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鼻 第4页
-
治鼻涕带血丝的食疗方
冬季北方许多地区室内均有供暖,帮助人们御寒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适,比如晨起后发现鼻腔中有干血或者鼻涕中带有血丝。一旦出现这类症状,可以用食疗的方法解决,吃一些滋阴生津、宁络止血的食物即可,并且要禁食辛辣之品。 银耳羹取银耳50克,冰糖15克。将银耳用温水泡发,冼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然后改用文火煮半小时,再加入冰糖,溶化后搅匀即成。常食银耳羹,有润肺养阴、清热宁血的作用。 石榴汁取鲜石榴若干,冼净后去皮,捣烂绞取其汁液即成。直接饮用石榴汁,1日3 次,每次50毫升,有生津止渴、收敛止血的作用。 (...
-
主治鼻窦炎方 症见鼻塞头痛流黄浊脓涕
治鼻窦炎方 处方:黄芪、黄芩各15克,柴胡6克,白芷、苍耳子、辛夷花、防风、白术各10克,薄荷(后下)2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连用7天为1个疗程。 主治:鼻窦炎,中医辨证为风热型,症见鼻塞头痛,流黄浊脓涕,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谢晓文治 丝瓜花茶治鼻窦炎 鼻窦炎患者常有鼻腔不通、流脓涕、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发颅内感染,常饮丝瓜花茶可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为:干丝瓜花5克,沸水冲泡,先用热气熏蒸鼻腔,同时用右手(或左手)的拇指、食指上下揉搓鼻梁(以有酸麻感为佳)3分钟,然后代茶饮。 刘艳...
-
艾灸穴位治鼻炎
目前正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这类患者往往一变天就发作,此时可以用艾条灸肺俞、风门、足三里等穴位 (咳嗽痰黄,难以咳出者慎用)。 施灸时不妨采用灸盒代替人手施灸,更为方便和安全。因为,灸盒上面有可以插艾条的孔,下面有可以接艾灰的网。艾条和灸盒可以到中药店或医疗器械商店购买。具体方法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 约2~4厘米处进行熏烤,以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5分钟左右。每日一次,三天后改为2~3天一次。如果找不准穴位,可把周边区域都熏一熏。 (...
-
漱津搓面治鼻炎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间歇性鼻塞、鼻涕多等,还可引起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 研究发现,漱津搓面能培元活血、祛风宣肺,有助于防治慢性鼻炎。 每天清晨,坐在椅子上,手心向下,放在膝盖上,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双目轻闭,引气下沉丹田,意守丹田15分钟左右。然后舌抵上腭,两唇轻闭,叩齿 72次,再闭口咬牙做两腮鼓漱动作36下,使津液充满口中,再分数口咽下,以意用力,咽吞有声,送入丹田。接着两掌合十,双手搓热,自上而下搓擦头面部、颈项部、耳部至后枕,共21次,再沿鼻子两侧从上而下反复搓擦36...
-
治鼻炎鼻出血 急性鼻窦炎方
治鼻出血方 处方:桑白皮15克,白茅根20克。每口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肺热型鼻出血,症见病程不长,血色鲜红,口鼻干燥,或有发热,咳嗽,头痛,舌红苔黄,脉数。 彭飘旭 治急性鼻窦炎方 处方:苍耳子15克,辛夷12克,白芷7克,甘草、陈茶叶各3克。每日1 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7日。 主治:急性鼻窦炎,主要症状为鼻塞,流脓涕,头痛。 罗楠鹏 治鼻炎方 处方:辛夷3克,藿香10克。开水冲泡,浸焖5—10分钟,频饮,每日l剂。 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属风寒型...
-
土方治鼻炎疗效好
鼻炎除了有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外,如果不及治疗,鼻炎的危害会更加严重:如鼻塞不通气,呼吸困难,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下鼻甲肥大,睡眠时氧气不足,严重的可引起脑梗塞、突发心脏病等,个别患者甚至发生猝死。我也曾是个鼻炎患者,数年来饱受其苦,一直在进行治疗,吃了很多药,疗效并不好,为此一直很苦恼。 几年前我偶得一民间土方,方便易行且无副作用,用这个方子终于治好了我的鼻炎。现在我将它提供给广大鼻炎患者,大家不妨一试。 所用的药材十分常见,就是我们平时做菜用的葱。具体制作方法是:新鲜生葱,洗净,取葱白,捣烂,放几小团指甲...
-
苍耳子散加减熏蒸治鼻炎
方法:苍耳子、辛夷各20克,细辛、薄荷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沸,闻熏鼻腔至药液变凉。1剂药煎可用4次,早晚各熏蒸1次,5剂药为1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 点评:对各类鼻炎常见的充血、鼻塞,流清水涕,鼻痒症状,有较好治疗和缓解作用。本方乃治鼻渊专方“苍耳子散”加减。苍耳子、辛夷均性味温辛,归肺经,能通鼻窍、散风寒,二味同用,并走于上,能使宣肺通窍之力倍增;细辛则温经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薄荷清香升散,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并能补脾益气。 药理研究表明...
-
斑蝥冷灸治鼻炎
冷灸亦称发疱灸,是利用药物的发疱性能,将药物外贴于人体一定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用单味斑蝥冷灸印堂穴,可以有效地治疗慢性鼻炎。 斑蝥(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均可)一只,生用。去足翅,研细末,瓶贮备用。使用时取斑蝥粉适量,以米醋或蜂蜜调为糊状(不宜太稀,以免流溢他处)。印堂穴擦洗干净,患者取仰坐位或仰卧位。胶布一小块,中间剪一黄豆粒大小的孔,先贴于印堂穴(鼻根上方两眉中点处),然后将药物直接涂于小孔之内,外以胶布贴盖,24小时后去掉,1次不愈者, 1周后重复使用。使用时需要注意,斑蝥为剧毒药品,有较强的发疱作...
-
饮三皮汤治鼻出血
原发性鼻腔出血而查不出直接病因者,以7—25岁为多,男性多于女性,常见于天气炎热干燥及情绪紧张时,可能与头部充血、鼻腔黏膜干燥、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患者多伴口干口渴,尿黄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等症。此为血热妄行引起。 中医认为,桑白皮甘寒入肺脾,能清肺止咳;丹皮苦辛寒降,人心肝肾血分,善清血中伏火而凉血止血;地骨皮微苦性凉,入肺肝肾,以清气分伏热见长。三药合用,治疗鼻出血,药简效宏,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用之可获良效。 方法:取桑白皮15克,丹皮、地骨皮各8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3剂...
-
辛散寒降治鼻流浊涕(鼻渊)
临床上鼻渊患者较多,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头晕不已,根据鼻窍闭郁,少阳三焦的津气壅滞,湿浊热蕴的病机,用辛温开散,寒凉降浊的治法用药效果较好。 基本方:细辛5克,辛夷10克,黄芩15克,苍耳子10克,葛根30克,柴胡15克,党参15克,甘草5克,通草5克,蒲公英30克,桔梗10克,白芷10克,大黄6克,大枣10克,苏子12克。 方中以细辛、辛夷开宣鼻窍,苍耳子散其邪为鼻渊要药。黄芩、蒲公英、大黄苦降泄浊热,葛根辛凉善通行足阳明经,苏子味辛、温降且散、桔...
-
药酒外用巧治牙痛 制蜜蒜汁可治鼻炎
药酒外用巧治牙痛 处方:生石膏45克,细辛、川芎各3 克,花椒、茶叶各5克,75%酒精300毫 升。 用法:将上药研成粗粉后,置酒精中 密闭浸泡1周,滤出药液,备用。牙痛时, 取药棉浸药液放于患牙处,上下牙咬紧, 一般在用药5分钟内,痛可止。 主治:牙痛。 陆生 制蜜蒜汁可治鼻炎 处方:取大蒜3~4粒。 用法:大蒜捣烂,用纱布包好,取汁, 再取2倍于蒜汁的蜂蜜,混合均匀。再用 纱布蘸少许混合液,塞在鼻孔里即可。两 侧鼻孔交替,每天早晚各使用1次,5天 为1个疗程。一般使用2个疗程鼻炎可 缓解。 主...
-
胆草黄连治鼻衄鼻中出血
加胆草黄连,鼻衄见效 谢某,男,10岁,2018年,8月1日初诊。原患有鼻血史,一日前,曾大量流鼻血。出血较多,色深红,移时难止,伴有烦躁不安,头痛,晕厥,口苦咽干,胸胁胀满,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剖析:肝主藏血,为刚脏,其性劲急;怒火上逆,扰及鼻窍,迫血外溢,出血量多且不时而发;火热上扰清窍,则头痛,晕厥,耳鸣,口苦,咽干;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故胸闷胀满,烦躁易怒。舌、脉均为肝盛之象。 确诊:鼻衄(怒火上炎,络脉被扰)。 处方:龙胆草6g,川黄连6g,知母10g,黄柏8g,生地...
-
治白内障验方 治鼻塞鼻炎
治白内障验方 生地24克,熟地24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乌贼骨12克,杞子10克,菊花10克,防风10克,柏子仁10克,细辛2克,柴胡6克,甘草6克,山药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服2次。 本方适用于肝脾两虚型患者。治以补益肝脾。 玉兰花治鼻塞鼻炎 玉兰花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窜头目,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鼻窍的功效,可用于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治鼻炎、鼻窦炎,可取玉兰花干花蕾10克(用纱布袋包好)、鸡蛋三个同煮,吃蛋饮汤,每天一次。但玉兰花为辛散之物,连服一周后应间隔几天,否则易伤真气。...
-
御寒汤治感冒咳嗽案 御寒汤治头痛案 御寒汤治鼻渊案
李发枝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整理李发枝应用李东垣所创御寒汤治验四则如下,以飨同道。 感冒案 郑某,女,35岁,因“受凉后反复感冒2年余”于2015年6月12日初诊。刻下:头痛低热,恶风畏寒,咳嗽痰少,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动则多汗,神疲乏力,饮食睡眠正常,二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既往有变应性鼻炎病史,经常用激素类吸入剂治疗。 诊断:感冒(外感风寒,气虚不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