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 第82页
-
推荐咽炎患者中药搭配泡水喝
慢性咽喉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层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患者自觉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恶心,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吞之不下,说话稍多,过食刺激性食物,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慢性咽喉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如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和邻近器官疾病(慢性扁桃体炎、牙龈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都可引起。 春季呼吸道防御抵抗病菌能力下降,容易患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如嗜好烟酒和辛辣饮食)、长期生活工作在空气质量不良的环境中都可引起发慢性咽喉炎。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何中美推荐咽炎患者...
-
临床主治慢性咽炎二案例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咽部干痒疼痛、咳嗽、痰少痰黏难咯、异物感、窒息感为主要症状。多见于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中医称为喉痹。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肺、脾、肾等脏腑亏虚或失调,咽喉失养而致。临床上以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的虚火喉痹最常见,治宜滋阴降火、生津润燥,代表方药如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汤等。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中成药有健民咽喉片、桂林西瓜霜、草珊瑚含片等也多是清热养阴为主,但临床上用温阳散寒、养阴利咽的方法治疗咽炎也有佳效。 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伤寒杂病论》中桂苓五味姜辛汤合桔梗...
-
慢性咽炎分型治疗
一、肺阴不足型:症见咽部异物感,隐痛发干,咽部痰黏,时轻时重,可伴有烦热、干咳少痰、盗汗、气短乏力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方药:青果2枚,菊花、麦冬、板蓝根各6克,太子参10克,木蝴蝶、生甘草各3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即可见效。 二、肾阴亏虚型:症见咽喉干涩而痛,吞咽不利,朝轻暮重,同时伴有腰酸腿软、耳鸣、失眠、盗汗二手足心热等肾阴不足诸症,舌红剥苔,脉细无力。方药:知母、女贞子、茯苓、山茱萸、泽泻各12克,黄柏、丹皮各10克,生地30克,山药、何首乌各15克。...
-
六味地黄丸治好我的扁桃腺炎
我的扁桃腺炎发作于大学时期,长达近十年与扁桃腺炎斗争的历史从此拉开帷幕。在初期,口服消炎药还是很有效的,但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口服药则不管用了。于是我只好去注射青霉素,甚至住院打吊针。最严重的一次发作,住院打了几天吊针都无效,最后只好使用激素。因为消炎药吃多了,身体越来越虚。 一位同事得知我的这种情况后,建议我服用六味地黄丸试一试,他告诉我六味地黄丸能增强体质,当然,扁桃腺炎发作时还是要及时去看医生。我听了他的话,抱着一丝希望,按说明书开始服用六味地黄丸。在坚持吃了三四个月以后,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些好...
-
治疗慢性咽炎我有偏方
我患有慢性咽炎,听说金银花茉莉花茶对慢性咽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我用过之后果真有一定疗效。具体方法为:金银花、茉莉花、枸杞子各3克,胖大海 1枚,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1—2次。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可由阴虚火旺、痰阻血瘀、阴虚津枯等所致。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茉莉花发散风热,枸杞子滋补肝肾、润肺止咳,三药配合,共奏滋阴清火之功,对阴虚火旺所致慢性咽炎疗效较好。 此外,在生活习惯方面应予以调理,如平日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减少烟酒或粉尘刺激,纠正张口呼...
-
主治急性腮腺炎 银翘桃仁汤
【组成及用法】 柴胡、黄芩、连翘、丹皮、赤芍、防风各9克,银花12克,郁金3克,桃仁各4.5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急性腮腺炎。 【解析】 若为急性腮腺炎之轻者,其证发热微恶寒,头痛,腮腺部一侧或两侧肿痛,咀嚼不便,苔薄白,脉浮,可用本方疏风清热。风热得散,腮腺肿胀自可消退。桃仁为手足厥阴肝经药,仲景抵当汤用于热毒深入之证,散泄瘀血而外,或能解热毒,故本方用之。若热毒重,加夏枯草、蒲公英清泄少阳邪毒,散结消肿之力或可明显增加。然本方实为解表泄热之轻剂,若邪热壅结少阳之重症...
-
治烂嘴角慢性唇炎口疮方
慢性唇炎类似中医的唇风.表现为唇部糜烂发痒、灼热疼痛、肿胀、液体渗出、结痂等.下方外用.药力直达病所.效果较好. 白鲜皮15克.蛇床子10克.木槿皮10克.地肤子30 克,苦参30克。水煎.去除药渣待温.将患唇浸泡于药液中.每次15 分钟.每日4次。 (程怀孟) 治烂嘴角 春季很多老人出现烂嘴角,多与营养失衡有关,可喝猪肝菠菜汤来治疗。具体方法为:锅内烧热800毫升水,放人熟猪肝 O.1公斤(切成丝),菠菜0.25公斤(洗净、切段),煮8分钟后放人少许食盐,温热食用,每日1次,连续5~7日。 赵勇 治口疮...
-
春暖花开预防腮腺炎六法
春暖花开的季节,正值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时期。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腮腺炎病毒可侵犯患者的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疾病,而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约20%腮腺炎患者会并发睾丸炎,且多见于青少年。 睾丸炎一般在腮腺炎发生后3-4天出现,阴囊呈红斑与水肿,一侧或双侧睾丸增大并有压痛,有时候可见鞘膜积液。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约有30%病人...
-
面神经炎祛风散寒活络
孔某,男,51岁。2012年11月7日初诊。患者平素体质较弱,经常外感,于2009年.3月的一天,早晨去市场买菜,当时穿衣服少,感受了风寒,回家约2个小时后便觉左面部麻木略痛,触之有凉感。两天后到某院诊为面神经炎,经常规疗法数日效不显著,其间曾又到过几家医院住院,予中西药物数种注射、内服,及烤电、针灸、理疗,穴位敷贴等效果均不显著,症状基本同前。外遇风寒刺激,进食酸凉之物后疼痛尤甚,二便正常。化验血常规、血脂组合、血流变等均无异常。舌质淡,苔薄,脉弱。 证属肌表虚弱,加之外受风寒之邪,当时未得及时清...
-
野菊花叶治流行性腮腺炎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小儿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临床应用证明,用野菊花叶为主外治痄腮,效果极佳。现将方法介绍于下: 治法:先用常规消毒法处理患部,取鲜野菊花叶一把(约50克),洗净捣烂如泥,加入赤小豆粉30克,用适量蛋清调和上述药泥,涂在纱布上并贴于患处,加以固定。一般每日一换药,重者换两次药。大多数患者在贴药后,局部即觉清凉,数小时后热痛显著减轻。 中医认为,痄腮系由外感风温时邪,内有胃热上乘,蕴结于少阳、阳明之络,络脉失和,气血凝滞于頣颌之间而致。野菊花叶性味苦辛、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
-
患腮腺炎 中药外敷
用木芙蓉叶及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5例,均为4~15岁儿童,男8例,女 7例。 二、治疗方法 有发热感染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控制感染等,同时取木芙蓉叶、仙人掌(去刺去皮)各适量,洗净后一同捣烂,摊在纱布上,敷于腮腺炎局部,每日4次。 三、治疗效果 治疗15例,10例显效,肿痛在3~7天内消失,无并发症;5例有效,肿痛在8~1l天内消失,无并发症。 四、体会 木芙蓉叶、仙人掌外敷法源于民间。《本草选录》中指出,木芙蓉叶味辛行散,平而偏凉...
-
黄柏石膏治腮腺炎
应用黄柏、生石膏研粉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取黄柏、生石膏各适量,研粉,按3:7的比例混合均匀备用。治疗时取适量药粉,用水或米醋、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以纱布、塑料薄膜等覆盖固定。每日敷1次,一般连续敷用2~3天。 二、治疗效果 患儿多于敷药2天后开始见效,体温渐降至正常,腮腺肿胀消失。62例中敷药2天治愈者51例,3天治愈者8例,4天治愈者 3例。 三、典型病例 陈某,男性,12岁。因高热达39℃,伴发冷、双侧腮腺肿胀1天来诊。诊为流行性腮腺炎,予黄柏、生...
-
清胃散治口周皮炎
孔某,女,31岁,2010年8月13日初诊。口唇周围皮肤潮红,自觉干燥不适,痒剧月余。某院诊为口周皮炎,予派瑞松、赛庚定乳膏交替外搽,当时症状稍轻,如2~3日后不用上药,皮疹便呈现前状。查见除上述皮损外,触之有灼热感。述其近些天来口苦口渴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秘结。察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辨证:胃火炽盛,循经上熏所发。治则:清胃泻热,消炎止痒。清胃散加减:生地黄30克,当归12克,牡丹皮12克,石膏10克,黄连10克,知母12克,麦冬12克,天花粉10克,大黄12克(后入),竹叶9克,车前子9克,金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