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 第6页
-
治子痈 急性睾丸炎 龙胆泻肝汤
阴挺治案黄某,女,40岁。 2013年5月7目初诊。带下量 多,色黄而臭,阴部灼热,瘙痒疼 痛,心烦易怒,难以名状,平素常 阴部下坠,近来尤著,不能坐凳, 就诊时唯有站立。妇科检查:子宫 脱垂,宫颈糜烂,外阴部溃疡,带 多色黄成块。证属肝经湿毒下注, 洽以清泄化毒利湿之法。拟方:龙 胆草、山栀子、黄柏、地肤子各10 克,柴胡4克,车前子、泽泻各12 克,生地15克,土茯苓30克,升 麻、制大黄各5克。水煎服,每日 1剂,连服6剂,配合外洗方f金银 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蛇床子各 30克,黄连6克,苦参15克,黄 柏...
-
泌尿系感染伴高血压:用龙胆泻肝丸
案例47岁的王大姐患有高血压病,半个月前,她因工作过度劳累而致血压升高,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故到某医院中医科就诊。中医师诊断为肝阳上亢(高血压的一种证型)伴“尿淋”,开给她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王大姐服用2天后症状基本缓解。 分析龙胆泻肝丸含龙胆草、山栀子、黄芩、柴胡、当归、生地、泽泻、车前子、木通、甘草,具有清肝胆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如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目赤、口苦、胁痛、耳肿痛;以及湿热下注膀胱(如尿淋)引起的小腹急痛、小便混浊、生殖器瘙痒肿痛、妇女白带异常等症...
-
龙胆汤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分析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通过一定的途径侵犯到中枢 神经系统脑膜脑组织, 产生发热、 头痛、 呕吐、 癫痫、 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巨细 胞病毒等, 但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最常见。病毒性脑 炎发病无固定区域, 无季节性。国外病毒性脑炎发病 率为 (4~8) /10 万, 患病率 10/10 万, 国内尚缺乏相关 的流行病学资料 [1] 。病死率高, 未经治疗的病毒性脑 炎病死率达 70% 以上, 约 10% 可遗留不同程度上的 后遗症 [1] 。病毒性脑炎...
-
龙胆草药方治肝胆郁火型失眠
王某,男,67岁。2016年2月3日诊。平素喜饮酒,性情较急躁,1个半月前健康检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轻度脂肪肝,坐卧不安,暴饮暴食,不听劝诫。近20多天来,夜烦躁少眠,有时彻夜不眠,起床饮酒。现面色红赤,唇舌红,舌尖有瘀点,苔黄厚腻。头痛、时如欲裂,胸胁闷痛,口苦、口干,大便4天1次,粒状。脉弦数。 处方: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杭白菊12克,丹参12克,葛根12克,牡蛎末20克,珍珠母末20克,胡黄连10克,花生叶30克,含羞草30克,大黄12...
-
奔豚气,肝气上逆腹痛,处方,龙胆泻肝合以木香槟榔
王某,女,26岁,祁东县人。 患者自述6月前因难产后致下腹不断发生冲痛,发作时腹部出现硬块,如拳如臂,冲向上腹,发无定时,平时情绪不宁,妇检无异常发现。舌质紫暗,脉来弦劲有力。 中医诊断:奔豚气。 中医辨证:肝气上逆 西医诊断:腹痛查因 治疗:泻肝降逆、调理气机 处方:龙胆泻肝合以木香槟榔 龙胆草15克、木通10克、泽泻10克、槟榔10克、木香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陈皮8克、青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乌梅10克。 连服20帖,基本保持平静,改汤为丸,以善其后。...
-
肺积肺占位性病变 方用龙胆泻肝汤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减
笔者师从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林胜友,现整理其辨治肺结节验案一则如下。 夏某,女,42岁,2021年10月27日初诊。主诉:发现肺结节1个月余。患者于9月20日体检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肺下叶混合磨玻璃结节(直径6mm)。刻下:心烦急躁,动则暴怒;胸胁胀闷,两颞部胀痛;口苦明显,口干喜冷饮;咳嗽,痰黄黏滞,晨起为甚;鼻腔滴漏,时流清涕,喷嚏频频,鼻塞不闻香臭,遇寒加重;夜寐多梦,胃纳尚佳,二便无殊;舌红苔薄黄,脉弦。 西医诊断:肺占位性病变。 中医...
-
临床上龙胆泻肝汤应用非常广泛 内外妇儿无所不及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川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柴胡、甘草等组成。方中以龙胆草为君药,泻上炎之肝火,清下焦之湿热,两擅其功,通治上下;黄芩、栀子泻火解毒、燥湿清热为臣药,清上导下;佐药有车前子、泽泻和木通,渗湿泄热、导邪下行,使邪有出路;取地黄养阴,当归补血,起到驱邪不伤正之效;柴胡起到调畅气机并引诸药归肝;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并有护胃之功。本方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下焦湿热之功。本方主治肝火上炎之头痛、耳鸣及胁痛;湿热下注之淋证、黄疸及带下等症。临床上龙胆泻肝汤应用非常广泛,内外妇儿无所不及,笔...
-
妇科阴痒症:龙胆泻肝汤
妇科疾病种类繁多,包括经、带、胎、产、乳、杂诸病。因妇女之生理特性及其经、带、胎、产、乳等生理功能均与肝气、肝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妇人之病理征象,从肝论治亦常十有八九可一矢中的。 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本通、车前子、生地、柴胡、泽泻、当归组成,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衍化,至清代王昂《医方集解》收载该方时增加了黄芩、栀子、甘草而臻成熟。 本方是临床常用方剂,具有清肝泻火、除肝经湿热的作用,主治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之证,可用于内、外、妇、五官等各科多种疾病。由其对于妇科疾病中的因湿热下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