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 第2页
-
小儿厌食 纳差乏力 中药5剂可愈
验方1 山楂10克,神曲8克,干鱼鳅串全草10克,鸡矢藤5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小儿纳差、厌食、形体饥瘦,一般运用5天可见明显疗效。根据病情、病程,可用5~10天。 验方2 谷芽6克,麦芽8克,山药8克,干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因食入肥甘油腻食物过多导致的厌食、纳差、乏力等,一般3~5剂则可愈。 验方3 百部10克,干苦楝皮5克,黄柏皮5克,木香3克,陈皮3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儿童因蛔虫引起的厌食、饥瘦、面色无华等。一般在配合服用一次阿苯达唑片...
-
小儿厌食中药贴脐
临床采用自制中药贴脐治疗小儿厌 食症,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取党参、苍术、砂仁、甘松、藿香各等 份。共研细粉,装瓶备用。每晚睡前先将 患者脐部用温水洗净擦干,然后取药粉 10克,用适量陈醋调匀,稍等片刻,待呈 褐色膏状时,塞人脐部,用胶布固定,次 晨取下,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二、体会 中医学认为,小儿厌 食症治疗以调理脾胃为原 则。针对小儿厌食症的病位主在脾胃,属 中焦之病,故可以敷脐疗之,即取神阙 穴。而中脘穴是胃肠各腑经气之所聚,治 疗脾胃疾病,当取此穴。且神阙穴、中脘 穴...
-
小儿厌食症 壮医药治疗方法
国医大师黄瑾明系广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黄瑾明享誉一方,被人们熟知的是领军壮医药发展,熟练运用壮药、壮医针灸,以及壮医药线点灸等各种壮医特色疗法治疗疑难杂病。黄瑾明临床经验丰富。现将黄瑾明用中医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几点临床经验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治疗原则 八字治则:调气、解毒、补虚、祛瘀。调气:主要通过针刺、药线点灸、刺血放血、拔罐等方法调节、激发和通畅人体之气。解毒:主要通过药物外用,如熏洗、敷贴,或药物内服等,使毒邪在体内化解,或从三道二路清除。补虚:擅用外治法,如壮医针刺补法和壮医...
-
小儿厌食 拟滋脾生津益胃之法
脾胃阴虚.濡润不利证见口干喜 饮,不欲进食,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手足 心热,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病机 为小儿偏食辛燥零食,或长期喂养高蛋 白、高热量高营养食品,化热为燥,灼伤 脾胃阴液,导致脾胃阴虚,胃失濡运,胃 不纳降而成。治宜滋脾和胃,养阴生津。 方用增液益脾汤:太子参10克,山药12 克,玉竹、山楂8克,石斛、乌梅、白芍、粳 米各6克,麦冬5克,甘草3克。方中太 子参、山药益气健脾;石斛、玉竹、麦冬养 胃生津;乌梅、山楂、白芍、甘草酸甘化 阴,滋而不腻,有助生津养胃之效,配粳米 顾护胃气,全方共奏益...
-
张锡君治小儿厌食经验
张锡君认为,小儿厌食症多由两个原因引起,一是乳食积滞,损伤脾胃;二是脾胃虚弱、乳食停滞。常以开胃进食汤(藿香、佩兰、厚朴、陈皮、甘草、鱼秋串、鱼腥草、炒三仙)为基础方加减应用,配合中成药,多获良效。 1.乳食积滞者治以开胃进食汤加莱菔子。伴腹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呕吐厉害者加白蔻、苏梗。中成药可选消食冲剂、一厘金、小儿化食丸、大山楂丸等配合服用。 2.体质不佳、脾胃虚弱者用开胃进食汤去厚朴、陈皮、炒三仙,加党参、白术、茯苓。畏寒怕冷加制附片、干姜;乏力加黄芪。可配胚宝片、党参马蹄冲剂、参芪王浆等同服。 3.外邪犯胃...
-
治疗小儿厌食偏方 按摩疗法
小儿厌食,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损伤脾胃,导致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或食之无味,甚则拒食。日久则致饮食停滞,脘腹胀满;或伴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或吐泻,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下面介绍几种按摩法以改善、解除小儿厌食。 方法一 取穴:天枢穴(双)、四缝穴(双)、脾俞穴(双)、足三里穴(双)。 天枢穴在腹中部,平脐旁开2寸。四缝穴位于两手2~5指的掌面,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之中点处,每侧四穴。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处。 手法:术者以双拇...
-
冬季防治小儿厌食 小儿哮喘
厌食症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严重者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小儿“面黄肌瘦、个子矮小”,是当今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 造成厌食症的病因很多,包括全身性疾病影响,如许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可影响消化道;药物影响,如几乎所有抗生素长期使用均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调等;微量元素缺乏及某些内分泌素不足;气候影响,如气温过高、湿度大等;喂养不当,这是当前最突出的原因等。 对于厌食症患儿,首先我们应带孩子去医院正规检查,如为全身性疾病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
-
芍甘汤治小儿夜啼 小儿厌食鸡矢藤治
小儿夜啼 芍甘汤治 小儿病后(如吐泻后),由于血虚 血热而致心神失养,常常引发夜间啼 哭,伴虚烦不安,精神不振,唇舌色淡 或见樱红,舌尖红,少苔或无苔。治宜 清热养心安神。中医认为,白芍味苦 酸,性凉,微寒,归肝经,具有补血养 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的功效;甘草 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 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用白芍、甘 草二味中药水煎治疗血虚有热型小儿夜 啼,效果好。 方法:取白芍3克,甘草1.5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一般连服 3~5剂即愈。 万武骋 小儿厌食 鸡矢藤治 小儿厌食,通...
-
小儿厌食症可辨证分型
临床中发现,小儿厌食患者逐年增多,但并未引起年轻父母的重视。很多家长认为跟孩子吃零食,特别是糖类食品有关。其实,纠正饮食习惯是一方面,小儿厌食症可辨证分为脾胃虚弱和胃津不足两种。 小儿厌食症,即指小儿对正餐食欲减低或食量减少,或进食时间长,或有择食习惯。这跟孩子的饮食习惯不良有关,不但影响正餐食欲,还会引起微元素与锌的缺乏。久而久之,会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开始拒食,形成心理障碍性疾病。 比较常见的是脾胃虚弱,主要症状是胃纳差,食后腹胀,或便溏、泄泻,面色淡黄,四肢乏力等。对这种症状的...
-
运脾醒胃 王霞芳治疗小儿厌食症
助运醒胃 治小儿厌食症方 名医治小儿厌食症(湿热食滞)方 处方:藿香、炒神曲、炒莱菔子各10克,连翘、炒枳壳、厚朴各6克,胡黄连3克,竹茹、炙鸡内金各8 克,谷芽、麦芽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热消食,运脾燥湿。用于治疗儿厌食症,中医辨证属湿热食滞型。症见厌恶进食,脘腹胀满,口臭,汗多,烦躁不宁,大便臭秽或干结便秘,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沉滑,或指纹紫红。 创方者:王霞芳 名医治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方 处方:藿香、山楂、白术各10克,胡黄连3克,太子参、煨三棱、煨莪术、...
-
赵法新五字诀 防治小儿厌食积滞疳积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赵法新教授认为,小儿厌食、积滞、疳积三者,名异源同,互为因果,因脾虚而厌食,因失运而积滞,因气液耗伤而成疳积。病情逐步加重,重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必然造成儿童营养缺乏症。同时,慢性脾胃症患者病程长、失治、误治、反复缠绵者不少,尤其自幼就有胃肠消化不良更为多见,追根求源,多因自幼积滞、疳积,失治、误治造成脾胃虚弱,功能紊乱。要防治诸多脾胃病症,应当从小儿抓起。因此,赵法新教授创立“防、健、消、养、补”五字诀,贯穿于治疗小儿厌食、积滞、疳积症...
-
小儿厌食试试中医推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科门诊接诊了越来越多的厌食患儿,与过去经常接诊营养不良的患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厌食患儿常常脾胃功能受损,做各种检查常常结果正常,但患儿的表现却是胃口不好,或者胃口好但却面黄肌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吸收。 对于厌食的患儿,家长应转变喂养观念。现代饮食结构以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为主,这在中医学上属于膏粱厚味,是各种疾病的根源。脾胃受伤,各种疾病就蜂拥而至,使患儿容易感冒咳嗽、自汗盗汗、便秘腹痛等。因此对厌食患儿,不妨试试中医推拿按摩。明代《儒门事亲》载有揉脾一法,用以治疗小儿身瘦肌热等症...
-
小儿厌食敷神阙穴
方法:取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苍术、 白术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 克。便秘者,加芒硝10克,大黄5克。共研 细粉,贴敷神阙穴(肚脐)每日1次,每次 贴敷4小时,4次为1个疗程,临床应用 3~4个疗程。 疗效:临床观察厌食症患儿126例, 观察患儿食量增加情况,其中治疗1~3次 显效者67例,1~2个疗程显效者39例, 3~4个疗程显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有 效率94.44%。该法不仅能明显增加患儿 食量,同时对于改善患儿大便干燥、免疫 力低下等方面疗效显著,明显减少了患儿 呼吸道疾病发病几率。 体...
-
名医石恩骏治小儿厌食方
方药组成:南沙参9克,麦冬6克,连翘6克,焦术9克,知母3克,厚朴9克,扁豆花9克,云苓12克,谷芽9克,藿香6克,莲子9克,砂仁5克(后下),怀山药12克,甘草3克。一般采取浓煎法,每日1剂。 本方脱胎于参苓白术散,经贵州名医石恩骏重新增损而成。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对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考小儿厌食症,各个时期的小儿均可发病,尤以1~6岁发病率高。一般病程较长,多以不思饮食为主要症状,究其原因,常因饮食喂养不当,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石氏云:“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我调节,加上家长...
-
小儿厌食症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 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 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迁延, 日久可致精神疲惫,胃肠功能紊乱, 营养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儿童 的生长发育。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主要以运脾开胃为主,以“脾胃主一 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为 据,分析此病是由于脾胃不和而导 致营卫失调,通过调和营卫的方法 振奋胃气,治疗小儿厌食症109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09例观察病例均为门诊患儿, 均符合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其 中男48例,女61例;年龄l~10岁; 病...
-
从“胃喜为补”论治小儿厌食经验
小儿厌食是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1]。西医认为,儿童厌食多由微量元素缺乏、幽门螺杆菌感染、幼儿时期辅食添加不合理、不良饮食习惯等所致,归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范畴,治疗方法以纠正微量元素缺乏,服用助消化剂、促胃动力药物和调节肠道微生态制剂,以及饮食运动指导为主[2]。研究发现,食欲中枢-脑肠轴-脑肠肽作为食欲调节网络,在小儿厌食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脑肠肽的表达异常,或传递通路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摄食中枢及胃肠功能失调,进而影响食欲,导致厌食[...
-
治小儿厌食症 小儿疳积方
治小儿厌食症经验 方法:取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 各10克,炒莱菔子、陈皮、炒鸡内金 各6克,元胡5克。上药共研成粉备 用。用时取药粉10—15克,加入淀粉 少许,用白开水调成软膏状,敷贴肚 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晚敷晨取,每日 1次,5次为l疗程。一般连敷1~2疗 程即可见效或痊愈。 主治:小儿厌食症。 曾建国 治小儿疳积经验 方法:取桃仁、杏仁、栀子各等份。共研成粉,加冰片粉、樟脑粉少许,贮藏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鸡蛋清调拌成糊状,敷于双侧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
-
小儿厌食 腹泻 食滞 疳积食疗方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脾胃功能低下,又缺少多种消化酶,故应重视小儿饮食合理喂养,给易消化饮食,注重营养结构合理,可配制菜汤、肉末、奶品、蛋类、米粥、新鲜水果等,要定时定量,寒温适宜,改变吃零食的习惯,医学谚语云“若要小儿安,须得三分饥与寒”,是有一定道理的。若一旦出现脾胃疾病要尽早治疗。 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我临床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内金6克,砂仁3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3~5剂常可获效。 腹泻...
-
治妊娠气逆呕吐 小儿厌食症方
治妊娠气逆呕吐方 砂仁35克,干姜25克,研为细末混均。每次服6克,每日2次,5天为1疗程。主治: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梁敏 治小儿厌食症方 砂仁、茯苓、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各lO克,共研为细末,每次取适量药粉,用米醋调成糊,用麝香止痛膏贴敷于中脘、气海穴上,每2天换药1次。主治:小儿厌食症。 王倩文 治消化不良方 砂仁、炒苍术各30克,炒车前子10 克,共研为细末。每次口服6克,每日2 次。主治:消化不良。 左英芳 治胃下垂方 黄芪、太子参各30克,白术、砂仁各 10克,陈皮15克,...
-
小儿厌食的验方与食疗
小儿厌食,系指小儿较长时期内食欲低下,甚至拒食为主症的疾病,是儿科门诊常见病之一。此病多发生于1—6岁的小儿,尤以城镇儿童最为多见。引起厌食的主要原因,多数是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等 当宝宝已经患了厌食病后,那该怎么办呢?在此向大家介绍几则简便有效而又易为小儿接受的验方与食疗方。 异功散加味:陈皮3克,鸡内金 9克,党参 12克,白术 6克,茯苓 8克,麦芽 10克,山楂 10克,神曲 10克,苍术 9克,枳实6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多由经常贪吃零食,饮食偏嗜,或饥...
-
小儿厌食药膳
小儿厌食主要由于体质较差,先天不足,脾胃虚弱:由厌食引发贫血、口腔炎、夜盲症,严重者可导致全身营养不良; 能治小儿厌食的药物有砂十二、丁香、茴香、白术、黄精、神曲、焦白术、草豆蔻、何首乌等。能治小儿厌食的食物有牛奶、豆浆、豆芽、鱼肉、蛋类、禽类、蔬菜、水果等。中医中药秘方网搜集整理 砂仁建曲饮 [配方]砂仁、建曲各6克,千年健12克,焦白术10克,茴香 6克,丁香2克,白糖30克。 [制作] 1.将以上药物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人锅内,加水1000 毫升。 2.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倒出煎液。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