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用 第3页

外用 第3页

  • 手癣诊断 外用药物

    手癣诊断 外用药物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兴   手癣是发生在手掌和指间的皮肤癣菌感染,也可波及手背;足癣主要发生于足跖部及趾间,也可延及足背及踝部。主要致病菌是红色毛癣菌。 临床表现   ①急性损害为丘疹、丘疱疹和水疱,陈旧损害有鳞屑角化。可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鳞屑角化。②多呈对称性双侧发病,但一侧发病后对在多年后开始被侵犯。发作以夏季为重。③真菌检查为阳性。 诊断   ①急性损害为丘疹、丘疱疹和水疱,陈旧性损害有鳞屑、角化。可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鳞屑角化三型。...

  • 痤疮刘庆华内治法 针灸治疗外用药及预防调护

    痤疮刘庆华内治法 针灸治疗外用药及预防调护

    刘庆华中医内外疗法结合治疗血热炽盛型痤疮经验 痤疮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皮肤病。《Andrews'Disease of the Skin》中指出其发病率高达90%[1],青春期患者较为多见,不同种族12~24岁青少年的发病率高达85%[2]。痤疮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皮疹初起多为粉刺、丘疹和脓疱,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瘢痕,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3]。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与高雄激素水平导致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定植、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

  • 丁香外用治小儿病方

    丁香外用治小儿病方

    小儿流涎: 丁香3克,肉桂3克。共研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脐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小儿腹泻: 丁香、吴茱萸各3份,木香、白术各1份,共研细末。用时取本品5-10克,用黄酒适量调为糊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日。 小儿泄泻: 丁香、肉桂各等份,研为细末,取少许蜂蜜调匀敷神阙,3日1换。 小儿遗尿: 丁香30克,肉桂30克,山萸肉60克,覆盆子60克,金樱子60克,菟丝子60克,五味子60克,仙茅60克,补骨脂60克,桑螵蛸6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时取药末1克,填满神阙穴位...

  • 中成药外用对冻疮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中成药外用对冻疮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临床观察发现,一些中成药外用对冻疮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现介绍如下,供选用。 云南白药对早期红斑型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酊,用药棉沾少许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续1-2周;对冻疮已破溃者,可将云南白药粉撒于破溃处,消毒纱布包扎,次日便可结痂,1周内可愈。若冬至(12月22日前后)后每日取云南白药酊外搽易生冻疮处,可预防冻疮。 风油精将冻疮处洗净,取风油精少许涂搽于患处,用手轻轻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1周,对预防冻疮和冻疮初起者有良效,但局部红肿硬痛,以及冻疮破溃者不宜。此外,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正...

  • 皮肤皲裂 服药四剂外用一剂而愈

    皮肤皲裂 服药四剂外用一剂而愈

    皮肤皲裂 李某,女,43岁。两手掌大小鱼际部位,胸部及股腿等处皮肤皲裂,纵横交错,干燥疼痛而痒。饮食无味,体疲肢倦,两臂疼痛,面色萎黄不泽,月经一月再行。舌质淡,脉软无力。证属脾元不足,不能上奉心肺,阴火复乘其位,气血不布,不能熏肤、充身、泽毛,故有此变。 党参10克,白术6克,生、炙甘草各6克,黄柏4.5克,防风4.5克,羌活4.5克,独活4.5克,葛根6克,白芍6克,柴胡3克,升麻3克,生地3克。 并以猪油二两,杏仁一两捣成泥,将油熬化,倒入杏泥,调匀成膏,外用擦手。 服药四剂,外用一剂而愈。...

  • 传统医药内服外用治疗斑秃

    传统医药内服外用治疗斑秃

    用干地黄、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包)、当归、天麻各15克,桑椹子、黑芝麻各12克,怀牛膝、女贞子、补骨脂、墨旱莲、茯苓各10克。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用艾叶、菊花、薄荷、防风、白芷、金银花、地肤子、藁本、藿香、甘松、石菖蒲、蔓荆子、荆芥、蛇床子、黄柏、片参、明矾各10克。水煎取液,外洗患处,同时抓擦患处至充血;继用猪胆汁外擦;每天1—2次。30天为1疗程。用2-4个疗程,共治疗36例,结果:治愈32例,缓解、无效各2例,总有效率94.4%。...

  • 斑秃 中药内服加外用治疗

    斑秃 中药内服加外用治疗

    斑秃 中医认为本病与气血双虚,肝肾不足,血瘀毛窍有关。发为血之余,气虚则血难生,毛根不得需养,故发落成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则发无生长之源;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 取新鲜的红皮蒜剥皮后,在75%酒精消毒的容器里捣碎,取蒜汁放入无菌瓶内。按蒜汁、甘油之比为3:2搅拌后外用(重者3:1比例,配后不宜放置过火)。患部温热水洗净后,用棉签蘸药液擦脱发处。轻者一日二次,重者一日三次。涂擦时不宜涂过健康皮肤。外擦2-3周即可。 斑秃的治疗可内服药:黄芪当归针剂注射;乌须生发丸内服;金锁固精丸口服;七宝美髯丹,...

  • “鬼剃头”内服和外用治法

    “鬼剃头”内服和外用治法

    内服法核桃仁10克,制何首乌15克,川芎6克,以上药物放入沙锅,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然后煎30分钟,取头煎药汁后,加水再煎1次。将2次的药汁混合,每日分2次饮用。 外用法老姜数片,将其浸入高粱酒内,密封保存至阴凉避光处,5天后即可使用。每次取老姜1 片,涂擦斑秃患处,每日3~5次。 此内服和外用法。对于老百姓俗称“鬼剃头”的斑秃有一定疗效,可活血祛风、滋补肝肾,能促进新发再生。治疗期间,患者切忌熬夜,宜保持心情舒畅,应尽量避免焦急、忧虑、悲伤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 面对经常流口水的孩子 中医外用偏方

    面对经常流口水的孩子 中医外用偏方

    面对经常流口水的孩子,家长很是烦恼,专家推荐用肉桂贴脚心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处方:取肉桂10克(一次量),研为细末,用醋调至糊饼状,于每晩在小儿临睡前,将药料匀摊于二块纱布上,分别贴敷双脚涌泉穴上,然后用胶布固定,早晨取下,连敷3~5次。 评:小儿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

  • 小儿遗尿症外用方

    小儿遗尿症外用方

    处方:何首乌、五倍予各5克。研未,以食醋调成软膏状。临睡前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连用5夜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固摄,治小儿遗尿症,效果较好。...

  • 老人前列腺肥大外用+内服治疗方

    老人前列腺肥大外用+内服治疗方

    前列腺增生病又称前列腺肥大病,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多发病。 外用方:艾叶、赤芍、泽兰、苦参、蒲公英各30克,桂枝、红花各20克。加水煎药物,取药液熏洗外阴,待温度能耐受时坐浴(坐浴前洗净会阴、肛门),每晚1次,次日稍加水,煎沸后,再熏洗和坐浴,1剂药可连用3天。 内服方:穿山甲、路路通、车前子、泽泻各10克,生地20克,木通、山栀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配合西药1:5000呋喃西林冲洗膀胱,有尿潴留时可暂时插导尿管。以上方方法共同进行,6天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通尿,主治老年前列腺肥大,尿潴留,口苦...

  • 中药外用治口疮

    中药外用治口疮

      方药1   组成:青黛散或西瓜霜。   用法:任选一种,取适量涂敷患处,每日3次。   主治:胃火内蕴的实证口疮。   方药2   组成:冰片3克,硼砂6克,玄明粉12克,朱砂6克,青黛6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适量,涂敷患处,每日3次。   主治:火热内炽之口疮。   方药3   组成:吴茱萸15~30克,研细粉。   用法:醋调,睡前敷于两涌泉穴,胶布固定,次晨去除。   主治:虚火上浮型口疮。   方药4   组成:乌鱼1条,老陈醋适量。...

  • 中药外用二方治慢性前列腺炎

    中药外用二方治慢性前列腺炎

      1.王不留行、红花、茜草、菖蒲、黄柏、滑石、艾叶、香附各10克,共研细调匀,治疗时取少量药末,加适量白酒调成糊状,置于洗净的肚脐窝,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更换1次,10次为1疗程。   2.龙胆草10,苦参15克,黄柏10克,王不留行10克,牛膝15克,地龙12克,连翘12克,土茯苓30克,败酱草20克,地丁10克,陈皮10克,水煎,温热坐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 牙膏外用助性爱:延长性爱时间

    牙膏外用助性爱:延长性爱时间

    您知道吗?不吃伟哥,不搽印度神油,仅用牙膏也能促进阴茎勃起。此法尤适合男性中老年人使用,因中老年人的爱液分泌减少,有时插入困难,而牙膏亦可起到润滑作用且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从而使性爱美满愉悦。使用方法 在性爱前先用牙膏(薄荷味的中草药牙膏效果较佳)涂抹龟头,5分钟后清洗干净,即可行房事。 此法可刺激阴茎勃起,并延长性爱时间。我们知道,牙膏中含有香精、金银花、薄荷、胺叶油、滑石粉等成分。其中薄荷、胺叶油可抑制龟头的敏感性,增进阴茎海绵体血液充盈。所以能坚挺而持久,而且没有副作用。此法简单、廉价,不妨一试。 (肖奇国)...

  • 外用足底敷药治男科病

    外用足底敷药治男科病

     涌泉穴位于足底,由于该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要穴,所以,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益精补肾、强身健体的作用。根据中医“上病下治”的原则,在临床上,人们常用中药外敷涌泉穴的方法来治疗一些男科疾病。   前列腺肥大:鲜冬瓜10克、车前子12克。先将冬瓜捣糊,再与车前子调匀。将调配好的药糊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上,外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具有通络利湿的功效。适用于中老年前列腺大引起的小便不利。   阳痿:仙茅、仙灵脾各10克,食醋适量。将上药共研细末,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分成2份备用。将调好的药...

  • 穴位外用中药治病二方

    穴位外用中药治病二方

    治早泄经验 方法:取五倍子15克,白芷 10克。将上药共研为细粉,用醋及水各等份,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敷 3~5日。 主治:早泄。据报道,用本法治疗早泄患者39例,经用药2—6 日后,均获痊愈。 孟劲峰 治面瘫经验 方法:取乳香30克,制附子、制川乌各15克。上药共研细粉,分成8—10包,备用。用时每取上药粉1包,加生姜末3克,拌匀,用开水调成糊状,敷患侧 30分钟,上至太阳穴,下至地仓穴(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宽,约3厘米,...

  • 内服外用合治卵巢囊肿

    内服外用合治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在临床上多表现有小腹疼痛,小腹不适,白带增多,白带色黄,白带异味,月经失常,而且通常小腹内有一个坚实而无痛的肿快,有时性交会发生疼痛。中医内服外用合治效果良好。   外用方:丹参、桃仁、赤芍、炮穿山甲、鸡血藤各10克,水蛭6克,共研细末,加食醋调成膏状,做成药饼,敷患囊肿的小腹部,纱布覆盖固定,并用热物热熨15分钟,每24小时加醋适量调和1次,3日后更换药物,经期停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   内服方:鹿角霜30克,熟地20克,白芥子30克,干姜10克,半夏12克,陈皮10克,浙贝母10...

  • 中成药外用治乳痈

    中成药外用治乳痈

    临床观察发现,早期乳痈选用中成药外治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 云南白药:将云南白药与保险子共研细末,加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乳房红肿处,肿块可很快消散。或取云南白药1-2克,加适量50 度左右的白酒或75%的酒精调为糊状,涂搽于乳房表面,并用敷料复盖或暴露,2天后用同法更换白药,连续3次。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六神丸:取本品,内服每次10粒,每日4 次;外用每次30粒,研末放入凡土林中调匀后外敷局部,每日1换,最少1次,最多10次即可治愈。或取六神丸30 粒,冰硼散15克,青黛 30克,芒硝12克,诸药共...

  • 急性乳腺炎 煎汤熏洗外用方

    急性乳腺炎 煎汤熏洗外用方

    急性乳腺炎中药有良方 处方:葱白0.45公斤。 用法:先取葱白O.2公斤,煎汤熏洗乳房20分钟,再用葱白0.25公斤捣烂 如泥敷患处,每天2次。 主治:急性乳腺炎(瘀乳期)。陆恒 猪胆汁治急性乳腺炎方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乳痈”,猪胆汁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之效。取猪胆汁、红糖各适量,加水少许,共熬成膏状,使用时取药膏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适用于乳痈初起未化脓者。...

  • 治妊娠浮肿外用甘松

    治妊娠浮肿外用甘松

    甘松为败酱草科植物,其味辛、甘,性温。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醒脾开胃之功。外用可治跌打伤痛、脚气浮肿、霍乱转筋。现代用治妊娠浮肿,收效甚佳。 方法 取甘松100~300克,根据患者浮肿之轻重决定其用量,重者可酌情增加。加水适量,煮沸数分钟,去渣,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时,擦洗浮肿处,每日1~2次,每剂可洗2~3次。...

  • 治乳腺炎内服外用方

    治乳腺炎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柴胡12克,青皮12克,天花粉10克,桔梗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全蝎10克,王不留行10克,皂角刺10克,瓜篓15克。乳房胀硬热痛、触之有块加丝瓜络、路路通。水煎服,每日1剂,3天为1疗程,连用1~2个疗程。   外用方:大黄15克,栀子、天南星、红花、川芎、蒲公英、甘草各10克,漏芦、姜黄、白芷、陈皮各12克,穿山甲、地龙各6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用蜜调成糊状,摊于牛皮纸上敷于患处,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次为1个疗程。...

  • 阴道炎 中药内治外用方

    阴道炎 中药内治外用方

    阴道炎 湿热之邪有内外之分。如久居湿地等致湿邪外侵,郁而化热,或经期、产后,湿热邪毒乘虚而入,此为外感湿热。若素体脾气虚弱,或肝气郁结,木克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留,停注下焦,蕴而化热,则为内生湿热。湿热蕴结,韧带不固,则带下增多,色黄。 1)蛇床子、苦参各5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浓缩为500毫升,过滤坐浴,1日2次,10天1疗程,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2)紫草100克,研末,1日3次,1次1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0天1疗程。 3)鸦胆子仁40粒,加水200毫升,水煎成40毫升,用注射器套尿...

  • 卵巢囊肿内服外用合治验方

    卵巢囊肿内服外用合治验方

    卵巢囊肿在临床上多表现有小腹疼痛,小腹不适,白带增多,白带色黄,白带异味,月经失常,而且通常小腹内有一个坚实而无痛的肿快,有时性交会发生疼痛。中医内服外用合治效果良好。 外用方:丹参、桃仁、赤芍、炮穿山甲、鸡血藤各10克,水蛭6克,共研细末,加食醋调成膏状,做成药饼,敷患囊肿的小腹部,纱布覆盖固定,并用热物热熨15分钟,每24小时加醋适量调和1次,3日后更换药物,经期停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 内服方:鹿角霜 30克,熟地20克,白芥子 30克,干姜10克,半夏12 克,陈皮10克,浙贝母10 克,...

  • 外用方消乳核

    外用方消乳核

    中医将乳腺增生称为乳核,乳核多由于情志内伤、冲任失调造成,用疏肝解郁、活血散结的中药局部使用,有不错的疗效。 1.取川芎、赤芍、郁金各5克,柴胡、青皮、冰片各3克,将上药研末,用棉布做成一个10厘米X10厘米的口袋,将药粉装入,用针线缝好袋口,将药粉铺平,再横竖缝几道,让药粉均匀分布。然后固定在患处乳罩内,1周换药1次,半个月为1疗程。 2.取透骨草、泽兰、丝瓜络、芒硝、香附、瓜蒌各15克,将上药剪碎或砸碎混匀,取适量装入大小能覆盖肿块的纱布袋中,将布袋封严,上屉蒸透后取出,在靠近皮肤的一面撒上白酒50毫升,放在患...

  • 中药外用治痛经方

    中药外用治痛经方

    在门诊工作中,常能见到为家中晚辈寻求治痛经偏方的老年人,可见痛经的发病率之高。以下是中医治疗此病的几种外冶偏方,不妨一试。 热敷法 用粗盐(呈粒状)250--500克加小葱5—10棵共炒热,用纱布包裹后,趁热敷下腹部疼痛处。或用麦麸 250"-500克加食醋50毫升,炒热后用纱布包裹外敷腹痛处,用于治腹部冷痛,痛连腰骶,经血暗红的痛经者。 泡脚法 取蒲黄、五灵脂、香附、元胡、当归各20克,赤芍15克,没药、桃仁各10 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15 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蒸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

  • 麦麸红糖促进回奶 外用药糊巧治烧伤

    麦麸红糖促进回奶 外用药糊巧治烧伤

    麦麸红糖促进回奶 每一位母亲的哺乳经历各不相 同,妈妈们最终都会面临给宝宝断 奶这一棘手问题。有些产妇常因断 母乳后暂时不易回奶,而出现乳房 胀满、疼痛,甚至并发乳腺炎。小麦 麸红糖饮,可减少乳汁分泌,缓解乳 房胀痛等不适。 具体方法:取小麦麸60克,红 糖30克,麦麸炒黄,加红糖混匀后 炒一下,放密封容器内,每天取适量 用温开水冲服3—4次,2天服完。 小麦麸为小麦磨面后筛下的种 皮,味甘,性凉,能益脾和中,炒后增 强补脾胃功效。红糖味甘,性温;入 肝、脾,具有活血止痛消肿之功,可 散乳瘀通经络...

  • 中华跌打丸外用治疗跟痛症

    中华跌打丸外用治疗跟痛症

    不少中老年人患有脚跟痛病症,不易治愈。近年发现中华跌打丸外用治疗跟痛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方法是: 1.取中华跌打丸2枚,白酒适量。将跌打丸以酒适量蒸化成膏状备用。洗净患处,将药膏摊于纱布上外敷患处,12小时换1次药,每曰2 次,连续1周。 2.跌打丸1枚,白酒50毫升,艾条适量。取一小瓷碗,盛取高浓度白酒,将其点燃,放入跌打丸,嘱患者俯卧,保持膝、踝关节呈90度,约 10分钟后灭火,用残余热酒涂擦患处数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后,将药丸捏成5厘米大小薄饼,将药饼贴敷于痛点上,点燃艾条,行隔药饼灸。保持温度以不烫伤皮肤...

  • 老年性阴道炎 内服药外用煎汤坐浴

    老年性阴道炎 内服药外用煎汤坐浴

    老年性阴道炎是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或缺乏,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减少,阴道内pH值呈碱性杀灭病原菌能力降低,细菌侵入繁殖引起的炎症病变。 方药:知母、黄柏各10克、生地、女贞子各12克、制首乌15克、炒麦芽9克、紫河车粉3克(冲服),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随证加减:伴有尿频尿痛者,加苡米、萆薢、椿白皮、萹蓄;伴有头昏目眩、心烦咽干者,加龟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 在内服药的同时,外用煎汤坐浴。 方药:黄柏、苦参各30克、地肤子、蛇床子各15克,煎汤温度适宜时,坐浴15分钟,早、晚各1次。 韩...

  • 治腰腿痛内服外用方

    治腰腿痛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熟地15克,当归10克,桃仁15克,赤芍12克,杜仲15克,川断12克,狗脊10克,麻黄10克,地龙15克,川牛膝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21剂为1疗程。   外用方黑附子、肉桂、干姜、川芎、胆南星、独活、威灵仙、土鳖虫、全蝎、冰片各10克,细辛6克,红花15克,川椒30克。将上述药物研为细末混匀、过筛,取生姜汁或黄酒调成膏状敷于患处,隔日一换。连用14天。...

  • 踝关节扭伤外用方

    踝关节扭伤外用方

    乳香、没药、鹿角霜、桑白皮各300克,白芷150克,大黄250克,姜黄150克,川椒60克,冰片、凡士林、老陈醋适量。 将上药研末混匀,加入凡士林及老陈醋搅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冰片适量研细,洒在表面,贴于患处,外用塑料薄膜包扎,用绷带固定,隔日1次,5~6次即可治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