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第16页
-
白附子香连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治疗肠胃气虚,暴伤乳哺、冷热相杂、泻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扭撮、昼夜频并、乳食减少。白附子香连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附子香连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的秘方制作方法,白附子香连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肠胃气虚,暴伤乳哺、冷热相杂、泻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扭撮、昼夜频并、乳食减少。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白附子香连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肠胃气虚,暴伤乳哺、冷热相杂、泻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扭撮、昼夜频并、乳食减少。...
-
白附子散(《鸡峰》卷十八。)治疗风寒留于骨髓,脑逆,头痛连齿,时发时止,连年不已;风寒客于头中,偏痛无时,久久牵引两目,遂至失眠。白附子散(《鸡峰》卷十八。)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附子散(《鸡峰》卷十八。)的秘方制作方法,白附子散(《鸡峰》卷十八。)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风寒留于骨髓,脑逆,头痛连齿,时发时止,连年不已;风寒客于头中,偏痛无时,久久牵引两目,遂至失眠。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白附子散(《鸡峰》卷十八。)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风寒留于骨髓,脑逆,头痛连齿,时发时止,连年不已;风寒客于头中,偏痛无时,久久牵引两目,遂至失眠。...
-
口渴年余 予附子理中汤加味
黄某,男,71岁,2012年5月初诊。 口渴年余,屡经西医治疗乏效。改予中医养阴清热剂仍无效,且腹泻不止。于重庆某医院多次系统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刻诊:口渴,入夜尤甚,然饮水不多,全身乏力,稍怕冷,腹胀,纳差,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证属脾肾阳虚,痰湿内停,宜温肾健脾,祛痰除湿,予附子理中汤加味。 处方:制附片1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2克,干姜6克,茯苓15克,陈皮6克,石菖蒲6克,苍术12克,藿香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二诊:服药5剂,口渴略减,全身稍觉有力,腹胀、便...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验案1则
急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皮肤过敏性疾病,以风团、瘙痒、局限性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笔者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病案举隅 患者,女,38岁,2019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1d前无明显诱因(当地气温骤降,考虑感受寒邪)出现散在大片红白色风团,肘关节屈侧及腹股沟多见,后背及腹部散在出现,瘙痒,略感发热,自测体温36.5℃,影响睡眠。刻诊:手足冷凉,舌质淡暗,苔白润,大便每日一行,偶有便溏,脉沉细。西医诊断:急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证属阳虚感寒。治宜疏风...
-
治痤疮,攻冷积等等妙用 看“大黄、附子”外治应用
附子大辛大热,大黄大苦大寒,两药性味,有如冰炭。张仲景妙手遣方,创寒温并用之方剂附子泻心汤、大黄附子汤,将一者融于一方而建功,开附子大黄配伍之先河。后世医家更是在仲景基础上加以发挥,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二者合用创温脾汤治疗阳虚冷积。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载附子、大黄、厚朴、干姜、甘草、桂枝合用,主治“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腹泻;清代医家徐灵胎更将附子泻心汤删为附子、大黄两味,指出“附子补火以温积寒,大黄通闭以除结热。寒热各制而合服之,是偶方中反佐之奇法也"。时至今日,大黄一附子作为寒温并...










