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 第4页
-
除湿蠲痛汤(《准绳·类方》卷四。)治疗痹症,湿邪偏重,身体沉重痠痛,天阴加重或发作。风湿痛痹。除湿蠲痛汤(《准绳·类方》卷四。)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除湿蠲痛汤(《准绳·类方》卷四。)的秘方制作方法,除湿蠲痛汤(《准绳·类方》卷四。)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痹症,湿邪偏重,身体沉重痠痛,天阴加重或发作。风湿痛痹。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除湿蠲痛汤(《准绳·类方》卷四。)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痹症,湿邪偏重,身体沉重痠痛,天阴加重或发作。风湿痛痹。...
-
吃鸭肉可除湿解毒滋阴养胃
鸭其性味甘咸、平、微寒,入胃、肾经。鸭肉具有补虚清热、除湿解毒、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虚劳、脾虚湿热等症。现代营养学认为,鸭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营养成分。凡体内有湿热、虚火过重的人适合吃鸭肉,特别是有低热虚弱、食欲不振、咽燥口干、便秘少尿、脾虚水肿、自汗虚汗、遗精早泄及女子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患者更为适宜。西洋参性凉而补,能扶正气、降火、生津液、除烦倦。酷暑盛夏,炎热多汗会损耗正气,损耗人体的阴津,伤阴生虚火,出现疲乏休耽心烦意乱、舌红尿赤等症...
-
清热除湿 周潇治疗眼脸带状疱疹
名医治眼睑带状疱疹(脾经风热)方 处方:陈皮、连翘、防风、知母、玄明粉、黄芩、玄参、黄连、荆芥、怙梗各6克,大黄3克,生地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脾热,散风邪。用于治疗眼睑带状疱疹,中医辨证属脾经风热型。症见胞睑皮肤红赤刺痒,灼热疼痛,水疱簇生,有粘液渗出,伴发热,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专家点评:眼睑带状疱疹典型的病变多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或第三主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发生群集性水疱样皮疹。但不跨越睑及鼻部的中央界...
-
清热除湿外治脂溢性皮炎
大黄20克,苦参30克,黄柏20克,蛇床子20克,生薏苡仁30克,丹参20克,丹皮20克,生甘草12克,地肤子20克,防风10克。上药置于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脸盆加水至盆的三分之二,煎30分钟,待药液不烫手时,取出纱布袋,将头部浸泡药液中,并用手揉擦头皮30分钟,洗毕用毛巾裹头,每晚1次,第二天早晨冲洗干净。 脂溢性皮炎治疗以清热除湿为主,祛风养血为辅,方中大黄清热泻火,苦参、黄柏清热燥湿,薏苡仁利水渗湿,蛇床子祛风燥湿,丹参、丹皮养血活血,地肤子、防风祛风止痒,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养血祛风之功。...
-
结节性痒疹 除湿热止痒疏风散熏洗
结节性痒疹是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多为夏秋季节被蚊虫叮咬有关。由于瘙痒难忍,经常不断搔抓,使皮损表面粗糙,角质增厚,呈现出黄豆至樱桃大小圆形坚实结节,淡褐色或灰褐色,有些伴有抓痕血痂及少许黏液渗出。数目不一,多散在分布,贯发于四肢,以小腿伸侧多见。 该病常规用抗组织胺西药内服,外搽激素类霜膏,不少患者认为收效甚微。中医认为属湿热久蕴肌腠,感受风邪,聚成痒性结节所发。据其发病机理,笔者在临床中治疗此病,采用除湿热止痒疏风散结中药水煎后熏洗,获效比效显著,介绍如下。 组成:土茯苓50克,苦参50克,...
-
解毒除湿 治热毒湿疹
本证多为湿热留恋,伤阴化燥,瘀阻经络,致血不荣养肌肤,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 症见:病程曰久、皮损粗糙肥厚,有明显瘙痒,表面可有搔痕、血痂、颜色暗或呈色素沉着。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缓或滑。治宜养血活血,润肤止痒,方选:四物消风散,当归饮子,桃红四物汤化裁等。多用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制)何首乌、桃仁、红花等。瘙痒甚者,加钩藤、蒺藜祛风止痒;夜间瘙痒剧烈,影响睡眠者加龙骨、珍珠母重镇安神,熄风止痒。同时注意,不能忽视除湿清热之品的运用,地肤子、苦参、白藓皮均为治痒要药,地肤子苦寒降泄,既能通利小便,又...
-
内湿或外湿引起的皮肤病 健脾除湿利水法
用于由内湿或外湿引起的皮肤病,采用此方时须辨别上下内外的部位及寒热虚实的差异。一般来讲,湿邪在上宜微汗之,湿邪在下宜健脾行水之,湿从寒化宜温燥(燥湿),湿从热化宜清利(利湿),实证宜攻逐,虚证宜扶正。另外,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停滞;肾虚则气化不利,水湿泛滥;肺气不宣则膀胱不利,小便不通。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又要注意湿与脏腑、湿与六淫的关系。 皮肤病很多与湿有关系,临床表现有皮肤水疱、糜烂、水肿、渗出或皮肤肥厚,缠绵不愈,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脉沉缓或弦滑。常见病如湿疹,带状疱疹脾湿型,脂溢性脱发,皮肤瘙...
-
健脾除湿 清热除湿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湿疹
清热除湿 加减龙胆泻肝汤(湿疹一号) 组成:龙胆草 青连翘 干生地 车前子 淡黄芩 生栀子 粉丹皮 泽泻 苦木通 生甘草 功用:泄肝胆火,清利湿热。 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湿疡)、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健脾除湿 1.健脾除湿汤 组成:生薏苡仁五钱~一两 生扁豆五钱~一两 山药五钱~一两 芡实三~五钱 枳壳三~五钱 萆薢三~五钱 黄柏三~五钱 白术三~五钱 茯苓三~五钱 大豆黄卷三~五钱 功...
-
除湿止痒 王翠霞治疗外阴白斑方
名医治外阴白斑(肝肾阴虚)方 处方:丹参、红花、益母草各24克,苦参、首乌各 40克,补骨脂16克,旱莲草、白鲜皮、熟地、黄柏、知母、女贞子、蛇床子各20克。 用法:以上药加水煎煮,每剂煎一次,煎出600~ 800毫升药液,先熏蒸10分钟,待药液微热时用药液反复冲洗患处,最后将患处全部浸入药液中泡洗 20分钟。 功效主治:调补肝肾,滋阴降火。用于治疗外阴白斑,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阴部干涩,痒痛,外阴皮肤呈灰白色、萎缩、破溃,伴有心胸烦热,手足心热,头晕目眩,时有烘热汗出,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
气滞血瘀不孕症 治法健脾除湿化瘀行滞
诊断:不孕症。 辨证:痰湿阻滞下 焦,气滞血瘀。 治法:健脾除湿,化 瘀行滞。 处方:当归10克,川 芎lO克,白芍10克,白 术10克,茯苓10克,泽 泻10克,刘寄奴15克, 泽兰10克,苏木10克, 路路通10克,红枣10 克。10剂,每日l剂,水 煎服。 二诊(1992年5月 11日):上药服后自我 感觉良好。近日来胃纳 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效不更方,守上方 加健胃消食之生谷芽 20克。7剂,每日,1剂, 水煎服。 三诊(1992年5月 18日):乳房作胀,带下量 少,纳、寐、二便正常,...
-
女子不孕有十病 祛痰除湿行壅导滞
一天,关女士是陪同丈夫来看病的,想要生宝宝。望着她肥胖的体型,黄暗色的脸,我说,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妻子也要好好调治了。关女士问,我有病吗?我说,看你的体型、脸色,再看你的白腻厚浊苔,痰湿很重,应该还会有头重、手足困重、体倦怠、胸闷泛恶、大便溏、白带多、带下会水样稀等症状。关女士连连点头,她确有这些症状,让我帮助开中药。 ◎痰湿壅滞,脂膜闭塞,可致不孕 孕育关乎男女双方,一般由于女方的原因引起的称为不孕。陈士铎《石室秘录》子嗣论指出,女子不孕有十病:胎胞冷、脾胃寒、带脉急、肝气郁、痰气盛...
-
产后身痛散寒除湿为治 粥疗可止
中医认为,产后百节空虚,卫表不固,腠理不密,起居不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关窍,故见产后身痛。当以养血祛风,散寒除湿为治,介绍几则粥疗方,供选用。 雪莲乌蛇肉粥雪莲花5克,乌蛇肉、大米各lOO克,调味品适量。将乌蛇肉去皮骨,洗净,切碎,放人碗中,用淀粉、酱酒、料酒、川椒粉等淹制备用;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调人雪莲花、乌蛇肉等,煮至粥熟,人食盐、味精等调味,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适用于产后身痛,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等。 防风二活粥防风、独活、羌活各10克,大米100...
-
升阳除湿健脾温肾 诊治带下病
杨某,32岁,工 人,1991年9月19日 初诊。 带下量多1年, 加重半年。自诉1年 来带下量多,质清稀, 色白,有臭味,伴阴痒。 结婚半年来阴痒加 重,带下绵绵,阴部清 冷,带下味腥。经期容 易感冒。平时腰膝酸 软,乏力,性欲淡漠,月 经周期不准,经水净 后下腹胀痛。末次月 经为1991年8月30 至9月4日。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缓。 诊断:带下病。 辨证:脾肾亏虚。 治法:升阳除 湿,健脾温肾。 处方:党参15 克,白术10克,土茯 苓20克,陈皮6克, 苍耳子10克,川断10 克,川杜仲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