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 第836页
-
点揉消渴穴治疗糖尿病
按压消渴穴可预测糖尿病消渴穴位于小腿内侧,踝骨和胫骨的正中,按压此穴可预测糖尿病的发生。如果一个人在体检中没有发现血糖异常,且年龄在30岁左右,但按压消渴穴时有痛感,同时小腿较大腿细很多,那么其有可能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患上糖尿病。而40岁左右的中年人,若按压消渴穴时特别疼,且小腿细弱无力、肌肉松弛,说明其有可能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里患上糖尿病。 此外,按压消渴穴还能准确诊断糖尿病。具体方法是:按压消渴穴时觉得指下有一个硬结,且痛感剧烈,说明其已经患上糖尿病,且这个硬结越大、痛感越强烈,说明糖尿病的病史越长 点...
-
中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治疗
输血 大多可不必输血,但当临床症状表现如重型患者时,即要同重型患者一样规则输血;有些中型患者因感染而暂时性血红素下降,此时输血又可回复。但是,怀孕的中型患者,在怀孕期间需要规则输血,且可能的话用冷冻血球以减少感染的机率,怀孕期间排铁亦要暂停。 排铁 病患应每年验血铁质,若血铁质(Feritin)大于2000mg/ml时,每星期排铁1-2天即可。 维他命之补充同重型病患。 健康检查同重型病患。 饮食 同重型病患。切忌服用含铁药物补血。 运动 同重型病患。特别注意骨骼病变所造成的伤害。 脾脏切除...
-
糖尿病患者试着用豆渣来治疗
许多糖尿病患者 同时存在便秘的毛病, 且吃通便药疗效往往 不是很好。这时可以试着用豆渣来治疗,效果 甚好。 取得豆渣的方法很简单,可以每天晚上把黄豆、绿豆、红豆、黑豆各适量,提前用水泡上。早上用豆浆机磨成豆浆,豆浆可以早餐饮用,滤出的豆渣可以和一些绿叶蔬菜一同炒熟食用。连续食用2~3 天,大便即可恢复正常。 豆渣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除了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外,还可以吸附糖分.使葡萄糖的吸收缓慢,在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下。不至于加重胰脏的负担。另外,纤维素还可以减少血中的胆固醇含量,因而对糖尿病兼有便秘的患者非常适宜食...
-
糖尿病治疗:中药外治方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等。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为燥热阴虚,津液不足,当以滋阴清热,补肾益精为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外治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疗效。以下介绍几则外治方: 方一 组成: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 制...
-
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的选用
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 “消渴”等范畴。其病是在阴虚的基础上,由饮食不节、情志不调、房事不节、劳欲过度、热病火燥等因素引起阴虚燥热所致。中医治疗消渴证,注重整体调理,辨证施治,在治疗上强调阴阳平衡,坚持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病症,甚全不同的季节及生活环境,采取不同的治法和方法,如补肾健脾、调肝和胃、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或活血化瘀等。在改善症状、恢复胰腺功能、降糖及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面皆有一定的疗效,显示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1.肺肾阴虚型:小便频数,腰酸耳鸣,身倦乏力...
-
归脾汤加味治疗贫血一则
归脾汤源自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用治思虑太过,劳伤心脾,健忘怔忡。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有所发挥,增补治疗脾不统血而致的下血、吐血。明代薛立斋《效注妇人良方》又增加了当归、远志二味药。清代汪切庵《医方集解》又扩展用于惊悸、盗汗、食少以及妇人经带崩漏诸症。该方由后世医家逐步完善,影响力在中药成方中并不多见。由于归脾汤能广泛用于心脾两虚、脾不统血、气血亏虚、心神不宁诸症,经查阅用此方治疗贫血的文献并不少见,运用此方时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因证因病化裁加减,既本乎原方用意,又不泥古、,妙在灵活运用。在归,脾汤之基础上,可...
-
中暑 刺血 穴位疗法
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 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