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 第6页
-
中暑有阴阳之分 白虎汤 藿香正气
中医认为,中暑有阴、阳之分,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说:“暑月受寒,故名阴暑;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多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高热汗出、体若燔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气粗等,这种中暑往往病情较危重。 治疗阳暑主要以清热解暑为主,可用张仲景的白虎汤,药物组成为生石膏50克(先煎),鲜芦根、生地黄30克,竹叶心、知母各10克,荷叶1张,西瓜皮1块,生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如热极生风、四肢...
-
藿香正气 夏日必备良药
藿香正气一方最早出现在1151年的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上,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它的剂型由散剂经过多次变化,现在已有多种剂型生产,可供不同患者选择应用,不但方便了患者,也提高了治疗范围和功效,是夏秋居家与外出旅行等必备保健之良药。 特别是近20年来,本方的剂型有了重大发展与突破。过去只有传统的散剂、丸剂(有水丸、蜜丸之分)两种,但散剂和丸剂不但服用起来让人感到口感不好,而且服用量也大。近年来,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除了传统的丸、散剂外,还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
-
鼻炎中医治疗 苍耳散藿香汤
鼻炎虽是小疾,但患者会感觉很不舒服。我初学医时,听到的说法是慢性的鼻炎不可治,这多半是从西医传过来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此病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并不是不可治疗。 苍耳散 苍耳散是我最早知道的治疗此病的方剂,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一例患者吃了此方彻底解决了问题。患者是老家的邻居,前医也是用的此方,我觉得邻居肺脾之气不足,给原来的处方上加了人参5g、炒白术10g、干姜5g,叫患者坚持服用。后来再回老家,患者见我再三感谢,说吃了三个月左右,终于没有以前鼻炎的症状了。后来也在一些患者身上用过,夹外...
-
治过敏性鼻炎方:藿香辛夷茶
辛夷是玉兰花的花蕾。由于花蕾的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茸毛,极像毛笔的笔头,所以又称“木笔花”。辛夷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具有祛风、通窍的功能,常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塞、鼻流清涕、鼻不闻香臭等,是治疗鼻部疾病的要药。辛夷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胡椒酚甲醚、丁香油酚、黄油樟脑、茴香脑和桂皮醛等;除挥发油外,辛夷还含黄酮苷及花色苷、维生素A原、生物碱等。现代药理证实,辛夷花中的有效成分不但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还有抗病毒、局部麻醉、扩张血管和阻断神经节的作用。藿香具有芳香...
-
藿香治急性胃肠炎,婴幼儿腹泻,鼻炎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性味辛,微温。归经入肺、脾、胃经。功能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临床可以治疗以下疾病。 急性胃肠炎:藿香6g,苍术9g,厚朴6g,清半夏9g,陈皮6g,甘草3g,水煎服。 婴幼儿腹泻:将丁香、胡椒各等份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用1~2g放入小杯内,再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内,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2~3日即愈。 鼻炎:辛夷3g,藿香10g,开水冲泡,闷5~10分钟,频饮,每日1~2...
-
藿香叶石菖蒲治疗口臭验方
治疗口臭验方 刘彬彬 ( 海军青岛第二疗养院, 山东 青岛 2 6 6 0 7 1 ) 药物组成: 藿香叶 9g , 石菖蒲 3g 。水煎, 分两次含 服, 每日 1 剂, 7d 可愈。 分析: 藿香叶性温, 味辛, 有止呕消嗳、 止泄、 治疗头 痛头晕、 明目、 化脾湿、 理气和胃、 发汗解表等功效; 叶及 茎均富含挥发性芳香油。 石菖蒲, 味苦、 微辛, 入心、 胃 经, 有豁痰理气、 活血、 散风去湿、 化湿开胃、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等功效。用于脘痞不饥、 噤口下痢、 神昏癫痫、 健忘耳聋等症。二者...
-
新冠转阴后藿香正气散功效
部分新冠患者在转阴后表现为味觉、嗅觉的丧失或减退,伴或不伴有胃脘部不适症状。分析病机,系疫疠挟寒湿侵袭肺卫,表证已解,湿浊内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而鼻窍不利,不知香臭;脾运不健,则口淡黏腻,纳谷不知滋味;中焦运化失司,升降无权,则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泛恶欲吐、大便不爽或稀溏。 藿香正气散功效 笔者常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该病。常用剂量为:大腹皮10g,白芷10g,紫苏10g,茯苓10g,藿香20g(后下),白术15g,法半夏15g,陈皮15g,厚朴15g,桔梗15g...
-
藿香正气水的新用
藿香正气水是夏季十分常用的一种中成药。盛夏季节,出现恶寒发热、四肢倦怠、胸闷不适、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等症,选用霍香正气水有善良好的效果。随着临床上对藿香正气水应用的不断深入,发现它有更为广泛的用途。 治疖肿、痱子:祖国医学认为,疖肿、痱子为体内郁结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紫苏有抑制病菌的作用。外用涂抹能散郁除湿、通畅毛孔排汗,治疗疖肿、痱子久治难愈者。治痔疮: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成50倍,一日多次外涂患处,在痔疮发作期间有消炎止痛、治愈创伤、促进萎缩的作用。治夏季皮炎:夏...
-
藿香正气散被历代医家誉为“湿证圣药”
霍香正气散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代表方,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上千年的临床应用中,藿香正气散被历代医家誉为“湿证圣药”,主要用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 藿香正气散方中包括藿香、紫苏、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等,这些中药材可提取出两大类有效成分:脂溶性有效成分和水溶性有效成分。 目前,临床用量最大的是传统的藿香正气水(酊剂),这种剂型采用浓度高达40%的乙醇溶液作为基质,因其可较好地将脂溶性有效成分和水溶...
-
藿香正气水归于酊剂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如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藿香等十几味中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等效果,关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造成的的如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吐逆泄泻等症,以及胃肠型伤风、夏日中暑等见上述症状者都具有很好的效果,现在藿香正气水已经成为人们夏日常备的药物。 可是,并非所有人都合适服用藿香正气水,这是由于藿香正气水归于酊剂,它不是以水为溶剂,而是选用必定浓度的酒精溶解。所以,关于喝酒过敏或是涂改酒精消毒时皮肤泛红者尽可能不要服用藿香正气水。若服用了就可能会发作过敏反响,呈现...
-
藿香正气口服乳剂的研制
制备不含乙醇且性状良好的藿香正气口服制剂,优化其制备工艺。 分别提取藿香正气口服液处方中药材,将挥发油与卵磷脂进行高速剪切后,采用高压均质机进行乳化制备并终端灭菌,考察磷脂用量、乳化温度、剪切时间、高压均质次数、灭菌条件等因素。最终确定制备工艺为:提取藿香正气口服液中的挥发油,将挥发油加入50%卵磷脂,70 ℃水浴搅拌溶解,在10 000 r/min高速剪切的作用下缓慢加入水相,加入完毕后剪切5 min制备初乳。初乳于高压均质机中高压均质8次,一级压力为800 bar,二级压力为80 bar,定容、灌装密封,116...
-
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刘立红 安徽省宿松县孚玉镇大河村卫生室 巧用 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被官方收集的一个方剂,在当时已很受重视,现在也较为常用。我常用藿香正气来治疗寒湿型疾病,惯用藿香正气颗粒剂。藿香正气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姜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等13味药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要用于感受寒湿,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从组方和功效来看,原方主要是治疗寒邪、湿邪导致的疾病的。笔者利用藿香正气围绕着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