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肥胖 第4页

肥胖 第4页

  • 后天多运动肥胖不遗传

    后天多运动肥胖不遗传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后天多运动可降低肥胖基因的影响,证实了运动对控制体重有积极作用。 研究人员在分析2万多人基因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12个可导致肥胖的基因变异。随后,他们对比分析了受调查者的运动习惯和实际体重。结果显示,对于一个身高约1.7米的人来说,如果运动少,体内每多一个肥胖基因变异,肥胖概率也增加1倍;但如果经常运动,肥胖概率也比前者低40%。...

  • 儿童肥胖 快乐年轻

    儿童肥胖 快乐年轻

    儿童肥胖与家长的观念有关,如在超重或肥胖儿童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家长认为体重正常。在这种认识下,势必会造成过度喂养或强迫进食,从而因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且现在家庭多会对孩子溺爱,孩子运动机会减少,身心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父母的观念要改变,正确喂养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全面健康。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能够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预防肥胖的发生。 (福如海) 快乐越活越年轻 我国古代的养生家、医学家都提倡快乐养生,快乐有利于身心健康,快乐有利于预防疾...

  • 肥胖吃些什么样的蔬菜

    肥胖吃些什么样的蔬菜

    身体肥胖的人宜多吃一些蔬菜,但吃些什么样的蔬菜却很有讲究。 黄瓜含有的丙醇二酸,有助于抑制各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白萝卜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进脂肪类物质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积。 韭菜含有纤维较多且不易消化,可促进肠蠕动,有较强的通便作用,从而可排除肠道中过多的养分。 冬瓜所含营养成分较少且能去掉体内过剩的脂肪,具有较强的通便作用。 辣椒含有丰富的辣椒素,能促进脂肪代谢,并可溶解脂肪,抑制脂肪在体内蓄积。 绿豆芽含水分多,进入人体后产生的热量少...

  • 肥胖孕妇容易早产

    肥胖孕妇容易早产

    加拿大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怀孕期间体重超标或肥胖的妇女出现早产的概率会增加1/3。 研究发现,体重超标或肥胖产妇在妊娠32周或33周发生早产危险更大,而且产妇体重越大,早产危险就越大,最肥胖产妇早产概率更是高出82%。总体上看,与体重正常产妇相比,肥胖产妇在妊娠37周前早产的概率高30%。70%的特别肥胖产妇在37周前分娩的概率高70%。 研究还发现,肥胖产妇更可能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综合征。...

  • 肥胖儿胃食管反流风险高

    肥胖儿胃食管反流风险高

    美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肥胖会大大提高儿童患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 为了解肥胖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分析了69万多名2—19岁幼儿和青少年的相关数据。在被调查对象中,1.5%的男孩和1.8%的女孩患胃食管反流病。 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肥胖儿罹患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要高得多,严重肥胖可使患病概率提高40%,中度肥胖提高30%。...

  • 老人肥胖听力易降

    老人肥胖听力易降

    研究发现,肥胖是造成老人听力急剧退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者指。出,肥胖从壮年时期就开始损害他们的听力了,老年男性听力退化的程度是女性的3倍。男性55岁以前腰围过粗的,比同龄男性的听力要差。 身材较高但腰围较粗的人,即使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也存在较高的听力退化风险。而摆脱风险,男性的腰围要在90厘米以内,女性要在80厘米以内。...

  • 肥胖老人运动护腰

    肥胖老人运动护腰

    对于较肥胖的中老人来说,腰椎大多被包在厚厚的脂肪中,突然运动时腰椎适应力差,承重相对更大。如果进行大量运动,很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胖老人锻炼时要做好热身活动,尤其不要一起床就练。可先慢走3—5分钟,边走边甩臂,再前屈后伸及转动几下腰部,做几次下蹲起立,再用双拳或双手揉腰,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张力。转腰时两手插握腰部,上身稍向前,腰部慢慢做左右扭摆动作,动作要小,轻松柔和。...

  • 肥胖易患白内障

    肥胖易患白内障

    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多。美国芝加哥研究人员对17700名40~84岁的人进行了6年跟踪观察,发现体重超标较多的人比较瘦的人得白内障的可能性增加一倍以上。体重指数(BMl)超过27.8的人白内障的发生率比BMI低于22的人高30%。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把34%的白内障归因于体重过重,而苹果型肥胖的人群面临白内障的危险比梨型人高30%。其他的研究也指出,那些过胖的人会产生过量的C反应蛋白,这是一种心脏病危险因子,当人体内含有高浓度的C反应蛋白时,其患白内障的危险也会增加。另外,...

  • 肥胖女性为何易患胆结石

    肥胖女性为何易患胆结石

    研究表明,胆结石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40岁以上肥胖女性是胆结石的易发人群。因雌激素会使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而中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代谢水平下降,故易形成结石。调查也发现,肥胖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的人高4-6倍。肥胖人群可以采取不激烈的活动方式,如每周步行2-3小时,即可预防胆结石。临床也发现,30%的肥胖者手术时发现有胆结石,非肥胖者只占5%。因此,胆结石是中年人尤其是肥胖女性的常见病。 欧美胆结石病人较多,可能是由于摄取了过多的动物性脂肪,近20年,中国人盲目追求西方的饮食习惯,使胆结...

  • 肥胖儿童血管老化快

    肥胖儿童血管老化快

    加拿大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的血管严重老化,看上去就像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血管。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儿童医院日前发表公告说,该医院心脏病学专家哈里斯及同事用超声心动扫描术检测了63名肥胖儿童和55名正常儿童的心脏和血管。他们还检测了这些儿童的血压、胆固醇以及身体体重指数。这些儿童平均年龄为13岁。检测发现,肥胖儿童的胆固醇水平正常,血压稍稍偏高,但是主动脉失去了应有的弹性,血管正在老化。 哈里斯说:“肥胖儿童拥有僵硬的血管令我们大吃一惊。”他补充说,这项研究很重要,“因为它...

  • 肥胖减低性功能

    肥胖减低性功能

    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已达世界之最。这份发表在美国《保健事务》杂志上的报告称,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增幅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还可能增加1倍! 从性健康角度来看,肥胖应引起男性高度关注。在男科门诊我们常能看到,肥胖的男性中不少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减退。有专家认为,肥胖者容易出现性功能降低,其原因为:①过度肥胖,血脂也增高,影响了肝脏的各种代谢功能,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降低,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作用增强,使血中雌激素的水平增高,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雄激素分泌减少...

  • 心理和社会因素与肥胖相关

    心理和社会因素与肥胖相关

    芬兰科学院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情绪等心理因素和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与人们的肥胖程度密切相关。 芬兰科学院营养、食品与健康项目组研究人员对5000多名调查对象的体检结果,以及生活、饮食习惯、心理和社会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情绪是影响人们进食的关键因素。无论男女,情绪化进食均易导致肥胖,但这一现象在女性中尤为普遍。研究还发现,心情抑郁者更容易情绪化进食,且更难坚持体育锻炼,因此更易导致肥胖。...

  • 听力障碍 抓耳挠腮急性中耳炎 肥胖减寿

    听力障碍 抓耳挠腮急性中耳炎 肥胖减寿

    据美国“环球新闻网”近日报道,英国《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杂志刊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一项新研究得出惊人结论:肥胖会导致寿命减少8年。另外,肥胖者还更早罹患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进而使其更可能少活20年。 研究负责人麦吉尔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教授史蒂芬·格罗夫博士表示,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NES)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开发出可估计成年各年龄段不同体重人群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年度风险的数学模型。这项涉及4000多人的...

  • 肥胖会影响男性性功能

    肥胖会影响男性性功能

      “大腹便便的男性应经常做些减肥运动,因为肥胖会影响男性性功能,导致性生活质量下降。”近日,解放军第181医院男科中心主任李学德表示,在咨询性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肥胖男性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太胖了性欲低   女性25岁以后怕衰老,男性25岁以后怕发福。不少男性工作后,社会应酬增多,而且运动量减少,身体便逐渐发福。   一般来说,刚“发福”时,男性的身体机能和性功能都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但持续一段时间后,不但会影响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 1 2 3 4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