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第13页
-
晁恩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特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一种以持续气流 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 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 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 是一种反复发作、慢性迁延、逐渐加重、致残率 高、致死率高的疾病。中医治疗 COPD 有较大优 势,可有效缓解症状,同时可以扶助人体正气,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减少 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晁恩祥教授是 中日友好医院的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首席 专家,国医大师,行医 50 余载,在呼吸病的临床 诊治和理论研究方面...
-
吕华运用开泄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验
吕华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以痰阻气壅、肺气不宣,久则脾肾气虚、虚气上逆为基本病机,善于运用开泄法,以升降散为基础方,配合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法,具有宣展肺气、通络祛瘀、畅达痰邪、通利三焦气机之功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体征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加重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严重病症,病情持续快速进展,可危及患者生命,也可诱发多器官的功能性衰竭,如慢性肺心病等,...
-
米子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当代名医
米子良 ( 1939—) ,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内蒙古 自治区首批和第二批老蒙医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 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学术带头人。 从事临床工作 50 余载,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等疾病, 尤其对肺系病证的治疗有独特认识。 内蒙古医科大学米子良教授认为,肺系病证多 以气机升降失常为主,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气宣降失 常。实者多由于痰邪阻肺,肺失宣肃,升降不利; 虚者多由于肺脏气阴不足,肺不主气而升降无权。 现将米老师治疗肺...
-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性病机及治疗策略
由多个基因位点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导致的 微小损伤, 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一大类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 即为慢性复杂性疾病, 如肿瘤、 冠心病、 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等 [1-2 ]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是指具有病因 病机复杂、 病程较长、 疗效不佳及预后较差等特点的临 床难治性肺系疾病 [3 ] ,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支气管肺癌、 支气管扩张等 均属于该类疾病范畴 [4 ] 。 络脉病变是多种疑难病发生发展共同的病理特征 与转归, 也是异病同治的重要基础 [5 ] 。吕晓东教...
-
小儿肺脏娇嫩 贾六金针对肺系疾病总结出儿科治肺十二法
小儿肺脏娇嫩,不耐寒热,卫外不固,极易感邪。因此,肺系疾病占据儿科疾病十之六七,及时准确的治疗尤为重要,一旦失治,娇肺遭伤不易愈。首届全国名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贾六金针对肺系疾病,总结出儿科治肺十二法。 宣肺法 该法主治风邪犯肺、肺失宣肃证,以咳嗽为主症,咳痰不畅,可伴有发热、流涕。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且不论风寒风热之邪均易致病。邪在肺卫,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时以肺为主,宜轻宣肺卫,疏风散邪为主,贾六金擅用三拗汤、止嗽散、华盖散、银翘散...
-
咳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典型医案经验
全国名中医曹利平是陕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属于中医“肺胀”范畴,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逐年加重,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曹利平在临床经验中,逐渐形成了对该病独特的诊治特点。笔者跟随曹利平临证抄方一年余,现将学习心得整理成文,供临床参考。 抓住两个阶段 曹利平强调慢阻肺辨治首先要按照病情是否发生变化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两个阶段进行辨治。在慢阻肺的稳定期,病情常常呈现出虚实夹杂、病势缠绵...
-
肺系疾病中医诊治思路
全国名中医卢化平是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卢化平在诊治肺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特色,认为肺系疾病包括咳嗽、喘证、哮病、喉痹、肺胀、肺痿等。现总结如下。 诊治思路 重视调理,燮理阴阳治疗肺系病证首先要辨明外感内伤之不同、寒热虚实之差异,一旦辨证准确则有方守方,耐心调理。因有些肺系病证病程较长,如肺痿,由量变到质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守方则难获全效,又是久病沉疴,虽然数剂药可令病情好转,临床看似痊愈,其实只是向好转的方向发展,是由量变到质...
-
孙浩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特色药对
臣字门儿科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立足于小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寒热虚实易于转化,遣方用药必须灵活应变。以下介绍数则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特色药对。 贝母化痰合郁金降气豁痰可开胃 钱某,女,4岁。体质健壮,较少患病。数日前忽染感冒,咳嗽,发热,但饮食嬉戏如常,近日身热较甚,无汗,咳声重浊,咯痰不爽,气息增粗,脘满嗳气,舌红,苔淡黄厚,脉滑数。证属痰食互结于胸,肺胃失于和降,治以清气肃肺、化滞祛痰。 处方:浙贝母6g,枯黄芩6g,连翘6g,杏仁6g,川郁金9g(开水磨如糊状,...
-
喘咳为主证疾病多与肺相关 裘沛然诊疗及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裘沛然擅治疑难杂症,其在治疗咳喘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主要介绍裘沛然有关治疗咳喘病的诊疗方案及临床经验。 病因病机 裘沛然认为所谓咳喘病,即指以喘息、咳嗽为主症的疾病,并多兼有咯痰、胸闷,或恶寒发热,或心悸浮肿,或腰膝酸软等症候。而以喘咳为主证的疾病大多与肺息息相关,临床上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 喘咳之病,不离乎肺肺为五脏之华盖,主一身之气,职司呼吸。肺赖肃降以吸入天之清气,靠宣发以呼出体内浊气。宣发与肃降是相反相成...
-
感冒的疾病描述及治疗
疾 病 描 述 感冒是因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亦称伤风、冒风。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症。一般病程3—7天。如果病情较重,并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症状状又多相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分别与现代医学的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相类似 1、感冒速愈散 组方:上药共为粗末,贮瓶备用。病发时取药末15—18克,重感冒可用20—30克,放在带盖的碗内,冲入开水后盖好,浸至适口时温服,1日2次(小儿用量酌减)。 制用法:二花30克连翘30克荆芥穗18克薄荷18克黄芩30克川贝15克石菖莆18克藿香18克神曲12克白蔻1...
-
各种发热疾病 中医验方
李氏清暑益气汤临床应用探微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 作为补土派代表, 提出 “内 伤脾胃, 百病由生” 的论点, 以此为指导思想, 创制了补 中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及升阳益胃汤等诸多名方。其 中, 李氏清暑益气汤由黄芪、 苍术、 升麻、 人参、 泽泻、 神 曲、 橘皮、 白术、 麦冬、 当归身、 炙甘草、 青皮、 黄柏、 葛根、 五味子、 生姜、 大枣共 17 味药组成。该方以补中益气汤 去柴胡易葛根, 合生脉散, 两补气阴, 用二妙散加泽泻、 青皮、 神曲治其湿热, 主要发挥补中益气、...
-
唐由之瞳神疾病辨证初探
唐由之教授是我国中医眼科的学术带头人, 他在7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 在中医眼科辨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从2008年起跟随唐由之老师学习, 现尝试将唐老师在中医眼科临床中对于瞳神疾病的辨证方法, 结合临床体会进行总结探讨。 微观辨证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古代眼科医家仅凭肉眼, 不能窥到眼内组织结构及生理病理变化, 因此对内外障眼病难免会笼统和粗疏概括。近代眼科出现的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以及眼底照相、造影等, 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眼内组织和病变, 扩大和深化了中医眼科的“望诊&rdquo...
-
张勤修教授对耳鼻咽喉疾病有其独特的诊治思想及方法
张勤修教授( 1968 - ) , 国家二级教授, 博士研究 生导师, 四川省名中医,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事耳 鼻喉科临床工作近 30 年。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唯 一的西医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西学中, 得到国内多名 著名西医及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家指导, 博采众长, 临床 经验丰富, 对耳鼻咽喉疾病有其独特的诊治思想及方 法。兹将张师的主要学术思想简略探析如下。 1 应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 — —治未病思想 吾师深谙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 从中医四大典籍 到耳鼻咽喉专科著作,...
-
俞景茂运用养血疏风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经验
俞景茂 ( 1942—) ,男,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 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 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50 余载,专 于钱乙学术研究,精于中医儿科各家学说,理论功底深厚, 诊治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及疑难杂症。 小儿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有 湿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 休克、变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这些疾病易 迁延反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其中哮喘持续状 态、过...
-
外感病证的治疗经验 中医论治外感疾病
外感病证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入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病证因病邪性质不同,脏腑受损及证候特征也存在差异。《脾胃论》曰:“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国医大师李振华以脾胃为轴,论治外感疾病。本文总结其外感病的治疗经验,具体如下。 风寒感冒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喷嚏,肢体酸痛,口不渴,小便清长,咳嗽,吐白痰,舌质淡红,脉象浮紧。治法:辛温解表,清热和胃。组方:桂枝8g,白芍、葛根各15g,川芎、前胡...
-
滚痰丸 精神类疾病属痰火者皆适用本方
滚痰丸出自《泰定养生主论》,为元代医家王珪所制,诸多方家有所载录但略有差异,有加朱砂者,有去黄芩加前胡者,有加元明粉者,有用生大黄者。贵州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石恩骏认为《医学正传》所载滚痰丸方力大功专,其方药组成为大黄(酒蒸)250g,黄芩(净)250g,沉香15g,礞石(硝火煅金黄色)30g。用法为研细末,水泛如梧子大,每次服5~9g,温开水送下。石恩骏认为临床可随证加减使用,并不用拘于上方。然既为丸药,仍相对固定为是。 滚痰丸方中大黄功...
-
猪胆外治疾病八验方
猪胆:猪科动物猪的胆。益肺,补脾,润燥。性味:苦、寒、咸。中医认为,猪胆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润燥、泻肝胆之火、明目消疳、通利大便等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猪胆有消炎、抗过敏、抑菌等作用。猪胆用于外治疾病,方法简便,效果良好。现介绍一些外治验方,供读者选用。 1)治外阴溃疡 取猪胆3个,大黄60克,焙干研成极细末,过筛,置阴凉干燥处备用。外阴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清洗后,取猪胆大黄粉撒在溃疡面上。每日3~4次,6天为1疗程。 2)治黄水疮 取鲜猪胆1个,将槐米20克装入猪胆内,挂在通风阴凉处,待其干后研细末...
-
治疗六种慢性疾病验方
治过敏性鼻炎 白芍15克,生黄芪20克,白术、防风、当归、辛夷子、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蝉蜕、甘草各6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治慢性肾炎 椒目60克,炒后研细,车前子、草劳子等份共研细,枣肉为丸,每次服3~6克,一日2次。 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鹿衔草、白术各12克,泽泻9克,水煎服。 治口腔黏膜白斑熟地黄20克,山药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山茱萸10克,茯苓20克,肉桂3克,麦门冬10克,石斛15克,半夏10克。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服两次。 治心烦失眠 合欢皮9...
-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呼吸疾病
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的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作用,适用于虚证易感风邪者。临床研究表明,玉屏风散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不亚于丙种球蛋白。以玉屏风散加味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有显著的疗效,现介绍几组组方如下: 1.生黄芪9 克、白术6克、防风3克、陈皮6克、山药9克、生牡蛎 9克,该方即玉屏风散加陈皮,山药,生牡蛎。该方主治体弱儿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能提高体弱儿童的机体免疫功能。 2.黄芪12克、葛根、淮山药、茯苓、白术各6克、防风4克,即玉屏风散加葛根,淮山药,茯苓。适用于脾肺气虚常感冒患儿,证见...
-
张琪用柴胡石膏汤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
1981年秋天,我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跟随著名的中医学家、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进行临床实习,张琪经常用柴胡石膏汤治疗无名高热,获得了极好疗效。张琪给我讲了一个治疗烧伤的验案,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他说了这样一段经历:1953年夏天,牡丹江市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烧伤数百人。黑龙江省卫生厅立即组织了一个医疗队前去救援,他作为唯一的一名中医也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救援活动。 当时伤员中因伤口感染而发高烧的十居七八。由于伤员人数太多,打消炎针也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他用大铁锅熬柴胡石膏汤给发热的患者服用,每人每次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