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散 第35页

黄散 第35页

  • 用三黄散治白癜风78例,有效率97.4%。

    用三黄散治白癜风78例,有效率97.4%。

      配方及用法:雄黄8克,硫黄8克,石硫黄3克,密陀僧6克,补骨脂10克,麝香1克,轻粉2克,蛇床子10克,上药用纯枣花蜂蜜调匀外搽,每日早、中、晚各1次。对汞过敏者禁用,此药慎勿入口。   疗效:78例患者中,2周内白斑消退者10例,3周内消退者50例,4周内消退者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7.4%。有效病例治愈后观察1~2年,未见复发。   百姓验证:李某,女,26岁,患白癜风12年,久治不愈,故来我院求治。查体:额上一处白斑已有巴掌大一片,前胸数片大小不等;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结果都基本正常...

  • 雄黄散外搽治瘊子15天左右全脱落

    雄黄散外搽治瘊子15天左右全脱落

      配方及用法:雄黄、鲜茄子适量。茄子切片,雄黄研细末。患部用温水洗净,用消毒刀将寻常疣蓬松面修平,以不出血为度。用茄片蘸雄黄末外擦2~3分钟,每天1次。   疗效:此偏方治疗寻常疣,一般外擦2~5次,15天左右即可全部脱落而愈。   百姓验证:张某,女,10岁,学生。左手背及下肢长瘊子30多个,小如黍来,大如黄豆,表面蓬松,形似花蕊,有触痛感。曾用鸦胆子仁外敷,因疼痛而停用。用上秘方治2次,15天后瘊子全部脱落而愈,随访未复发。   引自:《四川中医》(1984年第3期)、《单方偏方精选》   来源:《中国民间秘...

  • 四黄散加减外敷治恶性淋巴瘤

    四黄散加减外敷治恶性淋巴瘤

    患者,男,34岁,因鼻咽癌6月余就诊。自诉6月前确诊为鼻咽癌,其间多次行放化疗,病情相对稳定。3月前患者自觉症状加重,右颈部出现一柔软肿物,边界不清,按之微痛,于肿瘤医院行组织活检提示恶性淋巴瘤,行颈部放射性治疗及靶向治疗后未见好转,颈部肿块逐渐增大,质地变硬。 患者慢性病容,精神较差,自诉放化疗后食欲不振,右颈部见一鸡蛋大小肿物,凸出皮外,边界不清,质地较硬,颜色灰黑,推之不移,按之胀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舌质灰黑干燥,苔黄,脉细数。行全身骨扫描提示:右侧肩胛骨及第一、二肋骨转移病灶。患者强烈要求中医治疗,拒行放...

  • 周霭祥青黄散治白血病 古方祛“毒瘀”

    周霭祥青黄散治白血病 古方祛“毒瘀”

      周霭祥,1926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原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60余年,是我国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在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周霭祥,从事血液病研究60余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青黄散治疗白血病,在单纯使用中药复方治疗白血病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就,给后人留下...

  • 肝癌晚期如意金黄散治疗

    肝癌晚期如意金黄散治疗

    如意金黄散是由天花粉、姜黄、陈皮、生南星、黄柏、白芷、甘草、大黄、厚朴、苍术等组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适用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坚硬无头及妇人乳痛,小儿丹毒,烧烫伤等症。现代临床研究证实用此方治疗肝癌有较好疗效。 肝癌后期常出现肝区疼痛症状,使患者不堪忍受,加速病情恶化。这些病人都有口干、尿黄、舌边尖红绛,脉滑数或细数,某些病人虽届寒冬,亦常感热不可遏,频饮冷饮,局部皮肤明显灼热,系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所致,属阳证,热证,可用如意金黄散加水调成厚糊状,摊于油纸上约5毫米厚,周径略大于肿块,敷于肿块上,隔日做...

  • 带状疱疹芦黄散治

    带状疱疹芦黄散治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多见于成人。笔者应用自制芦黄散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芦黄散组成:雄黄20克,蜈蚣10克,白芷15克,冰片5克,芦荟30克。破溃加枯矾10克,其中雄黄、蜈蚣、白芷、冰片研细粉,2年以上芦荟打碎取汁20毫升与上药混匀调成糊,取适量均匀敷于疱疹部位,不宜过厚,不露出皮肤即可。药物上面可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四川绵阳 黄崇伟...

  • 冰黄散去耳部湿疹

    冰黄散去耳部湿疹

    耳部湿疹常发生于耳后、耳廓或耳垂下方,有时可波及外耳道,常与扎耳朵眼、戴耳环、眼镜腿摩擦有关。中药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冰片具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的作用;凡士林既能润肤又能使药物吸附于创面,治疗湿疹湿疮疗效较好。 取黄柏30克,冰片0.1克,凡士林适量。将黄柏、冰片研末用凡士林将二者调成膏状,装入密闭的清洁容器内备用。用时先将创面用消毒干棉球擦拭,然后将药膏薄薄涂于创面上一层,不需包扎,一般每日换药2次,若渗液较多可换药 3次。 (田大军)...

  • 毛囊炎四黄散,清热解毒,除湿消疮

    毛囊炎四黄散,清热解毒,除湿消疮

    毛囊炎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而引起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临床中医常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加以命名,如发生于头部者称“发际疮”,发生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多因素体湿热内蕴、外感毒邪,湿热毒邪相交,郁于肌肤而发病,或由于体虚汗出,擦破皮肤,感受毒邪而致。 治则:清热解毒,除湿消疮。 方药:四黄散:取大黄末、雄黄末、黄柏末、硫黄末各15g。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擦涂患部。每日2~3次,直至痊愈。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 泻黄散加减治小儿口流涎 流口水

    泻黄散加减治小儿口流涎 流口水

    文仲渝主任医师是重庆市名中医,儿科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全国第五、第六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文仲渝从医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笔者跟师临证中治疗滞颐验案介绍如下。 滞颐是指小儿口中涎液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一种病,俗称流涎、流口水。其病名出自《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滞颐候》。书中记载:“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脾之液为涎,脾气冷,不能制其津液,故冷涎流出,滞渍于颐下。”病因多为食...

  • 阴部痒痛红肿 主方葛根片姜黄散

    阴部痒痛红肿 主方葛根片姜黄散

      饶某,女,33岁,门诊病例。   2011年1月6日初诊:阴部痒痛、红肿,性接触时阴部明显疼痛,伴左腕、臂疼痛,颈部胀痛;月经量少。舌苔黄腻,脉弦细数。   辨证:肝经湿热,兼经脉阻滞。   治法:清利湿热,通经活络。   主方:龙胆泻肝汤合三藤饮、葛根片姜黄散。   组方:龙胆草5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包),生地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葛根30克,片姜黄15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克,海风藤15克,络石藤10克。15剂,水...

  • 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落枕 方用葛根姜黄散

    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落枕 方用葛根姜黄散

    熊继柏,男,1942年出生,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他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立法遣方严谨,临床疗效卓著。其论著颇丰,主要著作有《内经理论精要》《熊继柏医案精华》《中医创造奇迹》等。 组成:葛根30克,片姜黄15克,威灵仙15克。 功放:解肌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落枕等。 用法用量:上药加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先武火,后文火慢熬30分钟后取...

  • 泻黄散中防风的作用

    泻黄散中防风的作用

      方歌中有“泻黄散中用防风”一句。防风,在原方中用量独重。王旭高说:“重用防风者,能发脾中之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   脾热,治以泻脾,重用防风(约占全方总量的二分之一稍弱),无论如何作解,似乎并不符合临床。尽管“伏火”需散,但伏火毕竟是火,与“伏寒”不同,治以辛温为主,确有以热增热之弊。   张山雷在《小儿药证直诀笺正》泻黄散方下对方中使用防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方为脾胃蕴热而设,山栀、石膏,是其主宰...

  • 二黄散敷脐治腹泻

    二黄散敷脐治腹泻

    立秋后,昼夜温差大,饮食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发生腹泻,出现大便稀溏、带有脓血黏液等。临床表明,用二黄散敷脐治疗秋季腹泻效果良好。 取黄连、黄柏、肉桂各10克,研成细末,备用。每次取3克,用香油或白酒调成糊状,睡前填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次日取下,每周2次。 黄连、黄柏具有清热利湿、涩肠止泻之功,肉桂有温经除湿之效,对大肠湿热引起的急慢性肠炎均有良好效果。...

  • 泻黄散治疗脾中伏火

    泻黄散治疗脾中伏火

      泻黄散出自宋代医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尚有两处见到泻黄散,一处是“目内证”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另一处是“弄舌”下:“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冷药及下之,当少与泻黄散渐服...

  • 四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病验案

    四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病验案

    四黄散由栀子、黄芩、黄柏、大黄各等份,研成细粉而制成。临床用四黄散加蜂蜜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方法:取适量四黄散加蜂蜜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敷药面积大于红肿部位1~2厘米,厚约3~4毫米,持续湿敷,每日换药1~2次,现配现用。 一、急性乳腺炎 蒋某,女性,28岁。2008年6月6日初诊。患者产后24天,右侧乳房肿痛结块2 小时余,乳汁不畅,并觉微恶寒发热。查体:体温37.6℃,右乳外上象限近乳晕处触及一约2-2厘米×2.8厘米肿块,皮色微红,触痛明显,无波动感。苔薄黄,舌质偏红,脉弦数。诊断为乳痈初期。...

  • 如意金黄散外用三则

    如意金黄散外用三则

    如意金黄散始载于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是中医外科的重要药物,具有清火消肿,散瘀止痛功效,多用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丹毒及无名肿痛等病症的治疗。直至今日,价廉的如意金黄散仍然在临床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取如意金黄散适量,加水调成稠糊状,摊于油纸上,厚约0.5-0.7厘米,面积略大于红肿外,外贴患处,每日挽药1次。一般2-3天即可,红肿热痛大为减轻。 2、治疗静脉炎:取如意金黄散适量,以醋调成稀糊状后外敷患处,每日2次,连续用药2-3天后,即可收效。如果是因为使用化学药品而致静脉炎,可...

  • 金黄散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疗效显著

    金黄散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疗效显著

      金黄散是《外科正宗》治疗痈疡、疔肿、乳痈、丹毒、漆疮等病证之效方。近年来,笔者用本方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疗效显著。   用法:取天花粉20克,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各10克,厚朴、苍术、陈皮、天南星、甘草各4克。共研细末,用茶水和蜂蜜少许调和成软膏外敷病灶,外用纱布包好,每次6~8小时,每日换药1次,换药时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病灶,连续敷3~7天。   静脉炎是长期输液后易发的疾病之一,用金黄散外敷患处,具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散瘀止痛的作用,有预防和治疗双重效果。敷药时要摊均匀,一般2~3毫米最好。预防输液...

  • 金黄散外治丹毒

    金黄散外治丹毒

    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丹毒链球菌侵入皮肤或黏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下肢丹毒又称“腿游风”、“流火”等,多由足癣而引发,夏秋季比较常见。临床研究发现,如意金黄散外用对于丹毒有疗效。 方法:丹毒初起时,可取如意金黄散适量,食醋调糊后局部外敷,每日换药2次;热退、肿消后,局部再改用香油调如意金黄散外敷,一般连用5~7天见效。忌食辛辣食品。 说明:如意金黄散配方载于明代《外科正宗》,是中医外科常用药物,具有清热解毒、 除湿散瘀、化痰消肿等功效。在漫长的中医外科临床实...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