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122页

病 第122页

  • 良药苦口利于病

    良药苦口利于病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苦味大部分人都拒绝吃中药,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药都是苦味,有些药不仅不苦而且还略带甜味,不妨在家中常备一些。   润肺止咳:罗汉果   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常与琼珍灵芝配伍,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肺热或肺燥咳嗽、百日咳及暑热口渴等。另外,罗汉果中的甜甙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   帮助消化:大山楂丸   大山楂丸的主要成分是山楂、麦芽和神曲,此药具有很好的助消化的功效,对胃部食物积滞效果显著...

  • 妙用茶叶巧治病

    妙用茶叶巧治病

    茶叶为山茶科植物茶的嫩叶,是我国的国饮,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以清明节前后采收的嫩芽品质最高。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分为绿茶、红茶等。中医认为,茶叶性味苦、甘、凉,人心、肺、胃经。有清热除烦,清利头目,消食化积,通利小便之功。适用于热病烦渴,风热头痛,食积不消,小便淋涩等。 1.陈茗粥陈茶叶10克,大米100克。大米淘净。茶叶煎水取汁,加大米煮成粥服食,每日1剂。可消食化痰,清热止痢,除烦止渴,兴奋提神。适用于食积不消,过食油腻,饮酒过量,口干烦渴,嗜睡不醒,赤白痢疾等。 2.决明子茶决明子、绿茶各3克...

  • 热姜水 防治各种常见病

    热姜水 防治各种常见病

    药理研究表明,用生姜炮制的“热姜水”是良好的家庭保健药,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常见病症。 口腔溃疡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3次,一般6-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牙周炎先用热姜水清洗牙石,然后用热姜水代茶饮用,每日1—2次,一般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症。 咽喉肿痛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倘若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盐少许代茶饮,每日2-3次,一般9次左右便可化解炎症、消除痛痒。 感冒头痛 将双脚浸入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脚踝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

  • 自已动手敷脐治病:中医“脐疗”

    自已动手敷脐治病:中医“脐疗”

    肚脐也称“神阙”,利用肚脐给药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称为“脐疗”。脐疗源远流长,至今已有 2咖多年的历史,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此法简单易行,奏效快,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祖国医学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从经络学上讲,脐穴位于任脉,而任脉属于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管人体的诸经百脉,所以脐穴和诸经百脉相通,通过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从解剖学角度看,脐.为腹壁最后关闭的最薄之处,周围有较丰富的脐旁静脉丛,血流充足,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 当...

  • 治温病初起

    治温病初起

    【简介】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 ,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疹、吐衄、便血、痉厥、神昏等。根据病证的性质,可将温病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 【组成】芦根60克(洗净切碎),菊花10克。 【制法】共水煎去渣取汁 【用法】代茶饮。 【疾病】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温病
  • 沐浴疗法治病防病方

    沐浴疗法治病防病方

    肌肤是人体与外界细菌毒素等的天然屏障,也是排毒治病的重要通道,许多废物和毒素都是通过皮肤的呼吸、出汗等方式排出的,同时,营养物质也可以从皮肤吸收。因此,沐浴疗法是治病防病的好方法。但每个人在沐浴时又要有所区别,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所患疾病不同,要求也就不同。首先,无论哪种体质,水温宜40度左右。水温偏热可以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使毛孔扩张,有效排毒。其次,浴前应该用热水冲,浴后用温凉水冲。沐浴前,先用热水从脚开始将下半身冲洗一遍,之后将胸口以下的部位全浸泡在水温45~C的浴缸里,大约20分钟左右,脸和肩膀等会开...

  • 食物外用治百病

    食物外用治百病

    1.用煮了萝卜的水洗脚,可治脚汗。将1个约100克的萝卜切几道口,放入2500克水中煮沸5分钟,倒入盆内,稍冷后将双脚放入浸泡,直到水冷,早晚各1次,连续4~5天,可去除脚臭。 2.将鲜丝瓜叶捣烂涂患处,可治疥疮、痱子、痄腮、癣。 3.将黄瓜皮捣碎用纱布包好,轻轻搽试皮肤,常做可使皮肤细腻白嫩。 4.将生茄子切开,搽患部,可治蜈蚣咬伤和蜂蜇。 5.将土豆去皮切成小块,捣成烂泥状,敷患处,盖上纱布,用绷带包扎,每天更换2~4次,可治皮肤病。 6.外痔患者,每晚用韭菜煎水洗患处,可使患部逐渐收敛、痊愈。将100克韭...

  • 中药塞鼻治病多

    中药塞鼻治病多

    将药物塞入鼻中,通过吸入药气治病,中医称为“塞鼻疗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个。 治偏头痛:取川芎、白芷、远志各5克,冰片2克,研极细末,瓶装备用。痛时以药棉蘸少许(约0.1-0.2克,下同)药末塞入对侧鼻孔中。 治神经性牙痛:取荜拨、白芷、细辛、防风各3克,高良姜 2克焙黄研粉、贮瓶备用。痛时以药棉蘸药粉少许,塞入对侧鼻中,并深吸气。(严巍)...

  • 萝卜汁治病验方

    萝卜汁治病验方

    1.治鼻衄鼻衄(鼻出血)流血不止者,以白萝卜榨汁和米酒按1:1的比例混匀饮用。 2.治赤白痢疾 白萝卜汁150毫升,生姜汁50毫升,蜂蜜30克,温水冲服,温热饮服。 3.治咯血,吐血白萝卜汁50毫升,生韭菜汁100毫升,混匀后饮服,每日3次。 4.治痔疮便血甘草3克,黄芩6克,生地榆15克,水煎取汁,最后与白萝卜汁。100毫升混匀饮服,每日1剂。 5.治痉挛性干咳生萝卜汁100毫升,加少许食醋,混匀后饮服。...

  • 脐疗:治病又养生

    脐疗:治病又养生

      脐部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之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通过在脐部运用艾灸、药物贴敷的方法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即为脐疗。脐疗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病,如反复感冒、月经不调、怕冷、尿急尿频、脾胃虚寒、心脑血管痰病等,特别对气积血凝、虚寒病症的作用十分明显。   45岁的田女士是个急性子,事事追求完美。不如意就会发火,且常常感到焦虑不安。半年前,她感到胸闷、心慌、心悸、失眠,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有心脏早搏,吃了些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听说针灸可以治疗,便去了专科医院。医师在其肚脐的周围扎针,然后将艾叶绒点燃放入...

  • 夜交藤治杂病方

    夜交藤治杂病方

    夜交藤、首乌藤、何首乌藤。功效:养心,安神,通络,祛风,主治: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配生地,养血补阴;配天门冬、麦冬,清虚火、养心阴;配羌活、独活,祛风胜湿、舒利关节。 1.慢性咽炎夜交藤、女贞子、合欢皮、陈皮各10克,元胡8克。水煎服,日3次,每日1剂。适用于咽部有异物感者。咽部发干者可加生地12 克,元参15克,大青叶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患者应戒烟酒,少食辛辣之物。 2.慢性前列腺炎夜交藤、知母、合欢皮各12克,熟地黄、茯苓、泽泻、山萸肉、牡丹皮、...

  • 秋季巧选蜂蜜治病(二)

    秋季巧选蜂蜜治病(二)

    荆条蜜 荆条蜂蜜也叫荆花蜜,呈浅琥珀色,透明,气味清香,口感甜润、微酸,易结晶,结晶后呈细腻乳白色,久置色泽加重。荆条蜜具有美容、健体、润燥、祛风解毒、润肠通便、促进消化助吸收、开胃健脾、调理肠胃、益气补中、发汗散热、散寒清目等多种功效。适合气血不足、伤风头痛、目赤、失眠者。 荔枝蜜 荔枝蜜采自荔枝花粉,气息芳香馥郁,味甘甜,微带荔枝果酸味,有其特殊的生津、益血、理气、补中、润燥之功效,有蜂蜜之清润,却无荔枝之燥热。 冬蜜 是带有中药特色的蜂蜜品种,源于中药树种鸭脚木花蜜,是岭南特有的冬季蜜种,故俗称“...

  • 药枕治病四验方

    药枕治病四验方

    活血止痛枕:白芷、红花、川芎、厚朴、桑枝、防风、羌活各100克,石菖蒲80克,麻黄50克,将这些药物稍稍粉碎,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芯即可。可制成宽20厘米、长30厘米、高6--9厘米的枕头,枕于颈部,取仰卧位以加强疗效。主治颈椎病、颈项酸困不适、肢体麻木、疼痛等症。 除烦安神枕:用槐花350克(药店有干品出售)、绿豆500克研为粗末,装人枕芯。其气味芳香,能清热凉血,可用于内有积热、口干口苦、便秘、心烦失眠的病人。尤其在夏季气温较高,夜晚难以人眠时用此枕,效果尤佳。 止痛开窍枕:益母草、泽兰各100...

  • 盐水滋咽防病

    盐水滋咽防病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冷空气对咽部的刺激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冒咳嗽。平时可经常用淡盐水含漱,能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取200毫升温开水.加入1—2克食盐,搅匀。先含上一口盐水漱口,稍后吐掉用清水漱口。然后再含一口盐水,仰头,呼气,与此同时口腔一会儿张大,一会儿缩小,以活动脸颊及咽喉部肌肉群,使夹塞在褶皱深处的食物残渣及细菌易于被冲出,如此鼓漱10下吐掉,最后喝上两小口盐开水。一般早晚及外出(特别是到人多的地方)回家后各做1次即可。用此法可防治咽喉肿痛、咳嗽等症。...

  • 葱:民间治病偏方

    葱:民间治病偏方

    葱是三大调味菜之一,几乎家家必备。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发表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阴寒腹痛,痢疾泄泻,虫积内阻,乳汁不通,二便不利等。大葱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又含有二烯内基硫醚、草酸钙等成分,气味辛香,能去除鱼、肉类的腥味,也有抑制、杀灭细菌的作用。而葱的发汗作用,在中医里常被用来治疗感冒伤风:切数段葱白,加上几片姜片,以水熬成汤汁服用,再穿上保暖的衣物或是加盖棉被,就可以让身体发汗,达到祛寒散热、治疗伤风的效果。 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塘称...

  • 小方治病五则

    小方治病五则

    1.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三七粉30克,白及 15克,乌贼骨20 克,共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 3克,温开水送服。 2.治干咳:茯苓15克,牡蛎 15克(先煎),陈皮15克,杏仁15克,半夏10克,薏苡仁15克,甘草3克,冰糖50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 3.治疮疡肿痛:半边莲、旱莲草、红花、地桃花、羊咪青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4.治牙痛:生地60 克,大黄15克(后下),水煎服。 5.治疗疮:鲜半边莲、鲜犁头草各适量,加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蓝献伟)...

  • 三种药蛋治杂病

    三种药蛋治杂病

    一、首乌蛋 制何首乌20克,鸡蛋2个。将首乌洗净、切片,同洗净的鸡蛋一起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再放人汤汁中,小火煎煮 15分钟即成,吃蛋喝汤。本品具有补虚健体、乌发生发之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血虚体弱、头昏目眩、须发早白、脱发及血虚便秘等症,尤适于“虚不受补”的患者。 二、杞枣荷包蛋 枸杞子15克,丈红枣5枚,鸡蛋2个。枸杞子去杂质洗净,大红枣洗净,切两半。锅人适量水上火,先放入枸杞子、大红枣,开锅后将鸡蛋磕入成荷包蛋,小火煮15分钟即成,吃蛋饮汤。本品具有补肝益肾、明日安神等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肾...

  • 老姜巧用可治杂病

    老姜巧用可治杂病

    1.治感冒:老姜100克,艾叶、紫苏、荆芥各30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 2.治慢支:老姜100克绞取汁,白芥子、白芷各适量研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3—5小时后,待有痒痛感时取下。具有温肺散寒、调节脏腑、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3.治风寒骨痛:老姜200克切末,威灵仙30克...

  • 合欢治病方

    合欢治病方

      咽喉炎:合欢花5克,绿茶3克,胖大海2枚,冰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更年期综合征:合欢皮18克,萱草花15克,夜交藤15克,大米60克,小麦30克,红枣15枚。先将合欢皮、萱草花、夜交藤水煎,去渣取汁,再以药汁加水适量,放入大米、小麦、红枣煮粥,熟后加适量红糖调味。于每日睡前服食,有安神养心解郁之效。   流行性腮腺炎:鲜合欢皮50克,芒硝3克,冰片1克,鸡蛋一枚。将鲜合欢皮、芒硝、冰片捣碎,再把鸡蛋去黄取蛋清,用蛋清将上药末调成糊状备用。据病变部位大小,酌情取药,涂于纱布上抹匀,贴敷于患处,最后用胶...

  • 壮医应用旱莲草治病小方

    壮医应用旱莲草治病小方

    治痢疾:鲜旱莲草150克,水煎,调蜂蜜少许,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日。 治妇女崩漏:旱莲草20克,熟地15克,萸肉6克,沙参10克,淮山15克,泽泻6克,桑螵蛸15克,海螵蛸10克,川断10克。每日1剂,冰煎服。 治红眼病:鲜旱莲草100克,捣烂如泥状,分半后分别摊于两块干净纱布上,然后让 12岁以下健康男孩解小便(即童便)于药上,尿量以湿透药物为准,立即将药物包起,趁尿液尚.热分别敷于双眼上(病人取仰卧位)。每次敷30分钟,每日3次。 治遗精:旱莲草20克,金樱子20克,芡实15克,煅牡蛎30克,刺猬皮18克...

  • 冰糖治病方数款

    冰糖治病方数款

    冰糖味平性凉,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学会用冰糖治疗小病痛的方子,对于家庭来讲非常实用。兹介绍几款,供读者参考使用: 治小儿厌食症、成人口臭:山楂30枚,文火煨黄,煮汤,加冰糖20克,温服。 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冰糖和老陈醋各200克,煮沸至冰糖溶化,瓶储。早晚各服川毫升。 治咳嗽:杏仁100克,化猪油50克,冰糖100克将杏仁浸泡去皮研末,在铁锅内加猪油炒成黄色再加入冰糖,冰糖化完调匀即起锅。此剂分数次服.每次服指头大1颗。 治老年人哮喘:冰糖200克,优质生姜125克,芝麻250克,蜂...

  • 巧用中成药疗疾病

    巧用中成药疗疾病

      伤湿止痛膏——小孩蛲虫病   蛲虫是小孩常见的寄生虫,常昼伏夜出,在肛门周围蠕动产卵,使小孩夜间奇痒难忍。晚上用1片伤湿止痛膏贴于肛门处,次晨除去,奇痒立止。   六神丸——蚊虫叮咬   取六神丸数粒,将其研碎,用醋调匀,敷于蚊虫叮咬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换,一般3天即可见效。   丹参片——皮肤暗沉或疤痕   取丹参片适量,将其碾碎后,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皮肤暗沉或疤痕处,按摩片刻,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天换1次,1个月左右即可...

  • 果树皮治病小验方

    果树皮治病小验方

    1.桑树皮治老年咳嗽气喘:桑树皮(去外层粗皮,取内层白皮入药)100兑,带骨狗肉1000克,共加水炖至狗肉熟透,饮汤吃狗肉。每周1剂,10剂为1个疗程。 2.板栗树皮治漆疮:板栗树皮2份,蟹壳1份,各煅炭存性研细末,用麻油调匀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至愈。 3.枣树皮治荨麻疹:枣树皮60克,红糖30克,水煎,1次服下。连服3日可愈。 4.桃树皮治咳嗽:桃树皮(去粗皮)500克,浓煎。加蜂蜜适量调匀,装瓶置阴凉处。咳嗽时服,每次1匙。 5.老枣树皮治脱肛:老枣树皮6克,石榴皮6克,明矾5克。将3味共加水煎300毫升。用...

  • 菟丝子治病方大全

    菟丝子治病方大全

      阳痿:菟丝子、巴戟天各15克,蜈蚣3克,研末混均,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两次,黄酒送服。   遗精:菟丝子15克,枸杞、杜仲各12克,莲须、韭子、五味子各6克,补骨脂9克。制成丸剂,每次9克,每日3次。   斑秃:菟丝子30克,枸杞15克,制首乌20克,熟地黄20克,五味子15克,山茱萸15克,鹿角胶10克。研碎混均,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一剂,连用21天。   习惯性流产:菟丝子12克,桑寄生15克,阿胶15克(烊化),川续断9克,当归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视力减退:菟丝子12克,熟地黄12克,...

  • 杂病验方小汇

    杂病验方小汇

    治面部黑斑验方 杏仁去皮衣,捣烂成泥状,以新鲜鸡蛋清调和。睡前涂上面部,晨起以暖酒洗 治噎膈反胃验方 雪梨一个,去核芯,放人公丁香36粒,外用素纸包好,蒸熟吃。 治老弱虚晕、有痰有火 百合花5朵,皂角子7 个(微苦),加水适量同煎。调入蜂蜜或红糖,趁热服用。 治疔疮痈肿验方 木芙蓉叶(也可用木芙蓉花)研成细末,用蜂蜜或麻油调敷。本方亦可用于治疗水火烫伤,效验。 治半身不遂验方 桃仁去皮衣及尖,置于玻璃瓶中,加入烈酒泡浸一周。取出晒干,研为细末,以蜂蜜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日服2次,每次5丸...

  • 各种花卉治病小方

    各种花卉治病小方

      虎耳草:性凉,有小毒。能祛风清热、凉血解毒。常用来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鲜虎耳草1克洗净晒干捣烂,包入纱布滤汁、滴入耳中每日3~4次。   橘叶:味苦性平,有疏肝行气、化痰之功,可降逆止呃。   用法:取橘叶30克洗净,用水煎汁,饮适量即可。   仙人掌:味苦性寒,功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可治疗疖痈肿毒、烧伤烫伤。   用法:去刺捣烂外敷治痈毒。绞汁与鸡蛋清调和外搽患处治烧烫伤。   月季花:味甘性温,可活血调经、消肿解毒,治疗闭经腹痛、月经不调。   用法:取花10克,煎汤代茶饮下。   虞美人;味甘...

  • 治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经验

    治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经验

    经验方:太子参、黄芪、淮小麦各20克,瓜蒌壳、麦冬各12克,五味子、远志各6克,桂枝3克,大枣7枚,磁石30克(先煎)。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患者39例,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12例,有效22例,无效5例。...

  • 家中常养植被治病疗疾验方

    家中常养植被治病疗疾验方

      芦荟、仙人掌、仙人球等最为常见的家中盆景植物,若能科学、合理、巧妙地加以利用,能治愈很多疾病。   芦荟——皮肤杀菌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芦荟乃厥阴经药也,其功专于杀虫清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鲜芦荟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   蚊虫叮咬和皮肤瘙痒:取芦荟叶1片,将其洗净、去刺,从中间分开,用汁液直接涂在蚊虫叮咬以及皮肤瘙痒处。   高血压:取芦荟叶适量,将其洗净、去刺,切成细丝,每次15克,每日4次,温开水冲服,一般2~3日可见效。   胃及十二指肠溃...

  • 满族民间用活蚯蚓治老年病

    满族民间用活蚯蚓治老年病

    满族民间常用波屯(即活蚯蚓)来治疗一些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并且有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腿抽筋夏夜着凉容易引起腿抽筋,这时可以取活蚯蚓一条配伍少许胡黄连(3—6克),水煎服,对治疗老人腿抽筋十分有效。 高血压用活蚯蚓3—5条,放入盆中排除污泥后切碎,以鸡蛋2—3个炒熟,隔日吃1次,可以降血压。 小便不通活蚯蚓3条捣汁,以冷水300毫升冲,1次性喝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通。 老慢支蚯蚓若干条,晒干研末,以温水送服,每次服5克,每日3次,对老慢支出现的咳嗽、喘息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 老人常见病的药兜制作方法

    老人常见病的药兜制作方法

    药兜治病是我国传统的“内病外治”疗法之一。它是将某些中药研成粉末,以柔软的棉布做成大小能覆盖相应部位的兜形,把药末均匀撒上,再覆盖一层稍厚的棉花,经过纵横缝纫,使药末位置尽量固定,制好后戴在胃脐腹部即可。下面介绍一些老人常见病的药兜制作方法,供参考使用。 1.胃寒胃痛:高良姜、干姜各15克,细辛、肉桂、吴茱萸各10克,大茴香6克,艾叶30克,碾为细末。用柔软的棉布制成20厘米见方兜肚形,把药末撒上,用线缝好。日夜兜于胃部,1 个月为1疗程。 2.慢性腹泻:茴香、丁香、肉桂、花椒各20克。以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