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鼻 第3页
-
中药方治鼻衄为主 兼以治疗疝气
刘某,男,8岁,1985年7月22日初诊。 主诉:鼻衄2年,再发5日。患儿来诊时,手扶左腹部弯腰缓慢而行,其母在后大声喊:慢点、慢点。待询问方知,患儿于同年5月4日行睾丸鞘膜积液手术,7月4日因活动量大,出现刀口疝。此后经常脱出,曾到几家医院求治,都无好的保守办法,最后建议用疝气带,故一直用疝气带固定。但仍经常脱出,其母让其走路用手托住,故出现就诊所见一幕。 患儿鼻衄已2年余,此次鼻衄5日,出血6次,量多、止不住;西药治疗无效,故来中医求治。除上症外,患儿伴面黄无华,易烦躁,晚上睡眠不安,大便量少不利,腹压...
-
治鼻出血中医有方
处方:生地、龟板(先煎)各 24克,白芍18克,牡蛎(先煎)、 龙齿(先煎)、茜草、牛膝、磁石(先 煎)各15克,仙鹤草、大蓟、小蓟、 海螵蛸、丹参各12克,阿胶(烊化 兑服)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主治:阴虚血热型鼻衄。症见 鼻出血,面色晦暗,手足心发热, 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 杨向心 想要身体好 水中加一宝 有些治病养生的方法很简单, 只需在水中加一味药,或川来喝,或 用来泡脚,就能化解生活LfI许多健 康小问题。 玉米须煎水利尿消肿降压 将玉米须加水煎煮取汁,或者 将...
-
治鼻炎食疗三方
鼻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 喷嚏,严重的还会头疼。中医认为鼻炎 属于鼻渊的范畴,可用食疗方来调治。 一、参芪粥 原料:党参、黄芪各15克,生姜 10克,白芷6克,大米O.1公斤。 制法:先将党参、黄芪、生姜、白 芷浸泡30分钟,然后水煎取汁,加人 大米煮至粥成。 功效:适用于肺气虚弱证的鼻 炎,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多黏脓性 涕、嗅觉减退,稍遇风寒刺激症状就 加重。 二、扁豆芡实山药粥 原料:扁豆、山药、芡实各30克, 大米60克。 制法:将扁豆、山药、芡实、大米同 煮粥。 功效:适用于鼻炎脾胃...
-
棉球浸葱汁巧治鼻炎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每遇风寒、感冒、过劳等因素易复发或加重。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鼻塞、流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除了过敏性鼻炎外,鼻炎常与多种致病菌感染有关。鼻炎病人如有鼻塞、鼻痒或流鼻涕等症状时,用棉球蘸葱汁塞鼻,可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方法:取适量新鲜葱白,洗净捣烂,放几小团指甲盖大小的药棉浸葱汁备用。治疗时先用棉签沾淡盐水清洁鼻孔,然后将浸了葱汁的小棉花团塞入鼻孔内,每次塞鼻30分钟至1小时。1天2~3次。用葱汁不宜久贮,每次能现捣汁马上用效果更好。 点评:葱是常用的...
-
防治鼻咽炎二方
冬春季细菌容易繁殖,加上天气温差较大,空气干燥,鼻黏膜自净能力在鼻腔干燥环境下会下降,空气中的灰尘、细菌便会滞留在鼻前庭中,特别容易引起鼻病。如带菌的鼻涕流到咽喉处又会导致咽喉炎。现介绍防治二方: 银花甘草桔梗茶:金银花20克,生甘草3克,桔梗10克,绿茶2克。 做法:先将金银花、生甘草、桔梗洗净,生甘草、桔梗切成片,与金银花一同放入沙锅,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放人绿茶,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放人容器。每日服2次。 功效:适用于冬春季扁桃体炎、急性期咽喉炎等。 辛夷鸡蛋汤:辛夷15克,...
-
治鼻痒、喷嚏、流鼻涕 过敏性鼻炎方
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感冒药。近年来,自感体质下降,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辨证为脾肾阳虚,肺气不足,寒湿阻窍,治疗宜温肾运脾,益气固表,祛湿通窍为治。处方:生麻黄12克,炒白术24克,炒苍术15克,制乌附30克,熟地黄15克,生黄芪24克,防风15克,炒莱菔子15克,辛夷花10克。3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鼻痒、喷嚏、流鼻涕明显减轻...
-
治鼻炎方:葱汁外用塞鼻
鼻炎(或感冒)常会引起鼻塞、鼻痒或流鼻涕等症状,用棉球蘸葱汁塞鼻,可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方法 取适量新鲜葱白,洗净捣烂,放几小团指甲盖大小的药棉浸葱汁备用。治疗前先用棉签蘸淡盐水清洁鼻孔,然后将浸了葱汁的小药棉塞人鼻孔内,每次塞鼻30分钟至1小时,每天2—3次。 中医认为,葱汁(白)味辛性温。有散淤止血,通窍,解毒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葱所含的挥发性辣素有杀菌、镇痛、止血作用,对鼻腔病菌有灭杀作用。另外,葱汁气味辛香,善通鼻窍,又能散淤血,有助于组织清除已损坏细胞,促进创面修复,而葱汁的黏滑性...
-
药气外治鼻子过敏
1.菊花10克,桔子6克,葱白3 克。以上药物加水煎煮15分钟,将药汁倒入小口的杯子中,趁热用鼻子吸药气(需要注意距离,以免被烫伤),每次10分钟,每日1次,1剂药可用2~3 日。可缓解过敏性鼻炎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 2.辛夷10克,布包好后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温热时以鼻吸药气,每次10分钟,每日1次,对过敏性鼻炎有疗效。 3.丝瓜络15克,大枣3枚,一同煎煮,取汁倒人杯中,趁热吸药气,每次 15分钟,每日1次,1剂药用2日,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4.薄荷12克,蔓荆子6克,煎水取汁,趁热以鼻吸气,每次 1...
-
中药熏蒸巧治鼻炎
笔者临床用中药熏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是:取辛夷、苍耳子、细辛、薄荷各15克,玄参20克,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沸,熏鼻腔至药液变凉。1剂药煎用4次,早晚各熏蒸1次,5剂药为1 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 浙江温州 张富裕 点评:熏蒸法是利用中药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患部(皮肤或鼻腔等),从而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证明,采用中药熏蒸治疗鼻炎,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上方是由治疗鼻渊(中医病名,包括现代医学的鼻炎、鼻窦炎)专方“...
-
西瓜霜喷剂治鼻黏膜糜烂
鼻黏膜糜烂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其原因为风热入侵,引起肺胃积热上攻鼻窍,内通血络,外灼肌膜所致。笔者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鼻黏膜糜烂,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法:先用双氧水和碘伏彻底清洗患侧鼻腔,再将西瓜霜喷剂喷入鼻黏膜,每日两次,7天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不要用力擤鼻涕。一般一个疗程即可治愈,且不易复发。 西瓜霜喷剂由西瓜霜、黄连、黄芩、黄柏、贝母、冰片等组成,以西瓜霜为君药。西瓜霜性味咸寒,归肺、脾、胃经。盖咸能软坚散结,寒能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臣药包括硼砂、黄芩、大黄、黄柏等。硼砂味...
-
藏医用麝香治鼻窦炎疗效好
对鼻窦炎临床上常采用西医及手术等方法治疗,费用高,易复发,病人不易接受。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载有麝香外用治疗鼻窦炎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该方法疗效可靠,治愈有效率高且不易复发。 治疗方法:麝香0.5克加入200毫升低度白酒中浸泡10天。所制药液放人喷雾器进行双鼻腔喷雾,喷雾前用清水清洗双侧鼻腔分泌物,喷雾时头稍后仰,屏住呼吸,以利药液进入后鼻腔,然后捏住鼻翼按摩1~2分钟,以促进鼻腔粘膜对药液的吸收。成人每日2次,每次2毫升药液;儿童(7岁以上)每日 1次,每次0.5毫升药液。 按:麝香为鹿科动物雄麝香囊中分...
-
治鼻炎鼻窦炎妙招
大蒜蜂蜜妙治鼻炎 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用大蒜蜂蜜擦拭鼻腔有助于缓解鼻炎症状。将鲜大蒜(2~3 瓣)捣烂成泥,加5毫升蜂蜜搅匀待用,然后用温水洗净鼻腔,除去鼻内分泌物后,用棉签沾取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数次,5日为1 个疗程。 陈敏慧 大黄敷脚治鼻窦炎 很多老年人感冒后出现鼻塞、流浓涕、头痛等急性鼻窦炎的症状,反复发作,形成慢性鼻窦炎,出现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头痛、胸闷,影响心脑供氧。 中医学认为,肺开窍于鼻,若风热邪毒袭肺,或风寒侵袭,郁而化热,风热壅遏肺经,邪毒灼伤鼻窦导致此病。大黄具有攻积滞、...
-
食疗防治鼻炎
川芎菊花茶:川芎10 克,菊花6克,绿茶2克。 做法:1.将川芎拣去杂质,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片。2.将川芎片与菊花、绿茶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浸泡片刻,煎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汁即可。早、晚2次分服。 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菊花可疏风清热、解毒,绿茶可清热。诸味合用,共奏疏散风热、清利鼻窍之效,适宜风热型单纯性慢性鼻炎者食用。要注意的是,川芎辛温升散,阴虚火旺、舌红口干者不宜应用,妇女月经过多、出血性疾病也不宜应用。 蘑菇炖鸭:蘑菇500克,鸭1只,紫苏10克,盐适量。 做法:鸭宰杀后去毛、内脏,...
-
大蓟根蛋治鼻出血
鲜大蓟根60克,鸡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1周。具有润肺解毒,育阴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民间有冻伤后用雪搓解冻的说法并不正确。这种做法不仅不会缓解冻伤,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皮肤红肿,起水泡等;冻伤后用热水或冷水浸泡冻伤部位也不正确。正确做法是将冻伤的肢体迅速放入温水,水温不宜超过40.5摄氏度,避免烫伤失去知觉的组织。 此外,一些患者在冻伤后为取暖而立即穿戴过紧的袜子和帽子,这种做法容易弄破患处皮肤,造成二次损伤。耳朵和鼻子等部位冻伤后可立即用手捂热使之温暖。...
-
大蒜醋液妙治鼻炎验案
大蒜醋液妙治鼻炎验案 张某,女,35岁。从小患过敏性鼻 炎,发作时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 鼻塞、流泪等症状。曾用滴鼻净、鼻炎. 康、大佛水等药物,均无法根治。每天 用蒜醋液熏吸,治疗7天后症状消失。 具体方法:取大蒜300克,压碎,置于 装有500毫升食用米醋的棕色玻璃瓶 中,密封浸泡1个月后即可使用。用时 将蒜醋液适量装入小瓶,将瓶口对准 鼻孔熏吸30分钟,每3天换1次蒜醋 液。同时嘱患者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 多食蔬菜水果,冷天应注意保暖,平时 多锻炼,尽量用冷水洗脸。对患者随访 1年,未见复发。 谢立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