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 第5页
-
草龙胆散治疗眼暴赤肿痛,风气热上冲,睛疼连眶,脸眦赤烂,瘀肉侵睛,时多热泪;及因叫怒,逆损肝气,久劳瞻视,役损眼力,风砂尘土,入眼涩痛,致成内外障翳,及一切眼疾。草龙胆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草龙胆散的秘方制作方法,草龙胆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眼暴赤肿痛,风气热上冲,睛疼连眶,脸眦赤烂,瘀肉侵睛,时多热泪;及因叫怒,逆损肝气,久劳瞻视,役损眼力,风砂尘土,入眼涩痛,致成内外障翳,及一切眼疾。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草龙胆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眼暴赤肿痛,风气热上冲,睛疼连眶,脸眦赤烂,瘀肉侵睛,时多热泪;及因叫怒,逆损肝气,久劳瞻视,役损眼力,风砂尘土,入眼涩痛,致成内外障翳,及一切眼疾。...
-
龙胆硫黄粉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过高,即舒张压超过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在40岁以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前者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属中医的“头痛”、“眩晕”范畴;后者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作为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方 剂] 吴茱萸(胆汁制)500克、龙胆草醇根物6克、硫黄50克、白矾(醋制)100克、朱砂50克、环戊甲噻嗪17.5毫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用药...
-
龙胆当归散、王不留行散治带状疱疹56例全部治愈
主治:带状疱疹。 配方及用法:取龙胆草、当归各等量,粉碎后过120目筛,制成龙胆当归散。取王不留行适量,炒黄后研细末,制成王不留行散。龙胆当归散口服,每次5克,日服3次;王不留行散外敷,用麻油调涂患处,每日3次。 疗效:治疗56例患者,均获痊愈。疼痛消失最早1天,最晚4天,平均3天;皮疹消退最早3天,最晚6天,平均5克。 荐方人:山东省泰安市罐头食品厂卫生所主治医师 周庆铎 引自:《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
妇科阴痒偏方: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本通、车前子、生地、柴胡、泽泻、当归组成,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衍化,至清代王昂《医方集解》收载该方时增加了黄芩、栀子、甘草而臻成熟。 本方是临床常用方剂,具有清肝泻火、除肝经湿热的作用,主治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之证,由其对于妇科疾病中的因湿热下注所造成的阴痒,阴肿之症由较好的效果。本人在从事中医30多年中,屡次使用此方加减并配合外治法治疗妇科阴痒阴肿症。 阴痒因脾虚湿蕴,肝经郁热挟湿下注,损伤任带二脉;或感染虫毒,虫蚀阴中导致,故徐春甫云:“妇...
-
龙胆泻肝丸可治皮肤病
龙胆泻肝丸源于清代《医宗金鉴》所载元代李东垣之方,其方组成有龙胆草、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甘草等。其功效为清泻肝经湿热、实火,并利小便。适用于因肝胆实火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目赤口苦、胁痛、耳聋耳肿、阴痒等症。 龙胆泻肝丸除能治疗肝胆湿热外,还能治疗皮肤病。中医认为皮肤病虽发于体表,但与体内脏腑关系密切,在临床上用龙胆泻肝丸之所以可治疗带状疱疹、固定疱疹、急性进行性湿疹、急性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马桶癣、漆疮)等,是因为这些皮肤病都表现有急性毛细血管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故临床出现明显的水泡或渗...
-
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病
龙胆泻肝汤具有清肝火、除湿热的功效,本方除了主要用于治疗肝胆实火,下焦湿热引起的一些内外科疾病外,对一些皮肤病也有疗效: 1.急性湿疹: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水湿停滞,湿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三邪搏于肌肤所致,可用龙胆泻肝汤加萆薛、茯苓、滑石等利水渗湿药水煎服,有一定效果。 2.带状疱疹:本病系水痘——带状疱疹感染所致,中医认为多因肝火与湿热内积、复感时令毒邪、相搏于肌肤而发为皮肤的红斑、疱疹,可利用龙胆泻肝汤清肝火、利湿热之功效治疗,局部皮肤神经痛剧烈者可酌加川芎、元胡、郁金、香附、川楝子等活血理气药加减水煎服。 3...
-
健脾除湿 清热除湿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湿疹
清热除湿 加减龙胆泻肝汤(湿疹一号) 组成:龙胆草 青连翘 干生地 车前子 淡黄芩 生栀子 粉丹皮 泽泻 苦木通 生甘草 功用:泄肝胆火,清利湿热。 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湿疡)、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健脾除湿 1.健脾除湿汤 组成:生薏苡仁五钱~一两 生扁豆五钱~一两 山药五钱~一两 芡实三~五钱 枳壳三~五钱 萆薢三~五钱 黄柏三~五钱 白术三~五钱 茯苓三~五钱 大豆黄卷三~五钱 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绣球风
绣球风是指以阴囊皮肤潮红、起疹、湿润或有渗液,瘙痒剧烈,痛如火燎为主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病名阴囊湿疹。治疗及时容易痊愈,但是不少患者发病时间较长,治疗不当,缠绵难愈。中医治疗此病有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患者齐某,男性,52岁,常年以清洗油烟机为工作,接触化学物质较多,阴囊及肛门周围皮肤瘙痒3年多,夜晚加重,外涂膏药、口服西药止痒疗效不佳,阴囊皮肤增厚。西医诊断为阴囊湿疹,中医诊断为绣球风。患者舌胖大,苔白厚腻,脉弦滑数。考虑阴囊部位为肝经所过之处,属肝胆湿热,故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
前列腺肥大 桂附地黄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李某,男,52岁,2013年3月16日初诊。患者于2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口干口渴,夜间尿频,尿急,尿痛。在某医院检查尿常规化验,尿潜血(++),尿蛋白(-)。门诊B超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液检查无异常。血压:140/90mmHg。服用左氧氟沙星、前列康胶囊症状好转,但停药后又出现上述症状,遂求助中医治疗。 患者现夜间尿频,点滴不尽,每晚5~6次不等,休息不好,精神疲惫,乏力懒言,怕冷自汗,腰膝酸软,腰痛。舌质暗淡红,舌根部苔腻,脉沉细无力。 诊断:老年性前列腺肥大,膀胱炎,高血压。...
-
治酒毒性阳痿 中医龙胆泻肝汤
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用3月无效。他医囿于传统,作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论治,投五子衍宗丸加仙茅、仙灵脾、肉苁蓉,20余剂后病无起色。伴胸闷不舒,纳谷不香,嗜卧倦怠,形体偏胖,舌淡红,苔白腻中根部黄白相兼,脉弦细数。自述精神苦闷,常借酒消愁。阴囊潮湿,每晚解4~5次小便。B超前列腺大小质地正常,小便常规亦未发现异常,指检前列腺无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