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炎 第4页
-
中医辨证论治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属于中医时复目痒的范畴,指发病时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一般春夏发病,秋冬缓解。常双眼发病,其病程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可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中医辨证论治可分为外感风热,治以祛风止痒,方选消风散加减;湿热夹风,治以清热祛湿,祛风止痒,方选除湿汤加减;血虚生风,治以养血熄风,方选四物汤加减。另外本病的治疗要注意补脾肺之气,以固其本,选用党参、白术、黄芪之类药物,针刺可选用承泣、光明、外关、合谷等穴位,每日一次,可以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本病在发作期应避免阳光刺...
-
治疗结膜炎汤剂(茵陈防己汤)
组成:茯苓皮10克、茵陈12克、 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白芷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焦山栀6克、乌梢蛇15克、老鹳草20克。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 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及一切过敏性眼炎,眼睑湿疹等。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方解:方中茯苓皮、茵陈、防己、苡仁除湿利水;防风、老鹳草、乌梢蛇等疏风除湿;连翘、焦山栀、鱼腥草清热解毒;白芷清热止痒。 加减:使用本方时,要因症而用,随症加减。若痒甚者,加苦参12克;睑皮湿烂,体壮者,加石膏30克。 按语:...
-
中药熏蒸巧治春季眼结膜炎
春季卡他性眼结膜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季节性很强,常侵犯双眼。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每年复发,轻症者3~4年后即不再发,重症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本病特点为双眼奇痒,睑结膜出现大而扁平的乳头及角膜缘附近结膜胶样增生。用中药熏蒸治疗春季卡他性眼结膜炎3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治疗男20例,女15例;年龄4~25 岁;病程10个月~6年;球结膜型10例,睑结膜型16例,混合型9例。 治疗方法 处方:车前子12克,防风、蝉蜕、黄芩、地肤子各10克,荆芥6克,甘草、黄连各3克。...
-
过敏性结膜炎 中医目痒药方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类常见的眼表过敏性疾病。多在春秋发病且发病率非常高。其多由季节性变应原如花粉、绒毛和室外真菌,或常年变应原如尘螨、室内真菌和动物皮屑、毛发等诱发。 过敏性结膜炎属于中医目痒的范畴,指发病时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一般春秋多见,常双眼发病,其病程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反复发作。陈宝贵教授认为本病病因在“风”,风盛则痒,病机为本虚标实,标者多由风邪侵袭,又兼内风循经上犯肝窍所致,邪气往来于睑眦腠理之间而发;本虚多为肝肾阴虚。主要是外...
-
车前子治红眼病(急性结膜炎)方
临床应用表明,中药车前子与薄荷煎液外洗,治疗急性结膜炎不仅效验佳,而且花钱少又安全。 治法方法:车前子50克、薄荷10克(均为干品用量),水煎2次取汁500毫升~600毫升,待药液凉后用消毒纱布蘸药汁洗患眼,洗时拨开上下眼睑,使药物进入球结膜,每日1剂,每日洗3~5次。患者一般3~5天即可痊愈。 车前子,味甘性寒,有清肝明目、凉血祛痰、清热利尿等功效。车前子擅治目赤肿痛,对多种眼炎都有良效。薄荷味辛苦,能清头目,解风热,且有消炎止痛作用。二药合用外洗,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好,见效快。此方用药简便易行,无痛苦,多数病患...
-
角膜炎到底是什么样的眼疾 相关知识问答
很多人都听说过角膜,但很少有人知道结膜,其实眼科门诊最常见的病是结膜炎,并非角膜炎,角膜和结膜一字之差有什么不同呢? 角膜和结膜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它们都是眼睛表面最外层的膜。角膜俗称“黑眼珠”,而结膜是白眼珠表面的一层膜,它也是透明的,很薄,但是表面有血管分布,眼皮的内表面也是由结膜覆盖。结膜疾病很常见,且经常导致眼睛不适,但一般不会影响视力。而角膜是非常重要的光学结构,是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膜的疾病大多影响视力,因此临床上较为重视。 角膜炎和结膜炎都是眼表最常见的疾病...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辨治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角膜炎,在角膜病变中致盲率占第一位。目前中医临床医生治疗本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半是外用西药滴眼液或眼膏:1%三氮唑核苷(病毒唑)、0.1%阿昔洛韦、0.05%环胞苷、1%曲氟尿苷、0.1%更昔洛韦等,再加中药口服。一般来讲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抗病毒药物外用对角膜有一定的毒性,有的可引起角膜上皮损害,致使角膜弥漫性着色,有的使角膜溃疡难以愈合。有些病人单纯用中药也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无论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调皆可导致本病,但最多见...
-
慢性结膜炎试试湿热敷 眼睛也会过敏
老张双眼长期发红干涩,很不舒服,症状时重时轻,特别是在熬夜、抽烟和喝酒之后表现很明显,到很多医院看过,医生都说是慢性结膜炎。可点了不少眼药水就是不能根治,这次老张专门挂了个专家号想问个究竟。 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 在临床上,引起慢性结膜炎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多为细菌感染,如摩-阿杆菌、链球菌等,可由急性炎症未治愈或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亦可在致病菌毒力不大,同时机体抵抗力较强的情况下,一开始即以慢性症状出现。其次是各种因素的刺激,如沙尘、油烟、刺激性化学药物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不良卫生习惯...
-
张怀安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方
处方:板蓝根15克,金银花、黄芩、连翘、荆芥、防风、蒲公英、桔梗各10克,薄荷、柴胡各6克,甘草 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眼痒者,加蝉蜕5克,桑叶、刺蒺藜各10 克,以祛风清热,退翳止痒;头痛者,加羌活10克,以祛风止痛;胞睑微红肿,羞明多泪者,加蔓荆子、桑叶各10克,以清肝明日;抱轮红赤,热邪较重者,加赤芍、丹皮、大青叶各10克,以助清热散邪之功。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解毒。主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辨证属肝经风热型。症见患眼疼痛,羞明流泪,抱轮红赤,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或多...
-
治春季眼角结膜炎方
治春季眼角结膜炎(风邪乘袭)方 处方:薄荷(后下)、荆芥(后下)各15克,川芎、羌活各9克,防风12克。 用法: 口服中药汤剂及以内服药渣煎水熏洗患眼。具体煎服法为:内服药渣先行浸泡4小时,后武火加热,水开后文火煎煮,第一煎计时25分钟,第二煎计时15分钟,第三煎计时10分钟,前2次的药液合并,分2次服用,间隔12小时,第三煎的药液静置沉淀后,取上清液洗患眼。 功效主治:祛风散邪止痒。春季角结膜炎又称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是一种复发性、双侧性、增生型、变态反应性角结膜炎。本方用于春季角结膜炎发作期,中医辨证属风邪乘袭...
-
病症尽除疱疹性角膜炎和结膜炎
徐某,男,48岁。2008年11月25日初诊。自述左眼患疱疹性角膜炎和结膜炎3个月有余,时好时坏,曾在多处用过多种疗法无效。经检查发现,患者左眼混合充血,角膜周围有两处黄豆和小豆粒大小的疱疹,羞明,流泪。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肝脾蕴热,治宜养肺阴,清肝热。方用养肺清肝汤:决明子、麦冬各15克,生地、沙参、白芍、白及、龙胆草各12克,菊花、黄芩各9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服药9剂后,患者告知笔者病症尽除。为巩固疗效,嘱其再服药9剂。复查结果:眼部疱疹消失,怕光、流泪症状消除。1年后...
-
眼结膜炎服白头翁
急性眼结膜炎表现为目睛赤痛,眼 睑肿胀,视物模糊,可伴大便不畅,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辨证 为肝火上炎型。白头翁汤由白头翁、黄 连、黄柏、秦皮四味药物组成。白头翁 入胃与大肠血分,能泻热凉血;黄连泻 心火,凉血热,疗目痛;黄柏泻相火, 清湿热;秦皮味苦,调理肝肾,能治目 赤肿痛。四味合用,具有熄风清热,凉 血解毒之功。本方一般常用于治疗厥阴 风火下迫于肠而引起的脓血痢,今将之 刚于治疗眼日红肿,乃因肝经有实热之 故,药证相符,故疗效确切。 方法:取白头翁30克,黄连、黄 柏、秦皮各10克。每日1剂,水...
-
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银翘荆防汤
组成板蓝根15克,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柴胡6克,蒲公英10克,桔梗10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经风热,清热解毒。 主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肝经风热证。症见患眼碜痛,羞明流泪,抱轮红赤,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或多或少,或疏散或密集,或呈树枝状。伴恶风发热,鼻塞,口干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不适用于阴虚内热证,脾胃虚寒者慎用。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解方中柴胡辛凉,入肝经,为疏散肝经风热之要药;金银花气味芳香,轻...
-
结膜炎怎么治疗
结膜炎怎么治疗 治春季眼角结膜炎(湿热壅盛)方 处方:连翘、滑石、枳壳、黄连、甘草、陈皮各9克,荆芥(后下)、茯苓、车前子(包煎)、地肤子各15克,防风、白鲜皮、黄芩、茵陈各12克,通草5克。 用法:口服中药汤剂及以内服药渣煎水熏洗患眼。 功效主治: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用于春季角结膜炎发作期,中医辨证属湿热壅盛型。症见患眼奇痒难忍,碜涩流泪,眵稠呈粘丝状,胞睑沉重,睑内卵石样,白睛红赤,色泽污秽,黑白睛交界处,呈胶样结节隆起,舌红,苔黄腻,脉数。 加减:若睑内卵石样颗粒遍生,以及有胶样结节隆起者,酌加郁金、川芎,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