,当归、川芎、 地龙、石...
-
妙治面瘫 治脑梗塞后遗症方
面瘫也称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出现口眼歪斜,严重影响面容。除了进行针灸和功能锻炼以外,也可选用一些具有疏风散邪、通经活络功效的中药外洗方进行治疗,往往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处方:羌活、荆芥、威灵仙各3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一起放入药罐中,加适量的清水浸泡5~10分钟,再用小火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将药汁倒人玻璃瓶中;用毛巾遮盖住头面部,将患侧头面部对准瓶口,用热气熏蒸20分钟左右;待药液稍凉后,可用毛巾蘸取药液擦洗患侧头面部5—10分钟。建议在每晚睡前用药1次,连续用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