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 第14页
-
治牙痛 中医辨证止痛处方
牙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其发病率高,发作时异常痛苦,给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中医学理论认为,牙痛一症,当责之阳明实热和肾阴虚,虚火上炎两端。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分别入于上、下齿中。大肠、胃腑积热或风邪外袭经络,郁于阳明而化火,火邪循经上炎即可发为牙痛;齿为骨之余,骨又为肾所主,所以肝肾之阴不足,相火妄动,虚火上炎亦可发为牙痛。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认为,阳明有余与少阴不足是相互联系的。正如清代医家张秉成《成方便读》所言:“夫人之真阴充足,水...
-
牙痛极为难忍 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论治解决大部分牙齿问题
未学中医前,我常年被牙齿问题困扰。 在牙医的建议下,我拔了三颗牙,做了四枚牙齿的根管治疗。 牙疼、拍片、打孔、磨去牙髓、上药、封口,两周后,再钻孔,清洁、放根管、填缝、打磨抛光,这些流程我烂熟于心。 疼痛让我长了记性,然而我却只能不断地往牙科医院跑,无奈地看着自己的牙齿被人工材料替代。 牙髓根管治疗,又称根管治疗术,是牙科专家认为治疗牙髓发炎最有效的方法。 但我认为,某种程度上,这种把牙齿当做一个机械器件一样钻孔、填胶、打磨和抛光的治疗,本身就是对牙齿不可逆的破坏性...
-
治脾肾阳亏所致口疮、咽炎、牙痛
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本方为火神派宗师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脾肾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加减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
-
中药验方治疗各种牙痛
一、主治: 用于各种牙痛。 荜拨10克 高良姜9克 细辛4克 冰片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牙痛时取药粉少许,塞入鼻孔内用力吸入。 方解: 本方用于治疗各种牙疼。方中荜拨、良姜、白芷、细辛味辛性温,芳香走窜,取其温散之性,以发散郁火及风热,冰片芳香开窍,清热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以上诸药均有镇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本方仅是缓急治标的方法,只能解除症状而不能根治,若有条件,还当积极治疗患牙。鼻粘膜破溃者慎用。 二、主治 各种牙痛。 川黄连50克 大黄50克 冰片10克 薄荷冰5克,...
-
慢性牙痛分型食疗
一、龋齿牙痛型:牙体不断遭受侵蚀出现蛀孔,饮食时食物嵌塞于龋洞,若受冷热酸甜刺激,可引起牙痛。 1.香蕉盐:香蕉2个(去皮),抹盐少许吃之。每日2次。2.鸭蛋牡蛎粥:咸鸭蛋2枚,干牡蛎50克,粳米60克。将咸鸭蛋和粳米煮粥,熟时捞起咸鸭蛋去壳,切碎和干牡蛎一起放入粥内,再煮片刻,调味食用。 二、虚火牙痛型:牙齿隐痛或微痛,咬物时疼痛明显,午后疼痛较重,牙龈微红、牙根浮动,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1.生地骨碎补猪肾汤:生地30克,骨碎补15克,猪肾1个;加适量盐煎汤,吃猪肾饮汤,每日2次。2.生地元参鸭蛋汤:...
-
怎样辨别牙痛和三叉神经痛
多数情况下,牙痛可能是来自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又称牙髓),或是牙周组织的发炎感染所致。牙周炎引起的疼痛多属闷闷的胀痛,而牙髓发炎引起的疼痛则呈多样性,冷热刺激加重,疼痛部位深、无放电样疼痛,头部也常会随之产生疼痛。此时最好去看牙医,通过对口腔检查可发现牙病,如龋齿、残根、残冠等,并进行对症治疗。 有时,牙痛的原因并不在牙,可能来自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常发生于第二支(上颌神经)和第三支(下颌神经),而第二支和第三支痛特别容易与牙痛相混。因此,建议牙痛时不要轻易拔牙,应进一步鉴别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那么如何辨别三叉神...
-
列缺穴治头痛 合谷穴治牙痛 足三里治胃病
1.列缺穴:缓解头痛 受风感冒而突发剧烈头 痛的时候,可以掐按手腕凹陷 处的列缺穴。列缺穴在前臂 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处。它属于手太阴肺经 穴位。在该穴处按摩,除了能 治疗腕臂部病变外,还有助于 治疗头部、项背部病证。剧烈 头痛时,可用指尖点按列缺 穴,力度要有疼痛酸胀的感 觉,维持点按3分钟左右,可 以有效缓解头痛。 2.合谷穴:缓解牙痛 若牙痛是因牙齿本身的 问题,要尽快寻求牙医帮助, 若不是牙齿本身的器质性病 变,可掐按合谷穴来快速止 痛。合谷,别名虎口,此穴在手 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
-
虚火牙痛食疗验方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一般由牙齿或牙周局部的疾患所引起。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牙痛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或外邪侵淫有关,将牙痛分为风热侵袭、胃热上蒸、虚火上炎三种,其中又以虚火牙痛最为常见。 虚火牙痛是虚火上炎引起牙齿疼痛的一类病症,指的是素体阴虚,虚火上炎,致牙齿浮动、隐痛。主要表现为牙齿隐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牙 龈萎缩、牙齿浮动、咬物无力,后疼痛加重,全身可兼见腰酸痛、头晕眼花、口干不欲饮。虚火牙痛与风热侵袭、胃热上蒸引起的牙痛区别在于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受冷热刺激疼痛加剧,夜间痛甚。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验方...
-
天名精及其果实鹤虱治疗外伤出血及牙痛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天名精及其果实鹤虱治疗外伤出血及牙痛的故事。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 天名精 【释名】按异苑云:宋元嘉中,青州刘射一獐,剖五脏以此草塞之,蹶然而起,忄画 怪而拨草,便倒,如此三度。忄画 因密录此草种之,主折伤,愈多人,因以名之。既有活鹿之名,雅与獐事相合。 【发明】朱端章集验方云:余被檄任淮西幕府时,牙疼大作。一刀镊人以草药一捻,汤泡少时,以手蘸汤挹痛处即定。因求其方,用之治人多效,乃皱面地菘草也,俗人讹为地葱。钱季诚方:用鹤虱一枚,擢置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