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炎 第82页

炎 第82页

  • 桔梗甘草汤治咽炎

    桔梗甘草汤治咽炎

    连日来咽部不适、发干,咽部刺痒,还伴有干咳,中医说是急性咽炎,推荐了桔梗甘草汤。该方由桔梗6克,甘草3克,葱白2根组成。桔梗、甘草苦辛清肺,甘温泻火,又能排脓血, 葱白有抗菌、解毒功效。 桔梗甘草汤的做法:桔梗、甘草置锅内先煮沸5—7分钟,之后加入葱白焖1—2分钟,趁热饮用,每日早晚各1次。此间勿饮酒、不吸烟.饮食避免辛辣、酸等强刺激调味品,饮淡盐开水。连喝1个星期后,我的咽部不适感渐渐消除。...

  • 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出处】民族医药报 【疾病】扁桃体明显肿大,普遍充血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内充满脓性渗出物。病变较重者,多数淋巴滤泡增大、化脓,形成多发性滤泡脓肿,并可向隐窝或表面穿破,形成溃疡,小脓肿也可融合,致使整个扁桃体化脓。 【组成】女贞叶、工牛膝各30克,麦冬10 克,山豆根9克,甘草3 克。 【制法】水煎 【用法】分3次服,每日1剂。...

  • 推荐咽炎患者中药搭配泡水喝

    推荐咽炎患者中药搭配泡水喝

      慢性咽喉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层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患者自觉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恶心,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吞之不下,说话稍多,过食刺激性食物,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慢性咽喉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如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和邻近器官疾病(慢性扁桃体炎、牙龈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都可引起。   春季呼吸道防御抵抗病菌能力下降,容易患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如嗜好烟酒和辛辣饮食)、长期生活工作在空气质量不良的环境中都可引起发慢性咽喉炎。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何中美推荐咽炎患者...

  • 煮煮泡泡助慢性咽炎的好转

    煮煮泡泡助慢性咽炎的好转

      慢性咽炎疾病困扰着很多人的健康,那慢性咽炎怎么治才能尽快好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   1、按摩按压天突、人迎、廉泉、合谷穴,每穴一分钟(注意与揉法相结合)。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有效预防慢性咽喉炎的急性发作。   2、刺血疗法取少商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者取耳背上部静脉,使局部充血,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于静脉上点刺,挤出血液3~5滴。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发作之症状。   3、针灸取列缺、尺泽、合谷、曲池、三阴交、足三里,列缺、尺泽用平补平泻法,合谷、曲池用泻法,三阴交、足三里用补...

  • 咽炎中药茶疗方

    咽炎中药茶疗方

      取生地黄20克,玄参20克,麦冬20克,胖大海20克,甘草20克。开水代茶冲服,每日清晨服用,直至症状消失为止。同时辅以咽部刮痧疗法,效果更好。   治疗期间,注意防寒保暖,忌冷饮辛辣、荤腥、刺激性食物。加强体育锻炼,起居有节。...

  • 临床主治慢性咽炎二案例

    临床主治慢性咽炎二案例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咽部干痒疼痛、咳嗽、痰少痰黏难咯、异物感、窒息感为主要症状。多见于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中医称为喉痹。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肺、脾、肾等脏腑亏虚或失调,咽喉失养而致。临床上以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的虚火喉痹最常见,治宜滋阴降火、生津润燥,代表方药如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汤等。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中成药有健民咽喉片、桂林西瓜霜、草珊瑚含片等也多是清热养阴为主,但临床上用温阳散寒、养阴利咽的方法治疗咽炎也有佳效。   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伤寒杂病论》中桂苓五味姜辛汤合桔梗...

  • 石榴籽可治扁桃体炎

    石榴籽可治扁桃体炎

    吃石榴时,最好连籽一起咀嚼吞食,因为石榴籽对消化不良有显著疗效。用石榴籽煎汁后含漱,可以防治口臭和扁桃体炎。发热、口舌干燥者,口臭者食用石榴可以缓解;石榴的外皮也有独特的药用功能,将石榴皮焙焦研面,用香油调和外涂,还能治烫伤。治口舌生疮及口腔溃疡,则将酸石榴连子打碎,用开水浸泡过滤放冷,每日多次含漱。 石榴吃多了会上火,并会令牙齿发黑,吃完后应该及时漱口;石榴糖多并有收敛作用,感冒及急性炎症、大便秘结患者要慎食,糖尿病患者要禁食; 石榴不可与西红柿、螃蟹、西瓜、土豆同食。...

  • “嗓子疼”其实咽炎与喉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嗓子疼”其实咽炎与喉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生活中我们常常“咽”“喉”并称,出现不适症状,统称“嗓子疼”,但其实咽炎与喉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相邻的部位,不同的疾病 1)慢性咽炎为咽部的非特异性炎症,以秋冬及冬春之交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明显,咽部充血肿胀等。慢性咽炎又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和萎缩性咽炎,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

  • 慢性咽炎分型治疗

    慢性咽炎分型治疗

    一、肺阴不足型:症见咽部异物感,隐痛发干,咽部痰黏,时轻时重,可伴有烦热、干咳少痰、盗汗、气短乏力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方药:青果2枚,菊花、麦冬、板蓝根各6克,太子参10克,木蝴蝶、生甘草各3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即可见效。 二、肾阴亏虚型:症见咽喉干涩而痛,吞咽不利,朝轻暮重,同时伴有腰酸腿软、耳鸣、失眠、盗汗二手足心热等肾阴不足诸症,舌红剥苔,脉细无力。方药:知母、女贞子、茯苓、山茱萸、泽泻各12克,黄柏、丹皮各10克,生地30克,山药、何首乌各15克。...

  • 治慢性咽炎经验

    治慢性咽炎经验

    经验方:元参20克,赤芍、浙贝母各 12克,山豆根、桔梗、丹参各10克,甘草6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慢性咽炎患者38例,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 例。...

  • 六味地黄丸治好我的扁桃腺炎

    六味地黄丸治好我的扁桃腺炎

      我的扁桃腺炎发作于大学时期,长达近十年与扁桃腺炎斗争的历史从此拉开帷幕。在初期,口服消炎药还是很有效的,但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口服药则不管用了。于是我只好去注射青霉素,甚至住院打吊针。最严重的一次发作,住院打了几天吊针都无效,最后只好使用激素。因为消炎药吃多了,身体越来越虚。   一位同事得知我的这种情况后,建议我服用六味地黄丸试一试,他告诉我六味地黄丸能增强体质,当然,扁桃腺炎发作时还是要及时去看医生。我听了他的话,抱着一丝希望,按说明书开始服用六味地黄丸。在坚持吃了三四个月以后,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些好...

  • 治疗慢性咽炎我有偏方

    治疗慢性咽炎我有偏方

    我患有慢性咽炎,听说金银花茉莉花茶对慢性咽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我用过之后果真有一定疗效。具体方法为:金银花、茉莉花、枸杞子各3克,胖大海 1枚,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1—2次。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可由阴虚火旺、痰阻血瘀、阴虚津枯等所致。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茉莉花发散风热,枸杞子滋补肝肾、润肺止咳,三药配合,共奏滋阴清火之功,对阴虚火旺所致慢性咽炎疗效较好。 此外,在生活习惯方面应予以调理,如平日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减少烟酒或粉尘刺激,纠正张口呼...

  • 腮腺炎外治法

    腮腺炎外治法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中医认为,痄腮多由于外感风邪、内有胃热,使身体络脉失和、气血凝滞不通所致。   野菊花叶性味苦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赤小豆性甘、平,能解毒排脓、利水消肿,加上有抗炎、黏附作用的鸡蛋清调和各药,其效果更加明显。   具体方法是:取鲜野菊花叶50克,洗净、捣烂如泥,加入赤小豆粉30克,用适量鸡蛋清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并贴敷患处,胶布固定,一般每日换药1次,重者每日换2次。实验证明,大多数患者在敷药后,局部即觉清凉,数小时后热痛感显著减轻。邓薇...

  • “上病下取”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上病下取”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上病下取”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灵枢·终始》篇曰:“病在上者下取之。”是指上部病变从下部治之,属于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明代张景岳指出:“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故病在上,取之下,谓如阳病者治其阴,上壅者疏其下也。”上病,指病变部位、病证表现偏于上;下取,是用药物针灸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进行调理和治疗。   ...

  • 主治急性腮腺炎 银翘桃仁汤

    主治急性腮腺炎 银翘桃仁汤

    【组成及用法】 柴胡、黄芩、连翘、丹皮、赤芍、防风各9克,银花12克,郁金3克,桃仁各4.5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急性腮腺炎。 【解析】 若为急性腮腺炎之轻者,其证发热微恶寒,头痛,腮腺部一侧或两侧肿痛,咀嚼不便,苔薄白,脉浮,可用本方疏风清热。风热得散,腮腺肿胀自可消退。桃仁为手足厥阴肝经药,仲景抵当汤用于热毒深入之证,散泄瘀血而外,或能解热毒,故本方用之。若热毒重,加夏枯草、蒲公英清泄少阳邪毒,散结消肿之力或可明显增加。然本方实为解表泄热之轻剂,若邪热壅结少阳之重症...

  • 腮腺炎 老一辈验方进行治疗

    腮腺炎 老一辈验方进行治疗

      腮腺炎属中医“痄腮”范畴。现在有些家长仍采用老一辈的验方给孩子进行治疗,不知是否可行?   仙人掌治疗   病毒性腮腺炎效果好   小东今年11岁,无任何诱因发烧3日,不流鼻涕、不打喷嚏、嗓子不疼,服用消炎药效果不明显。3天后,小东腮部肿胀,有疼痛感,他奶奶一看就断定是痄腮,连忙弄来仙人掌给小东敷上,但几天过去了,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到医院就医,经检查和化验,确诊为细菌性腮腺炎。   具体方法:取仙人掌适量,将其除去表面绒毛、芒刺,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连用4~6天为1个疗程。...

  • 治烂嘴角慢性唇炎口疮方

    治烂嘴角慢性唇炎口疮方

    慢性唇炎类似中医的唇风.表现为唇部糜烂发痒、灼热疼痛、肿胀、液体渗出、结痂等.下方外用.药力直达病所.效果较好. 白鲜皮15克.蛇床子10克.木槿皮10克.地肤子30 克,苦参30克。水煎.去除药渣待温.将患唇浸泡于药液中.每次15 分钟.每日4次。 (程怀孟) 治烂嘴角 春季很多老人出现烂嘴角,多与营养失衡有关,可喝猪肝菠菜汤来治疗。具体方法为:锅内烧热800毫升水,放人熟猪肝 O.1公斤(切成丝),菠菜0.25公斤(洗净、切段),煮8分钟后放人少许食盐,温热食用,每日1次,连续5~7日。 赵勇 治口疮...

  • 春暖花开预防腮腺炎六法

    春暖花开预防腮腺炎六法

    春暖花开的季节,正值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时期。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腮腺炎病毒可侵犯患者的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疾病,而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约20%腮腺炎患者会并发睾丸炎,且多见于青少年。 睾丸炎一般在腮腺炎发生后3-4天出现,阴囊呈红斑与水肿,一侧或双侧睾丸增大并有压痛,有时候可见鞘膜积液。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约有30%病人...

  • 面神经炎祛风散寒活络

    面神经炎祛风散寒活络

      孔某,男,51岁。2012年11月7日初诊。患者平素体质较弱,经常外感,于2009年.3月的一天,早晨去市场买菜,当时穿衣服少,感受了风寒,回家约2个小时后便觉左面部麻木略痛,触之有凉感。两天后到某院诊为面神经炎,经常规疗法数日效不显著,其间曾又到过几家医院住院,予中西药物数种注射、内服,及烤电、针灸、理疗,穴位敷贴等效果均不显著,症状基本同前。外遇风寒刺激,进食酸凉之物后疼痛尤甚,二便正常。化验血常规、血脂组合、血流变等均无异常。舌质淡,苔薄,脉弱。   证属肌表虚弱,加之外受风寒之邪,当时未得及时清...

  • 秋季预防“口角炎”

    秋季预防“口角炎”

    “烂嘴角”是口角炎的俗称,表现为嘴角冒出一两条小裂缝,干燥、发红、疼痛,忍不住要用舌头去舔。每当秋风乍起,“烂嘴角”人便会多起来,为何“烂嘴角”会秋季高发?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口角炎秋季高发的主要的原因是“天时”。中医认为,燥为秋之主气,燥最易损伤津液引起口角干裂、发红。而现代医学认为,嘴唇没有汗腺,不像其他部位可以通过分泌汗液来补充表面散失的水分,只有靠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来保持湿润,一旦气候干燥,皮脂腺分泌减...

  • 野菊花叶治流行性腮腺炎

    野菊花叶治流行性腮腺炎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小儿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临床应用证明,用野菊花叶为主外治痄腮,效果极佳。现将方法介绍于下:   治法:先用常规消毒法处理患部,取鲜野菊花叶一把(约50克),洗净捣烂如泥,加入赤小豆粉30克,用适量蛋清调和上述药泥,涂在纱布上并贴于患处,加以固定。一般每日一换药,重者换两次药。大多数患者在贴药后,局部即觉清凉,数小时后热痛显著减轻。   中医认为,痄腮系由外感风温时邪,内有胃热上乘,蕴结于少阳、阳明之络,络脉失和,气血凝滞于頣颌之间而致。野菊花叶性味苦辛、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

  • 面神经炎用中药熏蒸法

    面神经炎用中药熏蒸法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中医属“面瘫”,又称“口僻”、“口眼喎斜”。以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绝大多数为一侧性,通常为急性起病,部分病人在起病前几天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的疼痛。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明确,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病人因局部受风吹或着凉而起病,故通常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

  • 中药外敷治腮腺炎

    中药外敷治腮腺炎

    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敷治疗腮腺炎,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取吴茱萸、胡黄连各10克,大黄20克,胆南星15 克,牡蛎、生地各25克,将药物混合,研成细粉。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醋调成膏状,外敷涌泉穴,夜敷晨取,一般 l~4天内治愈。 广西柳州 邓璇...

  • 患腮腺炎 中药外敷

    患腮腺炎 中药外敷

    用木芙蓉叶及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5例,均为4~15岁儿童,男8例,女 7例。 二、治疗方法 有发热感染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控制感染等,同时取木芙蓉叶、仙人掌(去刺去皮)各适量,洗净后一同捣烂,摊在纱布上,敷于腮腺炎局部,每日4次。 三、治疗效果 治疗15例,10例显效,肿痛在3~7天内消失,无并发症;5例有效,肿痛在8~1l天内消失,无并发症。 四、体会 木芙蓉叶、仙人掌外敷法源于民间。《本草选录》中指出,木芙蓉叶味辛行散,平而偏凉...

  • 治风火牙痛 咽炎验方

    治风火牙痛 咽炎验方

    治风火牙痛验方 生地、生大黄、生甘草、熟地、制大黄、煅石膏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一般服药1剂可愈,次日再服1剂,以巩固疗效,且不易复发。 中药泡脚治咽炎验方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患者不妨试试中药泡脚。 知母15克,黄柏15克,砂仁10克,薄荷10克,水煎取汁,将药汁放入盆内,热洗双足,每次半小时,每天一次。...

  • 黄柏石膏治腮腺炎

    黄柏石膏治腮腺炎

    应用黄柏、生石膏研粉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取黄柏、生石膏各适量,研粉,按3:7的比例混合均匀备用。治疗时取适量药粉,用水或米醋、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以纱布、塑料薄膜等覆盖固定。每日敷1次,一般连续敷用2~3天。 二、治疗效果 患儿多于敷药2天后开始见效,体温渐降至正常,腮腺肿胀消失。62例中敷药2天治愈者51例,3天治愈者8例,4天治愈者 3例。 三、典型病例 陈某,男性,12岁。因高热达39℃,伴发冷、双侧腮腺肿胀1天来诊。诊为流行性腮腺炎,予黄柏、生...

  • 清胃散治口周皮炎

    清胃散治口周皮炎

      孔某,女,31岁,2010年8月13日初诊。口唇周围皮肤潮红,自觉干燥不适,痒剧月余。某院诊为口周皮炎,予派瑞松、赛庚定乳膏交替外搽,当时症状稍轻,如2~3日后不用上药,皮疹便呈现前状。查见除上述皮损外,触之有灼热感。述其近些天来口苦口渴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秘结。察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辨证:胃火炽盛,循经上熏所发。治则:清胃泻热,消炎止痒。清胃散加减:生地黄30克,当归12克,牡丹皮12克,石膏10克,黄连10克,知母12克,麦冬12克,天花粉10克,大黄12克(后入),竹叶9克,车前子9克,金银...

  • 治疱疹性口炎经验

    治疱疹性口炎经验

    经验方:生地、栀子、淡竹叶各5克,木通、蝉蜕各4克,甘草3克,黄连2克。 加减:口渴加芦根、天花粉各6克、便短黄加茯苓、车前子各10克,滑石12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疱疹性口炎患者40 例,临床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

  • 慢性唇炎怎么治

    慢性唇炎怎么治

      慢性唇炎又称剥脱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以唇黏膜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特征,时轻时重,日久不愈。此症相当于中医文献记载的“唇风”、“紧唇”。病因可能与日光照射、外用药物及某些不良习惯(如舐唇、咬唇等)有关。慢性唇炎怎么治?   笔者临床体会,慢性唇炎可分为“胃经风火”以及“脾经血燥”两种症型,可分别配合清热泻火、凉血疏风,或凉血润燥、祛风清热之品调理。   “胃经风火”证,属于风热之邪外袭,...

  • 对于腮腺炎治疗 很多中(成)药

    对于腮腺炎治疗 很多中(成)药

    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最为好发的疾病之一,以5-15岁的儿童最为多见,极易在幼儿园、学校中流行,如延误治疗可诱发脑膜炎、胰腺炎、心肌炎、关节炎、甲状腺炎、脊髓炎、末梢神经炎、卵巢炎、睾丸炎等并发症,因此,对于腮腺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很多中(成)药均有很好的效果。 单味中药—— 1、大黄:取生大黄研成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一般用药3天可痊愈。 2、大青叶:取新鲜大青叶60克,捣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每日换药1-2次,一般3-4次可获愈。 3、仙人掌:鲜仙...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