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59页

病 第59页

  • 邹铭西治疗皮肤病经验

    邹铭西治疗皮肤病经验

    邹铭西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 学专家,从医近 60 载,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 医院、广安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皮肤性病科主 任。对于银屑病、湿疹、荨麻疹、瘙痒症、神经 性皮炎、药物疹、下肢结节性红斑类疾病、多种 皮肤肿瘤,以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 等多种皮肤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 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对其临床治疗皮肤 病的诊疗思路有所体悟,总结如下。 1 先辨病,后辨证,强调诊断的重要性 1. 1 诊断是基础 皮肤科疾病共有 1 400 余种 [1 ] ,种类繁多,诊 断对于指导临...

  • 以“玄府气液说”论述过敏性紫癜的病机演变

    以“玄府气液说”论述过敏性紫癜的病机演变

    过敏性紫癜( Henoch- Sch?nlein purpura, HSP) 是 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综合征。该 病属于中医“血证” 范畴, 其病因不外乎风、 湿、 热、 虚、 瘀 [2- 3 ] 等。但由于本病涉及多脏腑组织, 宏观上 难以确定其病位。就此问题, 笔者试从中医微观病 因病机理论 “玄府气液论” 入手, 探讨过敏性紫癜的 发病机制, 认为热邪与湿邪的产生及玄府功能异常 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 1 玄府气液说 “玄府” 一词首见于《内经》 , 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 “玄府...

  • 糯米治好小儿怪皮肤病

    糯米治好小儿怪皮肤病

    相传,清代苏州城里有一个财主,这一天,他的儿子突然病了,浑身疼痛难忍,任何人只要一碰他的皮肤,他就钻心样的痛。财主连忙派人去请医生来诊治,可当地的名医都看不出是什么病。这时又有人说是“中邪”了,于是又请和尚道士来做了法事,但他儿子的病仍不见起色,人也因为疼痛折磨日益消瘦。这时,财主想起叶天士来。   叶天士到财主家一看,见那小孩皮肤光洁、不红不肿,看上去丝毫没什么异样,但用手一碰他的皮肤,患儿马上痛得哇哇大哭,再诊脉,脉象也非常的和缓,应该没什么病啊,可是看小孩疼痛的表情,又不像是装出来的。这么奇怪的病,叶...

  • 皮肤病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

    皮肤病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

    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过敏性皮肤病同病异治初探 皮肤病病种甚多, 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在明确 病性的前提下, 中医皮肤病的辨证以整体观念为核心, 审查内外, 整体察病。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有良好的中 医思辨能力。中医思维方法包括经验思维、 取象思维、 逻辑思维、 辨证思维、 整体思维、 直觉思维、 灵感思维、 正向思维、 反向思维等 [1 ] 。由于皮肤病学是一门以皮 损形态学为特征的临床学科, 直观性较强, 故以取象思 维方法指导皮肤病中医治疗 。“象思维” 是通过取象 比类的方式, 在思维过程中对被...

  •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患者杨某,男,19岁,2010年5月5日就诊。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后渐躯干、头面、四肢出现散在斑丘疹,疱疹,伴有轻度瘙痒,症状渐加重。刻诊:胸腹、背部丘疹,头面疱疹分布密集,部分疱疹融合,患者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口干但饮水不多,咽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欲呕,腹不胀,大便2日未行,小便短黄,舌质淡红,稍胖有齿痕,苔白腻稍黄,脉弦滑。体温39.5摄氏度。中医辨证为外感风热湿邪,内有湿热蕴结。治以清疏肺胃湿热,佐以泻下。处方: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苍术10克,苡仁15克,生甘...

  • 肖定远对皮肤病治疗有独特之处

    肖定远对皮肤病治疗有独特之处

    肖定远,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闽医萧氏外科第七代传人。他从事中医外科临床诊疗60多年,从小就接到受中医世家文化的熏陶,继承了萧氏中医在外科疾病方面的独特疗法,与中医经典著作、各名家学说有机地结合。他对中医外科疾病造诣很深,特别是对皮肤病、疮疡、乳房疾病治疗有独特之处,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为以下七点:   重视基础,博采众长   肖定远自临床以来,勤学古训,积极思考,吸取前人经验,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于实践中不断创新,所谓“师古...

  • 风湿免疫相关性皮损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风湿免疫相关性皮损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风湿免疫相关性皮损复杂多样,临床中以各型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的皮肤损害多见。皮损不仅是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疾病轻重程度的反映。中医辨证多从邪正盛衰、气滞血瘀、经络阻塞、脏腑失和等方面论治。现代医学则多从变态反应、免疫攻击等方面阐述其发病机理。   病因病机   国医大师卢芳教授认为免疫相关性皮肤损害病位在肌肤腠理,基本病机为荣卫不和,皮肉枯腐。《素问·生气通天论》言:“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卫气实则为阳热,阳热则郁火腐肉、生疮起痈、又易耗气伤津,在外则表现为皮损的红肿热痛;卫气虚则腠...

  • 多形红斑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多形红斑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 周涛 周冬梅 北京中医医院   多形红斑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疾患,皮疹多形,可伴有黏膜损害。重症型有严重的黏膜和内脏损伤。皮损多形性,好发于春秋季,年青女性多见。   本病与中医学文献记述的“雁疮”“猫眼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雁疮候记载:“雁疮者,其状生于体上,如湿癣疬疡,多著四肢乃遍身,其疮大而热疼痛。得此疮者,常在春秋二月八月雁来时则发,雁去时便瘥,故以为名。”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猫眼疮记载:“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已故著名皮肤病专家赵炳南先生...

  • 硬皮病典型案例 四联通络法

    硬皮病典型案例 四联通络法

    韩世荣应用通络法治疗硬皮病经验 陕西名中医韩世荣主任医师是陕西省第四、 五 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从事中 医皮肤病临床诊疗工作四十余载, 学验俱丰。 对于 皮肤科疑难杂症治疗颇有独到之处, 论病常有精妙 之言, 愈疾屡有桴鼓之验。 吾有幸作为其学术继承 人侍诊左右, 得其耳提面命, 受益良多。 现将韩主任 临证应用通络法治疗硬皮病的经验浅述于下, 以飨 读者。 硬皮病相当于中医 “皮痹” “顽皮” “脏腑痹” 等症, 属中医痹症范畴, 为皮肤科顽症, 临床以局限 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的...

  • 用于治疗皮肤病 方解肤光净

    用于治疗皮肤病 方解肤光净

    曾定伦,1947年生,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主编学术专著1部,专利2项,取得重庆市中医药科技成果8项,从医40多年,对内科、妇科、儿科及皮肤科等各科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组成: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决明25克,草决明25克,黄柏12克,白芷12克,苦参15克,白鲜皮20克,浮萍30克。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如脂溢...

  • 鱼鳞病内服外用验方

    鱼鳞病内服外用验方

      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角化异常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粗糙,伴有鱼鳞状黏着性鳞屑为临床特征。由于本病的皮肤似蛇皮,故中医谓之“蛇身”,本病为先天性疾患,常有家族史,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冬重夏轻。笔者多年临床应用下列验方治疗该病有疗效。   内服方当归12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川芎12克,鸡血藤20克,天冬、麦冬各10克,白及12克,桃仁、杏仁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周。   外用方大黄15克,透骨草12克,桂枝10克,丹参15克,地骨皮、火麻仁...

  • 刘红霞运用外治疗法治疗顽固性皮肤病临证经验

    刘红霞运用外治疗法治疗顽固性皮肤病临证经验

    刘红霞是新疆医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享国 务院特贴专家,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指导老师, 从医30余年, 在皮肤科领域有较高 的学术造诣。 刘红霞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 发现斑块状银屑病、 白癜风、 神经性皮炎、 慢性湿疹 等顽固性皮肤病, 临床皮损严重, 缠绵难愈, 反复发 作, 极难治疗, 是困扰全球的医学难题。 刘红霞教授 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及患者体质特点, 注重辨证、 辨 病、 辨体的外治学术思想, 致力挖掘皮科的外治疗 法, 注重外治药物的安全性, 积极探索非药物疗法, 运用于临...

  • 冬病夏治冻疮 银屑病 荨麻疹 湿疹

    冬病夏治冻疮 银屑病 荨麻疹 湿疹

    “冬病夏治”归于“缓则治其本”的中医看病准则,是依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准则,用辛散温通的中药在人体穴道上贴敷,凭借药物对穴道发生影响,以鼓舞正气,进步机体免疫力,添加抗病能力,抵达看病、防病的效果。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此刻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搀扶正气、祛除病根的效果,并可为秋冬贮存阳气,抵挡疾病侵袭。在三伏期间,可选用传统中医特征“三伏贴”医治皮肤病的冻疮、银屑病...

  • 预防几种多发皮肤病

    预防几种多发皮肤病

    “医生你看,我手上、腿上全是这种红点点,痒的难受,抹了好几天药膏都没好转。”近日,市民杨女士饱受皮肤瘙痒的困扰,不得不请假就医。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肖明辉介绍,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肖明辉提醒,多事之秋,要预防以下几种多发皮肤病。   虫咬性皮炎   本病多由跳蚤、螨、蚊等昆虫叮咬引起,或与秋天...

  • 皮肤病小验方

    皮肤病小验方

    带状疱疹 马齿苋、生薏米各30克,加水煮粥,红糖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服7日。 急性荨麻疹 枇杷叶25克,水煎服,服后汗出津津,尿量增多,每排尿1次瘙痒和肿胀均有减轻。 慢性荨麻疹 每日用生甘草30 克,生地20克,水煎后分早、晚两次口服。7日为1疗程;休息3天后服第2疗程。用药期间停用其它药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阴囊湿疹 艾叶30克,千里光30克。加水浓煎后温洗患处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脚癣 土槿皮16克,白酒90毫升,浸药1天,以药酒外搽患处,每...

  • 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丁酉之年,木运不及,燥金亢盛,特别是下半年受在泉少阴君火的影响,痤疮、疖肿、银屑病、湿疹、皮炎、紫癜类疾病等发病增加。我自今年9月份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隋某,女,9岁。口唇周围皮肤出现丘疹、脓疱反复发作2年余。曾在外院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毛囊炎,无痛痒,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内服治疗半年余,好转但停药则发,其它药物如抗过敏药、抗生素等治疗多日无效,2年来亦辗转应用中药治疗,但收效甚微,于2017年5月份于我处门诊,先后给予中药玉女煎、竹叶石膏汤、犀角地...

  • 独树一帜的岭南皮肤病流派

    独树一帜的岭南皮肤病流派

    禤国维(中)与弟子范瑞强、陈达灿(右一) 流派特色技术-划痕疗法...

  • 应用经方加减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

    应用经方加减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

    李斌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思想探微 李斌教授师从 “顾氏外科” 传人唐汉钧教授及 “夏氏外科” 传人孙世道教授, 致力于中医皮肤病 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 坚持中医与现代医学结 合诊断, 辨证辨病相结合, 尤其重视六经辨证, 取 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仅就李斌教授运用六 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整理如下, 与同道 共榷。 太阳经辨治 太阳病篇于《伤寒论》中所述最多, 其主方为桂 枝汤、 麻黄汤等及其类方, 主要表现为恶寒、 恶风、 骨节疼痛等。 而荨麻疹、...

  • 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方

    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方

    方药:石膏、生地各25克;麦冬、玄参各20克,知母、牛膝、当归各15克,防风10克,蝉蜕4克。 加减:外阴肛门瘙痒者,加苦参、茵陈、龙胆草清热利湿;有皮疹者,加白鲜皮、地肤子清热止痒;失眠者,加酸枣十二、远志养心安神。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14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肥厚、甜食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主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治疗102例,痊愈61例,显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24%。...

  • 蛇床子外治皮肤性病疗效好

    蛇床子外治皮肤性病疗效好

    《本草新编》指出:“蛇床子,功 用颇奇,内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 良。”临床用其治疗男女皮肤性病, 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1.治顽固性阴痒 处方:蛇床子50克,苦参、龙 胆草各40克,白矾(打碎)20克, 猪胆(取汁)2枚。 用法:前4味加水适量,小火 煎沸半小时后加入猪胆汁搅拌均 匀,再离火将药汁倒人盆中,熏蒸 患部。熏蒸半小时许,再用棉球蘸 药汁温洗患部,每日2次。翌日再 用原药汁煎热煮沸,用法如前;如 此l剂熏洗2天,连用3剂。 2.治足癣湿疹 处方:蛇床...

  • 中成药治皮肤病举隅

    中成药治皮肤病举隅

    在多年临床中,对某些皮肤病变采用中成药进行辨证治疗,同样可收到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痤疮:栀子金花丸,内服,每次9克,日1~2次。 多发性疖、穿掘性毛囊炎:连翘败毒丸,内服,每次9克,日2~3次。 面部皮炎(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内服,每次9克,日2次。 阴虚型湿疹:知柏地黄丸(水丸),内服,每次20丸,日3次。 胆碱型荨麻疹:防风通圣丸,内服,每次9克,日2次。 慢性荨麻疹:十全大补丸,内服,每次9克,日2次。 慢性湿疹:参苓白术丸,内服,每...

  •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皮肤病 处方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皮肤病 处方

    疥疮是一种由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此病易在家庭、学校及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中医认为,多因虫毒湿热,结聚肌肤所致。阴囊疥疮结节非疥虫直接引起,系患者对于疥虫及其代谢产物过敏所致。疥虫虽已杀死,但该处结节往往可持续数月,甚或数年。临床采用复方苦参洗药熏洗治疗,效果满意。 处方:取苦参、蛇床子、百部、千里光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汤去渣,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约30分钟。一般连用7~10剂疥疮结节即可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治疗期间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否则会影响疗...

  • 《同春堂皮肤病性病学大观》遐思录

    《同春堂皮肤病性病学大观》遐思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温长路   “御医,是一个头顶闪烁着神圣光环的神秘职业……他们用回春妙手的技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他们身上,曾演绎过无数离奇的故事。千古兴亡,沧海桑田。封建帝制已成往事,御医的名字早已尘封,御医的后人们也已走出宫廷,分布在民间。薪火相承,医道传家。世代御医刘景章、刘裕铎所创立的‘同春堂’,如今在第七代传人刘辉的手中,正创造着新的辉煌……”(程奎《同春堂·引子》...

  • 皮肤黑变病中医诊处方

    皮肤黑变病中医诊处方

    疑问沉痾一般的解说是难辨或难治的各种病,也最能考较中医师的才能。难、沉痾可能的确归于较为棘手的问题,疑病更侧重于稀有、离奇、无迹可寻。教师邢斌曾写过一篇文章《圆机活法与达方效药》,将“变”转化为“常”,能够让更多的医师掌握更高层次的“常”法,疑病亦如此。笔者近来遇到一位皮肤黑变病的患者,当属疑病规模,现照实记录如下,一方面为这种疾病的医治供给一些学习,一方面请各位同道,尤其是有相同阅历的医者,一起探讨。 刘某,男,71岁。因&ldqu...

  • 中医防治硬皮病“治未病”思想探讨

    中医防治硬皮病“治未病”思想探讨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 变性、 增厚和纤维化进 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 此病可以引起多 系统损害。其中系统性硬化病除皮肤、 滑膜、 指( 趾) 动脉出现退行性病变外, 消化道、 肺、 心脏和肾等内脏 器官也可受累。硬皮病大多发病比较隐匿, 具有早期 诊断困难、 后期致残率高且预后差特点, 因此早期防治 干预更为重要。 1 未病先防 1. 1 无病自调 中医 “治未病” 理论强调“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 治疗“蛇盘疮”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四方

    治疗“蛇盘疮”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四方

    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俗称“缠腰丹” 或“蛇盘疮”,多发于胸及腰部一侧,也有发于颜面和四肢者。初起出现不规则小红斑,随即红斑上见成簇小水泡;小水泡沿神经分布形成带状。局部灼热,伴有剧烈疼痛。治疗方剂如下: 1.鲜马齿苋、花生油适量,将马齿苋捣为糊状,加花生油调匀搽患处,干后再涂。 2.五倍子,雄黄各10克。用法:两药共研细末,香油调搽患处。 3.雄黄,枯矾各等量,共为细末,以温开水调匀涂患处,每日2次。 4.生石灰50克,75%酒精100毫升,甘油10毫升。用法...

  • 甘草妙治皮肤病

    甘草妙治皮肤病

    过敏性紫癜:用生甘草30g,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治疗单纯性皮肤过敏性紫癜,7天为1个疗程。 下肢皮肤浅表性静脉炎:用甘草流浸膏10ml或生甘草50g,水煎2次,每天分3次饭前服,15天为1个疗程。 接触性皮炎:本病急性期常发生糜烂渗液现象,用2%甘草水溶液局部湿敷,每2小时1次,每次15~20分钟。一般1~3天皮肤损害处的红肿即消退,渗液停止,逐渐干燥结痂,糜烂面愈合。 毛囊炎及初发的疖肿:取甘草10g,鲜金银花15g,煎汤外洗患处,每天3次,每次洗20分钟。用药3~5天后炎症即可...

  • 阴虱病外洗药方

    阴虱病外洗药方

    阴虱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是由寄生于人的阴毛和肛门周围体毛上的阴虱叮咬其附近皮肤,从而引起瘙痒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阴部虫爬感、瘙痒,可通过性接触或被褥、衣物传染,治疗前患者应先刮除阴毛。 可取百部、苦参各30克,地肤子25克,黄柏15克。将上药同放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再水煎30 分钟后去渣取汁,待温时用小块纱布洗敷感染部位。每日2—3次。持续1周。此方具有杀虫止痒、清热消炎之效,对阴虱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王洲鹏) ·长期阴痒要防阴虱病 ·什么是阴...

  • 治淋病 尖锐湿疣中药方

    治淋病 尖锐湿疣中药方

    方一:马齿苋150克(鲜品用30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服。眼药1~3天。 疗效:本方治疗淋病患者13例,痊愈12例,无效1例。 方二:生地、土茯苓、银花各12克,淡竹叶、木通各10克,甘草、栀子各6克。发烧者加青蒿、银柴胡各10克;呕吐加藿香、半夏各10克;尿血加白茅根20克,重用栀子至10克;水肿加车前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合药液约1000毫升,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淋病患者14例,痊愈10例,好转2例,无效2例。 治疗尖锐湿疣方 经验方: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60克,苦参、香...

  • 易与性病混淆的阴茎珍珠疹

    易与性病混淆的阴茎珍珠疹

    小张刚结婚几天就发现丈夫得了“性病”,于是就带丈夫去医院检查。经医生仔细检查后确诊为“阴茎珍珠疹”。医生解释:阴茎珍珠疹是一种正常现象,不是性病。 阴茎珍珠疹并非性病 现实生活中,把阴茎珍珠疹当作性病的例子不在少数。阴茎珍珠疹全名叫珍珠状阴茎丘疹病,是一种良性皮肤发育不全的状态,在成年男性中约24%的人有此病。据调查,在没有过性接触的男性中,本病的患病率也很高,本病不是由性接触而感染的,不属于性病范围。阴茎珍珠疹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在冠状沟的背侧和两侧有细小的如大头针样...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