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血 第21页

出血 第21页

  • 消化道出血 极力主张用中药治疗

    消化道出血 极力主张用中药治疗

    1975年12月14日清晨起床后,我觉得腹部胀满,恶心欲呕,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家人赶紧将我送入医院接受治疗,值班的医生一量,我的血压只有60|90mmHg。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量大,不到一个小时,我已连续出现三次休克。医院立即为我输血抢救,但因血源不足还不能采用手术治疗。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我的老朋友、黑龙江省清河镇卫生院中医师吕大夫来看我,极力主张给我服用中药治疗,并且开了一个药方: 白及、大黄、龙骨、乌贼骨、三七、百合粉各等份,研末冲服。 不一会儿,按照这个处方配成的药面就送到病房来了,用水...

  • 慢性胃出血分四型论治

    慢性胃出血分四型论治

    胃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部血管破裂而导致血液溢出,经口吐出或由大便排出的一种临床症状。引起胃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和部分胃炎。胃穿孔大出血病情危急,应立即施行手术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少量的慢性胃出血应用中药治疗比较合适。笔者在临床上将胃出血分为四种证型予以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气虚失血症见胃病日久,胃脘隐痛绵绵,时而痛甚,饮食减少,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常排柏油样便,舌质淡,舌苔薄,脉弱。治宜益气补虚,清热止血。方用:生地30克,黄芪、大黄各15克,黄连9克,生甘草6克。上药共为粗末,每次取...

  • 大便出血 健脾养血医生验方

    大便出血 健脾养血医生验方

      大便出血是由于胃肠络受损,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有时大便会呈柏油样。引起便血的疾病很多,多见于胃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炎等。便血虽然看上去只是小问题,但也要合理处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医院重症病科主任何启扬教授表示,便血的人是脾虚不能摄血,所以很多会出现面色苍白、唇甲淡白,大便的时候有肛门下坠的感觉,便血也不是经常会有,舌质会比较淡,中医的治疗上就要健脾养血。(以下验方为医生临床用方,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医生验方:黄芪20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升麻5克、血余炭10克...

  •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 黑便)治方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 黑便)治方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中药方治疗效果显著。 一:主治 呕血、黑便。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组成 大黄、白芨各等份。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3~4 5克,日服3~4次,温开水送服。出血量多势急者,可每2小时服药1次。   功用 止血、祛淤、生新。 二: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吐血、尤以溃疡出血疗效最佳。   组成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

  • 治胃出血方

    治胃出血方

    处方与用法:韭菜150克,山药150克,藕节150克。诸药均用鲜品,捣烂绞汁,加热后温服,早晚分服,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和胃,摄血止血,治反复发作性胃出血,黑便,无力,面色苍白,神疲心悸,舌淡,脉虚无力。...

  • 治食道炎 上消化道出血方

    治食道炎 上消化道出血方

    治食道炎方 制半夏100克,鸡蛋10枚,镇江醋1瓶。每次取半夏10克,加醋适量(不掺水)共煮,在后去半夏;留醋。鸡蛋1枚去壳及蛋黄,取蛋清加入热药醋中,拌匀后随即顿服。每晚瞻前服药1次,服至症状消失即停; 功效:软坚消炎,主治食道炎,症见进食时胸后食道部位疼痛.吃予饭及硬物时痛甚,一般需要服药 10-20天有效。 (陈春良) 治上消化道出血 白芨、生大黄各30克,共研细末,过100目筛,贮瓶备用。每日2~3次,每次3~6克,用凉开水或冰水送服。 治胆囊炎 柴胡10克,茵陈30克,金银花20克。用500毫升水浸...

  • 治胃溃疡出血 消化溃疡药粉治

    治胃溃疡出血 消化溃疡药粉治

    消化溃疡服药粉治 砂仁20克,元胡30克,木香、白术、 浙贝母各50克,乌贼骨m0克。将上药 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分装,每包装6克。 每日3次,每次6克,饭前半小时用温开 水冲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l~2个 疗程。一般3~20天胃脘部疼痛症状即 可消失,经l~2个疗程治疗后,胃及十 二指肠溃疡好转或痊愈。适用于长期慢 性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空腹痛甚,得 食痛减,烧心、反酸患者。 蒋建鹏 治胃溃疡出血验方 蒲公英30克(研末),白芨粉20克,混匀后装瓶备用。使用时取5克,开水冲泡...

  • 各种出血性疾病引起 血小板偏少

    各种出血性疾病引起 血小板偏少

    花生内红皮五克,红枣十个,加一碗水煮熟1次吃完, 一日一次,连用10天。...

  • 蚕豆治出血症验方

    蚕豆治出血症验方

    治内脏出血: ①每日用鲜蚕豆茎250克.捣汁.分2次服用(蚕豆茎应取顶端嫩处.汁多效果好)。 ⑦将干蚕豆秆磨成粉,每次服16克,每日服2次.冷开水送服.一般服3~5日即可。 治咳血: 取蚕豆花 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冰糖30克.溶化后分 2.次月艮用。每日1剂。 3.治大便下血:取鲜蚕豆叶或荚壳100克.水煎后加入红糖适量.每日1剂.分2次服。 治血尿: 取糯米30 克(炒黄),煮成粥,加入蚕豆花1匙.再略煮,煮熟后加冰糖1匙.调味食用。每日早、晚各服食 1次。 治肺结核咯血: 取鲜蚕豆英2...

  • 外伤出血用棉花

    外伤出血用棉花

    说起棉花,人们再熟悉不过了,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棉花还足r一味 有止血功效的药材。 棉花又名古终藤,《纲目拾遗》 中曾记载:“棉花有青、黄、白三种 ……入药以白者为胜。”每年秋季将 其采收,晒干即可人药。棉花性温, 未甘,无毒,人心、肝经,具有止血的 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下血、血崩、 金疮出血等症。正如《本草纲目》中 记载:“(棉花)治血崩,金疮,烧灰 用。”棉花药用多煅存性(烧到外部 枯黑,里面焦黄为度),人散剂内服。 亦可将其烧成灰...

  • 治眼底出血经验

    治眼底出血经验

    经验方:丹参30克,当归、川芎、赤芍、郁金、山楂、黄芪、防风各10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用药3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眼底出血患者34例,治愈17例,好转15例,无效2例。...

  • 眼底出血食疗二方

    眼底出血食疗二方

    1、双耳汤黑木耳、白木耳(干品)各20克。以温水将木耳泡发,洗净,放入碗中,加水及适量冰糖,蒸1小时后饮用。每日2次。治眼底出血 2、谷精旱莲银耳汤银耳15克,谷精草、旱莲各9克。水煎当茶饮。治眼底出血 翼状胬肉 1、蛇蜕绿豆汤绿豆150克,蛇蜕1条,白糖30克,甘草、麻油适量。蛇蜕用甘草水洗净,用麻油炒黄,加绿豆、白糖,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剂。 2、柴胡菊花粥柴胡、菊花各10克,白糖30克,粳米100克。柴胡、菊花加水2碗煎成1碗,去渣,入白糖、粳米煮成粥食用。...

  • 碰就眼充血 眼出血冷热敷

    碰就眼充血 眼出血冷热敷

      “医生,我这个眼睛是不是要瞎了,整个眼睛里面都是血!”12月26日,50多岁的桂林市民张女士在女儿的陪同下走进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诊室,惊恐地对医生说。   当张女士把遮住眼睛的手拿开时,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高翔也吓了一跳,赶紧询问:“眼睛怎么充血这么严重?”   原来,12月25日晚,张女士带着外孙女在家里玩积木。不久,张女士起身想喂外孙女喝水,刚走近时,突然外孙女拿着一个积木往身后一甩,刚好碰着了张女士的右眼,虽然当时张女士并没有觉得眼睛...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出血
  • 中医诊治外伤眼底出血

    中医诊治外伤眼底出血

      患者胡某,男,26岁。于1978年6月5日被一块如鸡蛋大的干泥块击中左眼,当即昏倒,数分钟后苏醒,头晕头疼,左眼视物不清。在医院眼科检查,左眼瞳孔中度散大,视力0.5,检查眼底有瘀血块存在,诊断为眼底进行性慢性出血,多次服西药效果不明显。患者于6月10日寻求中医诊治。   刻诊:左上眼睑肿胀伴轻度下垂,左下眼睑内眦下缘有五分硬币大小青紫色的瘀血斑,左眼球下方球结膜有如绿豆大的瘀血块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视物不清。   治疗: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兼补益肝肾。   处方:当归12克,丹参15克,赤...

  • 治疗阴虚火旺型眼底出血方

    治疗阴虚火旺型眼底出血方

    经验方:鲜荠菜、鲜白茅根各100克,牛膝 15克,地榆、丹参各20克,蒲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阴虚火旺型眼底出血患者 148例171只眼,治愈68眼,显效55眼,有效 32眼.无效16眼。...

  • 菊红汤治眼球结膜下出血

    菊红汤治眼球结膜下出血

      1.菊红汤治眼球结膜下出血   取杭菊花15克,红花30克,乌梅4个,冰糖少许。将上药密封杯缸中,开水冲泡半小时后可饮用。每日早晚各饮1次,每次饮约60毫升。此汤治疗突发不明原因的眼球结膜下出血(多为凝固血斑片状)。此症多为晨起后发现,且无其他不适。疗效显著。   2.苦瓜木贼草汤治红眼病(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取鲜苦瓜250克切薄片(干苦瓜125克),木贼草15克,切3~5厘米长短节。两味同时放入瓦锅,注入清水,文火煎至两碗,将药渣滤去服用。早晚各1次,3天1个疗程,可缓解或治愈红眼病。...

  • 小孩子鼻出血常用食疗方

    小孩子鼻出血常用食疗方

    读者Candy 我儿子时不时会流鼻血,老人家说是上火的缘故,请问医生是这样吗?流鼻血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从临床上看,小孩出鼻血部位大多在鼻腔前部,具体为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利特氏区)的血管网出血。这个位置的鼻出血常常跟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刘春松 医师 1、撞到鼻子或挖鼻子导致鼻腔黏膜损伤; 2、有鼻炎、鼻窦炎,或因感冒发烧易引起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发干,以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3、过敏性鼻炎患者打喷嚏很剧烈,造成鼻出血; 4、有些人鼻中隔偏曲,其“立...

  • 龙骨粉治鼻出血 苍耳子治鼻窦炎

    龙骨粉治鼻出血 苍耳子治鼻窦炎

    治鼻出血经验 经验方:龙骨粉(药店有售)适量。 用法.将龙骨粉吹入患鼻内。 疗效:本方治疗鼻出血患者15 例,12例患者在用药10~12分钟后止血。 治鼻窦炎验方 1.苍耳子、辛荑花、玄参各9克,白芷、酒黄芩各5克,细辛、甘草、薄荷各3克。上药共入罐中.加入清水武火煎。患者坐于煎药处,面对药罐.使药气随呼吸进入鼻腔.煎成后取汁澄清,温服。每日服3次。 2.牛黄、麝香各0.5克,菊花心、雄黄各1.5克.鹅不食草 15克,冰片少许。将鹅不食草、菊花研成极细面.然后用乳钵将众药研细调匀..装瓶密封备用,用时...

  • 鼻衄鼻出血 急则冶其标原则

    鼻衄鼻出血 急则冶其标原则

    1.热邪犯肺症见口鼻干燥,或呼气有灼热感,衄血,血色鲜红,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洽宜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方选桑菊饮加减:桑叶10克,菊花12 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杏仁10 克,生甘草6克,芦根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10 克,旱莲草15克,栀子炭12克。水煎服。 2.胃火炽盛症见鼻窍灼热干燥,衄血量多,血色红,口干口臭,渴欲饮凉,大便干或秘结,小便短赤,或兼齿衄,烦躁,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选清胃散加减: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当归10...

  • 鼻出血 羊蹄根代茶频服

    鼻出血 羊蹄根代茶频服

    取羊蹄根(干品)30克,开水冲泡,代茶频服,每日1剂;出血不止者,除用填塞止血法外,还可取上药30克,加水大火急煎10分钟,1次服完,再将药渣泡水代茶饮。 羊蹄根别名土大黄,其味苦、涩,性寒,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鼻衄、咯血、便血、崩漏等症。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程怀孟献方...

  • 鼻子出血 一味止血良药

    鼻子出血 一味止血良药

      藕节是中药里的一味止血良药,不仅可以治疗鼻子出血,还可以治疗咳血、吐血、尿血、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等疾病。由于气候干燥,鼻腔血管一旦脆弱,很容易出现流鼻血的现象。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适当用些藕节来治疗。   方法是每天将3~5个藕节洗净,煎煮两次,每次煎半小时,将两次获得的药汁混合后当茶饮用,2~5天就会有明显效果。(崔嵘)...

  • 贴蒜泥止鼻出血

    贴蒜泥止鼻出血

    取大蒜(紫皮独头蒜为佳)适量去皮,捣烂如泥,做成直径约2厘米、厚约0.5厘米的圆片,贴于足底涌泉穴(脚掌前1/3处,屈足时人字纹中央凹陷中),然后以纱布固定。 左鼻孔出血的贴左足,右鼻孔出血的贴右足,双鼻孔皆出血则贴双足。鼻血止后,除去蒜泥即可。本法能引火下行,对于秋季燥热较盛、火气上冲引起的鼻出血有效。...

  • 治愈鼻腔间断性出血方

    治愈鼻腔间断性出血方

      勾某,男,63岁,山西籍农民,2012年1月28日就诊。   患者近10天来左鼻腔间断性出血,每次量少成滴,色鲜红。在某三级医院耳鼻喉科诊查,血液化验,除血色素略低外,别无异常。认为毛细血管破裂,用激光等法治疗,但未能治愈。又到一乡村亲戚诊所用中药治疗,用多种“炭药”也毫无效果,推手不治。   来诊时,面色微黄而无光泽,精神尚可,体瘦纳差,目赤口干。鼻衄仍作,晨起曾出血20余滴,色红,经按压血止。舌红苔少,脉弦滑。详问病史,患者素有脱肛病史,去年以来听信附近一乡医推荐,曾长期...

  • 气不摄血鼻出血 补气养血治鼻衄

    气不摄血鼻出血 补气养血治鼻衄

    患者徐某,男,12岁,2014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因反复鼻出血3年余就诊。患者诉每月均会有鼻出血,次数不等,出血量在10~15毫升左右,曾于当地卫生院治疗,用药具体不详,未见好转,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畏寒,头晕,乏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二便调,舌淡,苔白滑,脉细。既往无特殊。 西医诊断:鼻出血 。 中医诊断:鼻衄。 病因病机:气不摄血。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 处方:黄芪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

  • 鼻出血冷敷 压迫鼻翼法

    鼻出血冷敷 压迫鼻翼法

      鼻子容易出血和它的解剖结构有关。鼻中隔两侧的黏膜上有很多血管,特别是前下方有4条大血管的分支在此交织,形成“易出血区”。孩子的鼻黏膜娇嫩,血管丰富且浅表,容易损伤导致出血,在医学上称为鼻衄。   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鼻外伤、鼻骨折、邻器官损伤、鼻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鼻腔异物、剧烈咳嗽、鼻窦手术等损伤鼻血管黏膜;有些小孩子有挖鼻孔的不良习惯,也很容易造成鼻出血。少量鼻腔出血可能对人的健康危害不大,但反复出血或急性大出血,家长则应该在送院前先给孩子采取一些...

  • 7个妙方巧治鼻出血

    7个妙方巧治鼻出血

      中医认为鼻出血与肺、胃、肝、肾有关,与肺尤为密切。通常除有鼻出血外,还有口干咳嗽,或鼻燥,口渴欲饮,口臭或头痛眩晕;心烦易怒;亦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下面推荐7个妙方巧治鼻出血:   1组成及用法:桑叶9克,菊花6克,白茅根15克,白糖适量。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数天。   功效:此方适于肺热明显者。   2组成及用法:莲藕50克,白糖120克,头发灰少许。莲藕洗净切片,与白糖、头发灰(布包)煎水服;吃葱咽汤;每天1剂,连服3~4天。   功效:此方清泄肺热,止血安络。   3组成及用法:白萝卜洗净切碎绞...

  • 鼻衄(鼻出血)选用验方治疗

    鼻衄(鼻出血)选用验方治疗

      炎热的暑夏,人们易于上火,上火后往往血热近血妄行,引发鼻衄(鼻出血),当发生鼻衄时,可选用下列验方治疗,多能获效。   验方1   大黄6克,代赭石30克,川牛膝10克,水煎服,一日2次,每能获效,对肺胃热盛之衄血尤佳。   验方2   生地20克,元参2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火热上炎、热伤血络之衄血收效满意。   验方3   黄芩10克,白芨10克,栀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日2次。   验方4   茜草20克,藕节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一日...

  • 老人冬季如何防治鼻出血

    老人冬季如何防治鼻出血

    特约专家、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 陈文贵 冬季干燥的空气会使一些老年人稍不注意就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等,少则几滴,多则几百毫升至上干毫升。鼻大量出血,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危及生命。 引起鼻出血的病因以全身性疾病引起者较局部病因引起者为多见,但也有少部分的病人病因不明。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外伤:如挖鼻,鼻部撞伤,颅面部骨折;2.肿瘤:常见者为毛细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均可引起大量鼻出血。恶性肿瘤常见的如鼻咽癌,为吸人性血痰,即倒吸鼻咽部分泌物从口中吐出发现带有血迹,如病变侵入大血管...

  • 鼻出血止血方法 中医分型

    鼻出血止血方法 中医分型

    鼻子流出鲜红色血液,叫做鼻血。多由于血分有热所止,也有妇女倒经,或击伤、碰伤等原因引起。治疗时除外伤宜以止血为主外,一般有肺热、胃热,肝火三证。 肺热 鼻子出血,鼻孔干燥,干咳,痰少,或无痰,鼻中灼热, 口中咸辣,或有发烧,出汗, 口渴,面现油腻色等症。舌红,脉数。治宜清肺止血。 处方 (1) 桑叶6克 菊花6克 丹皮6克 炒山栀10克 茅根 12克 水煎服。 (2)藕节10克 苇根10克 仙鹤草10克 水煎服。 (3)用纸沾冷水贴患者额上,或用手指沾冷水拍打风府穴。 胃热 鼻子出血, 口渴,多饮...

  • 缓解鼻干鼻塞 预防鼻出血

    缓解鼻干鼻塞 预防鼻出血

      冬季天气干燥,很容易引起鼻腔内干燥、鼻塞,甚至鼻出血。揪印堂穴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鼻部干燥,使鼻腔内的黏液分泌增加,保持鼻腔的湿润,还可预防鼻出血、鼻炎以及感冒等疾病。   印堂穴位置:   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具体做法:   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揪揉2分钟。   印堂穴的主要功效: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揪印堂穴可增加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促进黏液分泌,保持鼻腔湿润,并且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更灵敏,预防感冒和呼...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