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林 第7页

林 第7页

  • 李业甫从事推拿医教研工作57年 学术思想杏林传道

    李业甫从事推拿医教研工作57年 学术思想杏林传道

    李业甫,主任医师,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二批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安徽省跨世纪人才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指导导师。 李业甫从事推拿医教研工作57年,参与和见证了中医推拿事业50多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自立兴盛、蓬勃发展的历程,是我国中医推拿界的大家之一。 成长经历 李业甫,1934年生,安徽省定远县人,他出身贫寒,17岁才被送入免费的民间私塾学堂认字读书。由于年幼的弟弟得了慢惊风不治身亡,他立志从医,初中毕业后就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合肥医士学...

  • 师徒结缘 林乾良相遇都是一种缘

    师徒结缘 林乾良相遇都是一种缘

    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种缘。四年前,我与浙江中医药大学林乾良教授偶然结缘。2014年4月26日,在浙江出差工作之余,我在友人带领下前去拜访林乾良教授。 相识相知 师徒结缘 在与林乾良教授见面之前,我只知道其擅长书画,但了解不多。那天早上刚进林家门,我就被笑容可掬、热情好客的林教授感染了,一见如故。落座后,经过简单自我介绍,我们就随意地聊开了,从中医药谈到金、石、玉、书、画,从文学、茶艺谈到人生态度。 林教授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基本上保持每年出一本书。这种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也是我很感兴趣的。身...

  • 追忆全国名中医高上林先生

    追忆全国名中医高上林先生

    高上林(1928—2017),全国名中医,陕西省名老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转眼间我的恩师高上林先生已经逝世3年。斯人虽去,其音容笑貌却时常浮现在我眼前,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也经常回响在我耳畔,愈发显得清晰而真切。 幼承庭训成良医 高上林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现原平市),其祖父高争先、父亲高子云皆为当地名医,以医术造福乡梓,先祖“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儒家理念,普济民众、利泽苍生的医者情怀和妙手回...

  • 吉林多维度助推中医药健康服务

    吉林多维度助推中医药健康服务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印发之后,吉林省积极制定本省规划并广泛征求意见和论证,目前已呈报省政府审定待发。日前,在长白山举办的2015中国长白山健康养生文化论坛暨首届长白山健康养生文化节,标志着吉林省多维度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拉开帷幕。 近年来,吉林省坚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融入卫生计生工作全局,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面对中医药健康服务这样的新业态,吉林省坚持以政府主导,强化顶层设计,整合行业与资源,积极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体系,并推动其融合发展。 “将资源赋予...

  • 春游银杏林

    春游银杏林

    30年前,我就听说过河北省沙河市栾卸村有个恒利庄园,恒利庄园有片很大的银杏林。遗憾的是,虽然栾卸与内丘仅相距70余公里,我却一直无缘去那儿看看。最近的一个周末,在沙河市工作的老乡诚挚邀约,终于成就了栾卸之行。 老乡告诉我,恒利庄园占地26.88公顷,建筑面积22.58万平方米,如今园中银杏林超过了万亩,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银杏风景区。 车在邢峰公路右侧停下,刚进景区大门并没有看见银杏树,多见的是针叶松和挺拔的杨树,左侧是白色的大楼,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沿路向北拾级而上,有湖泊、有瀑布,哗哗的流水声...

  • 养生有道 妙手回春 誉满杏林

    养生有道 妙手回春 誉满杏林

    “吾亦知医术,平生慕董君;药非同市价,杏以代耕耘;山下虎收谷,溪边龙出云;芳林伐已久,到此仰余芬。”这首诗是清初诗人方文所作的《杏林》,抒发了诗人对名医董奉的敬仰之情。董奉究竟是何许人也? 养生有道 董奉,约生活于公元2世纪后期至3世纪,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侯官县董墘村(今福建长乐古槐镇青山村)人,是东汉建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据说,董奉高寿有术,能百岁不老。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在位时,有一年轻人,中年得志当了县令,他见到董奉时,董奉也就四十多岁。后来这位年轻县令调任他...

  • 从林黛玉中暑说“香薷饮”

    从林黛玉中暑说“香薷饮”

    《红楼梦》第29回中,农历五月初一黛玉随贾母等人去清虚观打醮之时,正值暑令,空气秽浊,由于黛玉体质素虚,加之在观内耳闻目睹张道士为宝玉提亲,以及众人对湘云的金麒麟的议论,更触动了她的“心病”,遂致情志不畅,所以回到家里就中了暑。 次日,宝玉来看望黛玉,不想两人“情重愈斟情”发生了拌嘴,黛玉越发伤心大哭起来。心里一急,方才吃的香薷饮,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出来了。 按照中医理论,中暑是因感受夏令暑热之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

  • 仝小林:“武昌模式”为社区防控提供新思路

    仝小林:“武昌模式”为社区防控提供新思路

    “‘武昌模式’是我国在面对新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社区中医药防控的一种创新模式。尤其是在疫苗及特效药未出现之前,先以中医定性,再以通治方治病,使疫情防治关口前移。” 2月2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诊疗在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后期康复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优势。 社区是防控疫情的“桥头堡”...

    养生秘方 2024-03-06 564 0 仝小林
  • 元代医学家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元代医学家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公元13世纪,元代医学家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这是中国伤科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它解决了脊背骨折治疗的大难题,也为其他部位骨折的治疗开创出一种新方法,比英国医生戴维斯在1927年开始使用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早了600多年。 大公无私 虚怀若谷 南北朝之际,战乱频繁,骨伤科随之发展起来。随着元朝的建立,阿拉伯医生进入中原,中国的外伤科由此吸取了阿拉伯医学的经验,使本来已经具有相当成就的外伤科更加充实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集中反映了元代以前骨伤科的主要成就,是我国古代水...

  • 防疫战中 谢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防疫战中 谢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在这个被新冠肺炎改变的冬天,总有一些身影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动,他们是身穿白衣,胸佩党徽的医务工作者,或逆风而行,或坚守岗位,用最质朴的担当成为防疫战中一道熠熠生辉的风景线。 腊月二十九,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到江苏省卫健委的紧急通知,需要派一批医护人员前去武汉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院内动员大会刚刚结束,就有300多名医护人员报名请战,副院长谢林教授亦报名请愿,希望投身抗疫一线。院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考虑,认为作为分管医疗的副院长,需要留在后方,坚守阵地。 除夕夜,南京城充满欢声笑语,人们正享受着团聚...

‹‹ 3 4 5 6 7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