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第4页
-
中草药偏方之骨折
骨折方1〔组成〕大白背适量。〔用法〕将大白背全草切碎晒干,打粉备用。先对患肢进行手法固定,根据患部的大小取适量药粉和三花酒放入小锅内拌湿为度,然后在火上加热至粉散开不成团,待稍冷后敷患处并用绷带包扎固定。每日1次,一般用药15天左右。方2〔组成〕鲜小叶买麻藤叶适量。〔用法〕将药捣烂后加适量米酒炒至七八成熟,趁热外敷于复位后的骨折处局部包扎,以小夹板固定,每天换药1次。方3〔组成〕大叶骨碎补、榔榆根皮各适量。〔用法〕同捣烂,加面粉调成糊状,复位后敷患处,2~3日换药1次。〔附注〕此方亦可用于关节脱位。方4〔组成〕...
-
骨折肿痛 合欢皮治
采用民间验方,以合欢皮为主药内服外敷治疗骨折肿痛33例,获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内服处方:合欢皮20 克,骨碎补15克,桃仁8 克,红花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外敷处方:合欢皮50 克,骨碎补30克,栀子10 克。上药捣烂成泥,加95%酒精调匀,外敷于骨折处,薄膜覆盖以保持湿润,外用弹力绷带包扎。1天更换药 1次。可在24小时内明鼎消肿。 二、典型病例 陈某,男,38岁,农民。因从河岸上跌人河中,即见左膝及左小腿肿胀、疼痛、不能活动。x光片诊断为左胫骨外髁骨折。予左下肢夹板固定,...
-
中西医结合使重症骨折避免截肢
2010年8月7日22时,一场世所罕见的灾难悄然降临,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许多人还在梦中,就被从江水冲出的泥石流卷走,而小苏是其中的一位幸存者,年仅17岁的她,在沉睡中被突然而来的泥石流冲出去很远,双下肢被泥石流中的杂物砸伤,又被冲出来的石板夹在泥石流中浸泡了8个小时,省内、外专家,中西医专家进行多轮的会诊,截肢保命成了专家们讨论的焦点,一直在甘南舟曲救灾现场的省卫生厅刘维忠厅长专程从舟曲赶来主持小苏的病情会诊,刘厅长连夜亲自登门请甘肃省最知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会诊指导治疗,成立专门攻关小组:中西...
-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手法骨术矫正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最常见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常见于3~10岁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临床上绝大多数为伸直型,约占95%~98%。骨折后,肘部肿胀、疼痛、畸形,局部压痛,功能障碍,检查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此点可与肘关节脱位相鉴别。X线片显示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同时伴有尺偏或桡偏移位。 一般来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首选中医正骨治疗,治疗得当,可取得良好效果。若早期处置不当则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影响手功能而造成终身残疾;如骨折畸形愈...
-
中药调治骨折迟延愈合
骨折迟延愈合是指骨折后经 3-4个月治疗,断端仍未能连接的情况,无论中医手法整复还是西医手术切开内固定,均存在此问题。近年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骨折迟延愈合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医治疗骨折历史悠久,方法众多,内方多以益肝肾、补气血,解决久病之虚,肝肾精气旺盛,气血运行正常,筋骨受到滋养,则强劲有力,利于愈合;外敷行血散瘀,荣筋养骨以改善局部条件,使迟延愈合转向愈合。 内服中药处方:熟地、鹿角片各 15克,山药、枸杞子、肉苁蓉、白芍、千年健各12克,黄芪20克,补骨脂、陈皮、干姜、党参、首乌、杜仲各10克。随...
-
骨折肿痛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栀子、生蒲黄、桃仁各20克,红花15 克,大黄60克。先将栀了、桃仁、红花、大黄共研成细粉,再加入生蒲黄混匀待用。 适用症及用法:适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早期局部肿痛者。根据骨折肿胀部位大小取化瘀止痛散适量,加入陈醋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厚约0.5厘米,外敷以塑料薄膜,再用绷带包扎。骨折有移位者,需先行复位,方可敷药,最后施以适当外固定。每日换药1次:有外同定者,2~3天换药1次。一般5天肿痛即可消退。 河北石家庄张国发 点评:骨折肿痛属气滞血瘀之症,桃仁、红花、生蒲黄属通经活络、化瘀消肿之品;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