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胆囊 第5页

胆囊 第5页

  • 胁痛,胆囊息肉,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

    胁痛,胆囊息肉,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

    患者韩某,男,35岁,2019年3月15日初诊。诉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现病史:2018年12月19日做彩超检查时发现有胆囊小息肉,2019年3月7日再次做彩超显示数个胆囊息肉,最大的有4mm。2019年3月15日来就诊,刻下症见:右侧胸部疼痛,油腻或饱餐后右上腹及右肩部疼痛。尿酸494.8umol/L。唇干,饮食可,睡眠、二便均正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胁痛。胆囊息肉。高尿酸血症。 辨证:痰瘀互结,胆腑郁热。 治则:利胆消郁,软坚散结。 处方: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方...

  • 中医治慢性胆囊炎有妙方

    中医治慢性胆囊炎有妙方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和常 见病,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 药物,中医中药辨证诊治慢性胆囊炎有 很大的优势。在临床上应用半夏泻心汤 和逍遥散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78例, 临床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78例,男41例,女37例; 年龄24~55岁,平均32.24岁;病程最 长者20年,最短1个月,平均12.54 年。 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性右上腹钝 痛,伴有右』二腹饱胀不适感。2.有恶 心、嗳气、泛酸、口苦、食欲不振等消 化不良症状,厌油腻食物,进食油腻后 上述临床症状加重或诱发。3....

  • 胆囊炎选用疏肝理气中药汤加以医治

    胆囊炎选用疏肝理气中药汤加以医治

    胆囊炎属中医胁痛领域,常因肝胆疏泄渎职,气机升降收支障碍,瘀滞肝胆,致瘀、生痰、化热、痰瘀热结所造成的。其胁肋痛苦为肝胆疏泄功能失调,气机不能循肝胆经络升降收支,瘀滞于肝胆、阻络致瘀,生痰生热,痰瘀热结,致使内胆管、胆囊以及胆囊积液形成。选用疏肝理气中药汤加以医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处方:香附、川楝子、延胡索、赤芍、陈皮、郁金、三棱、丹参、柴胡、蒲公英各10g,白芍、枳实各15g。发热,苔黄,脉数加大黄、黄连各5g;呕吐甚加竹茹、半夏各10g。水煎,滤取药液600ml,每次服用200ml,每日服用3...

  • 气血同治慢性胆囊炎 验方数款

    气血同治慢性胆囊炎 验方数款

    慢性胆囊炎从气血论治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当从气血立论.以气血同治为大法.以诃 气、化瘀、清热、利湿、 滋阴为主要治则.以调 气利胆、化瘀和胆、利 湿清胆、柔肝安胆为具 体治法。 调气利胆法慢性 胆囊炎的主要临床表 现为右胁隐痛、连及肩 背等肝胆气滞之象.调 气利胆法通过疏通肝 胆气机.调整胆府贮存 和排泄胆汁的功能来 改善主要症状。临床 可用柴胡疏肝散、逍 遥散化裁。如遇肝胆 湿热.或肝阴不足者. 用药不宜过于辛燥.以 防助热伤阴.可选用平 凉之品.如延胡索、川楝 子、旋复花、绿萼梅、厚 朴花等。 化瘀和胆法...

  • 邵铭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经验

    邵铭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经验

    慢性胆囊炎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临床 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的特 点。西医内科治疗病程长、易反复,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 0. 83% [1 ] 。邵铭教授师从国 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治疗胆系疾病临床经验丰富, 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对慢性胆囊炎认识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和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应 用疏肝利胆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的 学术主张。 1 临床表现 慢性胆囊炎多表现为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 感,有恶心、腹胀、嗳气、泛酸等消化道症状, 病程较长,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可为肝气郁结...

  • 利胆清热祛湿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

    利胆清热祛湿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

    用中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117例,男 23例,女94例;平均年龄40岁;平均病程42个月;病情轻度102例,中度15例;单纯性胆囊炎32例,合并胆囊结石85例。 诊断标准:1.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疼痛可向右侧肩背部放射;2.有恶心、反酸、腹胀、嗳气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而且病程长,病程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3.胆囊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阳性; 4.B超可见胆囊壁增厚,胆...

  • 胆囊炎首诊处方

    胆囊炎首诊处方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归于中医方剂学里的宽和剂。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组成。患者陈某,女人,45岁,在他院诊为胆囊结石、缓慢胆囊炎。每次发生在医院输液数天才缓解,饮食稍不留意即发生。求治于中医。现患者口微苦、舌淡苔薄腻。胃口差、痛剧反胃。大便不畅、小便黄。考虑少阳阳明合病,正符合大柴胡汤主治范畴。 首诊处方如下:柴胡15g,大黄9g,黄芩15g,白芍20g,枳实9g,半夏12g,醋元胡15g,醋五灵脂9g,炙内金20g,炒厚朴15g,金钱草30g,郁金9g,生姜9g,大枣6枚。上...

  • 慢性胆囊炎 獐牙菜茶饮方

    慢性胆囊炎 獐牙菜茶饮方

    獐牙菜为龙胆科植物产獐牙菜的干燥全草。藏药名为甲蒂,内含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当药醇苷、β-谷甾醇、齐墩果酸、香草酸等成分;味极苦。藏医经典《四部医典》称印度獐牙菜治疗一切热性肝胆疾病,《晶珠本草》载獐牙菜类治疗血性肝胆虚损之症。 藏医学把胆囊疾病统称为“赤巴病”,因生命之火过于亢进引起。獐牙菜为苦寒之品,能起到降火和平衡体内热量的作用。余常用獐牙菜泡茶饮治疗慢性胆囊炎收效显著,多服用1个月时,上腹疼痛不适、腹胀泛酸、消化不良等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2~3个月,上述...

  • 胆囊炎急性发作 胆囊结石腹痛 中医验方

    胆囊炎急性发作 胆囊结石腹痛 中医验方

    裴正学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裴正学有《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血证论评释》《裴正学医学经验集》《裴正学医案医话集》《裴正学医学笔记》等27部医学专著,发表医学论文80余篇。 裴氏胆胰合症方:柴胡10g,白芍10g,枳实10g,甘草6g,川芎6g,香附6g,丹参20g,木香10g,草寇10g,大黄6g,黄连6g,黄芩6g,元胡10g,川楝子20g,制乳香6g,制没药6g,干姜6g,蒲公英15g,败酱草1...

  • 胆囊结石 补中祛结石方

    胆囊结石 补中祛结石方

    医案:疏肝利胆,补中祛结石   李某,男,50岁,于2013年12月20日初诊。   主诉:右上腹部间断性胀痛2年余。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牵引肩背,饱食及过食油腻后加重,经某院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直径约0.3厘米,曾服消炎利胆片,症状略减。自行停药后,上症反复。现右上腹胀痛如前,拒按,食后加重,厌食油腻,纳差,大便干少,日一行,脉弦。郭诚杰辨证为胆石症,属胆腑郁滞证。拟疏肝利胆,益胃排石为治则。予四逆散加减。   处方:柴胡10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

  • 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细菌感染、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急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结石、遗传等因素有关[1]。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但临床效果有限, 且治疗周期较长, 长期用药容易加重肝肾负担, 引发多种药物不良反应。而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大, 许多患者接受程度较低[2]。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肝胆气郁、胆失通降所致, 故临床治疗应以疏肝利胆为原则[3]。本研究探讨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 两胁胀痛肝炎胆囊炎 达郁汤

    两胁胀痛肝炎胆囊炎 达郁汤

    张磊,男,1929年生,主任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内经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等职,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他长期致力于教学与临床,治学严谨,博采众长,深谙《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之奥旨,临床治病多以经典理论为指导,善治各种内科疑难杂病。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炒枳实10克,炒苍术10克,制香附10克,草果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蒲公英15克,防风3克,羌活3克,生甘...

  • 胁痛(西医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医治之

    胁痛(西医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医治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展文国   丁某,男,70岁,2017年10月3日初诊。经常性感冒,同时见浑身怕冷、厌油腻饮食、胸闷气短、咽喉不利、咳嗽吐痰、疲乏无力等症状。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滑。检查:谷丙转氨酶(简称ALT)55mol/L,碱性磷酸酶(ALP或AKP)150mol/L,乳酸脱氢酶(LDH或LD)200mol/L,尿酸(简称UA)500emol/L,血小板(简称PLT)78mol/L。B超提示:胆囊切除,脂肪肝。   诊断:胁痛(西医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肝郁脾虚,痰浊瘀阻型)。...

  • 6 则治疗胆囊炎行之有效的简易验方

    6 则治疗胆囊炎行之有效的简易验方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推荐以下6 则治疗胆囊炎行之有效的简易验方: 1.茵陈15克.薏仁米30克,粳米60克。先将茵陈水煎去渣.再加入洗净的薏仁米、粳米煮粥服食。每日1剂。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排脓。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2.大黄30克.冰片 2.5克.米醋适量。将大黄、冰片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敷于胆囊区。每日2~3次。功效:清热利湿,破积行瘀。止痛。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3.金钱草40克.败酱草、茵陈各30克。水煎2次分服.每日1 剂。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适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

  • 主治慢性胆囊炎 肝郁气滞型方

    主治慢性胆囊炎 肝郁气滞型方

    治慢性胆囊炎方 处方:自芍、当归各12克,枳壳 10克,柴胡8克。每日l剂,水煎分 3次服。 主治: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为 肝郁气滞型;症见右胁或右上腹短 暂绞痛或钝痛,反复发作,胸闷,嗳 气,脘腹胀满,食欲欠佳,大便干结, 舌淡红,苔自,脉弦。 钟丽英 治慢性胆囊炎方 柴胡、半夏、川楝子、海金沙、鸡内金、郁金、金银花、砂仁各10克,黄芩12克,延胡索、白芍各15克,金钱草30克。水煎后于餐前30分钟服,每日1剂,连续4周,症状可消。 骨质疏松喝猕蕉汁 骨质疏松患者在补充钙剂...

  • 胆胀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自拟化浊解毒排石汤加减

    胆胀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自拟化浊解毒排石汤加减

    胆石症的病机为浊毒内蕴,肝胆阻络,故治疗予化浊解毒、疏肝利胆为大法。 岳某,男,71岁。2018年4月24日初诊。 主诉:患者间断右胁肋胀痛1个月,加重伴纳呆1周。 现病史:2018年3月患者因饮食不慎后出现右胁肋胀痛,伴烧心,无反酸,口黏口苦,嗳气频频,纳呆,夜寐安,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彩超示:胆囊结石,泥沙样,范围1.8×0.5cm;胆囊壁增厚。 诊断:胆胀病(胆囊结石、胆囊炎) 辨证:浊毒内蕴,肝胆阻络。 治...

  • 大柴胡汤治急性胆囊炎

    大柴胡汤治急性胆囊炎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柴胡、 黄芩、芍药、半夏、生姜、 枳实、大枣、大黄组成。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功效,主治少阳阳明合病。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邪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现代常用于治疗肝胆、胰腺、胃肠道等内脏疾病,辨证属于少阳阳明合并证者,笔者临床常用。对于患有上述疾病,出现腹痛腹胀患者均有较好效果,尤其是对于胆结石、胆囊炎的患者用之效佳,对急性胆囊炎也有较好疗效。兹举一例如下。 患者张某,男性,40岁。二型糖尿病史,因着凉后咳嗽,在...

  •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调理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调理

    胆囊切除是针对严重胆囊炎、胆结石症等而采取的常见的根治疗法之一。众所周知,胆囊是贮存胆汁的重要器官,胆汁对食物的消化、脂肪的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胆囊对胆汁进入肠道具有调节功能。胆囊一旦切除,胆囊贮存和调节胆汁的功能就几乎不复存在了。 为了适应胆囊切除后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患者在饮食上尤应加以注意: 1.手术后,由于胃肠受到刺激,蠕动减少,肝脏功能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降低,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术后1~2天应严格禁食,宜用静脉滴注补充各种营养。从第3天起可视情况给予流质饮食,...

  • 慢性胆囊炎验方 茵陈黄柏川楝子治之

    慢性胆囊炎验方 茵陈黄柏川楝子治之

    茵陈、黄柏、川楝子各20克,诃子肉、 黄芩、大黄各10克,余甘子、金钱草、枳壳、 丹参各15克,红花5克。水煎分3次服,每 日1剂,15日为1个疗程。小儿酌减。 此方有泻肝利胆、清利湿热之功。用于 慢性胆囊炎,证见反复发作,腹胀腹痛,以 右上腹及上腹为甚,常放射至右肩背,可伴 嗳气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油腻食物症 状加剧等,舌红苔黄。 治案:方某,45岁。患慢性胆囊炎十余 年,痛苦不堪。本次发病后,坚决要求中医中 药治疗。查面色轻度黄疸,无蜘蛛痣,无颈静 脉曲张,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舌红,苔边黄 腻,脉弦细。...

  • 急性胆囊炎分型食疗

    急性胆囊炎分型食疗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在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中,女性高于男性。胆囊炎多伴有胆结石,这是由于胆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胆胀”等病范畴,中医食疗治疗急性胆囊炎,将其分为两种证型。 肝胆气滞型常见于发病初期,多属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多因饮酒过量或吃油炸食品太多而造成,表现有上腹绞痛剧烈、口苦、腹胀、恶心、呕吐、厌油腻等。饮食应忌食油腻,禁酒,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食疗可选玉米须粥。玉米须鲜品30克,粳米50克。将玉米须洗净,用刚...

  • 胆囊炎处方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合方加减

    胆囊炎处方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合方加减

    患者张某,女,38岁,职工,2001年5月21日初诊。 主诉 右上腹部疼痛1周。既往有胆囊炎、慢性胃炎病史。本次发作因饮酒后突发右上腹部剧痛,疼痛向后背放散。经B超检查为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单发)。查体:右上腹麦氏点压痛(阳性),腹肌紧张,无反跳痛。刻下症:右上腹部疼痛,胸肋胀满,胃脘隐痛,恶心呕吐黄绿苦水,口苦口干,小便黄溺,大便干结,舌红苔白黄,脉弦数。 诊断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息肉(单发)、慢性胃炎。 辨证 肝胆湿热,胆胃郁热,气机郁滞,胃失和降。 治则 辛开苦...

  • 慢性胆囊炎饮食调养

    慢性胆囊炎饮食调养

    控制脂肪的入量脂肪的摄入量要根据病 人的症状和对脂肪的耐受程度而定。全日脂肪 总量应限制在20~30克,并分散在各餐中,不 可集中于一餐,且应以植物油为主。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总量每日不 应超过300毫克。可食鱼、鸡蛋清、牛肉、瘦 肉、鸡等食品,禁忌进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如动物油、鸡蛋黄、肝、肾、心、肚、肥肉、脑、鱼 子酱以及油炸、油煎食品等。植物油既可降低 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 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烹调为主。烹调上尽 量清淡、少油,忌用溜、爆、煎、炸的烹调方式。 摄取优质蛋白质蛋白质...

  • 胆囊息肉 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

    胆囊息肉 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

    韩某,男,35岁,2019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体检发现胆囊息肉。 现病史:2018年12月19日做彩超检查时发现有胆囊小息肉,2019年3月7日再次做彩超显示数个胆囊息肉,最大的有4mm。2019年3月15日来就诊,刻下症见:右侧胸部疼痛,油腻或饱餐后右上腹及右肩部疼痛。尿酸494.8μmol/L。唇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胁痛(胆囊息肉,高尿酸血症)。 辨证:痰瘀互结,胆腑郁热。 治则:利胆消郁、软坚散结。 处方: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

  • 胆囊炎方中金钱草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胆囊炎方中金钱草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金钱草有清热利尿、祛风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杀虫等成效,可医治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疾病。药理及临床试验也证明,金钱草的确有利胆作用。首要原理在于,它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使肝脏内胆汁增多,内压增高,胆汁分泌添加。别的,金钱草还具有消炎解毒的作用,临床上曾用其医治多种感染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用法:金钱草(鲜者60g,干者30g),粳米50g,冰糖适量,先将金钱草加水300ml,煎20分钟,去渣取汁,放入粳米(洗净)和冰糖,并再加水400ml,煮成稀粥,分2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数剂...

  • 慢性胆囊炎外治有方

    慢性胆囊炎外治有方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下面介绍几则脐疗方.有明显治疗效果。 1.穿山甲80克.莪术、皂刺各60克.川楝子、川芎、木香、冰片各30 l克。将诸药研细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填入肚脐内(神阙穴).覆盖薄棉团,外贴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2.金钱草、白芷、青皮、虎杖各30克.郁金、乳香、血竭各20克.大黄、玄明粉各60克.薄荷冰10 克。将上药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60克.适量蜂蜜调成膏状.摊贴于10× 10cm及4...

  • 慢性胆囊炎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 食疗方治疗

    慢性胆囊炎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 食疗方治疗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疾 病,常为急性胆囊炎后遗症。在老年患者 中,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胃脘痛” 等病证的范畴。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一般分 为肝胆气郁、肝胆血瘀、肝胆湿热、肝胃不 和等证型。患者可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 用以下食疗方治疗。 一、肝胆气郁型 临床表现:右胁胀痛或隐痛,走窜不 定,或引及右侧肩背,胸闷喜太息,每因情 志波动或饮食不当而诱发,舌红,苔薄白, 脉弦。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下列饮 食治疗方。 内金乌梅调蜂蜜鸡...

  • 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化石药方解

    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化石药方解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柴胡30克,茵陈40克,青皮30克,郁金30克,槟榔30克,大黄9克(后...

  • 胆囊炎拳点胆俞穴 点按胆囊穴点按丘墟穴

    胆囊炎拳点胆俞穴 点按胆囊穴点按丘墟穴

    有些人在饭前或饭后总会感觉上腹部隐隐作痛。大多数人会认为可能是胃炎或其他胃部疾病,吃点助消化药就好了。但是医生提醒,上腹痛除了胃病,还有可能是胆囊问题。胆囊炎指由胆囊结石或其他原因引起胆囊内发生急、慢性炎症反应,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类型。急性胆囊炎多由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且易发生于夜间,开始时仅有上腹部胀痛不适,逐渐发展至阵发性绞痛,疼痛剧烈时会放射到右肩胛和背部,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甚至有畏寒、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而慢性胆囊炎常与胆囊结石并存,但症状一般不典型,多在饱餐、...

  • 慢性胆囊炎 解郁清胆汤为基本方

    慢性胆囊炎 解郁清胆汤为基本方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胆胀、胁痛、脘腹胀等范畴,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据临床资料不完全统计,约占门诊病人6.4%,且无特效药物治疗。临床治疗肝胆病近五十年来,自拟解郁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现简要整理有关资料供同道临证参考,并请指正。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95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85例,女11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2岁,平均4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半年,1年以内者75例,1~5年者58例,5年以上者62例。其中单纯慢性胆囊炎126例,合并胆结石者9例,合并慢性胃炎者30...

  • 中医防治胆囊炎有妙招 食疗或代茶饮

    中医防治胆囊炎有妙招 食疗或代茶饮

    40岁的黄女士,最近总是反复右上腹胀痛,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情绪刺激而发病,遂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通过检查,黄女士被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据家人介绍,黄女士性格内向,凡事都默默承受,很少与人倾诉。这是典型“忍”出来的胆囊炎,可见情绪、压力与胆囊炎的发作密切有关。 不良情绪易引发胆囊炎 人们常用“肝胆相照”形容彼此亲密无间、互相坦诚。肝与胆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兄弟”,在中医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