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泻心汤 第3页

泻心汤 第3页

  •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治疗呕甚而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秘方制作方法。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治疗呕甚而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的秘方制作方法,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呕甚而痞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呕甚而痞者。...

  •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治疗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秘方制作方法。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治疗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的秘方制作方法,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

  •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治疗伤寒痞证,胃气素虚,或吐下伤正,肠胃不和,升降失序,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干呕,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胃功能失调等属肠胃不和,升降失调者;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呕而肠鸣,心下痞者;上焦虚寒,肠鸣下利,心下痞坚;老小下利,水谷不化,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黄发热,干呕不安,溺溲不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出,烦闷喘息;痢疾腹痛,呕而心下痞硬;或便脓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治疗伤寒痞证,胃气素虚,或吐下伤正,肠胃不和,升降失序,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干呕,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胃功能失调等属肠胃不和,升降失调者;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呕而肠鸣,心下痞者;上焦虚寒,肠鸣下利,心下痞坚;老小下利,水谷不化,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黄发热,干呕不安,溺溲不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出,烦闷喘息;痢疾腹痛,呕而心下痞硬;或便脓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半夏泻心汤(《伤寒论》。)的秘方制作方法,半夏泻心汤(《伤寒论》。)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伤寒痞证,胃气素虚,或吐下伤正,肠胃不和,升降失序,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干呕,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胃功能失调等属肠胃不和,升降失调者;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呕而肠鸣,心下痞者;上焦虚寒,肠鸣下利,心下痞坚;老小下利,水谷不化,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黄发热,干呕不安,溺溲不利,...

  • 胃癌术后胃脘痞胀打嗝气逆 方药半夏泻心汤

    胃癌术后胃脘痞胀打嗝气逆 方药半夏泻心汤

    胃癌术后患者,中医常认为大病之后,气血亏虚,多以补为主;但经此手术,脾多失运易致湿浊内生,胃失和降而清浊混淆。且饮食物“辛苦甘酸咸”五味的偏嗜,药物寒热温凉的偏盛,都会影响脾胃的生理功能。故曾定伦认为此时多以“寒热错杂”为主要病机。现举典型案例说明。 吴某,男,54岁。 2012年2月,患者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毕II术),术后行化疗6个疗程。来诊时感胃脘痞胀,打嗝气逆,纳呆困倦,乏力气短,怕风汗多,动辄汗出,口干。查:舌淡红,苔腻,脉细濡。 治则:辛开苦降,和胃健脾,固表实卫。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

  • 胃癌术后治则处方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胃癌术后治则处方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化疗或放疗。术后或化疗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腹泻、营养不良,严重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代谢紊乱。   河北省名中医张洪洲认为,胃癌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贲门括约肌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胃的升降功能发生紊乱,会出现恶心、呕吐、肠鸣、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脾胃升降失司,中焦气结则心下痞,胃失和降则呕,脾失升清则肠鸣泄泻。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降逆开痞,养中气,复胃阳,治疗胃癌术后胃脘痞闷疗效确切。现总结张洪洲治验一则。...

  • 甘草泻心汤用治脾胃气虚兼湿热郁滞

    甘草泻心汤用治脾胃气虚兼湿热郁滞

    甘草泻心汤出自于《伤寒论》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无论伤寒或中风,本是表证,当治之以解表,反用攻下之法,使表邪内陷而虚其脾胃。脾胃气虚必致运化失职,饮食水谷不得消化而下注,日数十行且完谷不化,肠鸣而腹中如雷。脾胃不和则升降失常,气机痞塞,寒热错杂,故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心烦者,火热扰于上也;下利者,水寒注于下也。而医见心下...

  • 泻心汤治疗痤疮

    泻心汤治疗痤疮

    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我们用《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治疗本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方药:黄芩10克,黄连10克,大黄15克,丘疹型加玄参15克,赤芍12克;脓疱型加蒲公英30克,连翘20克,水煎服,隔日一剂,连服7日为1疗程。近年来,用本方治疗痤疮68例,痊愈39例,好转27例。多数患者服药4~7日显效,3~5个疗程痊愈。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炎症。笔者遵循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及“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的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心火亢盛,肺热血瘀有关。泻心汤方中以黄连泻心火,心火清,则心能华其面;...

  • 甘草泻心汤治湿疹

    甘草泻心汤治湿疹

      甘草泻心汤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书用于痞证,以脾胃虚寒较重,肠中又夹热邪,临床除见心下痞硬外,以下利为主,伴以干呕心烦;后者治疗狐惑病(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属湿热内蕴,虫毒腐蚀所致。该方组成为:炙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黄连一两,人参三两(原书脱失)。方中重用甘草益气和中,清热解毒,配以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解毒;半夏、干姜燥湿化痰,温中祛湿;人参、大枣扶正补中,益气健脾。药虽七味,辛开苦降,甘补温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消痞止利,解毒疗...

  • 脂溢性皮炎方用半夏泻心汤

    脂溢性皮炎方用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为厥阴证常用方。从八纲辨证分析,厥阴证与少阳证同为邪在半表半里证,少阳证属阳,厥阴证属阴,邪处半表半里,无直接出路,治宜和解。原文此方用于柴胡证误下而成心下痞,表现“但满而不痛者”“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心下痞”属于脾胃病的范畴,故常将此方用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疗效颇佳。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曾宪玉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脂溢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结节性血管炎、痤疮、湿疹、酒渣鼻等辨证为上热下寒之厥阴...

  • 中医治疗湿疮处方用生姜泻心汤

    中医治疗湿疮处方用生姜泻心汤

    中医治疗湿疮多以清热利湿止痒为主要治法,临证多用龙胆泻肝汤、四妙散、萆薢渗湿汤等处方,然而临证的复杂性决定了该病并非单一的湿热下注便能囊括所有病机。本案从中焦脾胃论治阴囊湿疮,虽未用清热利湿之法,亦能使五年顽疾两诊即瘥,现整理分析如下。 梁某,男,54岁,2022年3月22日初诊。主诉:反复阴囊瘙痒5年余。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囊瘙痒,曾于外院就诊治疗(具体不详),效不显。现阴囊瘙痒反复,夜晚为甚,局部无红肿渗出,进食辛辣食物后加重。手足温,咽干咽痒,睡眠尚可。食欲亢进,腹部胀满,嗳气、无反酸,稍口干...

  • 泻心汤治疗小儿腹泻

    泻心汤治疗小儿腹泻

    腹泻是小儿秋季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而中医认为,这主要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有关。以下三则“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是由张仲景创立,记载于《伤寒论》中,对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 风寒型-半夏泻心汤 症状大便色淡,清稀有泡沫,臭味不甚,或见呕吐,腹痛肠鸣,喜按喜暖,唇舌色淡,苔薄白。 处方半夏、黄芩、人参、干姜各4克,甘草3克,大枣2枚,黄连1克。水煎服,每次取原药加水300毫升煎开,浓缩约100毫升喂服。每日1...

  • 厌食症原汤化原食 大黄黄连泻心汤

    厌食症原汤化原食 大黄黄连泻心汤

    我最早治疗的厌食症是小儿挑食,中医叫做疳积。病儿四肢枯瘦、脖子上三根筋挑着个大脑袋,肚子隆起,青筋暴露。一般都偏食,有的还吃墙皮,唇红口臭,大便干结如兔子屎,拉出来敲得马桶当当响。 不用问,这些现代社会的小难民都是由于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喂养不当造成的。绝大多数都是吃饱了撑的。本来拒食、挑食是出于人体自我保护的本能,可怜的是这些孩子还在被引诱、强迫进食,先伤胃,后伤心,搞得孩子成年以后一个个都留下心灵创伤,不是抑郁就是躁狂。 俗话说:“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 胆囊炎处方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合方加减

    胆囊炎处方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合方加减

    患者张某,女,38岁,职工,2001年5月21日初诊。 主诉 右上腹部疼痛1周。既往有胆囊炎、慢性胃炎病史。本次发作因饮酒后突发右上腹部剧痛,疼痛向后背放散。经B超检查为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单发)。查体:右上腹麦氏点压痛(阳性),腹肌紧张,无反跳痛。刻下症:右上腹部疼痛,胸肋胀满,胃脘隐痛,恶心呕吐黄绿苦水,口苦口干,小便黄溺,大便干结,舌红苔白黄,脉弦数。 诊断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息肉(单发)、慢性胃炎。 辨证 肝胆湿热,胆胃郁热,气机郁滞,胃失和降。 治则 辛开苦...

  • 半夏泻心汤治呃逆

    半夏泻心汤治呃逆

      王某某,男,72岁。2000年1月19日初诊。呃逆5个月,遇冷加重1个月。曾用针灸,口服中药及西药解痉挛药治疗,效果不显。患者仍呃声不停,只能进半流质食物,夜不寝,服安定也只能稍睡片刻,伴神疲,眩晕,胃脘痞满连胸胁,大便溏而不爽,鼻黏膜暗红,鼻甲肿大,咽喉后壁“污红”,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细。有嗜酒、吸烟史。心率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杂音,腹软,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果:胃窦炎。中医诊断:呃逆。证属湿热蕴结,遏阻气机,升降乖戾,逆而为呃。治疗:1....

  • 半夏泻心汤辨治寒热杂型肠炎

    半夏泻心汤辨治寒热杂型肠炎

    患者,男,40岁,个体老板,6月12日初诊。诉大便溏烂伴腹痛近三年。近来由于经常在酒席上应酬,腹痛便烂加重。患者诉说在海南承包LU地种树,多达几千亩之多,由于管理工作需要,经常于南宁和海南之间来回奔跑,致饮食无常,饥饱无度,而且患者本人嗜食酸辣,抽烟饮酒已为常规,病之初则偶见腹痛大便糜烂,次数增多,便中常有泡沫,肛门坠胀,若食生冷瓜果或啤酒之类冰冻饮料,则症状加重,常自服泻痢停、保和丸、藿香正气液之类药物,虽见效一时,终未能根治,而且病情有逐日加甚之势。 刻诊:患者形体略高瘦,面色微黄,大便前面成形而后段则...

  • 半夏泻心汤治幽门螺杆菌胃炎

    半夏泻心汤治幽门螺杆菌胃炎

      葛某某,女,7岁。2011年6月5日初诊。因反复上腹部不适2月余,伴食欲不振10天就诊。实验室检查HP(+),家族中父母有幽门螺杆菌胃炎病史。西医诊断为幽门螺杆菌胃炎,给予阿莫西林、蒙脱石散、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诊见患儿上腹不适,食欲不振,进食量少,大便可,时有干呕,面色白,腹软微胀,舌红苔薄白,脉数有力,辨证属于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痞塞所致,治宜和中降逆消痞,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10克,黄芩5克,黄连5克,干姜6克,甘草6克,太子参10克,枳壳8克,厚朴8克,颗粒剂共3剂,取大...

  • 千古名方 半夏泻心汤治浅表性胃炎

    千古名方 半夏泻心汤治浅表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胃病的千古名方,紧紧扣住了慢性胃病的主要环节,临床疗效显著。笔者首先简述一病例如下。   赵某,女,50岁。患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余年,间断发作,间断治疗,近日发作频繁,症状加重,遂前来就诊。   刻诊:上腹部、胸骨后烧灼,返流频繁,胃脘疼痛,压之更甚,喜暖;大便微溏。舌尖红,舌苔白微厚,右关尺沉弱。   辨证:胆腑郁热,胃脘寒滞,脾肾阳虚。   处方:黄连3克,黄芩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甘草4克,竹茹12克,炒枳实12克,干姜(捣...

  •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的和方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的和方

      《伤寒论》中治疗胃病的和方,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胃病的方剂。   现在的胃病较为多发,如我们大家熟知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胃螺旋菌感染、胃下垂、小儿消化不良等等。中医认为,引起胃病的原因,与饮食及情志因素密切相关。饮食方面的因素多见有:饮食不规律、饥饱失调、偏食、挑食、过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或寒凉冰冷食品等;情志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各方面的压力过多、过大,长期的情绪压抑,或思虑过度,以及暴怒等,都会直接伤胃或通过肝胆、脾肺影响到的胃的消化功能;还有一些...

  • 治呕血 泻心汤合犀角地黄汤

    治呕血 泻心汤合犀角地黄汤

      阳某,女,56岁,出诊病例。   1997年8月7日初诊:晚10点,邻人一老者叩门求救,其妻突然大呕血,危在顷刻。遂急往视之。   笔者见患者仰靠于床头,不能动弹,其被子和蚊帐上到处都有鲜血。原来她当晚正在打牌时,连说心里不舒服,遂呼家人送来一杯糖水,喝后不久,突然呕出大口鲜血,喷于牌桌之上,顷刻连呕数口鲜血。众人在惊慌之中将其扶至床上,尚未卧定,又连呕数口鲜血,均呈喷射状。   笔者视患者神志清醒,诉已在床上仰靠约10余分钟,现呕血已趋平静。但觉心中不舒,动则欲呕。   询其有无肝病史?曰...

  • 治疗胃脘痛辩证加减 半夏泻心汤

    治疗胃脘痛辩证加减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治疗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导致邪结心下,变为痞证的处方。   痞之为病,如钱潢所言:“阴阳参错,寒热分争,虚实更互,变见不测,病情至此,非唯治疗之难,而审察之尤不易也”。就半夏泻心汤而言,亦是如此。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运用该方,如能细为辩析,谨查病机,则不仅可以治疗痞症,还可以治疗其它病症。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应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寒热交结。寒热之致,可因外邪入里化热,苦寒攻里伤阳,热自外入,寒自内生,结于胃脘。但又不可拘于外邪内陷之说,...

  • 胃脘胀痛伴恶心反酸 方用胆胰合症方加半夏泻心汤加减

    胃脘胀痛伴恶心反酸 方用胆胰合症方加半夏泻心汤加减

    患者王某,男,45岁,司机,2012年12月3日初诊。 主诉:胃脘胀痛两年余伴恶心反酸乏力2个月。经常服用奥美拉挫、果胶铋等抑酸止痛药,症状时好时坏,饮酒或劳累后加重。在兰州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部溃疡A2期,HP(阳性)。B超:慢性胆囊炎。近2月脘腹胀痛加重,食纳不佳,恶心反酸水,乏力,口干口苦,后背胀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边有瘀斑,苔黄腻,脉象弦滑。西医诊断:慢性胃炎合并溃疡A2期,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胃肠湿热,气滞血瘀,肝胃不和。 治宜辛开苦降,佐以活血化瘀,制...

  • 半夏泻心汤方证特征

    半夏泻心汤方证特征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首经典高效方。原文主治寒热错杂的痞证,即“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其中“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肠鸣&r...

  • 擅用半夏泻心汤治脾胃病

    擅用半夏泻心汤治脾胃病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中调理脾胃经典方药之一。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及水饮上达下输之枢机。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功能正常,则清气得升,浊阴得降。脾胃功能失常,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在上则为呃逆、反酸、嗳气等;在中则为腹痛、腹胀、痞满等;在下则为肠鸣、下利等。故而治疗脾胃疾病,首要关键在于调理脾升胃降功能。又有“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为阴脏,脾虚易湿盛;胃为阳腑,胃病多热盛”。所以脾胃为病,多见湿热互结...

  • 半夏泻心汤治呕吐

    半夏泻心汤治呕吐

      半夏泻心汤出于《伤寒论》。原文:“但满而不痛,此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又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用半夏泻心汤。”方由人参,半夏,干姜,生姜,黄芩,黄连,甘草,大枣组成,笔者用其治疗呕吐,效果良好。   叶某,男,83岁。暮食晨吐1周,当地治疗无效,后诊断为胃癌,行胃癌切除术后呕吐更频繁,观其精神憔悴,骨瘦如柴,说话低沉无力,舌红干,苔薄腻,脉虚沉细数,此乃气阴虚竭、阴阳欲脱,生命危在旦夕,而胃气还是上逆不降,故急拟加减半夏泻心汤先止呕吐,以挫其胃气上逆之势。  ...

  • 噫气胃气上逆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石汤加减

    噫气胃气上逆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石汤加减

    许某,女,47岁,2016年1月30日初诊。 主诉:噫气1年余。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噫气,于多处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效果均不佳,遂来此就诊。现患者精神可,噫气频繁,连声不断,声音响亮,于夜间入睡后方停止,同时伴有心下痞满不适,无吞酸、无烧心,无腹痛肠鸣,饮食欠佳,睡眠可,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弦。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动力差。 诊断:噫气。 辨证:肝气犯胃,胃气上逆。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石汤加减。 用药:半夏18克...

  •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目前世 界上糖尿病患者约 4. 2 亿,预计 2040 年糖尿病患 者将增至 6. 42 亿 [1 ] 。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失明、肾功能衰竭、骨折、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的 重要因素,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 [2 -3 ] 。中医药 用于防治糖尿病已有几千年历史,在糖尿病及其并 发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众多医家突破 消渴病以阴虚燥热为病机的三消论治观点,结合临 床实践提出消渴病发病与脾胃功能失调相关 [4 -5 ] 。 糖尿病发生与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调、脾虚胃热 有...

  • 治眼睑跳动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治眼睑跳动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全身肌肉跳痛者中医称为“run(目+闰)动”,以如有虫伏肌肤间,肌肉皮肤跳动为症状,其病机复杂多样。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定伦主任中医师勘彻病机,治疗此病常应手而效。举例述之。 谭某,53岁,女性,2012年9月4日初诊。 刻诊:感全身肌肉游走性跳动及眼睑跳动,头昏纳呆,稍感腹胀,眠差,易惊醒,入睡困难;舌淡红,苔薄白稍滑,脉弦。 治法:清热化痰,通络祛风。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组方:法半夏12克,陈皮6克,黄连6克,茯苓20克...

  • 口腔溃疡 推荐甘草泻心汤

    口腔溃疡 推荐甘草泻心汤

    经方在治疗口腔溃疡上面还是有不少的方子的,首先给大家推荐的是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家知道是在《金匮要略》,当然《伤寒论》中也有,但是两张方稍微不一样,《伤寒论》里头没有人参,我们现在讲的甘草泻心汤主要是《金匮要略》上的方子,它的组成是甘草、黄连、黄芩、半夏、干姜,还有人参和大枣,这个药不多,但是用来(治疗)口腔溃疡挺管用。甘草泻心汤我们在配方的时候有几点注意:一个是甘草的用量要大,因为按照张仲景原方的用量甘草是四两,按照一两等于5g的经验换算的话,大约是在20g左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甘草是一个黏膜的修复剂。...

  • 口腔溃疡方投甘草泻心汤合一贯煎加味

    口腔溃疡方投甘草泻心汤合一贯煎加味

    赵某,女,62岁,于2015年11月21日就诊。口腔溃疡50余年,加重2年。   患者从读小学时开始即常口腔溃疡,发病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2014年开始加剧,几乎无不发之时。而2015年居然持续不愈,甚或遍布整个口腔,溃疡面之疼痛常波及两太阳穴附近。患者常咽痛,觉疲劳,视力模糊,耳鸣(以右耳为剧),入睡难,睡眠浅,腰痛且常波及双下肢,脘胀不适,口干欲饮,便秘多年,3~4日1行,无夜尿,脉沉细,舌红,苔薄黄,咽甚红。证属湿热错杂,阴虚毒聚。治宜辛开苦降,养阴解毒,健脾理气。方投甘草泻心汤合一贯煎加味。...

  • 大肠癌病因病机 以半夏泻心汤和法论治大肠癌

    大肠癌病因病机 以半夏泻心汤和法论治大肠癌

    王晞星以和法论治大肠癌经验 大 肠 癌 是 消 化 道 常 见 恶 性 肿 瘤 之 一,死 亡 率 居 全 球第三[1],且发病率逐年上升[2]。目前早期大肠癌首选 手术治疗,40%~5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转移[3]; 中晚期大肠癌常采用化疗、放疗、靶向等治疗方法。中 医药 治 疗 可 有 效 缓 解 化 疗 产 生 的 毒 副 作 用,改 善 临 床 症状,提高机 体 免 疫 力,提 高 患 者 生 活 质 量,延 长 无 疾 病进展时间,延长生存时间等。 王晞星,主任医师,教授,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