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汤 第6页
-
补中益气汤治疗痘疹浆足回水,至结痴还元数日,发热稍缓,头热面不甚热,手心脚心热,手背脚背不热,精神困倦,大小便利者,为虚热。补中益气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补中益气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补中益气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痘疹浆足回水,至结痴还元数日,发热稍缓,头热面不甚热,手心脚心热,手背脚背不热,精神困倦,大小便利者,为虚热。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补中益气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痘疹浆足回水,至结痴还元数日,发热稍缓,头热面不甚热,手心脚心热,手背脚背不热,精神困倦,大小便利者,为虚热。...
-
补中益气汤治疗饮食劳倦所伤,气高身热,烦喘短气,鼻息不调,嗜卧困倦少言,皆为热伤元气耗神。其初肌肤间必大热燥闷,心烦而渴,久后则不渴,头痛大作,四肢疼痛,表虚不任风寒,目不欲开。补中益气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补中益气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补中益气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饮食劳倦所伤,气高身热,烦喘短气,鼻息不调,嗜卧困倦少言,皆为热伤元气耗神。其初肌肤间必大热燥闷,心烦而渴,久后则不渴,头痛大作,四肢疼痛,表虚不任风寒,目不欲开。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补中益气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饮食劳倦所伤,气高身热,烦喘短气,鼻息不调,嗜卧困倦少言,皆为热伤元气耗神。其初肌肤间必大热燥闷,心烦而渴,久后则不渴,头痛大作,四肢疼痛,表虚不任风寒,目不欲开。...
-
卵巢癌 予补中益气汤加减
蔡某,女,45岁,2008年6月9日初诊。 近3月来月经推后,下腹胀,进食较少,乏力,心悸气短,口腔有散在性溃疡,就诊于某市级医院。确诊为双侧卵巢癌伴全身多处转移,已失去手术机会,求治中医,医者予清热解毒、抗癌散结之剂,病情日重。刻诊:腹胀,不能进食,消瘦乏力,心悸气短,动则加剧,稍怕冷,口腔黏膜有散在性溃疡,小如黄豆,共7~8处,上披针眼大脓苔,周边微红微肿,灼痛难忍,全身淋巴结肿大,便秘,尿黄少,舌淡红胖大,舌边有齿痕,苔厚腻略黄,脉细涩。B超检查示双侧附件实质不均包块及大量腹水。...
-
补中益气汤方义 肺癌胃癌术后验案举隅
王晞星运用补中益气汤临证经验 王晞星教授系山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晞星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肿瘤系统疾病。本文阐述王晞星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的经验,以飨同道。 1 补中益气汤方义 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方由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组成。主治脾胃内伤不足,气虚无力升浮或下陷,虚火内生。本方立意遵循《黄帝...
-
补中益气汤治“出血热”
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他认为:“夫内伤用药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补中益气汤原方中“须用黄芪最多”,但仅用“五分”,“劳役病热甚者一钱”,他药各用“三分”。补中益气汤一剂药总剂量仅为10克左右。这么轻的剂量,若非亲自体会,决不敢相信此方效验之神。笔者常用此方在临床上治疗一些因“热中”而导致胃气不足的疾病。现将近日验案一则整理如下。 张某,女 50岁。2010年1月因高热不退就诊,诊断为“出血热”,入院治疗14天。出院后,高热等症状消失。但是关节沉困无力,尤以下肢关节为甚。自述...
-
气虚夹痰湿厥证 主方调中益气汤
黄某,女,6岁,门诊病例。2007年1月7日初诊。 家长代诉:患者于2006年12月18日晚,无明显诱因而突发全身痿软无力,随即倒地不起,手足厥冷,一身不能动弹,神疲不语。约数分钟后恢复正常。连续20余天以来,每天发作3~5次,每次发作,症状完全相同。曾去多家医院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病因不明,诊断亦无明确结论。 询其症状,发作时一身瘫软无力,四肢不能动,口不能语,但神志尚清。发作后,精神疲乏,少气懒言,头晕,时而恶心欲呕,动则自汗,近日食纳显减。其面色淡黄少华,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
-
清暑益气汤治荨麻疹数月
笔者师从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重视五运六气是龙砂医学流派的一大特色。作为顾植山老师的弟子,我每月随师侍诊。今年夏天,见顾植山老师临证多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治疗各种病症,多有效验。顾植山认为:今年甲午年,土运太过,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清暑热即清少阴火,健脾除湿而制太过的土运,方中又有人参、麦冬、五味子酸甘生津制燥金之品,与今年运气契合,因而有较多应用机会。 清暑益气汤组成:黄芪 、苍术、升麻、人参、 泽泻、神曲、橘皮、 白术、 麦门冬、当归、 炙甘草、 青皮、 黄柏、葛根、...
-
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 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朱某,女性, 51岁,2014年6月1日首诊。 患者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入夏以来手部湿疹加重,腰膝酸痛无力,夜眠多梦,乏力明显,晨起为重,皮肤色斑增多,近发现头部斑秃一处,硬币大小,并有扩大之势,二便尚调。舌淡暗苔厚腻,脉沉细。清暑健脾除湿为法,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处方:野葛根20克(碎,先煎去沫),潞党参10克,上绵芪30克,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小青皮5克,广陈皮5克,西升麻5克,炒当归10克,剖麦冬15克,北五味10克,炒黄柏10克,建神曲15克(包),建泽泻15克,...
-
过敏性皮炎数年 拟予东垣清暑益气汤施治
2014年甲午年夏天的运气特点为中运太宫土、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易出现水火寒热于气交而为病始,湿、火、燥相兼的病机特点。针对此运气特点,顾植山教授运用东垣清暑益气汤治疗夏天荨麻疹和湿疹等皮肤病,以及高血压、失眠、咽痛、痤疮等多种病症,均获良效。《中国中医药报》8月14日发表柳成刚《甲午年清暑益气汤用之多效》一文,对顾植山用清暑益汤特点作了报道,笔者近日随师门诊遇二例复诊病人,夏季来诊时均以清暑益气汤获良效,录此病案,为“甲午年清暑益气汤用之多效”的论述,再添佐证。...
-
会阴下坠调中益气汤由保元汤加减
会阴下坠 郝某,男,38岁。自诉前后阴之间(即会阴部)下坠已数年,抽搐酸胀,如有物嵌顿其中,似欲大便而不能,胀塞极苦,久立则更甚,小便不利。脉软,按之无力,舌苔白滑而腻。此脾虚而清阳下陷,湿气下流,结于会阴,升降不能,所以重着难拔。治当补脾运湿,升阳举陷。 黄芪12克,党参12克,苍术9克,白术9克,黄连3克,黄柏3克,柴胡3克,升麻3克,陈皮3克,葛根3克,姜枣为引。 此方化裁进退,约服三十剂而愈。 【解说】调中益气汤由保元汤加升麻、柴胡、苍术、陈皮、黄柏而组成。本方与补中益气汤均治内伤脾胃,但...
-
滑精怎么办 补中益气汤治之
柳某,男,28岁,村民。2006年5月20日初诊。患滑精一年余,每因劳倦而发。曾多方求医,遍服金匮肾气丸、金锁固精丸、六味地黄丸、朱砂安神丸等以及中药补肾固精之品,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刻诊:患者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神疲倦怠,气短乏力,纳差,失眠多梦,头晕便溏,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诊为滑精,证属脾虚下陷,升降失职,并兼肾虚。治以益气升阳,佐以补肾固精。 处方:人参(另炖)10克,金樱子10克,黄芪30克,炙甘草12克,当归12克,芡实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陈皮6克,白术6克。 ...
-
习惯性流产中医保胎 以补中益气汤化裁
刘某,女,32岁。2002年8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诉近二年来,曾先后自然流产2次,均在70天左右。现停经40余天,腰酸,腹部坠胀。伴恶心、嗜睡、畏寒等轻度早孕反应。妊免试验阳性,西医诊断为习惯性流产,要求中医保胎。诊其脉滑而细,舌淡胖,苔薄白,辨证为肾气不足,胎元不固,而致滑胎。治当补肾益气固胎,以补中益气汤化裁。 方药:黄芩18克,党参15克,升麻6克,柴胡6克,当归12克,焦白术15克,菟丝子30克,川断6克,甘草3克。水煎空腹服,每日1剂,5剂。 二诊:药后腰酸、少腹坠胀减轻。前方加寄生...
-
治经期延长案 方用益气汤化裁
韦某,女,39岁,2015年5月19日初诊。主诉:月经15天未净。 本月3日来经,至今未净,月经量多,血色淡红,神疲气短,头晕,自行服用阿胶后月经量减少,但淋漓不尽,依旧未净,平素月经周期正常,舌质红,苔白,脉沉涩。去年曾行卵巢囊肿手术。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者经期延长乃因气不摄血所致,治当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 方药:生黄芪50克,生白术15克,陈皮10克,党参15克,炙甘草5克,全当归10克,茯苓15克,大红枣20克,海螵蛸20克,阿胶(烊化)1...
-
背凉腰僵痛 清暑益气汤治之
崔某某,男,52岁,2014年5月12日初诊。 患者主诉背部凉、腰僵痛已有4年,下肢无力,蹲起困难,步行走不了50米,双足冷,下半夜3时许易醒,大便黏,食凉易腹泻。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粉葛根30克(先煎去沫),川桂枝20克,炒白芍20克,鹿角霜15克, 上绵芪30克 ,炒苍白术各10克,炒川连6克,潞党参10克,青陈皮各5克,炒当归10克,炙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4年5月30日复诊:药后腰痛乏力减轻,下肢发冷亦好转,注意饮食,未腹泻,下半夜推迟至四时醒。前方加附片6克...
-
痿证 治拟补中益气 方用补中益气汤
刘某,男,45岁。 主诉:双眼睑下垂半年余。患者双眼睑下垂半年余伴有复视,有时讲话含糊,饮水呛咳,晨轻暮重,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略减轻。在外院明确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服用吡啶斯的明1片,tid;并用强的松30mg,qd,逐渐加量至60mg;仍有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夜间出汗,大便溏,日行2~3次,饮食调。 中医诊断:痿证。治拟补中益气,柔肝息风,方用《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组方:炙黄芪80克,炒当归12克,白术15克,陈皮6克,党参30克,山药15克,淫羊藿30克,苏梗9克,炙甘草...
-
下肢水肿 巧用补中益气汤收功
此患者是一个女法官,44岁,就诊前10余日感到倦怠乏力,1周后出现下肢轻度水肿,在外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拟予以强的松治疗。因害怕使用激素改变体形,女人爱美呀,于是就到我们这儿求中医治疗了。 患者是我接手的,当时她下肢水肿,倦怠乏力,食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弱。查血压120/70毫米汞柱,小便常规中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7.8克,肾功能正常。我辨证为“湿热困脾”,方用三仁汤加减:藿香、佩兰、厚朴、法夏、杏仁、甘草各10克,白蔻仁4克,薏仁30克。服方5剂,黄腻苔退,呈...
-
尿失禁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张某某,女,76岁,2013年3月14日就诊。 主诉体力活动漏尿3年,加重1年。患者病初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尿液不可控制流出,逐渐加重,日漏尿量增加,一般体力活动即出现遗尿漏尿,故经常用尿垫,常常自卑,患者十分痛苦。经多方医治,均以肾虚不固论治,多以金匮肾气丸为基础方,服后漏尿如故,未得效果。患者现稍活动即小便时时流出,不敢活动,纳谷不香,气短乏力,面色不华,舌淡白,苔薄白,脉细弱。经x线摄片检查:泌尿系x线造影可见其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经辨证认为此乃肺脾气虚,治以健脾补肺,固涩缩尿。方用补...
-
慢性结肠炎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牛某,女50岁,2006年6 月24日初诊。患者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年余,经某医院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曾两次住院中西药治疗未愈。近1年来腹痛、腹泻、肠鸣加剧,大便每日5~6次,便中带不消化食物及伴大量赤白黏液,自觉腹内烧灼及胀坠感。诊见面色萎黄,食欲不佳,形瘦神疲,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无力。大便检查:脓血便,红细胞(+),白细胞 (+++),培养致病性杆菌阴性。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弱,湿热内蕴大肠所致。治宜补脾益气升阳,清热解毒除湿。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黄芪、苦参、败酱草各30克,白术20 克...
-
消便秘立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候某,女,53岁,2012年8月初诊。 主诉:便秘1年。患者近1年来,大便秘结,数日不行,脘腹胀满,便时用力大便难出,汗水淋漓,痛苦不堪。四处求医,多方治疗,终难收效。观前医多用四磨、 承气、平胃散之属,也有用麻仁丸之类,药后时有小效,但停药后便秘如故。 笔者观其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烦不欲食,六脉沉弱无力,舌淡苔薄白。此属气虚之候,气虚则大便无力推送,致使浊气在下难以升提,故气滞肠胃, 腹胀满闷,大便艰涩,断然治以补气为法。立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方:黄芪50克,党参15克,白术...
-
泄泻,慢性结肠炎,补中益气汤与百合固金汤加减
唐某,女,48岁,衡阳市人 患者自述3年前因饮食不节暴食生冷致腹痛腹泻、便溏。经当地社区医院就诊,予以抗感染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后到几家西医院住院治疗,经肠镜检查为:慢性结肠炎,经系统治疗疗效不显。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而来我院。现症见:腹泻便溏,伴腹部隐痛,日夜5-6次,粪淡白,夹食物残渣,食瓜果生冷后更甚。查之神疲少气,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脉弱,尤以两寸为甚。 中医诊断:泄泻 中医辨证:中气亏虚、肺气不足 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中益气、敛肺补肺 处方:补中益气汤与百合固金汤加减...
-
小便混浊如米泔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案:郭某,男性,19岁。患 者近1周来小便混浊如米泔,晨起较 明显,伴腰酸,神疲无力,面色无 华,气短懒言,占淡,苔薄白,脉虚 弱。查尿常规:蛋白(++),乳糜定 性(+++)。辨证为脾肾俱虚,中气 下陷。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 革薜各30克,党参20克,芡实、覆 盆子各15克,升麻、柴胡、白术各 10克,陈皮6克。每日1剂,水煎 分3次服。服药5剂,小便时清时 浊,继服10剂后改服补中益气丸合 金匮肾气丸月余。 再查尿常规,尿蛋 白及乳糜均转为阴性。随访2年未复 发。 点评:本病属中医“...
-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李某,男,36岁, 2013年9月18日初诊。 患者2007年因胁痛就诊 于某县医院,查出 HBsAG阳性,肝功能异 常,遂到市中心医院复 查,确诊为慢性活动性 乙型肝炎。 此后几经治 疗,中西药叠进,胁痛, 时好时犯,乙肝未能根 治,加之久病夫妻失和, 体质每况日下。刻诊:右 胁隐痛,面色苍黄,神情 萎靡,少气懒言,乏力嗜 睡,腰膝酸软,小便黄, 大便稀软,舌质淡胖,苔 薄白,脉沉细无力。腹部 检查:腹软,肝胁下1.5 厘米可及,质软有压痛。 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 足,无力抗邪,治宜补中 益气,疏肝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