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 第4页
-
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中药治方:金钱草、白花蛇舌草、煅蛤壳各30克,炙鳖甲20克,醋香附、当归、桃仁各15克,赤芍、莪术、凌霄花、五灵脂(包煎)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常青...
-
胁痛,胆囊息肉,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
患者韩某,男,35岁,2019年3月15日初诊。诉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现病史:2018年12月19日做彩超检查时发现有胆囊小息肉,2019年3月7日再次做彩超显示数个胆囊息肉,最大的有4mm。2019年3月15日来就诊,刻下症见:右侧胸部疼痛,油腻或饱餐后右上腹及右肩部疼痛。尿酸494.8umol/L。唇干,饮食可,睡眠、二便均正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胁痛。胆囊息肉。高尿酸血症。 辨证:痰瘀互结,胆腑郁热。 治则:利胆消郁,软坚散结。 处方: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方...
-
胆囊息肉处方用消瘰丸合济生乌梅丸加味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雪亮从事中医临床、科研、科普工作30余载,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深厚,同时博采众家,思路广阔,提倡标本辨证、名方合用,擅用经方治疗各种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张雪亮辨治胆囊息肉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 程某,女,59岁。2022年4月26日初诊。主诉: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现病史:患者2022年4月14日于北京某三甲医院行腹部超声,示胆囊息肉大小1.0×0.6cm。不愿手术,遂门诊求治。刻下症:无明显不适。性急,...
-
肠息肉症状表现 预防方法 治疗手段
今年50岁的秦先生,在做肠镜时发现多个肠息肉,最大的直径有8毫米,当时医生建议他在内镜下切除。因为对肠息肉不了解,恐惧手术,秦先生拒绝了医生的提议。 时间一晃4年多,由于一直没啥明显不适症状,秦先生就淡忘了肠息肉这回事。近日,秦先生因为长期便秘到门诊调理,医生了解病史后,建议他复查肠镜,结果发现了一个高度疑似癌变的息肉,病理结果显示:管状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 其实像秦先生这样的案例在门诊每天都有发生。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的增强,肠镜检查越来越普及,人们对于肠息肉这个病名并不陌生,...
-
灵验方子 附治鼻息肉方法
上个月我本人鼻孔内长3 个息肉,呼吸不畅,很不舒服,我 便打开贵网寻找方子, 结果被我找到了一个不花钱又 极灵验的单方,自己进行了治 疗。经过七天治疗,息肉自行脱 落,又在患处继续施药2天,全 好了。贵报有如此灵验方子真 好,,我今后要 好好宣传,让村民们多订阅。 附治鼻息肉方法: 连须藕节数个,洗净泥,切 细晒干炒松,研成细末,用纱布 筛出细粉,将药棉蘸过消炎药 水,又蘸上藕粉末塞进鼻息肉 处,(为什么要蘸消炎药水呢?如 果光是放上藕粉,呼吸进去通向 气管极为难受)。每天换五、六 次,七天后息肉会自行脱落,脱...
-
鼻息肉 萎缩性鼻炎治疗二方
鹅不食草汁治疗鼻息肉 方法:取鹅不食草(鲜品)适量捣烂取汁,滴于鼻息肉上,每日数次,连续治疗1~2周,直至息肉变小乃至消退。 点评:鼻息肉多见于成年人,是由鼻部黏膜长期水肿所致,以变态反就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开始为局部黏膜水肿、半透明隆起、无蒂,此时称息肉样变性。病变继续发展,因水肿组织的重力作用,逐渐下垂形成有蒂的息肉。主要症状是鼻塞,常伴鼻窦炎,鼻涕增多,有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多数为双侧。中医认为是肺经感受风、湿、热邪,蕴久成瘀所致。鹅不食草治疗鼻息肉,具有通窍、行气、化瘀、解毒的功效。...
-
慢性鼻炎方 过敏性鼻炎方 鼻息肉方
治慢性鼻炎方 取苍耳子30-40粒,捶破,放入清洁小铝杯中,加麻油50克,小火煮沸;去苍耳子,待冷后,装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消毒棉签蘸药油涂鼻腔,每天3次,15天为1个疗程。 治慢性鼻窦炎方 取冰片、细辛各9克,丝瓜络12克,共研成极细末,装瓶备用。用前让患者擤干净鼻涕,取药粉适量,以管吹药粉入鼻腔内,每天2次,连续用2个月。有鼻出血患者禁用。 治过敏性鼻炎方 取鹅不食草100克,研细末,将药棉放入凉开水中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入鼻中,双侧各塞30分钟后取出,每天1次。...
-
声带息肉怎样防治
读者问:我的嗓子经常会出现嘶哑,去医院就诊检查,诊断是慢性喉炎并声带息肉,现请问应如何预防此病的发生?应怎么治疗? 河北石家庄廖先生 专家答:声带息肉为慢性喉炎的一种,预防上应做到: 1.及时治疗急性喉炎,防止演变成慢性。2.防止过度用嗓,感冒期间尤需注意。3.加强劳动防护,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粉尘等需妥善处理。4.发病时要适当禁声,戒除烟酒嗜好,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病变。 声带息肉常带来声音嘶哑、音调低沉单调、失音等症状,在生活中引起不便,大的声带息肉甚至可能导致喉鸣和呼吸困难。因此,患者应积极治疗,一般...
-
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偏方
方药:煅牡蛎、煅瓦楞子、仙鹤草各 30克,三棱15克,穿山甲、皂角刺、荆 芥、浙贝母、蝉衣、金果榄、桔梗、赤芍、 山慈姑、诃子肉各10克,木蝴蝶5克。 加 减:若声带息肉较大者加夏枯草15克,海 藻、昆布各10克;湿热内盛,口腻者加藿 香、佩兰各10克,薏苡仁30克;口苦咽干 者加黄芩、焦山栀各10克;阴虚口干者加 旱莲草、芦根各15克,女贞子10克;痰热 凝结加胆南星、半夏、化橘红各10克。每 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主治:声带息肉;声带小结。 疗效:经过1 个疗程的治疗,56例患者中,显效28...
-
癥积,多发性结肠息肉 治则养阴清热行瘀散积
时某,男,79岁,初诊2013年6月13日。患者在2003年腹胀肠鸣、便秽不畅,肠镜检查发现多发性结肠息肉。从2003年~2013年,先后4次通过肠镜高频电及氩气刀电凝切除息肉,病理均为肠腺瘤。但切除后息肉反复再生,虽反复切除,终不能治愈。第5次于2013年3月26日,电子肠镜检查所见:距肛门口60cm横结肠终段,见一直径约0.3cm山田一型,表面黏膜光滑,距20cm处以下,共见10余枚直径约0.2cm、0.3cm扁平隆起,表面黏膜光滑,色泽正常,仍于肠镜下进行结肠多发息肉电切术。因畏惧息肉复发及恶变,遂于2013...
-
急慢性咽喉炎喉头结节和声带息肉 水煎茶饮方
谢煜焜,1940年出生,主任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曾任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医院院长,1965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现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幼承庭训,并师从岭南名医梁剑波,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60余年,对《伤寒论》和温病学研究颇有心得,学术上推崇王清任《医林改错》,多从痰瘀论治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及不孕不育症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组成:南沙参10g,救必应10g,桑叶10g,玄参10g,岗梅根30g,土牛膝10g,桔梗10g,生甘草5g,银花藤10g,木蝴蝶10...
-
治疗声带息肉验方
声带息肉是指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部边缘的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组织,多为一侧单发或多发,有蒂或广基,常呈灰白色半透明样,或为红色小突起,有蒂者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大者可阻塞声门发生呼吸困难,影响发音。主要是声嘶,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类型而异。小的局限性息肉仅有轻微的声音改变,基底广的息肉声嘶较重,音调低沉而单调,不能唱歌,甚至失音。大息肉可致喉鸣和呼吸困难。 治疗方:柴胡12克,白芍药12克,当归10克,栀子12克,枳实12克,桔梗10克,射干12克,蝉蜕9克,苏子15克,半夏12克,前胡10克,白芥子9克,甘草10...
-
声带息肉与声带小结(秘方数:5)
声带息肉指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部边缘的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组织;声带小结又叫歌者小结,常发生于双侧声带前、中1/3的交界处,即声带膜部的中点,由炎性组织的小块组成,是喉部常见疾病,中青年最常见,职业以歌唱演员、教师、讲解员发病率为高。声嘶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嘶哑的程度视息肉的大小和部位而异,轻者仅有轻微的声音变化,重者可至严重嘶哑,甚至失音。声带小结引起的声嘶程度不一,且与小结大小不一定相称。声带息肉与小结的病因至今尚无统一认识,一般认为与误用或滥用嗓音有关。当发声方法不良或用力发声时,腹部的中点振幅最大,此处最...
-
鼻息肉切除为何易复发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病。有不少的患者询问,为什么经过手术或激光治疗后,不久又复发,没有达到预想效果?鼻息肉切而复发的原因在于鼻息肉生成的条件是否改变。近年研究发现,鼻息肉的发生过程是鼻黏膜上皮细胞和神经损伤,活性介质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高,间质水肿,细胞浸润,压力增高,最终导致组织增生,发展为一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形成水肿样赘生物。只要没有消除这些条件,鼻息肉就有发生的可能。而手术过程中又极易造成鼻黏膜上皮和神经损伤,给鼻息肉的复发提供了条件。 经组织学研究证明,所谓鼻息肉就是鼻腔、鼻窦黏膜的炎性改变。手术切除...
-
发现宫颈息肉应早摘除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在成年妇女中比较多见,属于妇科常见病。该病常在性生活时,在男方阴茎头部发现血迹而引起患者重视。 宫颈是子宫下端的部分,其内腔呈圆筒形或梭形,称为宫颈管。它的上端为宫颈内口,下端为外口。宫颈管表面有一层黏膜,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使得颈管黏膜不断增生,堆积,并且从黏膜的基底层向宫颈的外口突出,从而形成了息肉。息肉的根部大多附着在宫颈管内或宫颈的外口,一般比较小,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单个或多个。也有较大者,直径可达数厘米,有蒂,随着生长而突出于宫颈口外。息肉小的,则仍留在宫颈管,仅微现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