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痛 第8页
-
巴戟丸治疗肾劳,腰脚痠疼,肢节苦痛,目暗(目荒)(目荒),心中恍惚,夜卧多梦,觉则口干,食不得味,恒多不乐,常有恚怒,心腹胀满,四体痹疼,多吐酸水,小腹冷痛,尿有余沥,大便不利。巴戟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巴戟丸的秘方制作方法,巴戟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肾劳,腰脚痠疼,肢节苦痛,目暗(目荒)(目荒),心中恍惚,夜卧多梦,觉则口干,食不得味,恒多不乐,常有恚怒,心腹胀满,四体痹疼,多吐酸水,小腹冷痛,尿有余沥,大便不利。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巴戟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肾劳,腰脚痠疼,肢节苦痛,目暗(目荒)(目荒),心中恍惚,夜卧多梦,觉则口干,食不得味,恒多不乐,常有恚怒,心腹胀满,四体痹疼,多吐酸水,小腹冷痛,尿有余沥,大便不利。...
-
白垩丸治疗女人三十六疾。即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痼。十二癥:是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痂,六曰如豆汁,七曰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却,十二曰经度不应期也。九痛:一曰阴中痛伤,二曰阴中淋沥痛,三曰小便即痛,四曰寒冷痛,五曰经来即腹中痛,六曰气满痛,七曰汁出阴中如有虫啮痛,八曰胁下分痛,九曰腰胯痛。七害:一曰窍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热痛,三曰小腹急坚痛,四曰脏不仁,五曰子门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垩丸的秘方制作方法,白垩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女人三十六疾。即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痼。十二癥:是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痂,六曰如豆汁,七曰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却,十二曰经度不应期也。九痛:一曰阴中痛伤,二曰阴中淋沥痛,三曰小便即痛,四曰寒冷痛,五曰经来即腹中痛,六曰气满痛,七曰汁出阴中如有虫啮痛,八曰胁下分痛,九曰腰胯痛。七害:一曰窍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热痛,三曰小腹急坚痛,四曰脏不仁,五曰子...
-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冷痛方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 当归、双勾藤、穿山龙、樟树寄生、桑树寄生各15克.红花5克。桂枝12 克,猪蹄1只(约 2000克).水酒各半。上药加水酒适量.先煎20分钟取汁与猪蹄炖熟食。 (王健) 治风湿性关节炎方 处方:鲜姜100克,米醋500毫升。用法:两者加水500毫升烧沸。用毛巾蘸水,趁热敷患处10分钟,再双手用力按摩患处 60~100次,每天早晚如此治疗一次。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李欣 治关节冷痛方 处方:葱头、生姜各0.5公斤。用法:二药共捣烂绞汁,米醋烧滚开后,将葱、姜汁放人,再熬成膏样,摊厚布上...
-
颈椎冷痛中药热敷
天气寒冷时,很多人都会感觉颈椎酸胀、发冷、疼痛,笔者临床用自制的中药包热敷颈部,能疏通经络、驱寒除湿,可在平时看电视、用电脑时使用,适合广大人群使用。 具体方法是:艾叶、石菖蒲、生姜各120克,木瓜、老鹤草、透骨草、伸筋草、羌活、独活各20克,茴香15克,盐10克,混合在一起,装入纱布袋中缝好,用微波炉加热后热敷15~20分钟即可。 艾叶能散寒止痛;石菖蒲可活血、散风、祛湿;生姜能发汗解表;木瓜能祛湿;老鹳草、透骨草、伸筋草、羌活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独活能抗炎镇痛;茴香能芳香开窍;盐能消肿止痛,诸药配合在一起...
-
冬季防治腰冷痛 感冒症状
冬天是感冒高发季节.在感冒初期喝黄花菜红糖汤有治疗和减轻症状的效果.黄花菜含有的HcBF (一种总黄酮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另外,黄花菜富含维生素A和锌.可增强呼吸道的上皮组织防御功能.防止感冒症状的进一步加重。取水发黄花菜50克切段.加人红糖20克.煮沸后小火再炖5~8分钟即可,每天饮用1~2次,直至症状减轻。 (硕士张艳) 许多老人一到冬季就有腰冷痛的毛病.严重者甚至活动受限,需卧床休息。这是年老体衰、抵抗力下降.再加感受寒邪留滞于腰部所致,可用手握药团的方法来治疗。人的手上分布有多条经...
-
冬季脖子酸冷痛 制中药通络包
冬季,很多人都会感觉脖子周围酸胀、发冷、疼痛,用自制的中药包热敷后,能疏通经络、驱寒除湿,可在按摩前,平时看电视、用电脑时使用,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具体方法是:艾叶、石菖蒲、生姜各120克,木瓜、老鹳草、透骨草、伸筋草、羌活、独活各20克,茴香15克,盐10克,混合在一起,装入纱布袋中缝好,用微波炉加热后热敷15~20分钟即可。 专家点评:艾叶能散寒止痛;石菖蒲可活血、散风、祛湿;生姜能发汗解表;木瓜能祛湿;老鹳草、透骨草、伸筋草、羌活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独活能抗炎镇痛;茴香能芳香开窍;盐能消肿止痛,诸药配合在...
-
老人腿冷痛偏方:丝瓜络(老丝瓜的筋络)
不少老人一年四季都感觉腿冷、腿疼,即使在伏天也怕冷,稍遇风寒或是阴雨天症状就会加重。用丝瓜络内外同治可有效地治疗老人腿冷、腿疼。 中医认为,丝瓜络(老丝瓜的筋络)具有通经络、行血脉、祛风解毒的功效,而丝瓜络类似人体经络,借丝瓜络之气来导引人体的经络,可达到舒通经络、气血,治疗腿冷、腿疼的目的。 取丝瓜络10克,煎浓汤得药汁100毫升,温热服用,每日一次。另外每晚临睡前,取丝瓜络100克加水煮半小时,取汁先以热气熏腿脚,待温度稍凉后浸泡双脚。连续两周,可获明显疗效。 (中医硕士 刘云丽)...
-
双腕双肩背部冷痛予以养血通痹汤加减
患者刘某,女,33岁,分娩后1年余,主诉:双腕、双肩、背部冷痛8个月余,加重2周。 诊见:双腕、双肩、背部冷痛,怕风,怕冷,时有汗出,遇寒后症状加重,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细。外院确诊为产后风湿病。诊断:产后风湿,阳气亏虚。予以养血通痹汤加减, 处方:黄芪30 g,当归10 g,白芍15 g,桂枝5 g,小通草5 g,细辛3 g,威灵仙10 g,浮小麦30 g,仙茅10 g,雪莲花5 g,淫羊藿10 g,附片10 g,甘草5 g,大枣8枚。1剂/d,水煎服。 服7剂后患者全身...
-
春寒胃冷痛猪肚可食疗
立春至雨水期间,正是春寒料峭、春雨潇潇时节,此时脾胃十分脆弱,食用猪肚,可达到以形补形之功效。 猪肚,即猪的胃部,最常见的是与胡椒搭配,融于一煲,腥味全无,汤煲成以后呈乳白色,有暖胃防寒等不一般的食疗效果,常用于小儿消瘦,脾胃虚泻,尿频遗尿,是乍暖还寒之际的一道家常菜。此外,猪肚还常配以其他的食疗药物,如白术、薏苡仁、莲子、陈皮等,把材料装入猪肚后扎紧煮熟或蒸熟,是补中益气的良方。适用于脾胃气虚者,症见腹部隐痛,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易感疲倦,舌质淡,脉细弱。 材料:胡椒3克,猪肚半个,猪碎骨150克,生姜3片,...
-
胡椒适用于胃腹冷痛 肠鸣腹泻
胡椒性味辛热,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比较强,十分适用于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 腹泻期间,可在炖肉时加入8~10粒白胡椒调味,也可以在炒菜中加入四五粒胡椒,除了散寒以外,还能温补脾胃,有效遏制腹泻,凉拌菜里也可以加点白胡椒面。此外,胡椒常用于酸辣汤的制作,因此,腹泻时喝碗酸辣汤也能起到很好的止泻效果。腹泻严重的话,可取10~20粒胡椒口嚼后,用开水服下,一次基本上就止泻了。由于胡椒的热性高,吃了很容易让人体内阳气生发,所以每次最好别多吃。另外,发炎和上火的人要暂时禁吃胡椒,否则更容易动火伤气。 在夏季...
-
胃寒冷痛三法可治
许多老年人本来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外受寒邪,易致胃寒冷痛、腹胀、呃逆等多种不适。中医治疗胃寒有多种方法,且疗效不错,现介绍如下。 一、热熨法生姜30克剁碎,莱菔子100克,同放人锅内炒热后用布包裹,熨胃脘部,每次20分钟。对胃部受寒引起的胃痛、腹胀有良效。 二、药饮法高良姜10克,陈皮9 克。上两味药水煎20分钟,取药汁200 毫升,温热饮服,一次喝完。能祛寒邪、暖脾胃、止疼痛。 三、点按法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为人体重要穴位之一,具有降逆、止呕、止痛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痛、心痛等。因受凉引起...
-
胃脘冷痛可用良附丸
月前,笔者曾诊治一六旬老汉,自述胃脘冷痛年余不解,余无明显不适,舌淡,苔白,脉沉迟。中医诊断为胃脘痛,中医辨证属寒凝气滞,治当温胃理气止痛,方用良附丸方改丸为汤,药用高良姜、醋制香附各9克,处方3剂,日一剂,水煎服。用药后患着未来复诊。日前笔者下乡时又见到这位患者,当我问到用药后的情况时,老汉说3剂药吃了就好了,再没有犯过病,所以没有再来看病。其实,在消化科经常能见到这种胃脘冷痛的病人,据笔者长期临床观察,每次用良附丸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良附丸出自《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醋制)两味药物组成。原方是高...
-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茴香外敷 取小茴香50克,在锅中小火翻炒至温热,取出装入布包中,外敷胃部。热敷时要注意掌握温度,既要防止烫伤皮肤,又要使胃部有温热感。一般,热敷10分钟即可缓解胃痛,可以一直热敷到不...
-
胃冷痛治方:生姜红糖香菜
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为温中健胃养生食品。日常食之,有消食下气、醒脾调中、壮阳助兴等功效,适于寒性体质、胃弱及肠道壅滞者食用,可用来治疗胃脘冷痛、消化不良、麻疹不透等症。生姜为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对鱼蟹毒以及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生姜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因此,2味合用对于胃脘冷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方:香菜50克,生姜、红糖各10克。将香菜...
-
治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冷痛 虚寒泄泻
花椒和胡椒都是常用的调味品,又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同属于温中散寒类药物,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但二者又有不同之处。 花椒又称蜀椒、川椒,是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椒或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中医认为,花椒性温味辛,入脾、肾经,除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外,还有杀虫、止痛、止痒的功效。 花椒用麻油炸至微焦,可用于治疗蛔虫所致的腹痛、呕吐;花椒同醋煮汤饮,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花椒水煎灌肠,可用于治疗蛲虫病,含漱可治牙痛;花椒与苦参、地肤子煎汤熏洗,可用于湿疹瘙痒。需要提醒的是,患有支气管哮喘、...
-
驱胃寒胃冷痛 鼻嗅肉桂
天冷时,许多老人稍不注意保暖,胃部便会受寒引起胃冷痛。此时家里常用的调料肉桂就派上用场了。 肉桂味辛、甘,性热;具有散寒止痛,温经通阳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桂中含有一种叫桂皮油的芳香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等。这些物质对胃黏膜有缓和的刺激作用,并通过刺激嗅觉反射性地促进胃机能,促进肠运动,排除胃及肠道内因受寒引起的积气,缓解胃肠受寒导致的痉挛性疼痛。 具体方法是:取一片肉桂(大约1-3克,也可以用肉桂末),置于鼻孔前1厘米处闻,尽量使劲吸肉桂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使之较快进人体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